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涉博纳,“两线三轮”,追寻多重价值

2021-01-13 10:40蒋艳春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期
关键词:价值追求实现途径

蒋艳春

【摘要】本文提出经典教育应有“芬芳齿颊,积累语言;怡情葆趣,化育性灵;导行养志,式正价值;博闻多识,丰盈人格”等多重价值追求,探讨了“鲸吞博纳,反刍品悟,两线并行;品评鉴赏,颖悟交流,三轮内化”的“两线三轮”式经典教育方法。

【关键词】经典教育;价值追求;实现途径

近二十年来,经典教育方兴未艾,但高效实现经典的育人价值,需要我们从儿童实际出发,合理选择内容和方法。

一、时间账,不可不算

第一,经典学习耗时量大。经典教育专家一再強调,孩子诵读一项内容,一定要达到500遍以上,形成肌肉记忆,以便永久保持。以此为标准,一万字的经典,诵读一次,按照一般人每分钟180字计算,要花55.56分钟,接近一个小时。 诵读两本常见的经典,并达到500次的复习量,需要的时间如下表。这意味着:一个小学生每天读一个小时,一年365天,每天不间断,需要至少坚持2年,才能真正把《论语》背得滚瓜烂熟。把《声律启蒙》背熟,需要一年时间。

第二,学生的诵读时间有限。真实生活中,学生的时间被安排得满满的:国家课程、各级各类地方课程、各种各样校本课程,长期有增无减;各类课外培训也占据了儿童大量时间。学生诵读经典只能挤时间,必须作精心的考量和布局,要细致推敲实施过程的每一个细节,以追求最大限度的时效性和长效性。

二、内容和价值的多元化,不可避免

“景行维贤,克念作圣”,古人把经典奉为指导人们立身处世的常规法则,高度强化经典的德育价值。今天,我们眼中的“经典”,范围要比古人大得多。经史子集,诗词歌赋,散文趣笔,凡是能入人之心,感人之深者,我们都兼收并蓄,大大突破了“原义经典”的理性主义色彩,丰富和提升了经典的“人文多面性”。基于此,笔者以为当前小学生诵读经典,应具有以下价值追求:芬芳齿颊,积累语言;怡情葆趣,化育性灵;导行养志,式正价值;博闻多识,丰盈人格。

三、内容选择,必须精当

第一,韵文作品,贴近生活,适取所需。小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节奏、韵律的直观感受力远胜于其理性分析理解能力。诵读精美有趣的古诗文、韵文是比较合适的,但不要什么都全文诵读。《三字经》《笠翁对韵》和《声律启蒙》不宜全文诵读。因为它们的内容,历史久远,很多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超出了其兴趣和理解能力范围。教师需要花太多时间讲解,而效果却难如人意,选取其中符合学生需要的部分学习即可。

第二,形式多样,开阔视野,滋养性灵。古诗词和小品文形式自由,内容丰富。学生可以由此接触到大自然和社会生活的多个层面和多种情趣,视野范围大大拓展,能得到很多思想的碰撞、情感的滋养和价值的引领,可以引导学生以主题单元的形式,大量诵读,努力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文化意象”的“思维图谱”。

第三,“四书五经”,综合考量,撮精择要。一是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中低年级孩子可以诵读“四书五经”的重点片段,中高年级再考虑整本诵读;二是要考虑经典篇幅、语言的特点。小学高年级学生整本地积累“四书”中1-2本经典,但要考虑篇幅和语言特点。其中《大学》(2212字),《中庸》(3568字),比较适合诵读。《论语》《孟子》,宜选篇诵读。“五经”中,《诗经》还比较好读,其他都过于久远难懂,只能让学生“浅尝辄止”。

第四,选读史传人物,品味圣旨铭文。小学生的形象思维占据主导优势的。把优秀的史传人物记载摭选赏读,把彰显圣行仁爱的古代圣旨铭文(如汉文帝的一些圣旨)等记诵品味,可让学生感受高尚人文的引导,浸润古雅文字,熏沐崇高思想。

第五,旁涉博闻,建立经典“文献索引”。经典教育中,让学生多了解不同门类和特征的作品,尝其味,得其趣,帮其建立起中华经典文化书目的“索引”。建议在中高年级的经典教育内容中加入《齐民要术》《天工开物》《水经注》《文心雕龙》《黄帝内经》《本草纲目》等片段内容,并对这些古典书籍作必要的讲解推介,让学生“博物广怀,开心明志”,眼中有大世界,心中有大情怀,脚下有千条路。

四、诵读方法,讲求实效

经典教育学习方法的选择,需要契合学生学习心理的特点。好奇心永远是小学生的动力原点。个人认为采用 “两线三轮”式的方法比较有效。

1.鲸吞博纳

经典诵读的第一步,鲸吞博纳,即大量的,单元式的输入经典信息。诵读古诗、小品文,可以三篇五首一组,分主题单元输入,以“录音+师授”的形式,引导学生“批量”输入,关键在于读清句读,读准字音,把握节奏和基本的语气语调。这是一个接触新知的过程,可以大大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上进心和成就感,强化语感和丰富语言积累。学生可以通过自己读注释、看插图、读译文和亲子互动等方式,把作品的主要意思掌握得八九不离十。

2.反刍品悟

反刍品悟,即在学生“鲸吞”完一部分内容之后,引导学生再次诵读,教师对每一个主题进行一次集中讲解,反复诵读品情悟美。

3. 两线并行

两线并行,是指“鲸吞博纳”和“反刍品悟”可以同时存在,两种不同的内容可以在不同梯度同时进行。

利用零碎时间实现“鲸吞”,抓住“定点”时间集中“反刍”,学生的“温故”和“知新”形成“两线”,如同“两轮”,不断翻转交替前进,增加了量的积累,提高了时间的利用效率。

“两线两轮”中,各自含“趣”,能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激赏的喜悦,涵咏的滋味,有利于持续强化大脑的优势兴奋中心,形成稳定的心理期待和条件反射式“动力定型”,让经典诵读有趣有效,习惯成自然。

4. 三轮内化

学生在初读成诵,再读知义,老师专题式“解惑”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对作品有了比较深的理解,初步实现了“芬芳齿颊,积累语言”和“怡情葆趣,化育性灵”两个层次的目标。

到了第三轮复习阶段,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自主研读补充资料,形成对人、事、景、物和文字等的个性化理解,品评鉴赏,颖悟交流,让经典的文化生命真正氤氲到学生的个体生命中,实现二者的共生互养,有望逐步实现“导行养志,式正价值”“博闻多识,丰盈人格”的经典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晓静.自我教育论[M].黑龙江: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4.

[2]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价值追求实现途径
童诗教学的基本取向
马克思主体性思想的三重意蕴
妖魔化爱国主义的几个错误论调
思维导图&概念图辅助翻译教学实现途径探索
探索医院人才工作联动机制的构建策略
如何将创新阅读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
浅析我国公立医院在新医改下的财务管理目标和实现途径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的途径
评估准则国际化的路径探索
论刑事侦查中诉讼程序的价值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