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选择向度

2021-01-16 14:27卓泽林
关键词:现代化过程发展

卓泽林

(华南师范大学 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631)

一、导言

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是推动和引领国家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引擎,亦是我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在质量提升、创新人才发展培养模式、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以及治理能力等方面取得了历史性的显著成就。但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实现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条漫漫长路,这也决定了在建设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必须做好长期努力工作的准备,既要充分认识到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这一宏伟目标的艰巨性和困难性,同时也要敢于打破传统思维模式,勇于推倒高等教育现代化向深度发展和广度发展的障碍。应当指出的是,当前我国也迎来了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特殊机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政治思想工作会议上所指出的,“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1]。因此,在推进和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这个任重道远的历史任务中,各高校如何根据自身的发展条件和区域环境等因素,现实地选择高等教育现代化未来发展的路径与道路,无疑是当前高等教育理论界及各高校面临的重大课题。

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从字面上来讲是解决在推进和建设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应该走什么道路的问题。但现实中却很难确切地说,存在着某种具体而又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路径抑或道路,从理论上讲,这也不符合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逻辑。因为“健康性的现代高等教育系统必须在理念上突破精英化、同质化、单一化局限,形成与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阶段相适应的教育观、人才观及质量观;在制度层面,形成在目标、性质、类型、层次等方面具有足够灵活性和多样化的体系,以满足日益丰富的市场需求和不断扩大的社会期待,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管理体制”[2]。从更为宏观的国际视野中考察也可以发现,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历史可用“共同的规律,不同的道路”[3]来加以概括。

但由于“高等教育的历史,很多是由内部逻辑和外部压力的对抗谱写的。各个国家影响高等教育发展的结构性要素不同,表现为高等教育的发展道路各有特点,形成了不同的发展模式”[3]。换言之,同一国家内的不同地域,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水平仍然无法并驾齐驱。例如,浙江高等教育的基础长期偏弱,高等院校的层级差异大,在浙江省内的60 所本科院校中,国内一流大学仅浙江大学 1所[4]。广东省委和省政府在高水平大学政策的推进中亦深刻意识到广东高等教育与其他先进地区的差距在高水平大学的数量缺失上。实际上,国内不少的地域在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上也出现了同样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全国各地的高校实行统一的路径来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而非各高校理性、自主地选择符合自身条件和吻合环境区域的发展路径,就容易出现“千校一面”的现象,更遑论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和谐共处、活力多彩的高等教育生态发展局面。

因此,笔者所探讨的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路径选择,并非宣称在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推进进程中具体有哪几种较为适切的路径,或许现实中也并不存在某种具体的路径。即使有,同一种路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也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我们所说的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路径选择更多的是特指路径的思路和向度,换句话讲,是指各高校在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该怎么去思考问题,如何更好地为路径选择提供一种思考和依据。而这些思考和依据在实际的转化中,笔者认为必须要处理好以下几对关系且不可偏废任何一方,才能全面认识到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过程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从而为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顺利实现铺路。

二、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

以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运行机制是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在推进过程中的主要特点,“当代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也主要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推动,是一种集体性的选择行为”[5]。“自上而下”机制是一种政府主导模式,可充分发挥政府作用。这意味着政府不仅负责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政策制定、项目选择,还主导高等教育现代化推进过程中所使用资源的筹集和分配。应当说,高等教育现代化这种自上而下的运作机制自始至终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这与高等教育现代化本身所体现的一种国家意志有着必然的联系。

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历程体现在我国高教领域的一系列改革举措,甚至可以说,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与高等教育领域的改革举措是一体两面的。一方面,改革是高等教育现代化推进的动力;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中所取得的成就又进一步深化高教领域的综合改革。从某种程度上讲,高等教育改革存在的问题,就如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中所遇到的挑战和问题一样,两者之间很难进行切割。而由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促成的高等教育现代化显然也无法规避改革过程中的自上而下机制,正如有学者指出“历来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大都是自上而下的”[6]。这种改革在推行上的自上而下,与由国家和政府继续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5],存在一种内在的契合性。

