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院校教师发展支持体系构建研究——以衡水学院为例

2021-01-17 15:04杜希宙李永霞
衡水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衡水学院体系

杜希宙,李永霞

地方本科院校教师发展支持体系构建研究——以衡水学院为例

杜希宙a,李永霞b

(衡水学院 a. 教师发展中心;b. 教务处,河北 衡水 053000)

高校教师发展支持体系是高校落实新时代振兴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和关键。通过调研发现地方本科院校教师发展存在缺乏专门体系化的教师发展机构、缺少引导教师发展的激励性制度、欠缺多样化促进教师发展的培训途径等问题。衡水学院构建起“一个中心、两级管理、三层群体、四维项目、五维支撑”的地方本科院校教师发展支持体系,努力培育新时代“四有”好老师,进而提高新时代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

地方本科院校;教师发展;服务支持体系;衡水学院

1 问题的提出

2018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1],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出台的第一个专门面向教师队伍建设的里程碑式政策文件。教育部召开新时代振兴本科教育大会,更强化新时代高校教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重任。面对高校承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功能的多元化,高等院校开展转型发展等内涵式建设的层次化,及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2]等新要求,对高校教师发展支持体系提出新挑战。

地方本科院校是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融通识教育、专业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为一体的新型教育分类。它以实现产教融合、校企地合作,对接行业、产业发展需求的应用技术技能型的人才培养为核心,以课程改造、师资队伍转型等为抓手,是众多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建设目标。目前,众多地方本科院校已开展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试点建设,面对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建设等,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师发展支持体系革新势在必行。为了深入细致构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师发展支持体系,经过缜密思考,笔者以衡水学院为例,以衡水学院教师为研究对象,开展教师发展支持体系研究。

2 地方本科院校教师发展存在的困境

2.1 缺乏专门体系化的教师发展机构

通过问卷、访谈等调研,发现一线教师在培训发展方面,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缺乏专门体系化的教师发展机构。很多教师在访谈中表示,专门体系化的教师发展机构标志着学校各级部门对一线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视程度,也直接影响教师发展的质量、水平及效果。

2.2 缺少引导教师发展的激励性制度

调研发现,影响教师培训发展的第二要素是学校激励性制度的缺位。虽然教师们在访谈中表达了自身专业发展需要自觉性和主动性,但还是希望学校各级部门能在财力、物力、奖励政策等方面提供激励性的制度,以鼓励更多教师利用业余时间进行专业发展的提升。

2.3 欠缺多样化促进教师发展的培训途径

调研发现,影响教师培训发展的第三要素是教师发展途径的单一化,仅有学历提升、短期培训、企业挂职锻炼等途径,而且面向教师的数量比例偏少,不能在短时间内有效提升教师团队整体结构与教学水平。

3 地方本科院校教师发展支持体系构建的目的、内涵与原则

衡水学院立足新时代地方本科院校教师发展需求,积极探索新时代地方本科院校教师发展及学校服务支持体系的改革,构建了“一个中心、两级管理、三层群体、四维项目、五维支撑”的地方本科院校教师发展服务支持体系。

3.1 构建目的

学校的主体是教师,教学实施的主体是教师,教学改革的实施主体仍是教师。为主动适应当前国际经济社会发展对本科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需求,特别是新时代振兴本科教育、全面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实“六卓越一拔尖2.0计划”,推进“双万计划”,强化“一流本科专业建设”“金课建设”,培育教学名师及团队,营造高等教育质量文化等改革需求,急需构建新时代地方本科院校教师发展支持体系,以提高教师的理念素质能力,实现地方本科院校教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3.2 构建体系的内涵与原则

“一个中心、两级管理、三层群体、四维项目、五维支撑”的新时代地方本科院校教师发展支持体系,包括:“一个中心”,即以“培育四有好老师”,引导教师“回归初心”为中心;“两级管理”,即突出“学校、二级学院”分级开展对教师专业发展及提供服务支持;“三层群体”是将新时代地方本科院校教师根据入职年限、专业发展阶段,分为新入职教师、中青年骨干教师、教学名师三层次教师群体,为教师发展分层次提供针对性的帮扶和支持;“四维项目”即以教师的教学发展、专业发展、组织发展及心理成长等为维度[3],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与提升;“五维支撑”即构建学校制度、管理、组织、经费、文化五方面的支持。

该体系的构建原则主要包括:

第一,理念的先进性。按照新时代高等教育对教师发展的要求,重组教师发展培育体系和支持体系;调研地方本科院校一线教师,特别关注学生实践技能的训练和培养;遵照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新理念,真正把教学转变到以实践教学为主的轨道上来。

第二,体系的针对性。“一个中心、两级管理、三层群体、四维项目、五维支撑”的新时代地方本科院校教师发展与学校服务支持体系密切关注新时代对地方本科院校教师发展的需求,针对性地服务于地方本科院校教师发展及教师队伍建设。

