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一家,中国一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研究

2021-01-17 09:37杨瑞丰裴晓鹏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1年10期
关键词:市场主体市场经济中国共产党

杨瑞丰,裴晓鹏

(1.中共黄山市委党校 综合教研室,安徽 黄山 245000;2.中共安徽省委党校 经济学教研部,安徽 合肥 230059)

众所周知,“设计和发展国家政治制度,必须注重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形式和内容有机统一。”[1]而这其中极为重要的一个制度基础就是“长期形成的历史传承”,这是决定一国制度区别于其他国家制度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此,探求制度建设的历史底蕴和文化支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2]可以说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其中在经济领域中更是作出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升为基本经济制度的决定。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研究浩如烟海,目前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之间的研究尚有空白,本文试图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和文化源泉做一定探索。

“天下一家,中国一人”是儒家哲学里极为重要的一个概念。习近平总书记认为“中华民族历来讲求‘天下一家’,主张民胞物与、协和万邦、天下大同”,并指出这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基因和重要理念。[3]“天下一家,中国一人”语出《礼记》“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具有极其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内涵。以往研究认为这一理念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社会发展的进程,而人类命运共同体是这一理念的现代表达。[4-6]

一、“天下一家,中国一人”理念的思想实质与现代意义

“天下一家,中国一人”,最早语出《礼记·礼运》。《礼运》作者开篇即借孔子之言点出其两个政治理想:“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是谓大同”;“大道既隐”,“礼义以为纪”,“是谓小康”。就“大道之行”而言,“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不必藏于己”也“不必为己”,整个天下的运行自身就宛如一家。但是,“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在新旧状态更迭之下,要保证社会的良序运行,必须依赖于圣人的示教和礼制的约束,即“大人世及以为礼”。但无论是示教还是制礼,都必须“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为基本的出发点,并且这样的出发点,“不是主观任意的测度,而是在了解事物实情的基础上予以开启引导,并斟酌其情义利害的结果”,[4]是从“七情”“十义”“利患”等人的天性特征和人的社会性特征出发而确立的。

从而“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成为儒家思想的重要观点,即它是圣人示教及制礼的基本出发点,并且从这一点出发,“尽其性”然后能“尽人之性”,形成“以同心圆层层推衍的方式形成的多元复合认同模式”,[5](P17)最终上溯唐虞,实现社会运行犹如一家的状态,即“天下一家”。这可从历代儒家学者的论述中可见一斑。如《大学章句序》中:“天必命之以为亿兆之君师,使之治而教之”,钱穆称其是“培植各人性分之所故有,发扬各人职分之所当为,来达成一理想的社会。”[7](P81)又如:“离一温厚不得,故曰泛爱众,曰和而不同,曰和而不流,曰爱人,曰慈样,曰岂弟,曰乐只,曰亲民,曰容众,曰天下一家,中国一人”。[8](P26)王阳明在《答顾东桥书》中提出,“其视天下之人,无外内远近,凡有血气,皆其昆弟赤字之亲,莫不欲安全而教养之”,又称“惟知同心一德以共安天下之民。”[9](P49-64)

二、“天下一家,中国一人”理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互洽关系

古代中国社会运行依赖圣人的示教或制礼,而现代社会运行主要表现为政府、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社区以及个人等多种主体共同参与的社会治理体系。在这一体系中,要立足整体利益、协调多方利益最重要的一个途径就是对社会各主体进行思想引领和制度引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其实质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众多特征中最能体现其内在根本属性的外在表现。

从出发点来看,这一领导主体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10]要求中国共产党“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三亿多中国人,一个都不能少”;[11]再如:在中国革命战争中,坚持群众路线,“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等等,都充分体现了“天下一家,中国一人”理念。因此可以说,“天下一家,中国一人”理念的现代意义体现在对社会各主体的正确引领,并由此而达到社会运行的理想状态。

然而,中国古代学者认为的“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出发示教或制礼的主体是“无私覆,无私载”的圣人。而观念上的“圣人”毕竟只存在于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和过往的文化典籍中,如果说在当代中国实践下,需要一个主体来进行思想引领和制度引领的话,就只有中国共产党能担当这一重任。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其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了历史伟业,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以成其大公;从带领人民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到新时代一以贯之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皆彰其至诚;其坚强有力的领导更是贯穿于其带领人民进行各项事业的始终。这种大公、至诚、坚强有力的领导品质足以代换观念上的“圣人”的全部要素。

可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传承“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理念在当代中国实践上是高度融洽的,进而表明“天下一家,中国一人”理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互洽的。

三、“天下一家,中国一人”理念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

从批评理性人假设的绝对性出发,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可解构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主体同时具备人民属性与市场属性两重属性,两重属性是必然的而非常然的。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完全不同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市场体系,其强调以公有制为主体及相应的按劳分配为主体,强调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12]从市场主体角度出发,在不考虑国际贸易的情况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由政府部门、企业部门及个人部门共同构成的经济体系,其中各主体同时具有追求近期自身效益的市场属性和追求远期整体效益的人民属性。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进行经济建设中高度表现出了对两重属性的关注。如:不断引导市场主体建立优化整体利益的价值追求,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梦”等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共同的奋斗目标并为之奋斗。再如:引导市场主体树立诸如法治精神、契约精神等基本市场精神,合法合规地在市场活动中追求自身利益的行为导向,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倡导契约精神”等。可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市场主体两重属性的根本途径。这与儒家“天下一家,中国一人”理念高度契合。

