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塞通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2021-01-16 08:28张鹏鹏司玲珍范国强
哈尔滨医药 2020年6期
关键词:血塞通短暂性全血

张鹏鹏 司玲珍 范国强

(洛阳新区人民医院脑二科,河南洛阳471023)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系颈动脉或椎基底动脉发生短暂性血液供应不足,引起脑组织或视网膜局灶性缺血,导致突发的、短暂性、可逆的神经功能障碍或视网膜障碍的疾病。该病发作急、持续时间短,一般历时5~20min,超过2h 可能会遗留轻微神经功能受损,通常24h 内恢复正常,但容易反复发作。TIA 的发病因素多与生活方式有关,可采取二级预防来干预[1];其发病机理尚存在分歧与争论,但大多学者认为与脑动脉粥样硬化、微栓塞、心脏疾病、血液流变学或血液成分的改变有关,还延伸出“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综合征”的概念[2]。TIA 如不及时控制,会造成脑血管受损、认知功能低下等危害,严重者可影响心、脑等重要器官的功能,若高血压患者反复出现TIA,提示存在脑卒中的风险,需要及时做好预防措施。本文就血塞通对TIA 的治疗效果作如下报告,以供临床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TIA 患者98例,按随机编号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男性26例,女性23例,年龄43~74 岁,平均(56.31±4.62)岁,有既往TIA 病史22例;观察组男性28例,女性21例,年龄44~72 岁,平均(56.86±4.59)岁,有既往TIA 病史24例。对比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史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核准,相关人员均按自愿原则招募入组。

1.2 纳选标准:①与TIA 诊断标准相符[3];②经CT/MRI 检查,无其它与TIA 症状相关的疾病;③无心、脑、肺、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不全等疾病;④神志正常,无精神障碍。

1.3 排除标准:①血压高于180/120mmHg;②有出血倾向;③对本研究涉及药物有禁忌;④其他原因无法配合本研究治疗方案者。

1.4 方法

1.4.1 对照组:给予患者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遵医嘱100~200mg/d,连用14d。同时每天检测患者血糖、血脂、血压等基础疾病相关体征,若出现相关基础疾病应及时予以相应的常规治疗,期间注意给予患者的药物应不含三七成分。

1.4.2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患者血塞通注射液,遵医嘱200~400mg/次,用5%~10%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 稀释后缓缓静脉滴注,1 次/d,连用14d。

1.5 观察指标: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4h 后、14d后TIA 停止发作的情况,治疗14d 后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前、治疗14d 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

1.6 疗效判定标准:显效:TIA 停止发作;有效:TIA未停止发作,但发作次数减少2/3 及以上;无效:TIA 发作次数减少2/3 以下,或发作时间延长或进展为脑梗死。

1.7 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19.0 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TIA 停止发作情况的比较:治疗24h 后和14d后,观察组患者的TIA 停止发作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TIA 停止发作情况比较 [n(%)]

2.2 总有效率的比较:治疗14d 后,两组的疗效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并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2.3 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4d 后,两组患者的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以及纤维蛋白原均下降,其中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s)

组别 全血高切粘度(mPa·s) 全血低切黏度(mPa·s) 血浆黏度 纤维蛋白原治疗前 治疗14d 后 治疗前 治疗14d 后 治疗前 治疗14d 后 治疗前 治疗14d 后对照组 7.16±0.91 6.39±1.23 15.34±1.1513.56±2.87 1.83±0.26 1.64±0.38* 4.97±0.86 4.07±0.81观察组 7.21±0.88 5.36±1.07 15.28±1.1912.33±2.52 1.87±0.25 1.45±0.41* 5.02±0.79 2.86±0.93 t 值 0.276 4.423 0.254 2.254 0.776 2.379 0.300 6.868 P 值 0.783 0.000 0.800 0.026 0.439 0.019 0.765 0.000

3 讨论

TIA 属于神经内科多发疾病之一,其致病因素较为复杂,发病机理主要与微栓子、血液流变有关[4],除此之外,还可能与应激激素、炎症细胞因子、神经元标记物等相关,另外,低血糖、脑出血、脑瘤、慢性硬膜下血肿、脑静脉窦血栓等也会引发TIA[4]。TIA是一种综合性疾病,患者发病后应及时就诊,并且医护人员在治疗中应针对病因进行有效的干预,控制各种危险因素,防止病情转归,通常需要给予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否则严重者会发展至脑梗死、脑卒中或脑白质病变。

近年来,中药以疗效好、副作用少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之中,例如珍贵的中药材三七,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之功效,三七及其制剂可用于治疗TIA、脑出血后遗症、部分心脏病、心绞痛等疾病[5]。有研究指出,三七的活性成分——三七总皂苷能扩张毛细血管、减少血管阻力和血液黏度,改善微循环、增加脑血流量等,对脑缺血损伤有保护作用,还能抑制脑神经细胞凋亡。

本研究结果显示,血塞通注射液可有效控制TIA 的发作,还能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分析其原因是血塞通注射液的主要成分是由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三七中提取而来的三七总皂苷,具有活血化瘀、通脉活络、抗脑缺血以及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6],可使患者脑部血液得以正常供应,并降低血液黏度以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从而促进TIA 停止发作、预防病情转归,达到治疗目的。

综上所述,血塞通应用于TIA 治疗中的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猜你喜欢
血塞通短暂性全血
献血间隔期,您了解清楚了吗?
全血超量采集原因分析及返工制备可行性分析
不足量全血制备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研究*
过去进行时考点梳理一表清
解放还是奴役
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是什么病
浅析血塞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银杏达莫和血塞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对比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血塞通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
血塞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塞患者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