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声

2021-01-14 07:06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21年37期
关键词:叶儿常春藤木屋

考点解读

在主题为“生命赞歌”的文章中,作者往往会通过刻画某一物象及其身上所具备的品质或精神,来表达自己对该物象的歌颂与赞美,从而引申出自己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这就需要同学们在阅读时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明确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倾向。

中考题中常见的考点有:1.文中重点句子的表现手法或表达方式;2.某一物象有何象征意义,它的身上具有怎样的精神;3.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及人生态度。

阅读一

常春藤

我的新家在巷口那栋全新的大楼里,地理位置不错,生活很方便。附近巷口有一间小的木板房屋,里面住着一个卖牛肉面的老人。那间木板屋可能是一座违章建筑,由于年久失修,整座木屋往南方倾斜成一个夹角,木屋处在两座大楼之间,益发破败老旧,仿佛随时随地都要倾颓,散成一片片木板。

任何人路过那座木屋,都不会有心情去正视一眼,除非看到老人推着面摊出来,才知道那里原来还有人居住。但是在那满是断板残瓦的南边斜角,却默默地生长着一株常春藤,那是我见过最美的一株。许是长久长在阴凉潮湿肥沃的土地上,常春藤简直是毫无忌惮地怒放着,它的叶片长到像荷叶一般大小,全株是透明翡翠的绿,那种绿就像朝霞照耀着远远群山的颜色。

沿着木板壁的夹角,常春藤几乎把半面墙长满了,每一株绿色的枝条因为被夹壁压着,全往后仰视,好像向天空伸出了一排厚大的手掌;除了往墙上长,它还在地面四周延伸,盖满了整个地面,近看有点像还没有开花的荷花池。

我的家里虽然种植了许多观叶植物,我却独独偏爱木板屋后面的那片常春藤。无事的黄昏,我在附近散步,总要转折到巷口去看那棵常春藤,有时看得发痴。隔不了几天去看,就发现它完全长成不同的姿势,每个姿势都美到极点。

有几次是清晨,叶片上的露珠未干,一颗颗滚圆的露珠随风在叶上转来转去,我才仔细地看它的叶子,每一片叶子都是完整饱满的,丝毫没有残缺,而且没有一点尘迹;可能正因为它长在夹角,连灰尘都不能至,更不要说小猫小狗了。

我爱极了长在巷口的常春藤,总想移植到家里来种一株,几次偶然遇到老人,却不敢开口。因为它正长在老人家面南的一个窗口,倘若他也像我一样珍爱他的常春藤,恐怕不肯让人剪裁。

有一回正是黄昏,我蹲在那里,看到常春藤又抽出许多新芽,正在出神之际,老人推着摊车要出门做生意,木门“咿呀”一声,他对着我露出了善意的微笑,我趁机说:“老伯,能不能送我几株您的常春藤?”

他笑着说:“好呀,你明天来,我剪几株给你。”然后我看着他的背影背着夕阳向巷子外边走去。

老人如约送了我常春藤,不是一两株,是一大把,全是他精心挑拣过、长在墙上最嫩的一些。我欣喜地把它种在花盆里。

没想到第三天台风就来了,不但吹垮了老人的木板屋,也把一整株常春藤吹得没了影踪,只剩下一片残枝败叶,老人忙着整建家屋,把原来一片绿意的地方全清扫干净,木屋也扶了正。我觉得怅然,将老人送我的一把常春藤要还给他,他只要了一株,他说:“这种草的耐力强,一株就要长成一片了。”

老人的常春藤只随便一插,也并不见他施水除草,只接受阳光和雨露的滋润。我的常春藤被细心地养在盆里,每天晨昏依时浇水,同样也在阳台上接受阳光和雨露。

然后我就看着两株常春藤在不同的地方生长,老人的常春藤愤怒地抽芽拔叶,我的是温柔地缓缓生长;他的芽愈抽愈长,叶子愈长愈大;我的则是芽愈来愈细,叶子愈长愈小。比来比去,总是不及。

那是去年夏天的事了。现在,老人的木板屋有一半已经被常春藤覆蓋,甚至长到窗口;我的花盆里,常春藤好像已经长进宋朝的文人画里了,细细地垂覆枝叶。我们研究了半天,老人说:“你的草没有泥土,它的根没有地方去,怪不得长不大。呀!还有,恐怕它对这块烂泥地有了感情呢!”

