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学课程思政教育的开发初探
——基于元素凝练、内容设计与实践路径

2021-01-16 10:18冯晓双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江苏南京210000
商业会计 2020年24期
关键词:审计学案例思政

冯晓双(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 江苏南京 210000)

一、引言

审计是社会经济活动的监督者,而近年来频频出现的审计失败、审计职业道德沦丧事件,向高校的德育教育敲响警钟。在2016年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随后,我国各个高校迅速开展起“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学研究分会理事长杨详认为,课程思政不是思政课程,而是方法,是把思想教育元素融进各类课程中,贯穿到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的方法,也是使各类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既同向同行,又消除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两张皮”现象的方法。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教授顾骏认为,课程思政是在非思政课的平台上,通过激活或融入思政元素,优化教学方法,促进专业培养与立德树人相得益彰的教学形态。

目前,已有不少学者开始展开针对财会类课程的思政教育研究,以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为对象的教学研究最为常见。杨瑞平等(2019)从通识教育的视域解读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问题,提出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从教师的德育水平、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思政专业教师的加盟、课程思政的课题研究四个方面论证了加强思政教育的可行性。刘慧芳(2019)以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为例开展课程思政实践,提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的思政教育内容,从会计核算的岗位入手构建思政教育体系,介绍了财务会计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实现“润物无声”的人才培养过程。此外,也有学者基于各种财会类课程综合设计课程思政实践方案。胡苗忠(2018)提出将思政元素融入各门会计专业核心课,从课程思政的角度创新了会计类课程的教学方案,并构建三大平台展开教学实践,以“课证”平台和“课训”平台进行能力培养,以“育人”平台进行第二课堂的德育教育。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会计类课程思政的研究已见雏形,从教学设计到教学实践领域都有所涉及,但针对审计学课程思政的研究仍较少,审计学课程思政教育的研究仍有待进一步探索与实践。

二、审计学课程思政元素的凝练

立德树人乃高校立身之本,一流人才是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陈华栋和苏镠镠(2019)提出高校课程思政的内容可从六个方面设计: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汪小又等(2020)提出课程思政的内容可从我国科学家为祖国奉献的案例入手,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责任心、使命感、敬业精神等方面。从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来看,各个高校的培养目标有不同侧重,但都对人才的品德素养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本文选取10所开设了审计学专业的代表性财经类高校①10所高校包括:西南财经大学、南京审计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天津财经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广东财经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兰州财经大学。,通过网络搜索总结出人才培养目标的德育要求,发现各高校的品德素养目标主要集中在热爱祖国、诚实守信、审计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沟通能力、团队合作意识、批判性思维、开阔视野等方面。综合以上观点,并结合审计工作的特点,本文认为审计学课程思政教育应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爱国情怀、品德修养、见识知识、奋斗精神和综合素质6个方面,并以此作为思政教育的目标,进一步凝练和开发思政元素。具体来说,理想信念目标包括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2个思政元素;爱国情怀目标包括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心、社会责任感3个思政元素;品德修养目标包括职业道德、勤勉尽责、正确价值观3个思政元素;见识知识目标包括广博多闻、终身学习2个思政元素;奋斗精神目标包括锲而不舍、自强不息2个思政元素;综合素质目标包括沟通协作、能谋善断2个思政元素。最终形成6个思政目标、14个思政元素的审计学课程思政元素体系(详见图1)。

三、审计学课程思政内容的设计

在审计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无论是政府审计领域,还是社会审计与内部审计领域,都存在着诸多杰出的审计专业人才和经典的审计案例。审计学课程思政内容的设计思路,可分为三个步骤(详见图2)。第一,广泛搜集案例与事例,形成教学案例库。结合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当下大踏步的国际化步伐,在案例的内容选择上做到博古通今、中西合璧。第二,分解出每个案例中体现的审计学知识点,将案例与教学知识点相结合。第三,结合思政元素分析案例,从思政教育的角度重述案例,凸显思政教育的主题。

图2 审计学课程思政内容的设计思路

本文选取了14个典型审计教学案例②本文选取的审计案例来源于各种审计类教材以及审计署网站。,结合教学知识点,深入挖掘每个思政教育目标下的具体思政元素,初步设计了审计学思政教育的内容。思政目标、教学案例、教学知识点、思政元素的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在介绍民间审计的起源与发展知识点时,结合潘序伦先生与立信的事例,开展有关崇高理想的课程思政教育;在介绍审计的概念知识点时,结合莫茨和夏拉夫的《审计理论结构》事例,开展有关坚定信念的课程思政教育;在介绍政府审计的产生与发展知识点时,结合我国审计风暴的事例,开展有关民族自信心的课程思政教育;在介绍注册会计师审计职业规范知识点时,结合安然事件中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的行为,开展有关职业道德的课程思政教育;在介绍项目质量控制复核知识点时,结合绿大地审计案例中会计师事务所未尽责的行为,开展有关勤勉尽责的课程思政教育;在介绍审计的任务知识点时,结合审计署实施的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审计项目,开展有关正确价值观的课程思政教育;在介绍存货监盘知识点时,结合蓝田股份的审计案例,开展有关广博多闻的课程思政教育;在介绍审计证据知识点时,结合世界通信公司的内部审计案例,开展有关终身学习的课程思政教育;在介绍民间审计组织知识点时,结合我国本土会计师事务所的创办理念和发展过程,开展关于自强不息的课程思政教育;在介绍审计程序知识点时,结合广西北海市红坎污水处理厂的国债审计项目,开展有关沟通协作的课程思政教育;在介绍审计计划知识点时,结合一汽集团贪污案件中审计人员的表现,开展有关能谋善断的课程思政教育。

