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锁关节痛风性关节炎1例

2021-01-13 05:04胡零三阮宜骏陈绮谢华庚赵稀朱海燕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21年12期
关键词:痛风性关节炎医案

胡零三 阮宜骏 陈绮 谢华庚 赵稀 朱海燕

【关键词】 痛风性关节炎;胸锁关节;医案

痛风性关节炎是人体内嘌呤物质新陈代谢发生紊乱,导致血液中尿酸浓度过高,以钠盐的形式沉积在关节及关节周围软组织,引起组织急性炎性反应,出现关节红肿热痛、功能障碍等[1]。痛风性关节炎是痛风主要表现之一,痛风引起关节病变,以外周关节多发,如跖趾、膝、踝、腕、肘等关节部位,中轴关节较少见,尤其胸锁、胸肋关节尿酸盐结晶沉积后易引起骨质破坏,出现急性胸痛,诊断困难,容易误诊,临床上须与肿瘤、感染、急性冠脉综合征等鉴别[2]。本院收治1例突发性胸痛患者,后经临床诊断为胸锁关节痛风性关节炎,现将诊疗过程报道如下。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67岁,2019年10月6日就诊。以持续胸前区疼痛1 d为主诉。患者既往痛风性关节炎病史16年,间断口服非布司他、苯溴马隆、非甾体抗炎药、中药等,尿酸控制欠佳,四肢关节周围可见痛风石。入院症见:神清,精神一般,痛苦貌,胸前区疼痛,在体位变动、活动上肢或深吸气时诱发疼痛,自觉胸闷心悸、呼吸困难,未見恶寒发热、咳嗽咳痰、反酸嗳气、恶心呕吐,未见头痛头晕、四肢麻木,纳眠一般,二便正常。体格检查:体温36.5 ℃,脉搏82次·min-1,呼吸18次·min-1,血压118/82 mmHg(1 mmHg = 0.133 kPa)。全身多关节可见多发痛风石,胸锁部未见明显红肿、畸形,胸骨外侧缘压痛,以胸锁关节压痛明显,胸廓挤压试验阳性;心肺部未见明显阳性体征。舌淡红,苔黄腻,脉细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7分。实验室检查:C反应蛋白18.2 mg·L-1,红细胞沉降率10 mm·h-1,肾功能五项提示胱抑素C 1.68 mg·L-1、血尿酸531.2 μmol·L-1,尿常规提示pH = 5.0,血常规、凝血四项、肝功能七项、心肌酶三项、脑钠肽(BNP)未见明显异常。心电图未见明显异常。胸骨侧位斜位DR示:胸骨柄与胸骨体关节面骨质增生、硬化。CT胸部平扫 + 三维成像示:①结合病史,右侧胸锁关节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②右肺中叶少许纤维灶,建议复查。诊断考虑胸锁关节痛风性关节炎。

患者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排除手术禁忌证,采用超声引导技术,行超声引导下双侧胸锁关节灌注术,注入灌注液2 mL(质量分数为2%的利多卡因5 mL + 地塞米松注射液1 mL + 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注射液14 mL)。术后即时胸前区疼痛自觉缓解,活动上肢或深吸气时疼痛减轻,VAS评分3分。术后配合塞来昔布胶囊每次0.2 g,每日2次,口服;碳酸氢钠片每次0.5 g,每日3次,口服。连续服用1周。黄柏骨伤散贴敷:将院内制剂黄柏骨伤散倒入碗中,用开水搅拌均匀呈米糊样,待药泥冷却后均匀摊涂于敷贴纸上,药膏层厚约3 cm,将药面贴敷于胸锁关节部(注意避开穿刺针眼),用贴敷纸牢固,每日1次,每次6~8 h,连续使用1周。并要求患者限酒、低嘌呤饮食,每日饮水量不少于1.5 L。治疗1周后,胸前区疼痛消失,活动上肢、深吸气时未见诱发,未见胸闷心悸、呼吸困难,纳眠可,二便调。查体:胸锁关节部轻微压痛,胸廓挤压试验阴性。VAS评分0分。C反应蛋白4.1 mg·L-1,红细胞沉降率6 mm·h-1,血尿酸521.4 μmol·L-1。

4周后门诊随访,患者胸前区未见疼痛,全身痛风结节皮肤温度正常。C反应蛋白4.7 mg·L-1,血尿酸481.4 μmol·L-1。嘱继续降尿酸治疗,配合低嘌呤饮食。

