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学术自觉的价值取向

2021-01-13 00:54何海兵
文化软实力 2021年4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提 要]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走向学术自觉是学界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种共识。长期执政条件下人民主体意识的深度觉醒与提升,人民主体地位的坚持,催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自我批判、自我反思和现代发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如何开展自我批判和自我反思成为一个有待深度掘发的问题。以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审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代转型,重建价值自信、树立人民主体意识,坚定学术自信是重要选择。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学术自觉,并非为了学术而学术,而是为了关切人民的利益,坚定人民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以人民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学术自觉,实质上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开始走向自识与自我反思,从以人民为接受客体的解释方式走向一种以人民为思想主体、学术与政治的统一、情理并茂的阐释路向,并服务于人民的精神成长,促进人民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的思想深度直接制约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际效度、深度和广度,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学术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自我飞跃和现代发展的学术前提和学术基石。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价值重建;学术自觉;人民主体

[作者簡介]何海兵: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

当代中国语境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命题兼具政治性和学术性,两者共同构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生命共同体。深入分析马克思主义的知识结构、深刻阐释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必然性、必要性,为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提供坚实的学理支撑,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以原典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核心内容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党和国家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战略选择。新时代,思想理论多样化浪潮的交汇、人民群众思想权益诉求的多样化与深层次化,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认同力、生命力面临着外来思想、传统思想、现实思想等多重因素的挑战,面临着来自人民日常实践的追问。马克思主义在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遭遇的局部的“价值危机”和“学术危机”正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自我反思、自我批判与自我超越的时代契机和不竭动力。在当今深度全球化的时代,随着国家转型和社会进步,信息社会深度推进,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的异常剧烈的变化,中国学术话语主体性诉求的增强,是否能够重估和重建自身的价值自信和学术自觉,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自我反思和自我批判中开辟新的发展道路和实践形态。

一 人民主体精神的成长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代发展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对党和人民的关系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的理论判断。“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①“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这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①“只要我们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定不移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道路,就一定能够领导人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更大胜利,任何想把中国共产党同中国人民分割开来、对立起来的企图就永远不会得逞。”②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实现人民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矢志不渝的价值追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学术自觉的现代发展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议题,就是人民主体地位的问题。在宪法和政治制度设计上,人民主体是比较好解释和理解的。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人民站起来了,人民逐渐掌握了自身的命运。

当我们在思想文化视域讨论人民主体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一个我们不得不正视的前提性问题,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学术自觉与人民主体之间究竟存在何种关系。换言之,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学术自觉的视域内,我们如何定位和理解人民主体地位。学界有一个共同的感觉:马克思主义在引领社会公众的社会主义认同、文化认同方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甚至是“压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遭遇人民基于生活和现实问题的叩问和反诘。马克思主义作为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自然就会引发如下问题:马克思主义在现实的实践生活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其实际效果如何?如果成效与预期的设计有出入,是马克思主义本身的问题,还是实践本身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核心在于,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马克思主义的实际效度当然应该也必须接受社会公众的评论、检验和判断。正是这样的一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人民日常思维逻辑的张力,使我们不得不直视人民主体地位的意蕴。

马克思主义立足人的现实生活和现实解放,决定了它的思想特质是服务人民的。这一点毋庸置疑。问题在于,人民在代议制的制度设计之外,还有自身的现实生活。这种生活是本真的、直接的、不可替代的。而在中国的历史文化演化脉络中,人民既是一个总体性概念,也是一个微观的个体概念、集体概念、地方概念。尽管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但这种人民主体地位的个体知识、地方知识色彩和底蕴并没有减弱。

马克思主义在服务人民成长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也有着深刻的历史教训。在历史经历转折之后,在转折点的延长线上,人民自我追求解放的诉求如泉涌。世界不能满足人民,人民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满足自己。正是在这样的视域下,马克思主义传播需要直面人民群众对其价值和意义的新质疑和新期待。马克思主义研究本身也进入自我反思时期。在新生的时代,记忆并没有消逝,而是沉淀在社会的底层。人民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记忆在相当程度上构成了人民在现实中认识、理解或误解、信仰或质疑马克思主义的不可忽视的思想背景。这样的一种马克思主义与人民主体地位之间的张力恰恰需要得到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学术支援、学术支撑、学术关注。因此,马克思主义“边缘化”在思想文化演化的规律上是有其内在必然性的。“边缘化”一方面有其深刻的社会转型根源,另一方面,也凸显出意识形态转型的应对不足,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我们过去往往只批判别人,而对自己的不足遮遮掩掩,这不仅使我们的理论丧失了解决问题的穿透力,而且也使我们逐渐失去公信力。只有以自我批判的态度,才能真正重建建设性批判,才能避免破坏性的外在批判。”③批判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特性。只有实现批判与自我批判的辩证统一,才能更好地推进改造自我与改造他人的统一。

