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紫砂茶仓“本色”的陶刻审美和艺术魅力

2021-01-14 18:11张紫希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0年11期
关键词:茶座茶友陶刻

张紫希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于饮食的重视,饮茶被看作是一种既具有保健功能,又充满了闲情雅致的生活方式。相较于过去粗放式的泡茶饮用,如今讲究的禅茶一味,对于喝茶的环境和艺术的审美也有着较大的提高,于是,紫砂壶凭借良好的透气性和观赏性,成为了我们茶座之上的不二之选,受到了茶友们的广泛欢迎和推崇。在深入地研究紫砂壶的基础之上,人们发现紫砂材质同时还具有良好的质感和纹理,用来陶刻装饰也是非常良好的载体,许多的文人雅士把自己对于书法、绘画、篆刻等等艺术形式的领悟融入紫砂之中,各种诸如紫砂赏盘、文房用品、紫砂花盆等等具有中国传统文化之美的雅器层出不穷。正所谓爱屋及乌,紫砂茶仓也成为了人们的最爱,用来盛放茶叶醒茶,具有良好的通风作用,同时茶仓的造型优雅古朴,上面可以进行各种形式的刻绘装饰,在具有良好的实用功能的基础之上,更重要的是可以表达创作者的所思所想和审美情趣,令人心有所动,爱不释手。

我的这件紫砂茶仓《本色》就是采用了比较常见的造型特征,简约之中凸显出稳重和耐看,经典而不失风韵。段泥之中富含铁质等矿物元素,如同芝麻一般的点缀让整器看起来非常具有质感,通身的竹子刻绘锦上添花,增加了许多的人文气息。饱满圆润的罐体在肩部设计得非常开阔,下面部位稍微有点收拢,平整的底部端放在桌案之上恰到好处。茶仓的口盖设计既美观又实用,气密性还非常良好。茶仓除了盛放茶叶的实用功能以外,其最大的功能其实是观赏性和艺术性,这件作品上面的刻绘其实非常简洁,就是竹枝的设计,寥寥几刀,把竹的形态和特点展示得淋漓尽致。紫砂陶刻以刀代笔,以坯为纸,从底部延伸出来的几枝修竹凌然而出,竹叶摇曳多姿,令人观之如沐春风,通过深浅不同的刻绘把层次感和立体感完美地展示出来。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茶仓《本色》,希望通过比较实用的器型和古色古香的装饰,以竹子的形态来凸显出紫砂艺术的本色和中国文人心目之中的本色不改的性格和气节,在丰富和拓展紫砂艺术的形式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方面,把紫砂艺术的独特魅力充分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当我们了解紫砂艺术之后,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紫砂这种材质非常的符合我们中国文化低调内敛的特征和中国文人的审美特点,区别于紫砂壶,紫砂茶仓作为茶座之上的辅助角色和装点我们生活的元素之一,在不显山不露水的情况之下,凸显出主人的审美品位和情趣爱好,可谓是奢华低调有内涵的典型代表。竹子在江南更是多见,宜兴被称为“竹的海洋”,在宜兴南部的丘陵地区,竹子纵横千里,成为了江浙皖三省的自然分界线,无论是在农家的庭院之中,还是在紫砂艺人的工作室之内,竹子成为了使用最为频繁的种植和装饰的植物,由此可见,坡公“不可居无竹,无竹令人俗”的论断在江南具有广泛而又深刻的影响。竹子天生的苍翠欲滴、高耸入云,不畏严寒、傲立风雪的这种本色特征,成为了我们国人精神支柱的象征和追求,在诗歌、绘画、紫砂艺术之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我的这件紫砂茶仓《本色》一方面所代表的是把紫砂本来的质朴和器型的古朴结合起来,让我们感受到作为纯粹的紫砂艺术之美,同时把竹子陶刻装饰带给我们的本色特征和令人欣赏的高贵品格展示出来,希望我们在以后的生活之中,能够像竹子一样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结语:在紫砂壶成为了茶友的新宠之后,以紫砂为材质的各种雅器都进入了人们的视野,逐渐地受到了市场的追捧和茶友的喜爱,特别是紫砂茶仓在醒茶和把玩欣赏方面的作用无可比拟,和紫砂壶形成了良好的补充和互动,成为文房、茶座之上的点睛之笔,在含而不露、低调不张扬的情境之下衬托出主人的审美特征,散发出浓郁的人文雅韵和艺术魅力,同时也让紫砂艺术的表现形式丰富起来,让紫砂文化以更加包罗万象的姿态席卷神州乃至世界。

猜你喜欢
茶座茶友陶刻
更 正
从《陶刻人物对瓶》看紫砂陶刻的工艺特征与人文精神
论陶刻作品“逍遥游”的艺术审美以及人文内涵
浅析国画与陶刻之间的关系
——以“梅兰竹菊四君子陶板”为例
盘山行旅,山店风簾
——浅谈陶刻作品“山店风簾图”的陶刻艺术以及寓意内涵
意大利:一盏清茗酬知音
上海:与一席茶悦然相对
茶梦(外一首)
享受春天的味道——“当代贵州茶友会”活动侧记
音乐茶座:《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