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蛙产业现状及前景分析

2021-01-16 03:42邹群群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环球市场 2021年5期
关键词:牛蛙养殖户养殖

邹群群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牛蛙是我国水产养殖品中核心构成之一,牛蛙养殖业为多数农民解决就业问题,是农民脱贫致富重要举措。国内餐饮市场,各类牛蛙特色菜品,丰富人们餐桌文化。因此,积极发展牛蛙养殖业,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健康水产品十分重要。现阶段,牛蛙产业发展面临较多困境,有必要提出针对性改善措施,促进牛蛙产业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牛蛙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浅析

牛蛙属于优良的水产品,我国目前以牛蛙饲料与商品牛蛙为主的企业有10多家,主要聚集于广东于福建地区。牛蛙出售主要划分为3个层次,根据牛蛙实际重量划分,150g以下牛蛙被称之为小蛙,销售集中于四川、北京;超过300g大蛙主要销售至上海、北京等地区。通过多年来不断推广,牛蛙产业高速发展,根据研究调查表明,蛙类数量从2015年至2020年其年产量分别是86592吨、92993吨、103459吨、112345吨、127893吨。但统计的数量是蛙类总数量,包含牛蛙、青蛙、林蛙等,主产区集中于广东、福建和浙江。但牛蛙产业养殖过程中,仍存在以下问题仍待解决:

(1)养殖规模小,规范程度低。首先,科技含量缺乏,养殖未形成大规模。牛蛙养殖户中多数均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养殖,出于成本考量,经营多以粗放式管理为主,现代化养殖手段缺乏;其次。养殖模式未形成标准化。牛蛙市场环境波动较大,且养殖户自身专业能力缺乏,未形成规范化养殖模式。由于未严格进行选育,养殖过程中抗病力较为薄弱,且养殖人员过度追求高产,忽视其质量,不仅浪费大量饲料,而且造成水体严重污染。最后,缺乏政府引导力。由于牛蛙养殖未形成大规模,且没有规范性的养殖方式,政府给予支持缺乏,最终导致牛蛙产业深陷于困境中。

(2)龙头企业带动效应不佳。其一,从事牛蛙产业生产厂家较多,面临当下市场竞争激烈的局面,龙头企业仍将核心置于销售量层面,未展示自身龙头良好的典范作用。其二,缺乏高端牛蛙产品深度开挖。牛蛙产品加工仍以早期粗放加工为主,技术含量较低,副产品利用率低,资源浪费较严重,如此导致其产品销售周期短暂,市场供应季节变更凸显,养殖户投入与收支失衡,整个产业陷入无序发展境地中。

(3)养殖技术滞后。第一,养殖模式和疾病防治。养殖户主要将核心置于高产量层面,对水产品疾病防治有所忽视,特别是最大养殖区广东区,极易爆发黄杆菌传染病,平均死亡率高达80%以上。此类疾病的形成与养殖密度,以及养殖模式缺乏合理性密切相关,造成养殖户受损严重。第二,近亲繁育。牛蛙苗中一部分属于自繁自养,一部分通过购买。目前面临问题近亲繁育较为严重,养殖户雄蛙与雌蛙处于同一区域,最终造成近亲繁殖。第三,牛蛙现阶段养殖产量较大,但养殖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养殖户未及时借鉴成功经验,以及总结部分养殖户失败成因,缺少科学研究技术指导。

(4)牛蛙养殖对环境的影响。一方面,牛蛙养殖主要以家庭养殖户为主,未能加以考量环境承受限值,养殖密度超限,随意排放养殖废水,造成水环境污染严重;另一方面,养殖产量持续性增加,饲料投放量增加,增加高氮磷废水排放物,破坏水体生态平衡。

二、我国牛蛙产业发展对策及建议

(一)制定发展规划,完善扶持建议

首先,制定科学的牛蛙养殖产业发展规划。我国餐饮发展空间较大,若科学制定牛蛙产业规划,并给予大力支持,一定程度促进经济增长,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现阶段,牛蛙超量突破年产量20万,直接联动多个农户生活问题,政府需对牛蛙养殖给予正确指引及调控,制定牛蛙产业发展规划。其次,提供政策及资金支持。应给予牛蛙养殖龙头产业更多政策支持,积极鼓励其对牛蛙产业链各环节监控,确保消费者饮食安全。资金方面应从两方面开展:其一,健康养殖;其二,精深加工等,设置牛蛙养殖专项资金,为牛蛙产业良好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最后,加大与科研院校合作。牛蛙生物特性研究方面,仍存在部分瓶颈需解决,主要体现在最佳养殖密度,以及牛蛙病害防治方面,需科研院校加大研究,促进牛蛙产业健康发展[1]。

