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的美丽乡村建设探索

2021-01-13 10:02
探索科学(学术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村庄设施美丽

林 敏

海南省建设项目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海南 海口 570100

1 乡村建设的发展历程

从进入21世纪以来,村庄发展经历了生态文明村——社会主义新农村——美丽乡村三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村庄发展”是不变的核心,变化的是“时代要求”和“阶段内涵”以及对应的“手段和措施”。

生态文明村始于2000年,海南省率先开始创建文明生态村的探索,以改善人居环境为突破口,以提高农民素质和生活质量为出发点,以“经济发展、民主健全、精神充实、环境良好”为主要内容,协调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美丽乡村建设,一般认为始于浙江安吉的“中国美丽乡村·计划”。2008年,安吉县出台并实施了《建设“中国美丽乡村”行动纲要》,不但改善了农村的生态与景观,还打造出一批知名的农产品品牌,带动了农村生态旅游的发展和农民的收人水平,为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探索出一条创新的发展道路。“十二五”期间,受安吉县“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成功影响,国家制定了《美丽乡村建设指南》(GB/T32000-2015),全国各地很多省市也纷纷制定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并付之行动。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会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至此,美丽乡村建设步入乡村振兴的新阶段。

2 乡村振兴战略下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不足

随着我国农村建设进人乡村振兴的新阶段,农村生存环境正在发生着显著的变化。涉及农村环境、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及基础设施建设,更涉及历史、文化、民俗、生产、生活等方方面面。但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存在一些问题,现对标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梳理识别美丽乡村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

2.1 产业兴旺方面 目前乡村主要以第一产业为主,二三产发展缓慢。且产业分散,缺少规模效应,农业现代化程度不高,缺少龙头企业带劢,品牌效应不强。乡村旅游发展不均衡,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主要停留在观光、采摘上,对农业旅游资源和民俗文化内涵挖掘不深,没有形成完整的旅游系统,没有打造出区域乡村整体的品牌和形象。

2.2 生态宜居方面 村庄脏乱差现象仍存在,居住环境有待改善;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不全且分布不均,有待提升;村庄风貌特色不突出,虽然部分村庄进行了立面改造,但仍未形成整体风貌;部分村庄或盲目模仿城市小区绿化形态,或选择的绿化档次低,品种选择单一、廉价,环境绿化不到位。

2.3 乡风文明方面 乡村文化缺位,文化资源挖掘利用不够,重“景观塑造”,轻“文化体验”,没有延续原有村庄的传统空间,缺乏乡土特色缺乏乡愁记忆。村民文化水平不高,精神文化生活相对贫乏,乡风文明建设有待加强。

2.4 治理有效方面 基层组织工作有待加强,部分党员示范作用不足;规划统一整体建设,统一实施,但后续的新建、增减、缺乏指引而失去延续性,规划编制没有落实相关风貌管控制度,不能很好的引导村民建设;村民参与度、知情度,强化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不高。人才培养力度弱,乡村缺少有知识、有眼界、有能力、能吃苦、会干事的人才。科技下村、科技培训、技能培训、骨干人才管理培训均不足。

2.5 生活富裕方面 村民收入来源单一,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效益低,村企合作不够普遍,缺少龙头企业和专业组织的带动,产业推力不够。

3 国内外乡村发展的经验

3.1 德国的“村庄更新” 德国的农村建设走过了一个长期的探索历程,在这一过程中,“村庄更新”作为改善农村地区生活条件的一种基本手段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一阶段实施的村庄更新开始审视注重村庄的原有形态和村中原有建筑,村庄更新的实践中融入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注重村庄的经济价值的基础上,相对重视生态 、文化 、旅游价值以及休闲价值。是最早提出村庄更新理念的国家之一。

进行的村庄更新包括以下4方面的目标:1)提高当地的农业产业框架基础;2)为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3)增强村庄文化意识;4)保存农村聚落的特征。为了达到这些目标,村庄更新项目具体包括:村落更新、土地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和区域合作发展。对村落的更新是从功能出发的,首先保证村民的日常生活所需,保证分布的均衡和使用的便利。而村落整体结构更新的落脚点却是村落风貌的保护。在具体的更新总平面中,建筑师重点整合了现有村落的肌理,并保证村落风貌的连贯。