然而,是否如学界所公认,在未来与高等教育领域改革相伴随推进的高等教育现代化都依然实行由国家和政府主导推进的自上而下机制?在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推进过程中是否可以结合自上而下的推动方式,积极探索优化这种推动机制?因为在自上而下的推动体制下,政府的推动者实际上就变成了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大脑”。而这个“大脑”又不见得比处在第一线的基层高校管理者和实践者更高明,容易因为信息不对称而出现各种误判。

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自上而下的推行机制具体表现为国家通过制定和颁布发展规划、方针政策和基本标准来引导、影响和推进高等教育事业。政府规划发挥了“看得见的手”的作用,教育发展规划体制已经成为中国教育发展的制度优势[3],尤其表现在号令性的集体举措上。例如,国务院在高等教育现代化实施过程中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个关键领域单独提出来,并就如何推动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教育全过程,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成效,在2015年5月印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和后续提出了《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方向性、全面性的相关政策法规。为了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在文件上提出的“面向全体学生”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和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意见,全国各省市高校的创业学院如雨后春笋般快速成立。譬如,截至2016年4月初,浙江高校已经建设了各类创业学院99所[7];广东省125所高校中,约三分之一的高校都专门设有创业学院[8]。诚然,政府在创新创业教育上的发展规划犹如给各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推行上打了一剂强心剂,使创新创业的“列车”再次提速。但不可否认的是,已有学者开始质疑高校成立创业学院的合法性,高校内部甚至开始出现了对于创业学院到底怎么办、干些什么、谁来干的疑问。新成立的创业学院是直属于学校管理,还是应该由学校的某个部门来管理,等等诸如此类的迫切的问题时刻困扰着各高校。

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不同推动机制存在着各自的优势和不足。不可否认,自上而下的推行方式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调动大范围的高校和群体共同推行政府所需的指向性项目,显然这能够在较短时间内使高等教育现代化向前迈进一大步,或许这也正好解释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仅仅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就走过了西方两百多年的路,实现了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然而,自上而下的推行方式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束缚高校发展活力及办学选择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等弊端,最终也将影响到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

因此,当前及今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推进让“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种机制有机结合,显然是一次积极的探索。其主要目的不仅在于弥补“自上而下”机制的推行过程中所存在的难以解决的问题,更在于增强全国各高校自身在推行高等教育现代化中的主体意识和自主发展能力,充分调动高等教育管理者和一线工作人员参与和自我发展的积极性。实际上,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方向一直以来都是要逐步实现管办评分离,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教育督导,加强社会监督,建立分类管理、差异化扶持的政策体系,鼓励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服务。显然,这也为构建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提供了另一种自下而上的路径思考。

虽然“自上而下”推行机制对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必不可少,甚至相当程度上仍然会发挥着主导性、方向性和全面性的作用,但历史和事实已经表明,仅强调“自上而下”的推进方式难以有效地解决高等教育现代化推进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难题和挑战,尤其在调动基层高校积极性上更显得力不从心。因为伴随着高校深化改革的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往往来自基层高校的教育实践,而且基层对教育实践中所存在的问题有特别的敏感和深刻的认识,即使有些问题来自上层,但往往也表征在基层[6]。应当明确的是,注重“自下而上”推行机制,并不意味着“自上而下”的机制不重要,更不是对其简单否定,显然它依然是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主导方式,这是我国的特色国情所在。相反,笔者希望通过加强推进“自下而上”机制,与“自上而下”的机制形成良性互动,从而形成“上”“下”协同的综合推进方式。

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推进机制的有机结合,很好地支持党中央确立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总体思路。一方面,中央制定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相关教育发展规划和持续增加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的资金投入的同时,坚持政府的主导作用,构建了省市政府责任制的治理格局,这可更好地发挥“自上而下”机制的实施效果;另一方面,中央强调地方政府和高校参与在高等教育现代化中的基础作用。这反映了笔者前文论述的“自下而上”的决策方式的重要现实意义。这样做可提高高校自身参与高等教育现代化项目制定和实施全过程的主体地位,确保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相关项目和措施更能因时因地做出合理安排和调整。

