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与展望

2021-01-16 18:43黄凯峰上海科技网络通信有限公司
环球市场 2021年35期
关键词:信息化信息施工

黄凯峰 上海科技网络通信有限公司

一、引言

将信息技术有效地应用于工程建设的安全管理工作中,确保了施工信息数据后台管理和施工过程安全管理效能最大化,真正实现了施工安全高效管理的责任目标。通过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可以通过收集、处理安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各种信息数据,参照模型进行分析,切实提高安全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同时,借助于信息技术的良好属性,实现各种安全管理信息的共享和传递,保证安全管理工作沟通的时效性。

二、信息化技术的特点

(1)智能化和自动化。随着信息技术的逐步发展,市场对其智能化、自动化的要求越来越高,人机交互方式也变得越来越简单,交互程度也越来越深。智能化和自动化帮助节省人力,提高效率。通过智能化的方式,电子机械本身能够进行深层学习、预测、自动判别和决策,从而推动人力劳动本身提升价值,也使得人有更多时间通过信息化技术获得更多有效信息,站在更高纬度上进行创新、创意和创作,因此信息化技术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亦可推动该行业智能化和自动化程度向更高的方向发展。(2)集成化。各种技术、设备和机械的发展趋向于智能化和高效化,但也趋向于小型化。同样,集成电路在各种项目中的发展在信息技术的小型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维度体积上更小或者重量上更轻,只是集成电路的优势的一方面,集成电路相较于传统电路能够更加高效、独立地完成各类任务,是一项性价比更高,精密度高、计算能力强的微型结构。(3)较强的学科渗透和整合能力。信息技术具有很强的渗透能力,可以有效地整合到各个行业和领域,帮助行业提高效率,拓展发展空间。信息化技术对其他行业产业都具有很强的带动性,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运用必然是多学科多领域的交叉运用。在各个产业中提高在信息化技术相关的投入,可以得到更高的回收效益。

三、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一)人员管理

(1)对工程安全相关责任人员的监查。通过信息管理(适用于管理人员)应用软件实现人脸识别、语音通信和手机定位功能,企业或政府对项目管理人员在岗履职情况进行实时检查;避免项目管理人员经常在现场处理问题的过程中,被要求到会议室会面才能完成监管部门的履职检查。例如,上海等建筑行业监管部门已对在建工程项目主要人员现场管理考勤监管上使用相关监察技术,从某些方面杜绝了行业挂靠资质,以包代管等行业陋习的发生。

(2)智能劳动力管理。建筑施工劳务人员流动性大,其管理一直是劳资管理的难点和痛点。目前,在满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要求的基础上,开发信息化(适用于产业工人)的应用软件、信息软件已初步实现全体应用,且在部分区域已实现同住建部门实名制系统的信息互通。展望行业发展,已有相关企业开展进一步尝试,通过让进入施工现场的工人下载并注册信息化软件,即可实现对工人的实名制管理、任务派工、安全教育、安全技术交底、隐患举报、动态分享、领取工资、奖罚等管理;重点解决针对不同工种的精准培训教育和交底管理,指导工人安全作业;在应急救援方面,在保证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可通过智能手机、芯片或RFID 等较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现场人员立体定位和人员活动轨迹查询功能,为应急救援和安全管理提供技术支持,真正实现智慧化信息化管理。(3)数字培训。在施工过程中,大部分工作都需要使用相应的设备和技术,若施工人员的安全理念和专业技能不到位,很容易导致误操作,引发各类安全事故。因此,有必要培养施工人员相应的安全理念和专业技能。通过信息化技术,培训教材中所包含的各项技术内容可以达到完善且具体,相关人员可直观地进行理解和加深印象,且施工人员能够采用环境模拟的方式来掌握和学习各项施工流程所需要的知识,对各项施工中的理念方法要点进行全方位的掌握。而在培训工作的具体实施时,可通过对施工现场使用的各种机械设备展开实际操作培训,以达到充分进行数字化安全培训的效果。

(二)设备管理

在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的不安全状态也是安全管理中常见的问题,设备使用不规范、维修不及时是引发设备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基于此,可以将所有的施工机械设备按照生产日期、检修日期进行信息登记,把机械设备的相关信息录入数据库,在每一台机械设备上张贴该设备的二维码。这样检修人员在维护设备时就可以直接扫描该机械设备的专属二维码,获取该设备的完整信息,得知上次的维护日期、维修器件等,省时省力,又能避免因为维修人员的记录马虎出现没有检修的情况,杜绝了机械设备因为没有检修而出现事故的现象。

(三)危险源识别

做好项目安全管理,准确识别项目实施工程中动态产生的危险有害因素,无疑对项目风险管控能力显著提高。传统的边缘危险源现场检查方法依赖于安全员的现场观察,容易受到现场复杂施工环境的影响,造成危险源排查的遗漏。应用信息化技术可结合常见的危险源类别和本项目的实际信息,建立规范的安全防护模型导入到建筑模型中,制订并不断完善防控措施。例如,对于土方开挖过程中的违规操作和防护不到位造成的坍塌等隐患,可以利用信息化相关软件进行开挖前的施工模拟,规划合理的开挖顺序,并做到实时监测;对于临边防护作业中违规操作或防护不到位造成的高坠事故,可以应用信息化技术提前对模型的防护部位进行识别检查,并在现场实施防护设施整改,实时跟踪。

