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体育课程建设的价值与路径

2021-01-14 13:07王玉明
黑龙江科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高职运动体育

王玉明

(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南宁 530000)

体育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体育在提高人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弘扬追求卓越、突破自我的精神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高职院校的体育教育对于促进学业与职业的衔接具有重要作用,要充分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自我完善,为其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1 高职体育课程的基本理念与价值

1.1 高职体育课程的基本理念

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改变学科本位;从生活走向体育,从体育走向健康;注重科学探研,注重学科渗透,这是我国体育课程的基本概念。体育课程不仅反映社会要求,其最大的价值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为体育课程面向全体学生,所以在教学实践中应注意各种理论知识的渗透,运用现代教学手段,采用多种形式,以满足层次不同、水平各异、兴趣广泛的学生的需求,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

1.2 高职体育课程的价值

培养高职生坚韧不拔的品格。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传统的教育中很少有对学生意志力和个性的教学,而通过体育课程能够培养学生坚韧的品格,也能够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在更大的环境中发挥自己。运动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促进学生思想层面的提高,在体育课程中不断地通过竞争让自己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得到提升,保持良好的状态。高职体育课程能够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品格,发扬体育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培养高职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在高职阶段,学生与周围的环境密切相连,也更加关注团体之间的合作。体育精神与社会所崇尚的团结精神相契合,如篮球、足球都需要前锋、中锋等队员的密切合作,各司其职,了解自身的位置并明确任务才能更好地完成这项运动。

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促进终身体育发展。身体是一切活动的基础,在高职教育教学中,重视体育课程,完善和丰富课程内容,能够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提升身体素质并开展其他活动。同时,学生可以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项目,在课内运动中提高体育专业技能,在课外运动中养成勤锻炼的优良习惯,将体育融入生活的每一个阶段,最终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2 优化高职体育课程建设的路径

2.1 把握运动时机,制定有效规则

在体育课程中,一定要让学生熟练地掌握运动技能后再进行激烈的活动,这样才能真正达到锻炼的目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如果学生没有很好地掌握运动方式,在应用过程中就会急于求成,事倍功半。在运动过程中一定注意不要生搬硬套,应让学生真正与运动相结合,提高技术的应用效果并灵活调整运动量。如果表现疲惫时,尽量不宜采用过于激烈的运动方法,应循序渐进地释放学生的体能。上课时应根据运动时间、距离、次数等限定,制定运动规则,按照规则进行运动,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有条不紊地进行运动,掌握课程内容,学有所得。

2.2 营造运动环境,控制运动负荷

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能够提升学生的运动积极性,在课堂上一定要考虑性别的差异,避免女生在运动中出现不必要的挫伤。此外,也要考虑学生体能之间的差异,应将学生分组锻炼,有序地提升学生的训练效果。如果没有营造良好的运动环境,会导致水平较差的小组灰心丧气,使他们逐渐产生消极的情绪。为了进一步提高运动的有效性,一定要掌握合适的运动负荷,在这个过程中也要密切观察学生的心理情绪,提醒学生注意动作方法的及时调整,提高其运动技能。

2.3 激发学生体育兴趣

为了让高职学生尽快融入体育运动中,一定要创设更加愉快的运动环境氛围,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让学生产生强烈的运动欲望,调动学生的参与感,从被动运动转变为主动运动,这样学生才能不断激发自己的运动情感,提升自身的运动能力,在愉快的运动中促进自身发展。自主运动需要学生有较高的运动意志力,教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通过独特的教育手段激励学生,采用快乐体育教育手段为学生提供有利条件。应尽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教学内容,将运动内容与真实生活相结合,让学生亲身感受到运动的有效性,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增强学生的体育积极性和主动性。

2.4 在体育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

高职院校的学生教育偏重职业教育,因此要健全高职教育教学评价体系,不能一味地按照普通高校教学评价体系来实施。首先,应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制定体育课的课程标准,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准备教案,运用恰当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要进行体育课程内涵建设,努力开发与本校专业相关、职业教育特点鲜明的校本教材,并采用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在体育教育过程中,一定要深入研究学生的运动思维和运动态度,在体育教育中创设情境。根据高职院校学科特点讲解知识,开拓学生视野,有效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与身体素质。在渗透德育教育时,要摆脱单一的传统说教,运用更加科学的教学规律深入探究体育运动中的德育知识,向学生们逐渐渗透,贯穿体育教育的全过程。高职学生年龄偏小,缺乏生活经验,一定要尊重学生的想法,在课堂中鼓励学生、表扬学生,让高职学生真正地参与课堂。高职学生对外界事物很容易产生兴趣,但兴趣持续性不高,所以教师应更加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可以采用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的方式使课堂主体多元化,让每个学生都变为主动的参与者,通过评价来渗透德育内容,在互动中掌握学生学习情况。还可以通过奖励评分机制让学生重视评价内容,提升运动效果。

2.5 创设运动情境,实现快乐运动

体育教育过程中,教师是推动者,一定要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进行运动,培养学生的体育素质,用更加关心和鼓励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要创设良好的运动情境,充分发挥家长、学校和社会的作用,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要坚持以课堂为主线,实践活动为辅线,多举办体育实践活动,通过语言交流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对体育产生兴趣,逐渐形成合作意识,不仅让学生掌握知识,还能培养学生关心他人、互帮互助、团队合作精神。在组织课外体育活动的同时也要重视学生的参与度,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全面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因材施教,提升学生的运动兴趣和品德精神。将体育课程从课堂之内拓展到课堂之外,实现快乐运动。

3 结语

应重视高职体育课程的建设,灵活选择体育项目,营造良好的运动环境,不断调动学生的运动积极性,因材施教,实现体育课程目标,让高职学生在运动中获得快乐,增强体育技能。应有效地将体育实践活动和教研活动相结合,掌握运动过程中的重点,完善体育课程教育体系,提升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参与到课堂中来,从而提升体育课程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高职运动体育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如何将微课融入高职钢琴课堂教学
不正经运动范
我们的“体育梦”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