三、国际化与本土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论述中所提出的 “中国特色”与“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理念,为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推进过程中如何处理好国际化与本土化之间的关系确立了总基调。将“中国特色”与“世界水平”融为一体,使二者相互支撑与促进,是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探索进程中最具挑战性、也最有价值的部分[2]。

一方面,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所取得的成就离不开国际化,甚至可以说高等教育现代化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过程中同样离不开国际化,高等教育现代化与高等教育国际化是相伴相生的,二者之间是相互依存关系。改革开放至今的40多年来,我国派出的几十万学成回国的留学生活跃在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管理等领域,不少人已成为各自学科的带头人和本单位的骨干,他们把从国外学到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带回国内,填补了许多领域的空白,许多新学科、新专业的创建与广大留学归国人员的贡献密不可分;同样地,通过邀请外国教授、专家来华讲学、任教,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教学科研骨干和国家急需的各类专门人才;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不仅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带来了大量的资金支持,还引进了一系列的先进教育思想和教育改革经验。简言之,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显然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建设,定当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推进进程中无法回避的话题。

另一方面,从围绕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推进过程中各要素的演进与变革来看,同样离不开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先进经验的影响。作为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后来者,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在推进过程中不断地汲取国际先进的办学经验和参照模式,有代表性的诸如苏联模式、美国模式、德国模式、英国模式和法国模式。例如,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高等教育形成了苏联模式,到了80年代中期经过一系列的改革、调整、充实和提高工作之后,教育工作者深刻意识到高等教育的苏联模式只是特定时期的产物,并不意味着我国已找到了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最佳模式。为此,探寻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中国路径、寻求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中国模式开始引起人们的深思,甚至被提上了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议程之中。教育工作者开始深刻地意识到“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既不能简单延续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已有经验,也不能完成模仿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只能在承继历史、借鉴他人的基础上,努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现代化之路”[2]。可见,从改革开放初期打开国门起,如何在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平衡好国际化与本土化,抑或说如何不失偏颇地处理好它们二者之间的关系就成为我国实施高等教育现代化议程设置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特色”与“世界水平”分别是本土化和国际化的表现形式。“中国特色”是为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未来发展所确立的性质,即我们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应找准本国的‘基因’,走特色化发展之路,最终促使这个国家高等教育迈向辉煌,应是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规律。”[9]与此同时,还应从不同国家与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特殊性中为认识高等教育问题提供“宽度”,从而实现“多样化”探寻[10]。因为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尤其是办一流大学并不是关起门来自娱自乐。尤其在党中央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大背景下,我国大学要走入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之中,就必须采用世界一流的标准。换言之,世界一流的评价标准一定是世界性的,结果一定要为世界所公认,而我们如何推进和实施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过程中却可以具有本土化的中国特色。因此,无论从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还是从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建设经验来看,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在未来进程中要遵循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共同规律,置于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总体进程之中。如果在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推进过程中我们弱化或刻意回避国际性,那我们办成的大学充其量也只能是中国一流大学而非世界一流大学。

高等教育现代化是世界潮流,也是国际竞争的重要领域[11]。因此,我国在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抑或是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过程中,不仅要从中国看世界,还要从世界看中国。只有把中国的高等教育放在整个世界高等教育体系的水平上来评价,并在此过程中基于共同的国际规则,不断完善和提高自身的高等教育现代化水平,才能真正彰显我们所提出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因此,国际化与本土化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进一步概括为:站在全球和历史的制高点上,把具有中国特色、融会中西的高等教育特性锤炼得更加成熟、棱角更为分明。

