幼小衔接视角下小学低年级数学游戏化教学探究

2021-01-12 06:56符辰
启迪·上 2021年11期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数学幼小衔接游戏化教学

符辰

摘要:从幼儿园到小学,学生会在数学学习方面出现一系列的不适应情况,幼儿园最常用的教育形式是游戏,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完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可以开展游戏化教学。本文对游戏化教学的内涵和相关研究进行了阐述,说明了低年级数学开展游戏化教学的意义和价值,提出了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中开展游戏化教学的策略:1.立足儿童发展特点,确立数学游戏目标;2.创设数学游戏情境,开发数学游戏资源;3.关注游戏规则意识,加强小组合作活动。

关键词:幼小衔接 小学低年级数学 游戏化教学

2021年3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针对长期以来存在的幼儿园和小学教育分离、衔接意识薄弱、过度重视知识准备、衔接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幼小衔接重要举措。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会存在很多不适应,幼儿园是重点关注能力培养的教育,主要以游戏化的教育活动开展。而小学是分科教学,重点关注学科知识和能力培养。数学学科,因其抽象性、逻辑性等特点,使得很多低年级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出现了一系列的适应性问题。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小学数学学习,教师应该为学生打造和幼儿园有所联系,能够相互承接的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幼儿园最常用的教育形式是游戏,孩子们最喜欢的也是游戏,基于这样的思考,越来越多的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将目光聚焦到了游戏化教学。

一、游戏化教学的内涵。

全球最早掀起游戏化教学的热潮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作为最早进行教育游戏研究的学者,鲍恩将以电视为载体的游戏与教学设计进行整合,以此说明游戏在学生学习活动中起到积极的作用。博蒂诺等学者在常规课堂中每周随意抽出一节课作为实践课,将游戏融入课堂教学,进行了“游戏对小学生的学习策略的形成和推理能力培养影响”的长期跟踪研究。其中有一所学校致力于培养21世纪的新型人才,教导学生以游戏的方式去解决复杂的、多学科的研究问题,培养系统化的思维方式。国内很多学者也对游戏化教学进行了研究,陶侃在文章中提出游戏化学习实施路径的五个融合。张教授以学习体验为视角,构建了游戏化学习体验的理论框架。杨福华将教育游戏的理念引入到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中,探索出了符合小学生认知特点的游戏化学习教案。

综合国内外学者对于游戏化教学的研究,游戏化教学就是将与游戏及游戏化相关的理论和机制有机融合到数学学科教学中,基于学习内容分析和学习者分析,设计游戏情境和游戏任务,结合游戏化的教学策略,引领学生在有趣的游戏中学习知识,有效达成学习目标。游戏化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学生在游戏中经历学习的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到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感悟思想方法,积累学习活动经验,激发学习兴趣。

二、低年级数学开展游戏化教学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课堂观察,笔者发现低年级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适应问题,主要表现在低年级学生不太适应小学数学课堂的学习方式。幼儿园的活动方式是游戏,而儿童一旦在6-7岁进入学校教育系统,“儿童”的身份就会被“学生”替代,取而代之的是学生身份。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小学数学的教学就是组织数学学习活动,更多的是教师“细致教”,学生“认真学”的状态,课堂是中规中矩,井然有序的。“游戏”通常并不被认为是“正规”的学习方式,因此一年级学生在学习方式上存在着不适应。但是,近些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开展,教育工作者们发现基于学生年龄和发展特点,6-8岁的低年级小学生很喜欢也适合的一种学习方式是“游戏学习法”。正如孙晓天教授曾说过的一句话“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给游戏留有一片天空。”

三、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中开展游戏化教学的策略。

(一)立足儿童发展特点,确立数学游戏目标。

在《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指导要点》文件的表述中,我们可以发现,一年级学生本质是“儿童”幼儿园的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课程目标强调对儿童进行情感、态度、兴趣、能力的培养,课程内容相互渗透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小学课程则是分学科进行系统知识的学习,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由于数学知识本身的抽象性比较大,从而使得低年级学生接受起来更加具有难度,这是造成部分低年级学生对数学学習不适应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更好地实现幼儿园到小学的数学教学衔接,小学低年级的数学课堂中应该关注游戏的充分开发和运用,采用游戏化教学,将游戏的形式和机制有机融合到数学学科教学中,从游戏任务、规则、道具等方面对学习活动的情境、内容进行设计,结合游戏化学习的教学策略,使得抽象、乏味的传统数学学习过程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让低年级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游戏中将知识内化,达成学习目标。