第三,引导教师回归初心。“一个中心、两级管理、三层群体、四维项目、五维支撑”的新时代地方本科院校教师发展与学校服务支持体系,以“培育四有好老师,引导教师回归初心”为中心,关注一线教师发展的困境和需求,强化对教师个体及教师团队的帮扶、支持,激发其成长。

第四,评价的综合性。形成学校、二级学院两级管理机构,分别建立教师发展与服务支持质量双保制度,明确各自的职责分工,严格按照教师发展与服务支持体系中规定的标准进行考核,评价过程特别注重行业标准的权重,把教育内部评价和学生、社会评价有机结合起来。注重过程考核和综合能力测评,以确保质量。

4 地方本科院校教师发展支持体系构建的实践路径

构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师发展支持体系,应该基于地方本科院校对教师的新要求,针对教师自身发展需求及其发展困境,凝练地方本科院校教师发展体系的理念、构建目标、建设内容、建设方式与途径等,通过院系两级管理,对新入职、中青年骨干教师及名师的分层次提升培养,涵盖教学发展、专业发展、组织发展、个人发展及心理成长等内容,以“特色沙龙”“名师讲坛”“专题工作坊”、教师发展咨询与服务、教师培训智慧空间、教师发展中心网络平台等[4]为抓手,建立以研究、培训、咨询、交流、共享为核心的教师发展体系。

4.1 学校加强系列管理与服务保障

第一,政策保障。针对广大教师提出的激励性制度不足问题,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立足衡水学院转型发展实际及教师发展需求,完善教师发展支持性系列制度,陆续出台《衡水学院教师发展培训管理办法(试行)》《衡水学院专任教师“三年培训工程”实施方案》《衡水学院教师发展“一院(部)一品牌”创建活动实施方案》,起草《衡水学院教师发展中心建设方案》等系列制度文件。通过各单位特色品牌活动、教师个人培训积分、培训经费保障、职称评优优先、教学比赛奖励等方式为教师发展提供激励性的政策支持。

第二,组织保障。在学校党委的大力支持下,学校成立了衡水学院教师发展中心作为教师发展专门机构,显示了学校对教师发展的高度重视。教师发展中心通过专题调研梳理教师发展的需求,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了更好地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适时设立“衡水学院教师发展工作指导委员会”“衡水学院教师发展专家指导委员会”“教师发展协调工作委员会”及日常工作机构。鼓励各二级学院组建系级层面教师发展领导小组,以教研室、教学团队、课程组等为载体,推动各教学单位教师发展,形成校、二级学院两级领导,学校、二级学院、教研室等三级联动的教师发展机构体系。为便于为师发展提供切实的服务和支持,衡水学院教师发展中心等部门定期开展对教师发展需求、培训需求等方面内容的问卷及座谈调研,形成“调研—反馈—教师发展项目建设—再次调研—再次反馈—改进”的针对性了解教师发展需求的调研机制。此外为便于教师进修、培训、咨询等便利,完善了教师校外短期培训办事流程、教师资格证办事流程、公需科目继续教育培训办事流程、岗前培训办事流程等系列流程事项,为教师发展切实提供管理帮扶。

第三,经费保障。衡水学院作为地方本科院校高度重视教师发展工作,专门在学校办学经费中设置教师专业发展专项经费,启动教师“三年培训工程”,力争使全体专任教师,以三年为一轮次,完成为期半年以上的进修提升。此外学校大力支持外引专家培训、内部短期业务培训等,并为教师发展提供切实的经费保障。

第四,文化保障。探索多元教师发展路径,营造全员共发展的教师文化氛围。教师发展中心紧随当前高教改革对教师发展提出的新挑战、新需求,营造“教师发展中心是全体教师的家,共同助力良师培育”的文化氛围。打造全员参与,全员发展,共同进步的教师发展文化氛围,为地方本科院校教师发展及学校服务支持提供文化保障。

4.2 院系创新教师发展服务与支持机制

第一,营造“人人进步,特色发展”的院系教师专业发展的成长氛围。加大关于新时代高教改革系列政策对地方本科院校教师职业道德、教学科研工作、学业指导等新要求的宣传力度,建立教师成长档案,组建校级专家培训库,搭建教师交流咨询服务平台。提高广大教师对自身专业发展的认识,引导激励教师积极参与个人及团队的教师发展,形成共同致力于院系及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发展共识。

第二,探索多样化的培训模式。各院系立足本单位现状,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建立信息化教师发展平台,通过电子平台、微信公众号、QQ群等多种途径为教师发展提供相关信息。有针对性地开展对新入职、中青年骨干教师、教学名师等不同教师个人及群体的系列培训。通过短期或中长期的线上或线下“专题讲座”“课例观摩”“教学研讨”“名师工作坊”“成长训练营”“教学竞赛”“学历提升”“赴企实践”等,探索形成“线上直播讲座+线下研讨互动”“对分课堂”、慕课、微课、翻转课堂、影子实训等多种教师培训模式,建立和完善各院系教师发展资源库。