2 讨 论

痛风性关节炎是嘌呤代谢紊乱导致尿酸排泄减少或尿酸生成过多引起的晶体性关节病[3]。随着现代人们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本病发病率呈现日益上升的趋势,有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痛风的患病率为1%~3%。高尿酸血症是痛风发生的基础,血尿酸生成与异常受酶的缺陷、转运体基因突变以及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4],血尿酸、尿尿酸过于饱和时,受寒冷、饮酒、饮食等因素影响,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囊、软骨、骨质,及其他组织而导致的炎性反应或形成痛风石,常累及第一跖趾关节,其次为掌指、指间关节及踝、膝关节等外周关节[5]。本病累及中轴关节临床病例报道很少,任之强等[6]报道1例颈椎痛风性椎间盘炎,王业杨等[7]报道1例颈椎和胸椎椎管内痛风石。有研究表明,痛风石的形成与骨质破坏和退变有关,骨关节退变会成为尿酸盐沉积的先决条件[8],胸锁关节是上肢与躯干之间连结的多轴关节,该关节由锁骨的胸骨端关节面、胸骨柄的锁骨切迹和第1肋软骨组成,是上肢与躯干之间唯一的骨关节[9],属于多动关节。本例患者既往痛风性关节炎并痛风石病史10余年,关节退行性病变后尿酸结晶易沉积,导致急性炎性反应。

本例患者以持续性胸前区疼痛为主诉,结合痛风病史、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结果,排除感染、肿瘤、心血管疾病等,考虑尿酸盐沉积致使急性胸锁关节炎。首先行超声引导下胸锁关节灌注术,通过实时、动态超声引导,发现胸锁关节内存在高回声点,从影像学上进一步支持痛风性关节炎诊断[10],并继续行诊断性关节腔灌注,灌注液含地塞米松注射液,该方法直接给药于病灶,减少了静脉或口服糖皮质激素所产生的不良反应,通过精准给药术后可即时症状缓解,再给予非甾体抗炎药、中药外敷,患者症状消失、体征减轻。目前,痛风诊断的金标准是偏振光显微镜下受累关节证实存在尿酸盐晶体[11],但随着新型影像诊断技术的临床应用,如高频超声和双源CT,可显示尿酸盐沉积、关节破坏等,为痛风及时诊断和早期筛查提供了新途径[12]。本例患者在诊断上,首先因疼痛原因不清,并未采取对因治疗,患者以持续胸前区疼痛1 d入院,胸锁关节部压痛,胸廓挤压试验阳性,心肺未见明显阳性体征,结合心电图、DR、实验室检查结果,病位考虑胸锁关节病变,但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典型红肿热体征,结合患者痛风病史、CT平扫发现右侧胸锁关节破坏、痛风石形成,再通过高频超声引导下诊断性关节腔灌注,实时发现尿酸盐沉积征象,有效辅助了定性诊断。综上所述,对于持续性胸痛患者,未找到感染、肿瘤、心肌梗死等证据时,从西医学上应采用定位定性诊断思路与程序[13],通过仔细询问病史、详细查体,结合实验室指标、影像学技术,必要时辅助诊断性关节腔灌注术,从中医上应采用病种、病机、证型、治法诊治思路,以尽早明确诊断,避免误诊、漏诊。治疗上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诊疗技术,通过药物内服结合中医特色疗法,以提高临床疗效[14-15]。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2019)[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20,36(1):1-13.

[2] 张辉,陈泽新,林焱,等.脊柱痛风的研究进展[J].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2018,3(5):305-311.

[3] 李璐瑶,王振宇,张鹏宇.痛风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J].中医药信息,2018,35(3):128-130.

[4] 刁崚峰,赵有为,邹前,等.痛风中尿酸异常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21,42(1):56-58.

[5] 刘婷,张霞,李飞燕.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中西医治疗进展[J].中国中医急症,2019,28(2):374-376.

[6] 任之强,何升华,孙志涛.颈椎痛风性椎间盘炎1例報告[J].脊柱外科杂志,2019,17(4):294-296.

[7] 王业杨,李贵涛,徐汪洋,等.颈腰椎椎管内痛风石1例报道[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20,28(23):2207-2208.

[8] ABHISHEK A,RODDY E,DOHERTY M.Gout-a guide for the general and acute physicians[J].Clin Med(Lond),2017,17(1):54-59.

[9] 高翔,陈玉宏,李建鹏,等.胸锁关节脱位诊治现状[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9,27(13):1190-1193.

[10] 刘永丹.肌肉骨骼超声对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价值[J].现代医用影像学,2020,29(6):1155-1157.

[11] 李颖,吴振彪,符向辉,等.痛风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并文献复习[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16(27):5250-5253.

[12] 刘丹琳.痛风性关节炎CT与X线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研究[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9,17(4):369-371.

[13] 王敬萱,宋文阁.疼痛原因待查的诊断思路与程序[J].中华疼痛学杂志,2020,16(1):12-19.

[14] 陈琳,周静,马武开,等.中医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J].风湿病与关节炎,2020,9(5):73-76.

[15] 孙广瀚,刘健,龙琰,等.中医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9,8(8):64-67,80.

收稿日期:2021-08-10;修回日期:2021-09-15

猜你喜欢
痛风性关节炎医案
浅谈中医各家学说教学中的医案选择
以关节炎为首发症状的结节病1例
类风湿关节炎并寰枢关节脱位死亡1例并文献复习
加味四妙丸配合中药外敷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中医药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微信在痛风性关节炎出院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
谭波诊治脑中风恢复期验案2则
痛风性关节炎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巴蜀中医药古籍医案数据挖掘系统构建及应用
奇症医案两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