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研究判断洞形深度与材料对髓腔固位冠抗折强度影响

2021-01-18 10:09陈星羽张令波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64期
关键词:基牙固位牙体

陈星羽,张令波*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外形完整、无缺损,无隐裂、大小相等、外形相似的下颌磨牙,放置在人工唾液中备用。

1.2 方法

首先全部进行根管治疗,去除根管口下2 mm的牙胶,以流体树脂垫平洞底,然后按照髓腔深度3 mm、4 mm、5 mm,轴壁余留厚度2 mm进行牙体预备,硅橡胶取模后,送至加工厂由同一技师进行修复体与加载头的制作来保证牙合面形态的一致性。修复体粘接后,用金属底座和自凝塑料将超过基牙釉牙骨质界以下2 mm的根部完全包埋,并与加载头进行定位,置于电子万能试验机上进行加载。

1.3 观察指标

记录修复体及牙体发生折裂时的最大压缩应力及破坏模式。折裂时的压缩应力越大,抗力越好;折裂深度以釉牙骨质界下2 mm为界,在其上即可以获得二次修复机会,在其下无法保留患牙。

1.4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21软件,对收集资料进行数据实证分析。使用均值±标准差的形式(即M±SD)、并进行差异分析,P<0.05有意义。

2 结 果

洞形深度组差异分析F=1.484、P=0.247,说明3mm,4mm和5mm的最大压缩应力没有统计学差异,(见表1);材料组差异分析F=43.501、P<0.001,说明三种材料在最大压缩应力上的差异非常显著,(见表2)。在破坏方式上,可再修复患牙所占百分比3 mm>4 mm>5 mm、树脂>二氧化锆>钴铬合金。

表1 洞形深度组间折裂应力的差异分析

表2 材料组间折裂应力的差异分析

3 讨 论

为了支持有效的咀嚼功能,牙齿修复系统表现出强度和弹性是非常重要的。在我们的研究中,所有的修复体都表现出了临床适应性。树脂为基础的修复材料是顺应性材料,能够支持高应力负荷下的弹性变形能力[1]。这种化学性质不同于传统的基于二甲基丙烯酸酯的复合材料,它作为减震系统,在修复体内部分散应力,进而减轻了达到基牙的力,有效保护剩余牙体组织。二氧化锆拥有突出的生物相容性能和稳定的物理性能。近年来广泛应用在牙体大面积缺损的修复中。钴铬合金,较镍铬合金相比,生物毒性低,金属离子不易析出从而减轻龈缘黑线的发生。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不同核高、不同材料修复的髓腔固位冠的断裂抗力和破坏模式。其他需要考虑的变量如下:牙齿解剖、基牙固位、以及用于粘接的表面结构的特征。然而,使用天然牙齿作为基牙材料,在牙的结构和形态上与临床情况非常接近。此外,用于粘接的牙本质和牙釉质表面、牙髓腔的轮廓以及牙冠和牙根的比例比人工牙更精确。

Endocrown修复可以保留牙齿结构的最大表面积,这使得它比传统牙冠更能抵抗压力。此外,采用直接与牙齿结构结合的整体修复法,比采用全冠和桩核冠等多相修复法,能获得更好的功能和生物力学结合。在目前的研究中,endocrown的高断裂强度,可以与早期研究中报道的未修复的牙齿相媲美。据本研究结果和以往类似的研究,其作为磨牙内冠修复的表现是良好的[2]。与所有的体外研究一样,本研究也有局限性,在解释其结果时应加以考虑。在本研究中,使用人类离体牙作为基牙材料可能增加了样本之间在牙齿大小、牙髓腔的轮廓和深度以及根的解剖结构方面的变异性。然而,采取了预防措施,以标准化选定牙齿,确保近远中、颊舌向、冠根长三方面离体牙的尺寸相差在0.5毫米范围内,以尽量减少样本之间的差异。

根据目前的研究结果和现有的文献,我们推荐使用髓腔固位冠进行牙体大面积缺损的修复,因为它是一种更保守、更经济的治疗方式,并且显示出良好的断裂强度。然而,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证实它在不同临床情况下的长期疗效。

猜你喜欢
基牙固位牙体
不同根管填充程度治疗牙体牙髓病的效果
固定桥不同桥体龈端形态修复下颌第一磨牙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无牙颌种植支持式固定义齿粘接与螺丝固位的临床疗效观察
CBCT在牙体牙髓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
钴铬合金烤瓷髓腔固位冠边缘设计对内冠适合性影响的研究
可摘局部义齿前部基牙邻面龋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观察
种植支持式固定修复体两种固位方式的研究进展
可摘全口义齿固位不良的预防措施
应用椅旁即刻全瓷修复牙体大面积缺损的临床研究
预成玻璃纤维桩在牙体缺损修复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