第三,打造院系特色教师发展活动。通过“一院系一品牌”项目,鼓励各院系立足本单位学科专业、人才培养、师资建设、教改科研等系列优势,通过组织“特色沙龙”“名师讲坛”“专题工作坊”、教师发展咨询与服务、教师培训智慧空间等特色活动,组建院系个性化的教师发展服务团队,激发院系创新活力,不断提升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

4.3 教师个人致力于自身及团队发展

第一,激发教师专业发展意识。通过学校政策引领、搭建平台、提供保障,院系营造氛围、培育特色等,为激发教师个人注重自身专业发展创设条件。此外,教师个人通过学历进修、短期培训、赴企锻炼、教研观摩与研讨、业余时间阅读与学习等,会在学识、知识、能力积累的同时,拓展专业发展视野。

第二,明晰教师自主发展规划。通过学校、院系、专业、教研室、课程组、教学团队等层级组织,利用SWOT分析自身作为新时代地方本科院校教师的优势与不足,逐步引导教师制订自身专业发展目标与专业成长计划,唤醒教师内心专业发展的需要,形成教师自主发展、个性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第三,积极参与教师发展共同体建设。鼓励教师根据自身学科专业所长,积极投身所在专业、教研室、课程组、教学团队、校企专家团队、教师发展项目组等共同体建设。激发教师个体加入与自身志向、愿景一致的基层教学组织,形成教师发展共同体。在与共同体中其他教师学习、交流、互动中,潜移默化的提高教师发展的幸福感,进而提升教师专业发展质量与水平。

地方本科院校教师发展支持体系构建与实施,真正体现了学校定位、学校发展与教师发展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明确以培育“四有好老师”为目标导向,通过对新入职、中青年骨干教师及名师的分层次提升培养,涵盖教学发展、专业发展、组织发展、个人发展及心理成长等内容,以“特色沙龙”“名师讲坛”“专题工作坊”、教师发展咨询与服务、教师培训智慧空间、教师发展中心网络平台等为抓手,在建立以研究、培训、咨询、交流、共享为核心的教师发展体系等方面成效显著。未来,衡水学院将继续立足新时代地方本科院校改革背景,认真审视新时代本科院校教师发展定位,进一步满足教师发展需求,在一流专业建设、专业认证、卓越系列人才培养、基础及拔尖人才培养、金课建设、虚拟实验实训中心打造等方面继续努力,打造省级、国家级教学名师,加强“互联网+”信息技术与教师发展与服务支持体系的深度融合研究,完善不同类教师发展项目评价监督考核等标准体系。期待“一个中心、两级管理、三层群体、四维项目、五维支撑”地方本科院校教师发展支持体系构建与实施,也能在其他同类院校更为深入地实践应用。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EB/OL].[2020-03-26].http://www.moe.gov.cn/jyb_xwfb/moe_1946/fj_2018/201801/t20180131_326148.html.

[2]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 [2020-02-23].http://www.gov.cn/zhuanti/ 2017-10/27/content_5234876.htm.

[3] 王萌亚.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及服务支持体系研究——以河南省某高校为例[J].河南教育(高教),2019(4):32-36.

[4] 秦炜炜.大学教学支持服务体系发展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1.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 Development Support System in Local Universities——Taking Hengshui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DU Xizhoua, LI Yongxiab

(a. Teacher Development Center; b. Academic Affairs Office, Hengshui University, Hengshui, Hebei 053000, China)

The support system for the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teachers is the core and key to the revitalization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quality in the new era. Through investigation, we find tha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in local universities, such as the lack of specialized and systematized teachers’ development institutions, the lack of incentive system to guide teachers’ development, and the lack of diversified training approaches to promote teachers’ development. Taking Hengshui Colleg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orientation and connot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system, the practical path of the construction system, etc. , to refine and form a support system of “one center, two levels of management, three levels of groups, four-dimensional projects and five-dimensional support”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in local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and to strive to cultivate good teachers with ideal, morality, knowledge and benevolence of the new era, so as to improve the level and quality of talent cultivation i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era.

local universities; teacher development; service support system; Hengshui University

10.3969/j.issn.1673-2065.2021.01.017

杜希宙(1965-),男,河北景县人,教授;

李永霞(1984-),女,河北沧州人,副教授。

河北省人才工程培养经费资助科研项目(A201803025);衡水学院服务衡水地方社会经济特别支持计划专项(2018ZX007)子课题“课程育人”项目成果

G645

A

1673-2065(2021)01-0085-04

2020-01-13

(责任编校:李建明 英文校对:李玉玲)

猜你喜欢
衡水学院体系
衡水鸿昊企业有限责任公司
适宜衡水的梨品种筛选试验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衡水专场(二)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西行学院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
石家庄衡水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