随着时代发展变迁,人民自然会基于自身的生活境遇,在新的阶段和基础上重新提出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和意義的问题。而此时的人民,已经是独立自主主宰自身命运的主体,已经是一个活生生的、具有现代视野的思想者。正如有学者指出,倡导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再也不能仅仅停留在“权威传播者”的“化大众”阶段,而是要勇于超越旧阶段、摆脱旧形式,创造一切条件让新时代的大众真正出场。④人民在寻求改变自我和改变世界的同时,也在寻求解释世界和解释自我。人民自我通过自身的社会条件成为思想创生的主体。这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现代转型中人民主体地位的真正意蕴。只有在人民作为实践主体、价值评价主体和思想创造主体的身份被得到确认、尊重的时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代转型才真正来临,这才是现代中国际遇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真谛。这样的一种对人民主体地位的定位,开启的是一种理论对理论的范式,也是一种思想面对面、一种理论与实践的交融。而那种片面的硬性灌输、僵化的理论思维必将在人民的理性思维和价值思维螺旋式上升成长的过程中接受人民多维度、多层次、多方面的、持续不断的追问、拷问和评判。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球化时代,人民主体精神的成长在加快,人民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环境安全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随着人民社会心智的成熟度的提升、社会心态的成熟、社会心理的积淀,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面对人民主体地位视域中人民的精神成长,如何展开与人民的对话和沟通,就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学术自觉不可回避的情景和问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毕竟不是一种对人民生活直观的新闻报道式反映,需要创造者反复追问、反复构思、反复沉淀,只有用这样的方式建构的马克思主义新形象才具有与人民主体展开思想对话的资格和可能。

二 价值重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学术自觉的意义追问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这样写道:“对人类生活的思索,从而对它的科学分析,总是采取同实际相反的道路。这种思索是从事后开始的,就是说,是从发展过程的完成的结果开始的。”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一百多年的大众化历程,取得了伟大的历史成就,是中国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回望历史,这是一种“从事后开始的”思索,鉴往知来,也是一种对当下的直视,一种对未来的展望。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②“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③人民是一个历史本体论范畴,也是一个方法论范畴。“我们党的宏伟奋斗目标,离开了人民支持就绝对无法实现。我们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成效都不是由自己说了算,必须而且只能由人民来评判。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如果自诩高明、脱离了人民,或者凌驾于人民之上,就必将被人民所抛弃。任何政党都是如此,这是历史发展的铁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④

以独立自主的战略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取得革命成功的基本经验,也是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习近平指出:“在人类思想史上,就科学性、真理性、影响力、传播面而言,没有一种思想理论能达到马克思主义的高度,也没有一种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世界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巨大真理威力和强大生命力,表明马克思主义对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推动社会进步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去的成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这种经验无法代替今天的思考,我们不能直接照搬历史经验,要结合时代的变化,结合社会的发展实际与趋势展开深入的分析,由此洞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规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深度推进把一个尖锐的问题摆在理论界面前: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学术自觉的价值立足点何在,马克思主义之于中国的发展还有何种价值和意义,我们要实现何种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战略定位与具体策略究竟何在。这些问题对于深化对执政规律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规律的认识、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其最核心的关切在于,马克思主义还有什么价值。换言之,马克思主义如何再出发,如何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价值指引。这个问题的提出本身就意味着一种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自识与反思,意味着要以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对待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主流意识形态命题。