(选自《林清玄散文集》,有删节)

●思考练习

1.选文第二段中作者说老人的常春藤“是我见过最美的一株”,从全文看,这株常春藤的“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文本内容,分析常春藤与卖牛肉面的老人有哪些相似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二

秃的梧桐

这株梧桐,怕再也难得活了!

人们走过秃的梧桐下,总这样惋惜地说。

这株梧桐,所生的地点真有点奇怪,我们所住的屋子本来是分做两家住的,这株梧桐恰恰长在屋前的正中,不偏不倚,可以说是两家的分界牌。

屋前的石阶虽仅其一,由屋前到园外去的路却有两条,一家走一条,梧桐生在两路的中间,树荫分盖了两家的草场,夜里下雨,雨点潇潇洒洒地打在梧桐叶上,诗意也两家分享。

不幸,园里蚂蚁多,梧桐的枝干为蚁所蚀,渐渐不坚牢了,一夜雷雨便把它的上半截劈折,只剩下了一根二丈多高的树身立在那里,亭亭有如青玉。

春天到了,树身上居然长出许多绿叶,团团附着树端,看去好像一棵棕榈树。

谁说这株梧桐不会再活呢?它现在长了新叶,也长出新枝,不久定可以恢复从前的美丽了。

一阵风过,叶儿又被劈下来,拾起一看,叶蒂已断了三分之二,又是蚂蚁干的好事,哎!可恶。但勇敢的梧桐并不因此丧失了它的志气。蚂蚁又来了,风又起了,好容易长得巴掌大的叶儿又飘去了,但它不管,仍然萌生新的芽、新的叶,整整地忙了一个春天,又整整地忙了一个夏天。

秋天,柏树还沉郁地绿着,别的树却都憔悴了。年近古衡的老榆树护定它青青的叶,似老年人想保存半生辛苦储蓄的家私,但哪经得起西风如败子,日夕在耳畔蓄意“聒噪”?现在它的叶子已去得差不多,园中没有了葱茏的绿意,却也添了蔚蓝的天光。爬在榆树干上的薜荔也大为喜悦,上面没有遮蔽,可以酣饮风霜了,它脸儿醉得如枫叶般红,陶醉自足,不管垂老的榆树在它头上瑟瑟地悲叹。

大理菊东倒西歪,还挣扎着在荒草里开出红艳的花;牵牛的蔓早枯萎了,但还开花呢,可是比从前纤小,冷风凉露中泛满浅紫红的小花,更显娇美可怜。还有从前种鹿香连理花和凤仙花的地里,有时也见几株残花,秋风里,时时有玉钱蝴蝶翩翩飞来,停在花上,好半天不动,它愿意在花儿的冷香里!

这时候,园里另外一株梧桐的叶儿已飞去大半,秃的梧桐,自然更是一无所有,只有亭亭如青玉的干,兀立在惨淡的斜阳中。

这株梧桐,怕再也不得活了!

人们走过秃梧桐下,总是这样惋惜地说。

但是,我知道明年还有春天要来。明年春天仍有蚂蚁和风吗?

(作者苏雪林,选自《绿天》,有删改)

●思考练习

1.本文用到了哪些写作手法?请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简述本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见下期中缝)

猜你喜欢
叶儿常春藤木屋
常春藤妈妈和她的孩子
会飞的木屋
会飞的木屋
俄“木屋之城”前途未卜
南瓜
木屋
常春藤
叶儿
小树
消失了的存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