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综合维修技能需求对接课程体系研究

2021-01-18 06:27安学武冯国良李超华
高速铁路技术 2020年5期
关键词:电务工务高速铁路

安学武 冯国良 李超华

(1.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西安 710014;2.西安铁路局集团有限公司, 西安 710014)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网规模的快速扩大和列车开行速度及密度的不断提高,高速铁路设备质量控制、现场作业管理、应急处置响应、外部环境整治以及检测监测体系建设等方面的工作亟需进一步加强。为深入推进高速铁路工电供综合维修生产一体化改革,创新高速铁路基础设施运营维护管理模式,提升高速铁路基础设施养护维修质量和效率效益,确保高速铁路运营安全,2019年3月,中国铁路总公司颁布铁总工电〔2019〕45号《关于深化高速铁路综合维修生产一体化改革的指导意见》(简称“《意见》”),《意见》详细说明了工电供融合改革的目标、架构、配套措施和实施方案。全国各大铁路局集团公司积极响应,先后成立了工电段(高速铁路维护段),打破了原来工务、电务、供电分开的管理模式,将工、电、供融合在一起[1],全国高速铁路形成“工电供融合”大背景,并构建“一体化管理、集中化组织、专业化维修”的高速铁路基础设施运用维修管理体系,使高速铁路检养修生产组织方式和管理模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之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于2019年7月颁布铁办〔2019〕19号《国铁集团关于进一步深化高速铁路综合维修生产一体化站段改革的指导意见》,将“工电段(高速铁路维护段)”更名为“高速铁路基础设施段”,进一步明确了高速铁路基础设施段的机构组成、人员配备及岗位技能,要求在2~3 a内,各高速铁路基础设施段的综合维护人员要达到总量的50%以上,后续逐年增加。数量大、任务重,国铁集团要求各高速铁路基础设施段一方面加大现有维护人员的培训和转型,一方面积极协调铁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相应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以满足现场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

高速铁路维检现场的变化对岗位技能提出了新要求,铁路院校既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已不适应现场工电供融合的需求,因此,必须根据现场需求的变化,对3个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进行调整和融合。如何通过对课程体系进行调整和融合来满足现场需求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但目前,全国各大铁路局集团公司及铁路职业院校针对这些问题的研究都处于起始阶段。因此,开展高速铁路综合维修技术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相关研究,以对接高速铁路维护现场岗位需求是必要的,也是迫切的。

1 高速铁路综合维修岗位技能需求

1.1 高速铁路综合维修岗位设置与职责

高速铁路综合维修主要负责高速铁路基础设备设施日常巡视检查、检测监测、养护维修、故障应急、营业线施工管理、路外环境检查等工作[2],包括高速铁路线路、桥隧、信号、牵引供电、电力设备的管理。高速铁路综合维护岗位包括生产技术中心和车间两部分,其中生产技术中心分为专业(工务、电务、供电)维修技术中心和生产调度监控中心;车间设置包括综合维修车间、电力车间、车载设备车间和机修车间。具体岗位设置如图1所示。

图1 高速铁路综合维修岗位设置图

1.1.1生产调度监控中心

生产调度监控中心负责工务、电务、供电各专业日常安全生产调度和信息统计,统一实施天窗管理,现场作业和设备的监测、监控,综合检测装置运用管理,统筹应急处置指挥等工作。

1.1.2专业维修技术中心

专业维修技术中心负责专业技术管理和设备的安全质量管理;生产计划编制和生产组织;施工组织和配合;监测、检测及数据分析;职工业务培训;组织专修队生产,完成全段范围内有规模的专项集中维修;属地综合维修车间的技术业务管理,指导车间的生产作业等工作。专业维修技术中心包含工务维修技术中心、电务维修技术中心和供电维修技术中心。

(1)工务维修技术中心。负责线路、桥隧、路基设备的技术管理,生产计划,质量验收,技术问题分析处理等工作;防洪管理;工务专修队;综合维修车间自轮运转设备及相关人员的安全、检修、维护、培训及相关技术管理,综合维修车间自轮运转设备日常运用指导和协调;机修车间涉及工务机械设备的技术业务管理。