从政治自觉的角度上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总体服务于执政党的执政战略的、服务于人民的发展需要的。“我们党来自于人民,党的根基和血脉在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①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革命和建设年代形成、积淀了鲜明的个性风格,其实践成效已经为历史所证明。“马克思主义学术大众化,首先是解决我们学术研究的目的何为的问题,即我们的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和理论探索,是为了人民大众丰富精神世界和提高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还是为了少数人自我欣赏、自我陶醉的文字堆砌和智力游戏?”②随着人民精神的成长,人民对经济、政治、文化权益的重视程度提高,我们需要探索如何把马克思主义转化为信仰、方法、本领,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对接起来,把马克思主义学习与建党、建军、建国密切结合起来,告别对立思维、反抗思维,形成一种解放思维和创造思维。如此,服务人民的精神成长就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现代转型的时代责任。

依靠谁,是检验一个政党性质的试金石。“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③在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人民成为社会和国家主人、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现代中国条件下,我们需要站在整体的角度和高度,以长远的眼光和视野分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当代境遇、定位与走势。“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④“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党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就能够无往而不胜。反之,我们将一事无成,甚至走向衰败。”⑤换言之,我们需要在人民主体的视阈下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取向进行深度考察。

自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命题提出以来,无论是从政治进步还是从思想文化发展的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学术自觉已经成为学界共识。但是,如何从价值取向上把握学术自觉却成为一个尚待深度掘发的问题。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实现与时俱进,实现转型,必须置身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总体进程中进行新的定位。这就必然要求对传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现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展开辨析:思维方式上要从对立思维走向和谐思维、从概念思维走向经验思维、从征服思维走向保护思维;价值立足点上要从压制思想、驯化思想、钳制思想走向宽容思想、激活思想、发展思想;在总任务上,要从压服思维走向服务思维,要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力量组合上,要从单打思维走向合力思维、从排斥思维走向融合思维,要立足融聚国家精神力量,有效融入人民文化元素。

这样的一种现代转型视域必然要求对现有的研究视角展开反思。毋庸讳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者有一种比较深沉的“完美主义情结”。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必然也必须大众化本土化,中国人民的价值体系才会完整,人民的精神世界才会有灯塔,有精神支柱。这里的矛盾在于,一方面承认马克思主义是立党立国的指导思想;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关切人民生活方面要有实现目标的责任,防止马克思主义的意义“虚化”,要洞察和遵循社会思想文化演化、发展、成型的规律,坚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唯物主义科学精神。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意识形态命题直接把党和国家的根本指导思想与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境遇和发展形态勾连起来,并直面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历史方位所面临的解释多元、歧见迭出、立场交锋、价值观较量等日趋激烈的现实境遇,由此彰显出党和国家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现实意蕴、战略视野和政治定力。但也正因为如此,更需要对自身的定位保持科学清晰的厘定。社会存在条件的变化自然要求折射社会思维方式的变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并非一个完全量化的命题,既需要量化把握,也需要展开自我反思、批判与重建。这种重建的基本前提在于对时代的感知、审视和断定。一个伟大的时代是一个人性丰富、矛盾激烈、力量交错的时代。从历史的长时段来看,今天中国的发展可谓是波澜壮阔、空前绝后。这既是一个后革命时代,也是一个“革命”话语频现的时代。个人的思想和生活的丰富性、开放性、关联度、包容性、创新性都得到了最强烈的、最集中的表现、呈现、再现,这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现代发展的現实基础、条件、出发点。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产生了或者说具备了产生优秀作品和吸引力的思想基础或者资源基础,剩下的就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者的责任、胸襟、气度和才华了。和平年代,不能怨人民大众的胃口变了、要求高了,不能怨社会风气变了,不能怨变化太快了,不能怨这个社会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是要思考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如何新出发,如何切入社会的真正内核、提高社会的能见度、洞悉社会思想演化的内在机理,从而为自身赢得尊严和生命力,真正实现价值自信。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传播,以坚定的文化自信自觉,“准确把握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我国社会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趋势,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①,就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传播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论断和战略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深入推进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②要“让理想信念的明灯永远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心中闪亮”③。在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上,习近平指出:“崇高信仰始终是我们党的强大精神支柱,人民群众始终是我们党的坚实执政基础。只要我们永不动摇信仰、永不脱离群众,我们就能无往而不胜。”④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继续发展2 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⑤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 5周年纪念大会上,习近平指出:“面对新的时代特点和实践要求,马克思主义也面临着进一步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问题。”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当代世界马克思主义思潮及其影响进行第四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发展2 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必须立足中国、放眼世界,保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锲而不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使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⑦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⑧从习近平上述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系列重要论述来看,我们发现,习近平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但又并非孤立、静止地谈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而是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置于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语境中,这就为我们在理论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定位、在实践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根本的指导思想和科学的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内在需要和必然选择,因而必须保持坚定的政治关怀和政治定力。邓小平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工作是不能离开现实政治的。”⑨习近平指出:“理论一旦脱离了实践,就会成为僵化的教条,失去活力和生命力。”??我国发展处在新的历史方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党要更好领导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加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是摆在我们党面前的一项重大任务,迫切要求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马克思主义学术体系、学科体系、教材体系和话语体系,提升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的领导权、话语权、管理权,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引领思潮、引领学术、引领文化,更好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人民共同富裕。