小学数学学习是和幼儿园的数学教育活动存在着明显区别的,因而在进行数学游戏化教学的时候需要确定学习目标,游戏的开发与设计需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比如在一年级《认识图形》一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在分类、观察的活动中,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能在具体情境中辨别这些图形。同时在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语言表达能力,积累活动经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传统的教学过程是让学生观察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模型,让学生摸一摸、动一动,来发现这些立体图形的特点,认识并区分不同的立体图形。为了更好地实现幼小衔接,采用一年级学生喜欢的游戏方式,在《认识图形》的教学中,可以设计一系列的游戏活动,有效达成学习目标。卡通人物先给孩子们送了不同的立体图形的物体作为礼物,让学生们玩“给图形找找家”的游戏。教师一开始先不对学生有过多的指导,就是让孩子在充分地动手操作和观察思考中给这些立体图形分分类,让学生在游戏中玩一玩这些物品,学生们发现有的能滚来滚去,有的推倒了才能滚,有的方方正正不能滚等等,孩子们根据这些立体图形的不同特点給它们找找家。在孩子游戏中的这些发现中蕴含着分类思想,而分类标准的确定就是学生对立体图形特点的认识。在认识到图形特点以后,教师可以接着刚才给图形找家的环节设计一个“图形兄弟来做客”的游戏,只有同一类的图形才能来做客,给学生出示各种各样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帮助学生深化对图形本质特征的认识。在游戏化教学设计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不能只玩不学,要实现玩中学,乐中学。

(二)创设数学游戏情境,开发数学游戏资源。

在学习目标确定完以后,游戏化教学需要创设学生喜欢的有趣的数学游戏情境,充分开发数学游戏资源。比如小学二年级数学的《平均分》第一课时,传统的教学是让学生在分物的过程中认识到“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获得对平均分的初步认识。这样的教学设计并不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将这节课采用游戏化教学的方式进行。可以把学生学习平均分的过程设计成一个个游戏关卡,首先给学生创设一个分物闯关的游戏情境,学生经历一个个分物的游戏关卡,来获得最后的闯关礼物。在游戏中,教师要关注开发各种游戏资源,二年级学生由于年龄较小,所以在分物的过程中需要给予学生直观的素材来支持。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盘子的大图片,让学生把8块糖分在两个盘子里,思考有多少种分糖果的可能,哪种分物的方法最公平。学生在运用具体素材进行分物的时候,就可以更多地关注到平均分的过程,从而帮助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

(三)关注游戏规则意识,加强小组合作活动。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学习中,规则意识是学生存在的一个重要的适应问题之一,而在游戏化教学中,由于游戏本身就具有游戏规则,所以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可以利用游戏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在游戏中,首先可以引导学生在游戏前要先清楚游戏规则,明白每个游戏规则是什么意思,对应的是什么学习活动。之后在活动中,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在遵守游戏规则的基础上进行学习活动,将规则意识的培养深化。在游戏中还要加强学生的小组活动,在小组合作活动过程中,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和数学知识应用能力,还能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从而助力儿童从幼儿园到小学生活的顺利过渡。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的开展要逐步深入。幼儿园也有小组活动,但是在小组合作时,孩子之间的交流也比较少,大部分孩子还是自己做自己的。在一年级刚入学的时候,在数学课的小组合作活动中,孩子们也有类似的表现,这就需要一年级数学教师在课堂上关注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培养。对于小组合作活动的设计要精心细致,每一个活动给出小组合作的分工、要求、建议等等,并在必要时给学生提供一些帮助,使学生逐步明白小组组员之间该怎样分工、怎样合作。

参考文献:

[1]王南.小学英语游戏性教学活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

[2]陶侃.从游戏感到学习感:泛在游戏视域中的游戏化学習[J].电化教育研究,2013,(30):22-27.

[3]张露,胡明玉,尚俊杰.游戏化学习体验的质性分析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20,(03):35-41,80-81.

[4]杨福华.游戏化学习下的小学教学案例设计与应用[D].云南大学,2015.

[5]吴继陈.小学数学游戏化学习活动的设计[D].上海师范大学,2020.

猜你喜欢
小学低年级数学幼小衔接游戏化教学
简谈大班幼儿跳绳能力的培养
数学乐园,说“画”算“数”
关于当下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方案
倾心打造音标“游乐场”
对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五步走”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探析
提高小学低年级数学计算教学质量的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