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双主”教学 构建高效课堂

2021-01-16 07:40李初带
考试周刊 2021年1期
关键词:双主新课程实践

摘 要:新课程标准下,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转变数学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把学生作为数学课堂的主体对象,而自己成为学生的主导者、引导者,这样才能够让小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加深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构建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增强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知识的快乐与实用性,师生之间共同构建和谐、高效的数学课堂。文章主要是针对立足“双主”课堂教学,构建高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与方法展开分析,望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双主课堂;高效课堂;实践;方法

一、 引言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依然存在较多的问题,部分教师还是习惯于采用传统的数学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认为自己占据着数学课堂的核心地位,在数学教育活动中单方面灌输给学生数学知识,学生处于被动接受数学知识的状态,对学习数学知识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厌学心理,不仅无法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习惯,针对以上问题,教师需要注重实施“双主”数学课堂,让自己成为数学课堂的主导,同时还要能够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选择学生比较感兴趣、可以接受的方式来开展教育活动,引入多元化数学教育理念与方法,提高学生参与数学课堂的自主性与积极性,在自主探索数学知识的同时,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交流能力、知识运用能力,这对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都是非常有益的。

二、 “双主”课堂具备的特征

(一)主体性

在“双主”课堂中,最主要的特征为主体性,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一定要全面尊重、理解学生,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来开展数学教育活动,把学习数学知识的主导权交到小学生的手中,让学生自主地探讨、尝试、锻炼、思考、质疑、解答问题等。同时,除了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教师也要发挥出主导作用,教师与学生相互配合,让课堂活动氛围更为活跃、轻松。

(二)民主性

在“双主”课堂中,教师一定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健康、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心理方面拥有一定的安全感。同时,教师也要注重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这样才能够了解学生真正的学习需求与进度,从而来科学设定教育方案,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跟上教学进度。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倾听者,在课堂中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体现民主性教育理念。

(三)动态性

在“双主”课堂中,对于教师的教学要求非常高,教师要改变以往灌输式、单项式的教育模式,而是善于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去深入体验、操作、感知,从中收获信息、解决问题。动态性的“双主”课堂,能够让学生由之前的被动接受知识转换为主动接受知识。

(四)创造性

在“双主”课堂中需要展现出创造性特征,创造性主要是需要教师改变以往传统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在传统课堂中,教师是权威的、不可挑战的,但是教师所讲解的知识不一定是全部正确的,学生即使发现了问题,也不敢向教师提出问题。由此,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多提问、质疑,在提问、质疑中学会创造知识,无形之中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

(五)合作性

“双主”课堂的优越性主要是体现在教育模式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个性化差异来设定教育方案,比如,在小组合作教学活动中,学生之间可以共同质疑解疑、交流难点问题、相互启发,长久下来学生之间能够共同提高學习能力,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由此,合作性在“双主”课堂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项特征。而教师对于学生的引导与点拨,属于师生间呈现出来的合作方式,这样学生才能够更为深刻地掌握所学知识。

三、 构建高效小学数学“双主”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方法

(一)重视数学新课的导入环节

古人曾经说过:“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同样,在小学数学“双主”课堂中,教师需要加强对数学新课导入环节的重视,让学生在课堂开始的时候,就能够把全部的注意力集中在数学教育活动中,这样才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教师的“双主”数学课堂新课导入要多元化、趣味化,结合小学生比较感兴趣、熟悉的事物设定导入方案,为之后的数学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可以在数学课堂导入环节中运用信息技术,当前信息技术广泛地运用在人们的生活与工作中,带来了较大的便利性,同样在教育行业也出现了“互联网+教育”的模式,小学数学教师也要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在数学课堂导入环节运用信息技术,能够把枯燥、复杂的数学知识形象化、直观化,教师可以利用图片、声音、视频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在讲解“小数”相关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播放菜市场的生活图片,让学生观察买菜付钱的情景,并在图片中标注蔬菜的价格,然后提出数学问题。例如“茄子1千克2.6元,买17千克需要多少钱?”通过教师的提问,学生就会发现这和原来学习的乘法算式是不一样的,其中包含了小数,激发了学生无限的学习动机,这时再去引入小数相关知识,学生更愿意去学习与探究。