从国际上较为成功的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经验中同样可以发现,处理好国际化和本土化之间的关系不仅能够加快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进程,而且还有助于本国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进步。以美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建设经验为例,在整个20世纪,美国通过高等教育体系来培育全世界优秀的学生而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已经成为老生常谈的话题。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无论大小,其人才储备基本都来源于本国国民,然而美国却可以通过国际化的形式从全世界招募人才。应当指出的是,美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国际化举措与其本身所拥有的多元文化背景相辅相成,因为正是这种本土化中所具有的包容性才能促使高等教育现代化推进过程中招募的人才留得下来。在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建设过程中欢迎世界各地人才前往美国就学实际上是一箭双雕的行为:一方面是有才华的外国人可以对美国历史、文化、生活方式有更加深刻和全面的了解;另一方面,这种做法实际上也使得美国人民更加理解和欣赏不同国家的文明,这种跨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是美国的高等教育、经济等各方面在20世纪变得如此成功的重要原因,并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高等教育现代化中的国际化与本土化经验是具有广泛适用原则的,适用于美国,也同样适用于中国。我国在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后续推进过程中,尤其是在“一带一路”和教育对外开放的大背景下,可以通过吸引留学生来华就读,以及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办高等教育,从全球70多亿人口中为“一带一路”建设培养、招募人才。实际上,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就明确提出了,将在未来五年内安排2500人次青年科学家来华从事短期科研工作,培训5000人次科学技术和管理人员,投入运行50家联合实验室。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主要投资国,沿线国家的留学生只有更多地了解中国的经济运行情况、中国的历史文化、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等,才能更加了解中国成功的经济发展经验,才能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进一步理解中国投资者的思维和项目操作手法,并运用在中国留学所学的知识更好地投入到本国的发展、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当中去。显然,通过我国高等教育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出的人才,回到其所在国,可以在解决国家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时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推进应该从这样的高度来谋篇布局,积极参与国际组织进行教育合作,推动更多高校赴海外办学,与此同时,在发展过程中我国也要继续借鉴西方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成功经验。只有秉着这种兼容并蓄的心态,我们才能平衡好国际化与本土化之间的关系。高等教育现代化推进过程中的国际化与本土化关系的平衡是积极回应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关切。

四、一体化与多样化

作为体现国家意志和肩负着重大历史使命的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其发展目标和发展动力主要来自国家层面。因此,高等教育现代化也无可避免地体现出一种典型的国家一体化意志。换言之,高等教育现代化中所诠释的一体化是国家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中所体现的一体,以及更为宏观层面的教育现代化当中的核心价值共同性,即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实现必须紧紧围绕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服务。如果从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周期性目标而言,这个一体化则表现在到2035年为止,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将使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结构体系更加合理、一批学科跃居世界前列、若干大学挤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

应当指出的是,尽管中央在贯彻落实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难免在相关政策和法规上体现出一体化的引导性,但我国各省市对其回应也呈现了多样化的局面。各省市的情况千差万别,以致具体推行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路径也是丰富多彩。当然,各省市高等教育回应举措上的多样化都是建立在一体化的前提之下。例如,在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总体方案的背景下,广东省、安徽省、浙江省都相应出台了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方案。2015年初,安徽省《关于地方高水平大学立项建设分类发展的意见》出台,以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三类推进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同年,广东省政府同意中山大学等7所大学进入高水平大学的建设计划之后,又在此后相继推出了建设高水平理工大学、一流高职院校的政策。因此,从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高水平理工大学、一流高职院校建设计划三项政策来看,高水平院校的建设政策也开始呈现多样化取向[12]。由此可以看出,在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推进过程中,国务院统筹推进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方案是一体化的,但是全国各省市的高校在回应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时,主要还是根据各省市的具体情况来落实党中央的政策。从这方面来讲,一体化与多样化的关系就是如何率先理顺新形势下中央与地方、“条”与“块”的高等教育管理关系。

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推进过程中的一体化与多样化的关系实质上就是如何处理好整齐划一与多样化探索的关系。整齐划一是党中央在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通过制定教育发展规划、方针政策和基本标准对全国各省市的高校的一致性要求,其内在逻辑迎合推行上的自上而下机制;而多样化是我国高等教育处于普及化阶段,各省市高校通过探索符合省域范围内政治、经济、文化的内部需求而谋求发展与创新的路径方式。因此,这个多样性是建立在教育现代化的不同阶段特征的差异性与教育人的首创精神上。高等教育现代化在不同的阶段所表现出来的特征是有差异的,这表明推进它的方式选择也是多样的。在我国采用一种类型、一个模式和一个层次以及在治理上的单一化很难持续性的发展。因此,要根据这种多样化特征,扩大研究视角的“宽度”:在高校的办学层次上,要将更多的目光投向不断涌现并蓬勃发展的高职院校、民办院校;在高校办学形式上,不可忽视成人教育和远程高等教育。比如在美国高等教育变革过程中,除私立院校、公立院校和社区学院之外,还出现了不同于私立院校的营利性高等教育机构和不同于公立院校的特许学院,这些高等教育类型满足了不断增长的高等教育需求,甚至带来了制度上的创新与变革[10]。

