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困境及其对策研究*——基于理工科高校的分析

2021-01-16 13:47
河南工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理工科导师大学生

申 琳

(河南工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

0 引言

自教育部启动创业教育试点工作以来,各高校在创业教育模式、师资力量培养、创业平台搭建等方面进行了诸多探索,也取得了一定成绩。理工科高校因其产学研结合更为紧密的优势而被视为创业教育的重镇,教育部也倾向于在重点理工科高校率先开展试点工作,并将理工科高校的创业教育质量作为评价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然而在实践中,理工科高校的创业教育却并不尽如人意,甚至还面临着诸多困境与不足,如何将大学生创业教育打造成孕育创新精神、培养开创性人才的“孵化器”,成为新时期理工科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

1 理工科高校创业教育工作现状分析

为了解理工科高校创业教育现状,笔者对我省5所理工科高校开展了问卷调查研究。在调查中,共向学生发放问卷20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65份;共向教师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73份。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发现理工科高校创业教育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教师和学生对创业教育的效果均不满意。高等教育应当帮助大学生做好未来职业发展的充分准备,这既包括专业知识的获得,又包括持续创新能力以及就业创业能力的提升。根据《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规模已达到4002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51.6%,为了充分发挥大学生的技术潜力,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创业教育已逐渐成为国内大学生的必修课。据调查结果显示,69.7%的高校老师对目前创业教育的受重视程度、资金投入、课程设置、教学效果及评价体系等不满意,42.1%的大学生表示创业教育对不打算创业的学生没有效用,50.9%的大学生认为自己与科技创新没有关系,86.6%的学生认为创业教育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他们对创业的困惑。

第二,创业教育没有体现理工科的专业特点,学生认同度不高。理工科高校是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重地,是卓越工程师的摇篮。理工科学生要想通过科技开发、转化和推广等活动,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除了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还应具备创新精神和创造力。这就要求理工科高校创业教育必须围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结合理工类学科的专业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据调查结果显示,高达91.8%的学生认为本校的创业教育没有结合理工科的专业特点;89.7%的学生认为创业教育不具有实用性;92.9%的学生认为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严重脱节,创业教育并不能催生技术创新。针对创业指导教师的调查结果显示,80.8%的教师并不具备理工科背景,93.5%的教师为校内兼职。

第三,创业教育模式单一,实践性不强。据调查结果显示,48.7%的大学生表示对创业教育不感兴趣,针对“不感兴趣的原因”,有91.5%的学生选择了“课程形式单一、毫无新意”“与专业技术创新实践无关”“偏重理论观念、忽略实践操作”等选项,71.8%的学生表示创业教育课是“最想逃的课”。2018年,教育部发布《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指出要狠抓本科教学,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如何提高课程质量是创业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2 对理工科高校创业教育困境的反思

2.1 对理工科高校独有的创业教育内涵缺乏深入认识

目前高校尤其是理工科高校的创业教育,普遍存在教学模式单一、实践性不强、与专业融合度不高等问题,其根源在于高校师生对创业教育的认识还存在诸多误区,并未真正理解创业教育的内涵。创业教育作为西方国家的成熟教育模式,有利于对学生事业心和创新技能的激发和培养,然而其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尚短[1]。面对科技发展浪潮,我国提出了创新驱动战略,这为理工科高校创业教育的内涵建设奠定了基调,即在专业技术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业素质的复合型人才[2]。因此,创业教育并不是极少数具有创业梦想的学生才需要,而是普适于所有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目的也不是鼓励学生都去创业,而是培育高校的创新生态系统,并从中释放创新精神,使学生具备自主创新的能力,在各技术领域实现技术革新。

2.2 创业教育难以融入理工科传统教育体系

我国理工科高校传统的教育体系以专业课程为主,重视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而创业教育往往独立于专业课之外,在通识选修课中开设创业教育课程,课程体系不够完备;课程内容偏重于对国家创业形势政策的解读,教学形式仅满足于将大纲所涉及的知识点生搬硬套地灌输给学生;教材内容陈旧,缺乏本土特色。这样的课程很难从专业技术创新、创业评估等方面给予学生专业化的指导,使创业教育沦为一种形式。实际上,创业教育离不开专业教育,创业的灵魂在于创新[3]。对于理工科大学生来说,创新意味着在对本专业知识和技术全面把握的基础上,结合社会需求以及国家政策,创造出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或者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提供新的服务。创业教育无论对师资还是对课程内容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理工科高校的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依然是“两张皮”,创业教育的处境极其尴尬[4]。

