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X线与CT对复杂性四肢骨折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

2021-01-18 10:09王丽萍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64期
关键词:诊断率复杂性四肢

王丽萍

(大庆龙南医院(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五附属医院),黑龙江 大庆 163453)

复杂性四肢骨折的发生会使患者感受到强烈的疼痛感,临床中应该给予早期诊断和治疗,其中X线和CT检查在复杂性四肢骨折中发挥出来重要作用。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复杂性四肢骨折患者进行分析,采用分组对比的方法,探析复杂性四肢骨折患者诊断中X线与CT的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8年1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中,选取其中60例作为本次主要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到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30例。观察组男女患者的比例为(16例:14例),本组患者的年龄阶段处于19-71岁之间,年龄的平均值为(58.23±3.91)岁。对照组中男女患者的比例为(17例:13例),本组患者的年龄阶段处于20~70岁,年龄的平均值为(57.93±4.12)岁。比较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X线检查,选择西门子DR为检查仪器,根据常规检查方法完成检查[1]。观察组则使用CT进行检查,检查前需要对患者的体为进行调整,以仰卧位为主,选择16排CT检测仪进行检查,使用碘佛醇为对比剂,检查时控制好设备流率,以3.5 ml/s为主,对比剂注册计量控制在85 ml~100 ml为主,同时设置好准直和层厚,分别设置为0.75 mm、5 mm,电压电流分别为:120KV、280 mAs,层厚重建时设置为0.625 mm。得出结果后有经验丰富的医师进行阅片,根据影响分析结果给予诊断。

1.3 观察指标

两组采用不同方法检查后,比较两组临床诊断的诊断率、特定性和敏感性。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中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均使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完成,以均数±标准差(±s)和百分比(%)分别描述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数据比较时分别使用t检验和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据表1所示:两组诊断率、特定性和敏感性相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 1 比较两组诊断准确率、特异性及敏感性[n(%)]

3 讨 论

在医学临床中,四肢骨折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疾病分为五种类型,分别有股骨干骨折、股骨颈骨折、桡骨远端骨折、锁骨骨折、肱骨上骨骨折。就复杂性四肢骨折而言,其是四肢骨折的并发症状,一旦发生,患者的软组织及血运均会受到影响,因此会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感[2]。因此,临床中应该早期进行诊断和治疗,若治疗不及时,疾病的最佳治疗时机就会延误,不利于患者的预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医疗技术和医疗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其中影响技术X线、CT等在临床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并且在临床应用中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尤其在骨科诊断中效果较为显著。本研究表明,两组诊断率、特定性和敏感性相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在复杂性四肢骨折患者的诊断中使用CT诊断,能够有效的提高临床诊断率,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诊断率复杂性四肢
PFNA与DHS治疗股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效果对比
简单性与复杂性的统一
四肢冰凉就是肾虚吗?
X 线CT联合检查对非典型性肺结核的临床诊断效果研究
跟踪导练(四)
跟踪导练(四)
应充分考虑医院管理的复杂性
直肠腔内超声和MRI在复杂性肛瘘诊断中的对比分析
2010~2014年中山市情感障碍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构成变化
肺炎支原体抗体联合白细胞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小儿支原体肺炎感染诊断中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