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首先要求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①这是深入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政治前提和政治自觉,也是一种政治自信。

三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服务人民成长的学术支撑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百年历程,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的社会变革做出了重大的历史性贡献,已经融入了中国的思想文化血脉。正如习近平所说:“马克思主义的命运,早已经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②,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共产党人的必修课”,“要深化经典著作研究阐释,推进经典著作宣传普及,不断推出群众喜闻乐见、贴近大众生活的形式多样的理论宣传作品,让理论为亿万人民所了解所接受,画出最大的思想同心圆。”③

时代在发展,人民在成长,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继续引领人民成长,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这种加强和马克思主义的学术研究之间不是对立的,“强化不能神化,也不能泛化,因为神化容易僵化,泛化容易教条化”,“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并不是要以削弱马克思主义的学理化研究为条件和代价”。④只有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更好的学术性基础和学术性成果,才能确保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质量和效能。

马克思主义学术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竭的思想资源。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现成的,但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不能自动转化为大众化成果,要形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成果需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马克思主义的学术研究是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的基础,它为后者提供所需要的思想内容和思想材料,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深刻的学理,也就谈不到马克思主义的通俗化,而且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的进展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理论宣传。”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现代转型的学术前提和基石。前提中沒有的东西在结果中也不会出现。在前提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反思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底色,从现成思维走向研发思维。正如有学者所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学术性与现实性、学术视角与现实关注的统一”,要“增强学术含量和学术品位”。⑥阅读过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人都有一种体会,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任何一个发现,都经历了何等丰富的学术积累和艰辛的思索过程。习近平曾经谈及他的阅读思考:“我看过一些西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书,其结论未必正确,但在研究和考据马克思主义文本上,功课做得还是可以的。相比之下,我们一些研究在这方面的努力就远远不够了。”⑦“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研究,不能采取浅尝辄止、蜻蜓点水的态度。有的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没读几本,一知半解就哇啦哇啦发表意见,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也有悖于科学精神。”⑧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的思想深度直接制约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深度、广度和效度,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学术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自我飞跃和现代发展的学术前提和学术基石。

