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用信息技术优化高中地理教学

2021-01-18 23:33蔡艳浓
科学与生活 2021年31期
关键词:教学优化高中地理信息技术

蔡艳浓

摘要: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更是如此。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也会存在诸如“教学霸权现象”以及“为了应用而应用”等问题,这样不仅无法提升高中地理教学的质量,反而还会影响正常教学活动的开展。所以,为了确保信息技术的教学价值可以得到有效发挥,本文将结合高中地理的特性,探讨教师应当如何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来优化高中地理教学。

关键词:高中地理;信息技术;教学优化

引言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信息技术在教育行业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在该技术的作用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更加多样、生动、高效。但是随着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课堂应用范围的进一步扩大,各种问题也在不断显现,例如课堂教学环节应用信息技术时间过长、教学内容死板、为了应用而应用等现象都是现阶段高中地理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时出现的常见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反而降低了高中地理的教学质量与效率。所以,本文将简要探讨若干种行之有效的应用策略,希望能够为高中地理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的过程中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一、利用信息技术拓展高中地理教学空间

高中地理教师可以应用信息技术来帮助学生扩散地理知识的教学空间,以此来帮助他们更好地培养地理思维能力。高中阶段,学生所接触的地理知识中含有大量具有趣味性的内容,这些地理知识既包含了平面的地理位置分布图,同时也包含了立体的大气层分布、海拔等知识。基于这一特点,教师就可以充分地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同时展示文字、声音、动画的特点为学生提供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例如在教学“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这一节时,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来制作教学课件,通过图像、文字来向学生展示二维视角下的地球、太阳系、银河系以及宇宙的外貌,帮助学生大致了解地球在太阳系中的具体位置以及“邻居”,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让学生初步地了解地形地貌的类型;之后则是利用信息技术,向学生播放天文学方面的相关记录片以及不同星球、星系的三维模型,让学生可以以此来直观地认知太阳系中各个星球之间的相对大小以及相对位置,让学生可以正确认知宇宙的魅力、神秘与广阔。这样将以往的平面教学空间变得更加立体化,从教材中的二维教学转变为3D模型的三维教学,以此来实现教学空间的扩展,不仅可以让他们更加生动深刻地感知地理这门学科的魅力,同时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地理思维,以此来为他们提供更加高效高质量的课堂教学。

二、利用信息技术变革高中地理课程教学方式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在进行地理教学时,教师应当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并结合他们之间的个体差异、特点以及学习需求,引导他们探索出最适宜的学习方法与途径。这就意味着教师需要改变以往过于重视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教学模式,注重探究式学习、合作式学习这种全新教学模式的应用,以此来帮助学生高效培养他们的探究思维、合作思维以及沟通能力、倾听能力等多种能力与思维,促进他们的全方位发展。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沿用“填鸭式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将教材中的地理知识,融合教师的理解,灌输至学生的脑海当中。待学生接收教学内容之后,教师又让他们经过反复地机械背诵和练习,延长并加深他们对地理知识的记忆。这种教学模式大大降低了地理教学的趣味性。即使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多数地理教师也往往只是将教材中的知识直接搬到多媒体教学课件当中。这种错误的应用方式仅仅只是将地理知识点转换了呈现方式,并未有效地发挥信息技术应有的价值。为此,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优化高中地理教学时,应当摒弃以往的“填鸭式教学法”,应用信息技术所具备的多种功能,引导学生完成对地理知识的获取与分析探究。例如在教学“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这一节时,由于这一节中所含有的地理知识较为抽象,仅仅只是依靠概念性知識的讲述很难让学生深刻理解。所以教师就需要运用信息技术,将大气的受热过程以及形成的热力环流制作成PPT,引导学生提取有效信 息、掌握新知识、深化培养学生的分析、读图、用图能力,加强知识与技能的联系。之后,教师还需要将受热以及热力环流过程制作成动态视频,声情并茂地向学生直观地展示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层的作用以及受热过程等内容,让学生更加清晰深刻地认知相关地理知识。

三、结合信息技术手段,提升学生运用能力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应当注重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而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以至于地理教学与实际生活之间存在一定的脱离现象,这不利于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记忆与运用。而在应用信息技术优化地理教学时,教学需要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来帮助学生完成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结合。例如在进行

“人口的迁移”这一节时,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中国历史上发生过的几次人口大迁移的相关信息,如人口迁移方向、途径、人数等等。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按照人口流动情况,查找自己的祖籍,查明祖籍与现在的居住地之间是否存在地理差异,若存在,又是什么原因呢?通过这种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结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从而提升教学效率,同时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也能得到有效培养。

四、总结

总而言之,高中地理教师应当正确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势与应用价值,并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将之应用于课堂教学当中,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全面、多样的教学,让学生可以更高效地获取地理知识,提升地理素养。

参考文献

[1]牛建利. 高中地理洋流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J]. 高考,2020(10):67.[C].北京中教智创信息技术研究院:,2017:13.

[2]郑建明. 运用信息技术优化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路径探索[J]. 中小学电教,2021(03):31-32.

[3]张耀辉. 试论信息技术手段与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机融合[J]. 新课程导学,2020(02):65.

[4]宋菡. 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施分析[J]. 科普童话,2020(11):112.

猜你喜欢
教学优化高中地理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优化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电子商务与物流课程的教学优化与项目教学的实施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