(二)注重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好奇心、好动性比较强,注意力无法长时间集中在一件事物上,并且数学知识对于小学生来说较为枯燥、复杂,在传统数学课堂中,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知识存在一定的抵触、厌学心理。由此,在“双主”数学课堂中,教师需要注重情境创设,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真正全身心投入到数学课堂中去,展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教师才能够更好地主导数学课堂。首先,教师需要设定问题教学情境,让学生拥有较强的求知欲望,问题教学情境的创设要贴合学生的真实生活,这样学生才愿意去思考与探究。例如在讲解了“三角形”相关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设定问题情境:“同学们,我们可以发现,房子的房顶是三角形的,为什么要选择三角形作为房屋的支撑?”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自主思考、体验场景,加深对所学三角形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其次,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方法指导,在“双主”数学课堂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而教师处于主导地位,教师只有让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与技巧,才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减轻数学学习压力,这样学生才愿意投入到数学课堂活动中去。

(三)协调好学生的学、教师的导

在小学数学“双主”课堂教学活动中,一定要协调好学生的学、教师的导,只有协调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够真正把“双主”课堂的优势展示出来。首先,在日常数学课堂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黑板书写、语言描述来展示数学知识中的关键词,帮助学生梳理数学知识体系,必要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来呈现数学知识的脉络图,让学生更为全面掌握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从而学会灵活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这样既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同时也能够展现出教师在“双主”课堂中“导”的作用。其次,教师不仅要做好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指导工作,同时还要善于科学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在评价中改变以往只看学生数学成绩的现状,而是要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思维能力、知识运用能力来展开评价,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参与数学课堂学习的自信心。在小学数学“双主”课堂活动中,教师要成为一名教学引导者,学生只有在自主探究、总结才能够真正掌握数学知识,做到由此及彼、学以致用。

例如在讲解“小数乘法”相关数学问题的时候,教师可以在黑板中为学生展示一些小数乘法算式,其中包含了乘数的小数位数以及积的小数位数,从中总结、归纳规律,最后让学生明白了小数乘以小数,可以按照整数乘法方法来计算,然后结合小数位数来确定积对应的小数位数。

(四)注重开展小组合作模式

素质教育理念下,教师不可以用成绩来评价学生,而是要充分尊重、理解每一位学生。因为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是不同的,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之间存在的个性化差异,教师需要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共同探讨知识、锻炼思维能力,真正展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地位,让学生成为数学课堂的主人,营造良好的数学教学氛围。首先,教师要学会科学划分数学学习小组,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这样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自信心,跟上数学教学进度。其次,教师需要把数学教材作为核心内容,结合数学知识的难易程度来设定数学问题,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来探究数学问题。

例如:“1千克西红柿1.7元,买6千克一共需要多少钱?”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发现这道数学题目拥有多种解题方法,有的小组先把1.7元转换成17角,结果是102角,把102角转换为“元”单位就可以了。这种解题方法可以把小数转化为整数,这样计算更为简便。还有的小组直接用1.7元来计算,这就需要掌握小数点位数相关知识。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的鼓励与表扬,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积极投入到数学课堂活动中,掌握着数学课堂的主导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长久以来,会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解题思维。如果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学生的答案是错误的,教师要恰当地加以引导,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

四、 结语

总之,在小学数学“双主”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把学生作为主体对象,而自己要展现出一个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数学问题,在探究数学问题过程中,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体系,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数学知识运用能力,为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稳固的基础,有效地构建高效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卢方昕.构建“五环导学互动”双主课堂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5(6):60-64+51.

[2]李星云.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师课程体系建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36(11):45-48.

[3]鄢静.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课堂学习的主人:幸福教育理念下的语文“双主”课堂实践体会[J].当代教研论丛,2016(1):24+26.

[4]唐燁伟,樊雅琴,庞敬文,钟绍春,王伟.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5(7):49-54+65.

作者简介:

李初带,广东省清远市,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石潭镇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双主新课程实践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一种基于双主仲裁机制的安全编码采集模块
营造良好的小学语文教学气氛应发挥“双主”作用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双主”教学方法在新装备教学中的探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