我们既要坚持真理又要不断突破原有的思想认识,以追求真理的态度深化对马克思的认识、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以马克思的形象认知为例,众所周知,马克思的身份是多样的,他首先是个革命家。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讲话》中称马克思为“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但马克思的身份显然并不限于革命家这一身份。列宁深刻指出:“这一理论(马克思主义)对世界各国社会主义者所具有的不可遏止的吸引力,就在于它把严格的和高度的科学性(它是社会科学的最新成就)同革命性结合起来,并且不仅仅是因为学说的创始人兼有学者和革命家的品质而偶然地结合起来,而是把二者内在地和不可分割地结合在这个理论本身中。”①我们不仅不应该因此遗忘甚至淡化马克思的学者身份,反而应该强化马克思的学者身份,强化马克思与其他革命家不一样的地方,但又不能把马克思的革命家身份与学者身份割裂开来,而应该是有机统一起来。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眼界宏阔、知识渊博,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博大精深,涉及各个领域,我们只有具有浓郁的学术精神和革命精神才可能走进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精神世界,掌握真谛、融会贯通。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体在学术上要把人民作为思想主体来看待。“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为重要的、起决定作用的主体只能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者”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体的思想主体地位和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在认定和把握人民的思想主体地位,特别是从历史观和方法论上把握人民的思想主体地位则需要我们做持续的努力。人民作为思想的受体,不是被动的,而是处于一种积极的思考状态。人民群众不是静止的、静态的,而是处在不断的发展中。中国共产党人永不自满、永不停滞,在马克思主义信仰定力问题上,来不得任何含糊、遮掩或偷换,“人民的信仰本身是一个需要不断自我建构、自我反思和自我净化的生命元素。”④人民主体地位的觉醒与自觉自然会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马克思主义”提出疑问:你们所谈论的“马克思主义”究竟为何物,或者说,人民群众主体意识的“马克思主义”印象、记忆、认知、体验,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所呈现的马克思主义之间如何展开对话。这是因为人民群众已经在自身的现实实践生活中积累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各种认知,这是一种前提性的认识,构成接纳认识的基础和前提。如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所讲述的马克思主义与人民群众思想中既有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认同不一致甚至冲突,就会激起人民群众思想认知的波澜———是自己的记忆中的确信的知识出了问题,还是新接触的认识出了问题?这样就容易激发人民群众的问题意识,为人民群众深化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提供新的思想对话的契机,勾起人民进一步了解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渴望。这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随着社会发展新出发、新对话的契机。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体在实践中要把握人民的情理结合逻辑。人是讲理的,也是讲感情的。一般而言,理论是理性的,情感是非理性的。情理并茂是我们常说的一种解释和传播方法。然而,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我们是以情挂帅,以情统摄理,自然不可避免会忽视对理论本身的追问,甚至会导致理论成为情感的“附属”和“装饰品”。在人民主体自觉的前提下,那种片面地以情感为绝对化统摄的大众化模式需要转换为理情并重的模式,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情并茂。入理是讲清楚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脉络和逻辑联系;入情,是以铁的事实和学术逻辑唤起人的感情,以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动之以情,而不是不近人情、不接地气、没有人情味。入理入情,理情并茂,以情驱理,以理驭情,克服情感本位的冲动、理性本位的无动于衷,控制超越历史发展阶段、违背发展规律的情感与意志自由的盲动,与人民大众日常生活的常态化、稳态化相契合,实现情理交融。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体要树立一种科学立体的马克思主义观。人民主体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角度和方式带有自身的特点,具有日常性、利益性、趣味性。毋庸讳言,人民群众的马克思主义观与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之间存在张力是合理的。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首先必须对马克思主义作出认定和界定,要求我们必然要回到马克思主义经典,回到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回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这种回到是一种思想自觉和政治自觉,也是一种思想的主体性。尽管马克思主义生前自称自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但那是在特定语境下的一种表述,其恰恰针对的是对其学说的曲解和误读。任何思想在传播过程中都有赖于特定的主体和语境,因而发生偏差、偏颇、误读是在所难免的,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放松要求。力求准确把握和解读马克思主义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客观要求,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要求,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基础。习近平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归根到底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指导的,是把这些基本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结果。马克思主义就是我们共产党人的‘真经’,‘真经’没念好,总想着‘西天取经’,就要贻误大事!不了解、不熟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就不可能真正了解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的人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看就懂,没什么好学的。这种态度是不正确的。”①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程度直接影响着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学术自觉的主体需要克服“自卑”和“自负”两种倾向。所谓自卑,是指极个别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者在面对其他学科的学者的时候,产生的一种卑微、心虚的精神状态,感觉用马克思主义来分析社会问题,理不直、气不壮,觉得用马克思主义分析问题低人一等、低其他学科一等,这是一种心理上的自我矮化;所谓自负,指的是极个别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者认为可以用马克思主义解释一切,罔顾马克思主义的原理性、时代性,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没有过时和马克思主义的个别结论没有过时直接等同起来,从而把马克思主义绝对化、抽象化,这是思想上背离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脱离社会发展实践的一种错觉,也是一种误判。这种自负的心理取向忽视社会发展,用马克思主义直接裁剪事实代替分析事实,由此引发受众对马克思主义形成负面印象。“自卑”是一种价值上的不自信,“自负”是一种价值上的虚化,都是值得我们深入关注的实践中的现象。正如一位学者指出,“我多年颇有感于现在的名流学者喜欢大谈特谈施密特、列奥·施特劳斯、鲍曼、萨义德、福柯、德里达、哈耶克、罗尔斯等等,却偏偏不屑一顾、失口不提马克思和《资本论》,我觉得这是一种怯懦和逃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统治了半个世纪,今天仍然是正统意识形态,如何回顾它、认识它、梳理它、追本溯源到马克思的基本理论,实事求是地分析其是非得失、可继承和可抛弃的,是许多人所关切而学者们义不容辞的任务”,其学术命运“直接涉及中国的今日和未来”,“既不是高喊创新却依然一味赞颂、掩饰、辩解”,“也不是将马克思研究繁复化、章句化、琐碎化”,“更不是闭眼不理、漠视、蔑视便能够胜任或躲开的”。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工作者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真理,以真理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以发展的眼光对待马克思主义,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也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不动摇,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中国化的、2 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学术自觉要呈现一种关心国计民生的学术气象。从文化的视阈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学术气象同国运相牵、同国脉相连。“每到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時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为亿万人民、为伟大祖国鼓与呼。”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震古烁今的伟大事业,需要坚忍不拔的伟大精神,也需要振奋人心的伟大作品。”④新时代的人民,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质量、品味、风格、视野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学术自觉需要对此作出系统的回应和回答。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没有文化自信,不可能写出有骨气、有个性、有神采的作品。”①从传统汲取思想智慧,从现实智慧激发灵感,植根传统又扎根当下,由此保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学术自觉的活力和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施主体要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聚焦人民实践创造,秉持和弘扬马克思的学术精神和人民品格,探究更多未知,获得更多真理,为社会作出更大贡献。以人民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读好社会这本大书”②,要回答为什么人、为谁服务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学术自觉要避免陷入为学术而学术的窠臼,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和实践导向。“搞创作,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思想,深入实践、深入群众、深入生活,努力创作出人民群众喜爱的精品力作。”③脱离了人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学术自觉可能陷入学者自我的封闭循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工作者要自觉把个人学术追求同国家和民族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努力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传播作品,把握人民的思想脉搏,触及人民的心灵律动,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鼓舞人民的精神力量,真正服务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自由全面发展的追求。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学术自觉离不开知识分子的辛勤劳动。“知识分子对知识、对技术掌握得比较多,对自然、对社会了解得比较深,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中能够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9 0多年的历程中,广大知识分子为党和人民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④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历来有浓厚的家国情怀,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把自身的学术前途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留下了可歌可泣的事迹,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学术自觉依然需要广大知识分子发扬这样的担当精神,坚持人民至上、心有大我,坚守正道,不妄自菲薄、不人云亦云,坚守本根又不断与时俱进,保持坚定的民族自信和强大的修复能力,培育人民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