(2)电务维修技术中心。负责联锁、闭塞、列控地面、车载设备的技术管理及相关数据管理,生产计划,质量验收,技术问题分析处理等工作;联锁试验;列控地面设备及其数据维护;工程施工配合,工程验交测试任务;信号防雷;车载设备车间技术业务管理。

(3)供电维修技术中心。负责接触网、变电、电力、远动设备技术管理,生产计划,质量验收、技术问题分析处理等工作;接触网维修队自轮运转设备的安全、维护、培训及相关技术管理;电力车间技术业务管理;机修车间涉及供电机械设备的技术业务管理。

1.1.3车间设置

(1)综合维修车间。综合维修车间负责日常生产计划和组织、设备检查巡视和保养、路外环境检查、防洪检查、值班值守、应急处置、施工配合和监护、专业修理验收等工作以及配属自轮运转车辆的日常运用管理。根据专业技术管理需要配齐配全线路、桥梁、隧道、信号、供电专业技术人员。统一天窗安排、统一作业组织、统一机具使用、统一防护管理。

(2)电力车间。负责牵引变电、电力设备的运行管理,包括日常巡检保养、设备调试、绝缘器具电气试验、值班值守、应急处置、施工配合、质量验收、路外环境检查等工作。

(3)车载设备车间。负责电务车载设备及其数据维护、技术改造、高级修、器材管理等工作。

其三,“三五”式。有“尽无言、谁会凭高意”(柳永)、“想闺中、锦换新翻晕”(朱敦儒)、“奈飘风、不许蓬莱近”(朱敦儒)等词句。

(4)机修车间。负责自轮运转、机动车辆、机具设备集中修理和设备质量保障。

1.2 高速铁路综合维修岗位技能需求分析

工电供融合环境下,高速铁路综合维修岗位涉及工务、电务和供电三个专业,技能要求更加综合,可从三个方面进行技能需求分析。

(1)工电供信息系统资源应用与维护

传统的铁路维护作业缺乏设备状态信息的分析和统计[3],工电供融合模式下,信息系统资源很多,现场需对各种信息系统进行操作和维护,并实现数据共享,具体情况和分析如表1所示。

(2)高速铁路综合维修工电供结合部联合作业

高速铁路综合维修作业中,工电供结合部联合作业是重点,也是关键,具体作业项目及技能分析如表2所示。

在工电供融合模式下,对高速铁路进行综合维修,除各种信息系统及结合部联合作业项目外,最主要的还是工务、电务、供电三个方面的专项作业,具体分析如表3所示。

2 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与岗位技能对接

2.1 岗位技能与专业课程对接分析

高速铁路综合维护主要包括电务维修、工务维修、供电维修及工电供联合维修,其所需的岗位技能和课程对接分析如表4所示。

表1 工电供融合信息系统资源共享情况与技能需求分析表

表2 高速铁路综合维修工电供结合部联合作业项目与技能需求分析表

2.2 人才培养主要课程体系设计

根据对现场高速铁路综合维修岗位技能的需求分析和岗位技能与专业课程的对接分析,本文“量身定做了”一套高速铁路综合维修技术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主要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公共基础课按国家要求执行),具体设计如图2所示。

表3 高速铁路综合维修(工电供融合)专项作业与技能需求分析表

表4 高速铁路综合维护岗位技能与专业课程对接分析表

图2 高速铁路综合维修技术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设计图

3 结束语

在国家高速铁路推行“工电供融合”的大背景下,现场对高速铁路维护技术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铁路院校既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工务、电务、供电各专业分开)已不适应现场工电供融合的需求,须根据现场需求的变化,对三个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进行调整和融合。本文在充分调研、认真总结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高速铁路综合维修岗位的设置、职责和作业项目,深入研究了工务、电务、供电三个专业单项作业及联合作业的技能需求,并根据技能要求对接了专业课程设置,从而形成了一套满足高速铁路综合维修技能需求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可为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提供理论借鉴。

猜你喜欢
电务工务高速铁路
《高速铁路技术》征稿启事
《高速铁路技术》征稿启事
预制胶拼架桥法在高速铁路工程中的实践
关于地铁工务施工及质量管理的探讨
浅谈铁路工务防洪工作
电务车载设备维护新模式的探讨
电务系统大型机具上道时的作业防护
电务施工现场作业控制系统的探讨
电务维修决策支持系统研究
LKJ电务类、工务类数据结合部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