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安防:平安小区建设的新路径

2021-01-14 07:46肖益茂李保弦
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车辆智慧人员

肖益茂 李保弦 沈 洁 李 丽

(三明市公安局,福建 三明 353000)

探索智慧安防小区,加强小区安全管理,提升小区安防水平,对于提高居民生活品质、提升城市文明程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智慧安防体系是平安小区建设的必然选择

智慧安防小区是在传统小区人防、物防、技防的基础上,通过应用当前5G 信息化技术包括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对居民小区(村庄)进行有利于不法行为的预防和打击的改造,并与大数据分析等平台系统化融合,实现对小区(村庄)等治安管理要素的动态感知,进一步降低小区基层不安全因素、提高小区安全感以及人们的满意度。具体来看,智慧安防小区建设主要包含可视对讲、视频监控、周界、报警、门禁、人员出入口、停车场、巡更等内容,具体应用场景则可实现常住人员异常出现报警、陌生面孔自动预警、可疑行为鉴别报警、人物轨迹分析追踪等等,支持对社区人、车、事、物、地、组织的“信息进行全面感知”。[1]

(一)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近些年,人们对于生活环境以及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除了满足基本的居住需求之外,人们逐渐把居住安全感摆在了首位。各级政府把智慧安防小区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纳入城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通过开放治理小区防控智能化建设,多点相连构成平安城市、智慧城市的安防建设基本面,提升人们对社区生活的安全需求水平。同时,伴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小区建设融合社区多种网络资源,在智慧安防小区建设基础上实现智能家居、健康医疗、物业管理、数字生活等诸多领域相互促进发展。这为政府提供人口信息等业务支持,为物业提供更科学、便捷的社区管理途径,为广大居民提供更加安全、快捷的生活方式,最终实现为社区居民提供一个安全、便利的生活环境。

(二)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按照社会治理现代化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要求,许多城市将智慧安防小区建设纳入平安工程、民生工程和战略工程来抓,充分发挥科技在构建新时代警务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其中,以位居全国治安水平前列的杭州市为例,2019 年底发布的《杭州市智慧安防小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以智慧安防小区建设为抓手,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和信息化手段破解基层治理难题,夯实平安建设基层基础,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能力水平。[2]

(三)是推动基层平安建设的有效途径

智慧安防小区是近年来各地推进基层平安建设的重要手段,尤其是随着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被提上日程,智慧安防小区在各地兴起。对村居、工业园区、老旧小区等,特别是外来人口较多的城中村、城郊村进行精准防控,可实现小区安防的有效治理。要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维护”迅速推动智慧安防小区建设工作,不断完善平安建设管理考核机制,加强打造平安示范村居,组织发动村(居)民参与平安建设,通过智慧安防小区建设提升平安城市建设水平。

二、平安小区智慧安防大数据应用的支撑体系

顺应人们居住的迫切需要,通过现代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手段,为我们带来一个安全高效、便捷规范、环保节能的智能化安防小区,这是未来小区的发展趋势。当前,智慧门禁、智慧车闸、视频监控、楼宇对讲、智慧门锁等系统已日益成为智慧安防小区必不可少的智能化大数据应用,为智慧平安小区建设提供重要的安防体系支撑。

(一)智慧门禁系统建设

门禁管理是小区安防的必要手段之一,智慧门禁是指小区居民进入小区通过刷卡或刷脸的方式进行身份检测之后系统自动放行,小区物业发放的门禁卡都是提前录入了业主信息的,或者小区居民提前录入了人脸信息,系统只要一扫描到相关信息,就会认证通过。[3]随着生物识别技术的研发,智能门禁系统有了飞跃式的进展,安全性、方便性和易管理性越来越好。在小区的大门和单元铁门安装智能门禁系统,只有本小区和本单元的住户才能进入,进入电梯之后只有刷卡才能到达相应的楼层,这样层层把关,就在很大程度上将外来人员排除在外,保证小区封闭性的管理。同时,也可以通过采集小区住户的人脸、指纹、虹膜等数据,设置哪些人可以进出,哪些人不能进出,在人员出入时自动进行识别与比对,被识别的人员不在系统数据内时,自然将之阻止门外,如有需要进入的外部人员,通过门禁系统与住宅的可视化对讲确认通过后方能进入。对于小区内频繁出入的快递员、外送员等,系统采集他们的数据,这样方便居民生活,也可减少冒充等事件的发生。