以人民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学术自觉,实质上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走向一种自识与自我反思,以人民为接受客体的解释方式走向以人民为思想主体、学术与政治的统一、情理并茂的阐释路向,服务于人民的精神成长和人民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坚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社会变革,寻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的发展道路。“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不可能找到现成的教科书。”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以一种历史的方式融入这个伟大的变迁过程。在新的发展阶段,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学术自觉不是为了学术而学术,也不是为了政治而政治,要在提升学术自觉的同时提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人民主体自觉,以人民为中心引领学术自觉的发展方向。要自觉坚持和维护党的领导,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担责、为党尽责,增进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认同、情感认同、理论认同、价值认同,增强人民的历史自信和对未来的信心;坚持人民主体立场,对人民忠诚、为人民分忧、为人民尽责,为人民的自由全面发展服务,反应人民的心声,歌颂人民的创造,用心、用情、用学术观察时代之变、人民之变,解读好、讲述好人民的故事,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自觉站在党和人民立场上,讲述好马克思的故事、马克思主义的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故事、在新时代的故事;坚持政治性与学术性的统一,以政治引领学术、学术支撑政治,紧扣时代脉搏,洞悉传播技术和渠道的变革,把握人民需求的特点和趋势,创作出有温情、有风骨、有时代感的精品佳作,提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政治站位、学术品味、文化定位,助力人民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坚定人民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基金项目]本文系北京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学术自觉研究”( 1 5 K D B 0 3 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①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N].人民日报, 2 0 2 1 - 1 1 - 1 7( 0 1).

①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N].人民日报, 2 0 2 1 - 1 1 - 1 7( 0 1).

②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N].人民日报, 2 0 2 1 - 1 1 - 1 7( 0 1).