四、审计学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

结合审计学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和特点,本文从课程设置、教学模式、课程考核三方面提出可行的教学实践路径。

表1 审计学思政目标、案例内容、教学知识点与思政元素

(一)“锦上添花或独辟蹊径”的课程设置

课程思政实践的根基在于“课程”,如何将思政教育融入现行课程体系,需要从高校的课程设置情况进行探索。目前,我国高校中除南京审计大学外,绝大多数开设审计学专业的高校并未对学科方向进行细分,审计类课程的特色化程度不高。以南京审计大学为例,其审计学专业设置了4个审计方向;其他专业设置了5个审计方向,各学院开设的审计类课程超过70余种。从课程内容来看,绝大多数课程注重审计专业能力的培养。从不同专业的教学计划来看,审计学专业每个方向都必修审计学基础课程,其他专业的审计方向或审计相关的专业会开设审计学课程,其余审计类课程根据各专业的特色区别设置。

综合不同专业的开课情况,课程设置可采用两种方式。第一,在原有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内容,做到“锦上添花”。即不改变现行的课程设置,将思政教育内容渗透到现行教学章节中,随着日常教学潜移默化地展开。如将思政内容融入诸如审计学基础、审计学这样的基础性必修课程,使每位学生都能受到思政教育。第二,独立开发审计与思政相结合的新课,做到“独辟蹊径”。即将审计学思政教育内容以全新的逻辑线索进行重构,撰写新课型教学方案,编写新型配套教材与教学资料,以选修课的方式呈现,以便各专业学生跨学科选修。不同院校可根据自己的人才培养方案选择适用的方式,也可双管齐下,针对不同专业制定差异化办法。

(二)“线上线下同步进行”的教学模式

近年来我国MOOC大规模推进,促进了线上教育平台的飞速发展,每个平台都具有多元化和特色化的教学服务功能,为高校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提供了极大便利。平台不仅能实现线上教学,更能利用平台功能对学习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如提交随堂作业、参与主题讨论、在线考试等。网络基础设施的完善为“互联网+教育”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基础,审计学课程思政也可借此契机,实现思政教育线上线下同步进行。一方面,线下课堂的主战场不可丢弃,教师可在线下开展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另一方面,借助互联网线上平台,开展新型教学活动,随时监控学习动态。如利用线上平台主题讨论的模块实现“发帖、看帖、跟帖、回帖”的新型互动方式,完成“发现思政案例、分享思政案例、交流教育心得”的线上思政教育过程。

(三)“德能导向”的过程化考核方式

随着过程化考核方式的逐步推广,“一考定优劣”的考核方式已逐渐淡出高校的课程考核范畴,大多数高校的审计学课程考核方式采取“期末考试成绩+平时成绩”的形式。从审计学课程思政教育的授课内容来看,品德素养和能力的培养是思政教育的关键。因此,审计学课程思政的考核方式更应加强平时成绩的考核,把握过程性考核的思路,采取丰富多彩的日常考核方式凸显对品德和能力的考核。本文建议,审计学课程思政的平时成绩考核可由五个环节构成:课外阅读、主题讨论、小论文写作、团队知识竞赛、主题演讲。其中课外阅读、主题讨论、小论文写作可利用互联网平台实现,团队知识竞赛和主题演讲可在课堂教学中实现。课外阅读由教师提供阅读素材,发布至教学平台,利用平台监控学生的阅读情况,以阅读进度作为评分标准;主题讨论由教师在线发布讨论主题,学生可通过回帖、点赞、转发等方式进行互动,也可自行发布符合思政教育主旨的讨论主题,讨论内容由教师利用平台实施监控,以平台统计的参与讨论、获得点赞的数据结合讨论内容作为评分标准;小论文写作由学生将符合要求的课程论文上传至课程平台,以论文内容作为评分标准;团队知识竞赛由师生共同选取竞赛主题,教师随堂发布竞赛题目,团队成员分工协作完成竞赛,以竞赛成绩作为评分标准;主题演讲由学生自选主题,从思政教育的角度搜集审计学相关案例当堂演讲,以演讲内容和表达流畅度作为评分标准。

五、总结与展望

关于课程思政的探索并非一朝一夕,审计学课程思政的教育内容也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究和锤炼。随着时代的变革,社会将赋予大学生新的使命与任务,向大学生提出新的能力和素质要求,新一辈为审计事业奋斗的人才和故事也会不断涌现。课程思政元素的凝练和内容的设计必将紧随时代发展的步伐而不断创新。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路径也会随着基本技术的进步开启多个通道。本文提出从内容设计到实践路径的审计学课程思政初步构想,但仍有诸多不足有待进一步完善。后续研究可构建全方位的课程思教育框架,稳固立德树人的教育根基。

猜你喜欢
审计学案例思政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审计学专业建设的思考
ORACLE CINEMA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TWO VILLAS IN ONE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Bespoke Art Deco Media Room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对审计学专业建设的思考
新形势下高校《审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