3.2 浙江省“千万工程” 浙江省“千万工程”的推进,打造美丽乡村建设具有独特的方式,在策略上,针对各个村庄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久久为功、扎实推进。村庄建设的主要内容为整治村容村貌,打造宜居的生活环境、加强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强化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等。(1)整治村容村貌,打造宜居的生活环境。主要内容为道路硬化、生活污水治理、卫生改厕、河沟清淤、畜禽粪便、垃圾分类、农房改造、化肥农药等面源污染整治。(2)加强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在农村设立便民超市、文化服务中心、公共活动中心、医疗卫生服务站、移动网络服务点、物流转运站、垃圾回收站、金融便民服务点、“菜篮子”专营店等便民服务设施。(3)推动农村特色产业发展,为民增收。浙江省各级政府利用自身的优势,积极的发展民宿、生态旅游、休闲农业等农旅融合产业。乡村旅游已成为全省旅游的重要市场。直接从业人员16.9万人,带动就业超过100万人,吸收消化了农村剩余劳动力,拓宽了村民创业致富的新途径。

4 乡村振兴战略下美丽乡村建设

4.1 工作思路

(1)梳理现状、挖掘资源、准确分类:通过对现状资源和上位规划的分析研判,对乡村迕行研究分类,根据分类找准目标有目的性的迕行建设行动安排,更快更准的推动全域乡村发展整体提升。(2)清晰路径、找准定位、定好标准:明确村庄建设目标和建设重点,找准重点建设线路和重点建设片区的发展定位,按照生态文明村和美丽乡村的建设标准进行落实,先重点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及各类基础性旅游服务体系。(3)细化项目、明确分工、保障实施:制定明确的实施项目库、年度实施计划、责任单位及投资估算。提出乡村建设、产业开发、实施管理的保障措施。

4.2 技术路线

4.3 工作内容

4.3.1 产业兴旺方面 综合乡村旅游资源、非乡村旅游资源与乡村周边景区景点以及交通区位、规模等现状,以村庄为单位,提出村庄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道路,坚持“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培育特色村、专业村,塑造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六多格局。

4.3.2 生态宜居 主要体现在村庄风貌、乡村建筑、设施小品、公共服务设施、旅游服务设施、农业生产设施、基础设施、三生空间环境及管制等方面。

村庄风貌:从村庄的形态和机理,建筑景观、公共空间景观、道路景观、入口景观、天际景观等村庄空间要素,地域文化、乡土记忆、非物质历史文化等文化景观要素,农田营造、大地景观、村落营造、乡村风貌等重要界面,道路、水系、村庄入口、古树名木、公共活动场所等重要节点来营造良好的村庄风貌。

乡村建筑主要从选址、朝向、平面、高度、立面、庭院、环境等方面塑造宜居环境。

设施小品:包括垃圾桶、座椅、照明、标识牌等,合理配置使用,本着经济实用的原则,就地取材,尽量采用乡土材料;可与环境巧妙融合,组合打造成景观小品或节点;造型可新颖独特,活泼大方,具有乡村风情,自成风景。

公共服务设施:按照“综合利用、便民高效”原则,公共服务设施宜相对集中布置在村民方便使用的地方,形成居民活动中心。

旅游服务设施:包括游客服务中心、服务驿站、休闲农家乐、旅游公厕、露营地、民宿等等,或在村庄内布置,或在村庄周边相对独立的布置,与村庄的形态风貌协调一致。

农业生产设施:包括养殖设施、灌溉渠设施、渠晒谷场、仓储设施、检疫设施、科研示范基地、农业科技服务点等,结合其功能特点,分别制定相应的建设标准。

基础设施:以“安全、适用、环保、耐久和经济”为原则;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配套建设。

4.3.3 治理有效 主要体现在组织建设、公众参与、体制机制、人才培养四个方面。

4.3.4 乡风文明 注重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饮食文化、农耕文明、民俗节庆、文体活动等乡风文明建设。培育新时代农民、挖掘保护历史遗存和传统文化、挖掘、抢救濒临消失的传统村落、具有一定条件的村庄,应实行编村志、修家谱和建设村史展览馆,让乡土文化得到传承和保护,让村民得到归属感和自豪感。注重少数民族文化、民俗文化的保留及应用。 鼓励创建红色文化纪念场景,弘扬革命精神。结合美食资源分布情况,合理性开发饮食文化类产品,助推美丽乡村美食产业发展。挖掘农耕文明,留住乡愁。 注重弘扬民族节庆,延续当地传统节庆,培育现代节庆。 建立农村文艺队伍,丰富群众文娱活动

5 美丽乡村建设模式和运营模式探讨

结语:我国农村已经经历了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两个阶段,现在进人乡村振兴的新阶段。新农村建设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地区经济杜会发展长期滞后的局面。美丽乡村建设则更进一步,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核心,以建设生态文明为前提,以打造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城乡和谐发展的“中国美丽乡村”为目标。现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本文是对乡村振兴战略下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探索。

猜你喜欢
村庄设施美丽
民生设施非“摆设”
太原市61个村要建污水处理设施严禁直排入河
我的小村庄
村庄,你好
垂直循环式立体停车设施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我们创造美丽
平凡又美丽
谁是最美丽的虫(三)
村庄在哪里
不可错过的美丽配饰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