③韩震.我国意识形态工作困难的成因及其破解办法[ 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2 0 1 5( 0 3) : 1 6.

④参见:任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出场者的身份辨识与路径选择[ 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 0 1 1( 0 3) : 1 1.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 0 0 4: 9 3.

②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 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 0 1 9: 2 9.

③习近平.论坚持人民当家作主[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 0 2 1: 7 4.

④习近平.论坚持人民当家作主[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 0 2 1: 5 0.

⑤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 2 0 1 7: 6 5.

①习近平.论坚持人民当家作主[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2 0 2 1: 3 1 8.

②韩震.马克思主义学术大众化及其路径和方式[ N].光明日报, 2 0 1 4 - 0 6 - 1 4( 0 7).

③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N].人民日报, 2 0 2 1 - 1 1 - 1 7( 0 1).

④习近平.论坚持人民当家作主[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 0 2 1: 3 1 8.

⑤习近平.论坚持人民当家作主[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 0 2 1: 3 1 8.

①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N].人民日报, 2 0 2 1 - 1 1 - 1 7( 0 1).②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 [M]北京:外文出版社, 2 0 1 7: 3 3.

③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 0 2 0: 1 3 3.

④习近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要突出抓好六个方面工作[ J].求是, 2 0 1 3( 0 1) : 1.⑤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 0 2 1: 1 2 2.

⑥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 [M].北京:外文出版社, 2 0 1 7: 3 3.

⑦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 [M].北京:外文出版社, 2 0 1 7: 6 5.

⑧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 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 0 1 9: 2 9.

⑨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 9 9 4: 1 7 9.

??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 0 2 0: 1 3 1.

①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N].人民日报, 2 0 2 1 - 1 1 - 1 7( 0 1).

②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 0 2 0: 3 1 6.

③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 0 2 0: 3 1 6.

④秦宣.问题与对策: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 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 0 1 1( 0 5) : 4 0.

⑤刘建军.关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若干问题[ J].思想理论教育, 2 0 0 8( 0 7) : 2 8.

⑥郭建宁.提升大众化的学术含量[ N].光明日报, 2 0 1 0 - 0 4 - 0 8( 0 7).

⑦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 0 2 0: 2 2 2 - 2 2 3.

⑧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 0 2 0: 2 2 3.

①列宁.列宁专题文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 2 0 0 9: 2 1 3 - 2 1 4.

②参见:王广.马克思身份的危机:学者形象对革命家身份的遮蔽[ J].马克思主义研究, 2 0 1 5( 1 1) : 1 4 4.这位学者提出,“在当前的一些研究中,马克思正在被塑造成一位纯学者,而淡忘了马克思的革命家身份。事实上,马克思不仅是渊深的思想家,而且是英伟的革命家。马克思毕生的真正使命,是以不同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马克思的学术思考,都是为这一使命服务的。革命家与学者的高度统一,才是完整的马克思的学术形象,也是马克思毕生不渝的理论自觉。这就需要在研究中堅持革命史叙事与思想史叙事相结合的思路,从更广阔的学术视野,完整地描绘马克思的学术形象,准确地把握马克思的思想特质。”马克思是革命家和学者的完美统一,马克思主义是意识形态和学术体系的统一体。

③参见:汪信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质、对象和主体[ J].社会科学动态, 2 0 1 7( 0 1) : 9 5.

④何海兵,叶红云.严以修身:马克思主义信仰与本领的辩证统一[ J].马克思主义研究, 2 0 1 5( 1 2) : 1 0 9.

①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 0 2 0: 1 5 5.

②李泽厚.李泽厚近年问答录[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 0 0 6: 2 7 8.

③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 0 2 0: 1 6 0.

④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 0 2 0: 1 6 0.

①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 0 2 0: 2 6 1.

②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 0 2 0: 2 6 7.

③习近平.论坚持人民当家作主[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 0 2 1: 1 5 5.

④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 0 2 0: 1 5 5.

⑤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 2 0 1 7: 3 4 4.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新媒体时代下如何强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战场在哪里
以人民为中心: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和真谛
农村文化事业建设要抓住哪几个关键点
“互联网+”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研究
农村文化事业建设历史进程与经验启示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的途径
马克思主义早期大众化研究的重要学术成果
基于农民传统文化视角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几个问题的深层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