(四)安全监控

5G 网络的高传输速率为安全监控和识别创造了可能性。它可以更快速、更准确的识别风险因素,例如,在土建施工阶段,双360 度空间实时监控系统通过塔式起重机摄像头和辅助起重机操作员佩戴的“AI 眼镜”创造视野。支持读取塔机运行数据,异常数据即时预警,抑制吊装。夜视功能使其可以一天24 小时运行。塔机、施工升降机等大型设备的监控是施工场地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工地现场塔机均安装“黑匣子”,实时显示当前塔机的起重重量、幅度、角度、载荷率、工况等参数,做到实时监控,并以棒状图动态形式呈现,可有效避免塔司误操作和塔机超载。还可通过吊钩可视化系统,实时传输吊钩的作业情况。当检测出安全隐患,系统会发出报警或通过自动切断工作电源的方式,终止违章操作。同时,“黑匣子”也可以全过程记录塔机的使用情况,规范塔机的制造、安装、使用行为,进而控制和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而在装饰装修阶段,信息化系统支持视频、烟感、温感等多种物联设备接入,通过电子围栏、烟雾报警器等报警系统,可对人员异常、设备异常等潜在隐患自动设备并实时报警,最大限度避免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五)台账管理

通过信息化系统,可将风险管控、隐患排查、应急管理、教育培训、设备设施管理等各类台账资料实现线上管理。例如在风险管控方面,可根据风险评估结果,自动生成“红橙黄蓝”风险四色图,并与系统隐患排查等进行动态联动,对即时风险进行提醒,让安全管理工作有的放矢;在隐患排查方面,系统通过自动向相关负责人推送隐患排查任务及整改情况,并对任务执行情况进行空间定位、时间定点、相关责任人通过移动APP 可随时随地的进行隐患排查、隐患整改、业务流转及流程审批,真正做到层层落实、全员参与,同时又能实现过程留痕,一旦发生事故方便追溯事故根源,明确责任。

四、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策略

(一)创新安全管理方式与手段

传统的安全管理手段和方法对人力成本消耗很大,安全员需要到现场慢慢进行安全调查,发现安全问题并做好相关记录。这种监督方法相对比较落后,效率低下。此外,人为操作难免出现失误。显而易见,传统的安全管理手段已经无法满足现在的管理对效率和精细化的需求。通过信息化管理手段,利用信息化技术对施工现场进行管理,借助信息化网络技术,实现施工信息资源共享、推动相关信息的公开,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管理的效率和效能,使得安全生产的信息化数字化得以实现。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丰富安全管理手段,推动安全生产制度更高效的落实。

(二)搭建完善的信息化系统

信息技术的应用需要良好的硬件和软件设施。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我国建筑企业要想更好地提高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还需要做好信息化系统现代化发展和设备设施研发建设。信息化监管是实现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企业加强对信息系统的实践工作,要保证信息系统能够在不断的实践操作下发展,通过实践工作来发现自身在应用过程中的一些不足之处,对于企业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现在各类信息化平台越来越多,各平台之间无丝毫兼容性,安全管理从业人员每天忙于各种信息已成为一种内耗。信息化平台的核心价值在于数据而非数量,重复建设信息化平台是一种资源浪费,也增加了企业填报的负担。一件好事却让人反受其累,实在不是信息化平台建设的初衷。信息化平台建设的关键不在于另起炉灶,另立山头,而是建立数据互通互享机制,提高数据分析解码的能力,打通信息“孤岛”,真正为企业自身提供量身定制的服务。

(三)提高安全监管效能

与经济效益相比,我们更注重生命安全。加强建筑业的安全管理体现我国建筑施工的文明程度,大势所趋。但是,由于施工一般涉及面广、人员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管理难度。传统的安全管理方法已明显不能满足当前项目安全管理的要求。有效地借助信息化技术手段,对施工的实时信息进行实时处理,通过信息化手段,能够更加高效地收集和处理工程项目建设的实时信息,并能够实现信息共享,减少内部沟通工作量,减轻相关人员的工作负担。通过信息技术建立施工安全管理的信息数据库,方便相关人员对信息数据的管理。但是像之前提及,信息化平台采集的数据多有交叉且并不互通,重复的数据填报带来了繁重的工作。同时,数据的利用率因为各平台“各自为政”很难得到综合分析的结论,大数据的优势就难以体现。所以,打通数据壁垒、破除信息“孤岛”是信息化平台建设的发展方向。

(四)加强技术软件的升级与人才培养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信息技术的应用依赖于先进的数字计算机系统和软件。为提高施工安全管理信息化水平,施工企业应加强对信息技术软件的开发支持与技术人才培养。确保软件技术升级资金充足,并加强对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力度,确保资金的合理流动与合理分配,真正做到专项资金专项使用,从而为建筑企业信息化管理打下坚实基础。软件技术升级的同时,技术人才也是企业管理能力升级不可或缺的因素,人才是未来各行各业竞争的核心,重视对人才的培养,紧紧跟上如今不断变化的市场,未来必能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价值。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对施工安全管理起到很好的保障作用,可以全面合理地分析各种实际情形,并提供大量数据供管理人员进行参考,保障了整体设计的方案的可操作性和技术方案执行中的可靠性,降低了建筑施工中的危险事件的发生几率,从而提高项目整体实施建设过程的安全性,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而目前建筑施工行业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尚处在起步时期,各类信息化监管平台上重复内容多,内外平台的融合兼容性的研究,必会成为行业信息化健康发展的必经之路。

猜你喜欢
信息化信息施工
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践行探索
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
月“睹”教育信息化
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探讨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论述金融管理信息化的创新与应用实践
订阅信息
展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