(二)智慧车闸系统建设

智慧车闸系统提前录入小区业主的车辆信息,通过扫描车辆信息进行放行与拦阻。这种方式相比较以前的人工开关道闸更加安全、合理、高效。车辆智能管理系统在车库、停车场、小区门口等应用越来越普遍。相比于传统的管理系统来说,智慧车闸系统对车辆的出入、引导等更具有安全性、实用性与高效性。小区大门出入口是小区的第一道安全防线,而如今小区车辆越来越多,对于车辆管理与停车需求已大幅度增强。车辆智能管理系统利用车牌识别技术与图像处理等先进技术,对进出小区的机动车进行车辆捕获,自动识别车牌、车身特征以及车辆颜色,记录车辆出入情况。通过系统保存的小区车辆资料来判断是否为小区车辆或者常出入小区车辆,对于外来车辆可以严格禁止入内,减少闲杂车辆进入小区。同时,通过拍摄的清晰照片,还可以看清司机与乘客的面部特征,进一步提升小区安防智能化水平。

(三)视频监控系统建设

小区安防监控系统是必不可少的,但传统的监控系统都有画面不清晰、易损坏等特点。如今智能监控系统画面清晰,有自动识别与报警功能,主要应用于小区公共场所,包括停车场、出入口、门外广场、住宅楼出入口以及住宅楼公共区域等。视频监控系统不仅仅有着记录日常小区内活动动态的功能,还可以设定特定的场景自行报警。如系统设定有踢门、砸门等动作的危险状态,如果有人实施了类似的动作,系统就会自动报警并跳转出相关的界面,物业管理人员就可以及时去查看。再如有某一不安全问题发生,如人员物品丢失,可以将照片上传至系统,系统会在所有采集到的画面、视频中自动进行配对,找出与照片相关的片段,供执法人员参考及取证。[4]小区内出现偷盗、火灾、抢劫、刮车、乱扔垃圾、违章停车等情况,都可以通过智能监控系统自动预警与报警,快速高效地保证小区应急处置工作,减少住户人身与财产遭受不法侵害。

(四)楼宇对讲系统建设

随着现代智能化技术演化而出现的智慧小区场景,智慧楼宇对讲系统已经发展成为小区中的重要终端,已是新建住宅的必备系统。这种系统承载着保护住宅、小区安全的重要责任。智慧楼宇对讲系统深入住户家中,占据小区和家庭出入口,具有智能开门、访客识别、实时监控等功能,既可以对住户的进出人员进行智慧化管理,又可以让访客与被访住户人员进行语音对话或视频对话,确保了住户人员的安全性。

(五)住宅智慧门锁系统建设

住宅家庭门锁是家庭安全的第一重点,也是家庭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它的安全性绝对是重中之重。相较于传统住宅门锁,智慧门锁系统发展应用是新时代的巨大进步,主要是利用生物识别技术,采取指纹、密码、人脸、虹膜等方式开锁,远远便利于机械开锁。可以录入临时数据,方便频繁更换的家政人员授权临时进入。智慧门锁还具有联网功能,可以与手机相连接,便于远程查看门锁状态;遇有亲戚、客人临时串门,可以远程操控开门让其先行进入,而不需要匆匆赶回家。若发生硬闯、破坏门锁等危急情况,智慧门锁系统会发出自动警报,并传达到住户手机上,住户可以一键报警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

三、智慧安防体系在平安小区建设中的应用

构筑“物联、数联、智联”三位一体新型智慧安防体系,是平安小区管理和服务的新模式,也是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紧紧依靠党委政府,科学应用智慧安防系统,提升服务实战效能,完善小区管理机制,助推平安小区建设,增强基层社会治理效能。

(一)组织协调,统筹推进

一是紧紧依靠党委政府。智慧安防小区建设作为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的重要内容,必须努力构建“党委政府领导、政法综治牵头、公安主责主力、社会单位协调”的工作格局,推动形成“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的局面,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和经费保障。二是加强部门协调联动。由政法委牵头,协调公安、住建、财政等部门以及网络运营商,组建工作专班进行调研论证,科学制定建设方案、建设标准规范,明确统一技术构架和数据对接流转、整合共享、研判预警、信息反馈机制。三是推进数据共享共建。公安机关要广泛整合数据采集、数据开放、分类目录、交换接口、访问接口、安全保密等内外部信息资源,加快推进内外信息关联,充分发挥小区“数据池”作用,做到所有人、车,包括访客等信息、视频、图片都能实时传输至公安数据库,并实时碰撞比对。