再以广东高等教育在我国整体高等教育现代化过程中的多样化探索为例,改革开放至今,可以将广东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推进划分为三个阶段:改革开放初期至1998年的主要以中心城市办大学阶段、1999年启动围绕“大学城”建设为主要载体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以及2013年至今实施的高等学校的“创新强校工程”和“高水平大学、高水平理工大学”建设阶段[13]。广东高等教育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不同阶段都采取不同的举措。具体而言,从改革开放初期的经国务院批准先后成立的、旨在培养“有志、有识、有恒、有为”之人才的汕头大学到作为“窗口大学、特区大学和实验大学”的深圳大学等例子,到以优化大学与社会关系的大学城建设以及高水平大学建设,无不说明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多样化路径探索。

广东省在高等教育现代化推进过程的每个阶段都采取了多样化的举措,甚至同一阶段所推进的方式也呈现多样化。对于省域高等教育系统而言,一个不能掩盖的事实是,省域高等教育现代化推进过程中所采取的多样化举措必须适应来自中央层面的政策和实践需求。当然,如果各省市高等教育现代化在推进过程中对中央相关政策一味地“适应”,显然是消极和被动的,而这种“适应”是否能够向积极主动和富有创新意识转化,关键是看省域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推行举措是否是基于内部调整所采取的行动。因此,在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推进进程中,各省市在基于省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内部需求上对中央层面在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教育发展规划和基本标准所做出的反应,便是中央和地方在一体化和多样化之间的完美配合。

五、传统与现代

高等教育现代化其实是一个具有目标指向(状态)的教育发展过程。它是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化的过程[14],因此,在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化的过程中存在与传统割裂还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向前推进的问题。显然,在思维方式上把传统与现代化截然分割开来,并作为对立的两极来对待是行不通的,但是继承传统又意味着现代化不是食古不化,而是推陈出新、创造发展和与时俱进。基于此,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处理好与过去传统教育乃至传统文化等要素的关系开始引起了学界的思考,因为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主要是改变过去传统、学习现代先进的社会变革过程,无法像西方国家一样将高等教育现代化当成一种思潮来研究,但是作为一个后发型的高等教育现代化国家,我国在推行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难免会受到西方的影响,如摒弃传统,照搬西方。尤其像中国这样一个有着五千年文化的文明古国,在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一定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在物的现代化的同时,更要重视人的现代化,以及人们的思想和精神领域的现代化[15]。

高等教育现代化中如何处理好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就意味着我们在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如何克服传统因素对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消极影响,与此同时,又要充分利用传统因素对现代化的积极影响,化传统教育抑或传统文化在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阻力”为“助力”。如中国传统文化倡导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忧国忧民、为民奋进的社会责任感,群体意识、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自我修养、修身为本的克己思想等,形成了一整套教人如何做人的观念和规范,这是现代高等教育所应提倡的[15]。中国传统教育以及传统文化对高等教育现代化推进的积极影响,从亚洲国家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历史看同样有迹可循,日本、新加坡、韩国等国家在学习中国儒家文化方面获得了很大成功,世界也期望从中国古代哲人的思想中找到启发解决当代人精神空虚、民族冲突、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办法 ,这些都从另一侧面说明现代高等教育离不开中国优秀文化的滋润。

问题的关键在于,在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推进过程中所需的内涵和推力,我们很难直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现成的答案,这就意味着我们要对传统教育和传统文化进行辨析,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深入挖掘和利用中国传统文化对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积极成分,发挥传统教育或传统文化精华在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过程中的正面作用,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猜你喜欢
现代化过程发展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抉择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农业现代化研究》第五届编委会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