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当为心灵奠基

2021-01-17 05:40丁淑英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21年49期
关键词:学习用品问卷习作

丁淑英

人的认识总是伴随着问题的产生、解决而逐步深刻,对于语文教学的目的,我一直认为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于是,着重抓这方面的训练,选择的途径是习作。

有一天,我的一位得意门生写了一篇赞美我的习作《五好老师》。全文从五个方面展开对我的夸奖:思想好,总是掏钱为学生买学习用品;知识丰富,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体育好,什么体育项目都是拿手的,还得过奖……初看这篇习作,几乎被这位学生吹得飘飘然。仔细一想,却很不是滋味,这还是我吗?为学生买学习用品是有的,给学生买衣鞋也有的,但只是偶尔。学识马马虎虎还过得去,可是体育就完全不是我了——因为瘦弱,“运动细胞”少,本身也是我的遗憾。可在学生笔下,我居然成了一名体育健将。得知学生习作中存在这样的问题后,我开始反思自己的作文教学是否出了什么问题。我想知道学生的初衷——为何如此脱离实际夸我?结果学生的回答让我傻眼了——文章中的丁老师是真实的丁老师外加体育老师的综合体,还美其名曰:嫁接。

为了弄清这种现象是否具有普遍性,我设计调查表,展开了不记名的调查。实际发放问卷48份,一共回收47份。这次被调查的分别是六年级4个班的部分学生。大部分学生非常认真且真诚地回答了问卷内容。因此,笔者认为这份问卷结果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当前高年级学生的写作态度,能代表当前高年级学生写作的观点。

结果让我大吃一惊——所有参与调查的学生曾经或多或少采用类似的方法。用他们的话说,实在没什么可写,所以只好采用移植、借用的手法。普遍的现实存在不得不引起我的思考,这样会有怎样的后果呢?

上网一查,关于虚假习作的问题不计其数。有学生竟让父母在自己笔下“去世”,以此捏造一丝悲凉,乞求阅卷老师的一点怜悯,换取一点可怜的分数;有《重庆日报》报道的:“初中的儿子,向老爸交来一篇暑假作文,标题是‘我捡了100万,交还失主’,大意是说,自己在路上捡到个钱包,里面有100万元,就将这钱包拿给了父亲,最后将100万元转交给了失主。父亲看了气得不行,说:‘这个作文总共600字不到,里面全部是编造的!’”“五子登科”(上桥帮助推车子,路上拾到皮夹子,公共汽车让位子,帮助寻找小孩子,雨天返校关窗子等等)更是屡见不鲜。

事实上,这样的情形层出不穷。甚至可以这样说:作文造假几乎成了一种普遍现象,很多时候我们已经见惯不怪了。由此我想,既然学生敢在作文中肆意造假,难道他们在日常行为中就不会说谎吗?问题严重了。

记得叶圣陶先生反复强调学生作文要“理真、情切、意达”,要写“诚实的、自己的话”。可我的学生却在习作中撒谎,我必须找到对策。先查找《语文课程标准》,发现有关作文教学目的、意义和要求的论述,为小学生习作(除想象作文)不允许虚构提供了最为直接的理论依据。尤其强调要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

有了理论的支撑,笔者便开始寻找恰当的途径试图改变学生:最能打动学生的是什么?我个人认为是亲情。于是,在一节习作讲评课上,我抛出了第一问题:如果能够让你的作文多得一些分数,你愿意在作文中编造自己父母双亡吗?所有学生都给予坚决否定,态度是如此坚决。我再进一步,让学生阅读资料:

1998年的高考,考生编造“父母双亡”“残疾”等“苦难”来说明自己是如何“坚韧”,如何“战胜脆弱”(据抽样调查,竟然有40%的作文都出现在“父母双亡”的“考验”下“战胜脆弱”的假话)。

然后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对报道本身的看法;现象背后的问题。不少學生也惊讶至极。接着,我讲了“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故事。最后我和学生一起得出——当虚假成为习惯,那就失去了做人的价值。

最后,让学生再读读自己的文章时,不需要我多言,学生们马上就大改特改了。我的意识中清晰地跳出一句话:语文当为心灵奠基!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语文教育除完成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首要任务外,还要实现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形成人的内心世界——道德、修养和美。由此,也更坚定了我对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育人的认识。

猜你喜欢
学习用品问卷习作
谜语
文具在哪里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