(二)系统应用,提升管控

加强小区智慧门禁、智慧车闸、视频监控、楼宇对讲、智慧门锁等智能化安防系统建设应用,不断增强智慧平安小区社会治理效能。一是应用数据“实名”。利用前端信息主动精准抓取、后端数据分析研判提示的功能,通过门禁个人身份证号“实名制”钥匙认证,使门禁系统与110 报警、视频监控系统联网,不再是单一的开关门功能,而是升级成集服务、管理、研判为一体的高度“互联互享”系统,并集成到小区大数据应用平台。业主通过门禁卡、身份证、手机APP 等多种方式开门,碎片化的人口信息数据汇总到系统后台,集成掌控小区门禁运行情况,清晰记录小区居民进出门情况,自动识别管控人员身份、活动轨迹。二是智慧卡口“抓拍”。在小区出入口、楼道口、主要道路、车库、广场等部位,科学规划架设小区视频监控探头及WiFi 探针。利用车辆识别系统,对所有进出小区的车辆进行统一抓拍、车牌比对、图像传输,同时和小区出入口的闸机系统对接,智能控制车辆的出入,实时将图像和车牌信息上传至平台,自动发现套牌车辆、布控车辆及车辆运行轨迹。利用人脸识别系统对所有进出小区的人员进行自动识别、高清拍摄,及时发现在逃人员、布控人员、异常人员及人员活动轨迹。三是围栏比对“触碰”。运用周界防盗报警系统构建电子防护栏,架设“WiFi 嗅探”,在小区内实现免费无线全覆盖。通过网络定位技术,对访客、车辆、人员进行定位,关联移动终端用户信息,智能手机进入小区即被感知,实现人员、车辆实时定位、实时查看。平台对触碰WiFi 围栏的手机进行实时分析比对,掌握跟踪重点人员、特殊群体和违法犯罪嫌疑人管控对象活动轨迹。[5]小区居民通过手机APP 小区服务平台,实时查看家人位置,享受简单、直接、方便的生活服务方式。

(三)挖掘数据,服务实战

一是人过留影、自动识别。小区应用平台通过人脸识别系统自动甄别非小区居民,对尾随业主进入单元门或在小区异常徘徊的重点人员进行快速查找和定位,实现自动预警,为小区治安防控提供数据支撑,为锁定嫌疑对象、追逃等工作提供手段支撑。二是车过留牌、自动比对。通过高清微卡口和人脸识别系统,准确捕捉进出小区的车牌及人像信息,一旦发现重点嫌疑车辆进入小区,利用车辆大数据系统及人像比对库,进行人员车辆的静态比对、动态预警,将信息实时传输至小区应用平台,即时触发报警,自动推送给辖区派出所,就近实施排查或抓捕。三是机过留号、自动分析。在小区的所有单元楼道安装无线WiFi 中继设备,小区居民即可实现免费无线上网,利用大数据可实时分析比对触碰WiFi 围栏的手机,及时掌握居住人员在网上活动情况,及时掌握跟踪重点人员、特殊群体和违法犯罪嫌疑人等管控对象实时活动轨迹。对在网上实行非法活动的,自动分析、及时预警、迅速落地核查,实现网上网下一体化管控。[6]四是卡过留痕、自动研判。通过小区居民用水、电、煤气“卡”数据的异常情况,可预测居住人员数量的变化;通过出入“卡”分析小区人员进出和外来访客流量关联比对,智能排查异常情况,使高风险人员浮出水面,从而研判出存在传销人员、不法分子聚集的可能。

(四)完善机制,高效运转

一是完善管理考核机制。将小区警情压降、技防设施运维情况作为社区绩效考核和物业公司考核的一项内容,考核结果与物业公司的资质、评优、评先晋级直接挂钩。由属地派出所会同综治部门对小区技防设施使用情况、物业公司安防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定期督导检查、通报。二是完善教育培训机制。通过专业培训、经验交流、典型示范等形式,加强物业保安人员的教育培训,使其能熟知并规范操作视频监控等信息系统,真正做到小区重点部位“用探头站岗、用鼠标巡逻”的日常巡查模式,不断增强发现违法犯罪活动能力。三是完善沟通反馈机制。社区民警、社区综治干部和物业公司人员定期深入小区指导安全防范工作,也可以利用“微信群”进行实时互动,及时了解问题并解决问题,或通过微信平台发布各种防盗抢、防诈骗以及便民利民信息,以增强居民安全防范意识,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四、结语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小区作为疫情防控的前沿阵地,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最有效防线。智慧安防小区建设,让小区安全管理实现可视化管理,帮助城镇住宅小区打造更安全的环境。各级公安机关应当积极推进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推动智慧化平安小区建设,增强风险预测预警预防能力,提升小区安全防范水平,让小区更安全、居民更安心、生活更美好。

猜你喜欢
车辆智慧人员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车辆
冬天路滑 远离车辆
再来一次,这太有趣了!
跟踪导练(四)
提高车辆响应的转向辅助控制系统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