2.3 创业教育资源匮乏

任何一种教育要想取得成效都离不开丰富的教育资源,但创业教育在我国落地生根的时间很短,教育资源匮乏是国内各高校创业教育的共同短板;由于理工科高校对科技人才、实践平台、资金设备的要求更高,因此这个短板对理工科高校创业教育的制约尤为明显。

首先,创业教育师资力量缺乏。师资水平直接影响着创业教育的质量。目前创业教育课程多由团委、就业指导中心等学工机构的老师或者辅导员讲授,他们大多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创业理论学习和创新思维专业训练,也没有创业实践经验,更没有相关的理工科专业背景。此外,还存在教师队伍不稳定、专业化和职业化程度低等问题。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要配齐配强创新创业教育与创业就业指导专职教师队伍,建立相关专业教师、创新创业教育专职教师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制度,这为解决创业教育师资问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思路,但实践中相应的工作开展力度不够。

其次,创业教育平台缺乏。将理工科高校创业教育落到实处离不开创业平台的建设,这种平台必须以专业知识、技术创新为核心,从而实现专业研究与创新创业教育之间的相互助益。在美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是通过虚拟仿真实验室、创业实验室以及创业训练中心等平台来实现的,例如麻省理工学院著名的媒体实验室,下设30多个研究小组。这些平台采用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每年的研究项目超过400个,且这些项目多与社会的需求紧密结合,为竞争激烈的产业提供了新的创意。当然,创业平台的建立并非一日之功,如麻省理工学院的媒体实验室就建立于1980年,经历了40余年的发展,才形成了浓厚的学生创新精神培育氛围。西方国家的经验为我国尚不成熟的创业教育平台构建提供了可借鉴的“他山之石”。

3 理工科高校创业教育走出困境的对策

3.1 完善理工科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强化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

创业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这是一个系统工程[5]。

首先,创业教育要通过完善的课程体系来实现。针对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完备的情况,笔者建议构建“通识课程+专业前沿课程+创业实践课程”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通识课程旨在对大学生进行创业启蒙,激发其创业激情,培养其职业素养、职业道德,提高其综合素质。具体包括就业指导、创业管理学、创业机会评价与选择、大学生发明创造与专利申请、管理学基础等课程。专业前沿课程注重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具体包括前沿科技问题分析、专业创新设计、应用项目设计等课程。创业实践课程主要是企业导师、MBA和EMBA学员为大学生开设的企业管理实践讲座,目的是培养具有经营管理能力的创业型人才。与此同时,高校学籍管理制度应进行相应改革,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和转换制度,允许参与创新创业的学生调整学业进程。

3.2 建立本科生“1+1+1”导师制度

教育部在2005年公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有条件的高校要积极推行导师制,努力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优质和个性化的服务。目前越来越多的高校建立了本科生导师制度,但因为没有考虑学生的具体发展需求,导师也没有明确的指导方向,从而使该制度的实施效果大打折扣。实际上,由于理工科专业的探索性、实践性等特点,学生对导师的需求是多方面的。为了体现理工科高校人才培养的特点,切实发挥导师制的作用,笔者建议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建立“1+1+1”导师制度,为每个教学班配备三种类型的导师,即“科研导师”“创业导师”和“企业导师”。这种设置不但可以解决创业教育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还能发挥导师的特长,帮助大学生理清职业发展方向,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其中“企业导师”的配备是具有创新性的做法,可以从优秀校友、当地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创业成功者中挑选,可为大学生提供更加贴近生产实践一线的经验指导。

猜你喜欢
理工科导师大学生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不理
澳大利亚国防部发布理工科人才发展战略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理工科学生知识产权素养培育研究
V eraW an g
理工科优等生WEY VV6
爱情导师
36位导师的创业建议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