1.“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理念与党领导市场主体的实践逻辑高度一致。理想状态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市场主体的两重属性应当是常然的,而要实现并保持常然性,就需要对市场主体实现思想引领和制度引领。思想引领是从内在自觉的角度激发和保持市场主体两重属性的重要方式。如:在思想领域塑造整体利益价值追求和倡导契约精神、法治精神等市场经济的核心要素。而制度引领是从外在他律的层面激发和保持市场主体两重属性的重要方式。中国共产党结合中国具体国情,实现了思想引领和制度引领。如: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根本制度,以保证整体利益价值追求的根本性制度安排。再如: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实践和理论上实现民营经济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中从‘外部补充’到‘内在要素’……在基本经济制度层面确立了公有与私有、公平与效率、政府与市场‘二元融合’的理论定位”,[13]保障了非公主体在整体市场中的地位,有利于保证市场主体的市场属性。

可见,思想引领和制度引领与儒家的“示教”和“制礼”进而实现社会的理想运行和良序发展是高度契合的。

2.“天下一家,中国一人”理念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想状态高度一致。由建构市场主体两重属性的常然性可知,通过影响市场主体,理想状态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同时最大程度的发挥市场经济的效率,最大程度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正如王阳明在《拔本塞源论》中所描绘的那样,“其视天下之人,无外内远近,凡有血气,皆其昆弟赤字之亲,莫不欲安全而教养之”,从而达到“当是之时,天下之人熙熙嗥嗥,皆相视如一家之亲。其才质之下者,则安其农、工、商、贾之分,各勤其业以相生相养……其才能之异若皋、夔、稷、契者,则出而各效其能。”[9](P49-64)

可以说,“天下一家,中国一人”理念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想状态高度一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对于全部市场主体,党以天下为一家,引导之、规范之,而后天下应之,其运行如一家,竞争与合作并举;党以中国为一人,示范之、感发之,而后中国和之,其立场在一人,坚持和发展一贯。由此进一步得出结论,“天下一家,中国一人”理念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文化支撑。

四、“天下一家,中国一人”理念对我国经济工作的启示

1.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在中国古代,“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主体是观念中的圣人,而在当代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这一大公、至诚、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才能秉承“天下一家,中国一人”的精神内核,并领导全部市场主体构建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全部主体长期共同利益为导向的市场体系,并不断向前推进。因此,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天下一家,中国一人”这一文化理念的时代要求,也是传承这一文化理念的必然选择。同时,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还能够有效应对复杂局面和化解风险。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立场,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其核心要义是进一步弘扬“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一党的群众路线。其思想内涵在于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以及在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贯彻群众路线。

“天下一家,中国一人”的理念彰显出在中国传统文化涵养下,内含两重属性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市场主体与领导主体是不可分割的“一家”关系,也彰显出中国人民与中国共产党不可分割的“一家”关系。这与西方国家制度环境下市场主体与政党的关系显著不同,深刻地蕴含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此外,这一理念作为文化支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体现为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主体要深入了解全体市场主体,并在此基础上引领市场主体常然地在两重属性的约束下进行经济活动。同时,还体现出领导主体必须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全体主体也就是全体人民的长期利益为目标,并依托市场主体的活动来实现。这些都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高度契合。因而,结合这一文化支撑,在经济工作中要进一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3.加强对市场主体的思想引领和制度引领。从比较分析来看,与古代圣人“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进行“示教”和“制礼”相对应的是,中国共产党对市场主体的思想引领和制度引领。这两种方式分别从内在自觉和外在他律的层面深刻影响市场主体的价值取向和经济行为,特别是对于实现市场主体两重属性的常然性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要进一步加强对市场主体的思想引领和制度引领,以党的政治理想为出发点,通过理念认同、情感认同等途径紧紧地把市场主体团结在党的周围,形成以同心圆方式层层推衍展开的复合认同模式。

4.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度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和实践成果。由于其研究对象的时代性和复杂性,相较于传统政治经济学与西方主流经济学都有着巨大不同。比如“传统政治经济学认为人类未来社会将要消灭私有制,进而商品货币关系将消亡;西方主流经济学认为,市场机制有效配置资源的前提条件就是实行私有产权制度。”[14]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是把社会主义和市场化机制结合在一起,在坚持公有制为主的基本框架下,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因而在理论上围绕如何构建中国经济学引起很多争论,如:是基于西方主流经济的逻辑还是基于政治经济学的逻辑,又或是遵循经济人假设还是社会人的假设,等等。[14]这些都在理论基础上影响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特别是当中国经济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功,实践已经高度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效性和正确性之后,从理论上更加深入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法论与基本逻辑变得尤为迫切,而这正是坚定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的一个重要条件。

将“天下一家,中国一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印证,打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天下一家,中国一人”这一传统文化政治理想之间的衔接,有利于进一步拓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研究视野,也有利于更加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度自信。

猜你喜欢
市场主体市场经济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玉米市场主体售粮积极性提高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 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市场经济下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管理
财政税收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市场经济
人民币汇率破7 市场主体应对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