(二)探索健康养殖模式,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

为给广大消费者提供健康的牛蛙,需从以下几点入手:①适宜水域与污染防治。牛蛙属于两栖动物,对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若想实现健康养殖目标,需处理好养殖废水,以此保证水环境。养殖废水可通过人工湿地系统处理,将牛蛙养殖场污水进行处理。②科学模式。牛蛙养殖主要包含两种模式,即深水、浅水养殖,若养殖密度过大,均会造成水质恶化,疾病互相联动传染,所以确定合适的养殖密度,是科学养殖的核心点。因此,养殖户需根据实际状况,建立科学的养殖密度,严控牛蛙高密度养殖。③优质饲料。养殖户选用饲料过程中,应选取质量较佳的饲料,并对饲料供应商资质进行审核,确保饲料质量达标,可使牛蛙易摄食、易消化。④标准药物。养殖过程中,需采取科学疾病预防措施,主要以预防为主,采用吻合国家标准的鱼用药物,严格依照相关要求合理使用药物[2]。

(三)注重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

第一,壮大龙头企业,保障食品安全。牛蛙产业龙头企业占据市场份额40%,从养殖至销售等形成系统性的产业链,需将龙头企业自身价值发挥,扩展出口途径,加强产品研发,完整牛蛙产业链;构建养殖地示范点,使用健康养殖模式,从而辐射更多的养殖户;与政府联合严控牛蛙药物残留检测,避免质量不佳的牛蛙流入市场中,增加食品不安全因素。第二,做好产品精加工,延长产业链。现阶段,牛蛙产品主要以粗放式加工为主,产业链较短,市场供应环境变更较大,可积极发展牛蛙精加工,加大其他产业发展,如皮鞋、手套等产品。第三,创设品牌,以品牌带动行业健康发展。譬如,蛙来哒企业,其作为牛蛙食品类开创者和引领者,其具有严格的产品标准及商业模式,在多年市场开拓中,其创业率高达98%,特别是2020年新管肺炎来袭,蛙来哒成为最快恢复的餐饮品牌之一。因此,牛蛙产业应积极借鉴该企业模式,数量品牌、打造品牌,由品牌促进整个行业发展[3]。

(四)成立行业协会,加大牛蛙产品推广

牛蛙养殖年产量超过20万吨,构建单品种行业十分有必要,其是牛蛙行业可持续发展核心举措。由于水产品养殖周期长,且销售环节多,需将生产过程种各环节纳入,促进水产品良好发展。现阶段,牛蛙收购环节上,多数厂家收购部门均以微信联系为主,一定程度调节牛蛙供应量的调节,减少价值恶意竞争。若构建系统性的协会,将牛蛙产业各环节参与,对行业健康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并根据牛蛙养殖户实际需求,给予不同专业化服务,加快牛蛙养殖产业链发展。

(五)减少牛蛙养殖对环境影响

一方面,建立牛蛙养殖环境管理系统。牛蛙养殖过程中,应立足环境可持续发展层面,加强环境生态平衡保护,管理部门需积极鼓励养殖户,建设环保设施,将养殖污水进行处理之后排放,减少养殖污水对环境影响。同时,及时督促牛蛙养殖户,根据国家相关养殖标准,进行科学生产养殖,定期对水质进行监测,构建完善的牛蛙养殖环境管理系统。可积极投入科学技术,加强牛蛙污染防治技术研究,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为牛蛙养殖污染提供技术保障。另一方面,牛蛙养殖人员环境意识及综合素养。管理部门需联合各院校,积极组织环境相关培训班,增强牛蛙养殖人员环境意识,从思想落实于行为层面,促进牛蛙产业可持续发展[4]。

三、结束语

牛蛙养殖不仅周期较短,且具有可观的经济收入,存在广阔的国内外市场,所以牛蛙产业具有较大的潜力。我国牛蛙产业发展过程中,受各方面因素影响,阻碍其健康发展,为进一步提升其产业可持续发展,为人们提供健康食品,从多方面实施举措,主要表现在制定发展规划、完善扶持相关政策;加强行业监管力度、明晰经营机制;加大新产品研发,扩展产业链;规范养殖产业,发展牛蛙养殖模式,确保牛蛙养殖健康发展,提升社会及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牛蛙养殖户养殖
青山绿水 健康养殖
旗开得胜!5亩养出过万斤金刚虾,虾中60元抓虾!养殖户:有信心养
开发林下养殖吃上瓢鸡“产业饭”
红螯螯虾的养殖技术
不同牛蛙饲料诱食、保健及饲喂效果对比
黄颡鱼养殖,不变不通
牛年开盘鱼价创新高,养殖户如何避免“有鱼价没鱼卖”的尴尬?
价格涨超13元/斤!今年牛蛙产量或增长50%,这一波价格还能飞多久?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平凡人物·平凡故事:年底了,养殖户喜迎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