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三个课堂”体系 助推学校优质发展

2021-01-18 23:33高娟
科学与生活 2021年31期
关键词:三个课堂横山劳动

时代召唤我们——努力让每一个孩子向着美好生活奋力奔跑!美好生活是一种期待,教育必须跑在前面。

教育就是以文化育人,文化就是首先将文化在自己的生命里。所以我们要站在生命的高度做文化,站在文化的高度做教育,站在教育的高度搞教学。

课堂是一所学校进行教育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场所,是学校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是一切教育理念的出发点和归宿。

2021年6月15日,陕西省教育厅厅长刘建林在《中国教育报》、《陕西教育》(综合)、《教师报》发表题为《着力打造“三个课堂” 推动陕西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一文后,引起教育界群体乃至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形成普遍的高度共识。我校也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行“三个课堂”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要想课堂教学改革,必须有适合我们办学思想的课程构建,所以我校也就构建了绿色课程体系。有了完整的课程体系,我们就系统地构建“三个课堂”:

一、做优做精“第一课堂”

我们准确把握国家新课程改革的总体方向,在守正创新中不断加強“第一课堂”建设。

一是强化过程管理督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足开齐国家规定课程,科学编制课程计划,健全课程管理制度,完善教学管理、监测、评价、奖惩机制,形成了长效机制。

二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创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结合我校实际开展课堂教学改革。

课堂教学改革就是一场无声的革命,所以学科类的课堂教学改革我们先从语文数学开始,要是全学科齐步走可能会走不实。

语文学科形成了“一主两翼”的语文主题阅读教学模式,这也是我校2019申报的一个市级课题,通过两年的时间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主题阅读”课题实验注重依托教材,挖掘课程资源,形成高效课堂、自主学习、课内大量阅读为特征的“一主两翼”语文读本体系。

“一主”指以教材为主体;

“两翼”指与教材单元主题配套的《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和《新课标语文同步阅读》。

通过两年的研究我们也形成了我校的一主两翼的课程体系和大单元整合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数学学科:我形成了“四环九步”的绿色课堂教学模式,

其实无论谁那种教学模式,它就是教学框架,是帮助教师理解、规范课堂,它是有效达成教学目标的一个工具。正如丹尼尔森所说的那样,新教师可以把框架作为“地图”,引导自己穿越最初的教学迷津;老教师则可以把它作为“支架”,让自己的教学更有效率。教学框架不仅能够规范教学行为,也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观察和评价课堂。

我们的拓展课程,手指上的阅读系列课程,因为我们好多孩子以为阅读就是语文学科的需要,所以我们把阅读和各学科紧密整合,这样就可以让学生触摸到各学科的内在文化。这个课程的开放深度激发了师生生命潜能和精神状态,有效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二、做实做强“第二课堂”

我校把“第二课堂”作为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构建“五育并举”育人体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一是重视“综艺”课堂。

为了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学校开设了《品》《艺》《趣》《文》四大校本课程,《品》包括《一年级新生入学教育》《成长课程》《毕业课程》行规课程,《趣》包括趣味贴画、绘染、折纸、盘画、串珠、泡泡泥乐多多等玩文化课程。《文》类的有吟诵课程、《智力七巧板》、《书法》、《文学社》等课程,《艺》课程开设的有二胡,跆拳道,花样篮球,韵律操,鼓乐团、围棋等课程,一共开设了36门校本课程,这样每个孩子都找到了适合自我发展的空间,学习更主动。这些课程每周五的缤纷社团、没班每周一节的课后服务特色课程,都由各班在这36门课程里选择,这样学生的个性更张扬。我校被评为第三批全国中小学传统文化传承学校。

二是是发展劳动教育。

(一)校园劳动,体验快乐。我区各学校平时校园劳动实践中把孩子们分班分组参与校园日常劳动,在老师们带领下,清除花坛的杂草,清扫角落的纸屑,整理书桌,养育花草,布置教室等。孩子们虽然要早早到校,忙忙碌碌,但整洁漂亮的校园,一尘不染的走廊,干净明亮的教室,正诠释着劳动教育的真谛。

(二)社区劳动,培养感恩。我区大多数学校组建校级学生志愿服务队,利用节假日深入社区和养老院开展公益劳动。如清除小广告、公园捡拾垃圾、为孤寡老人过生日送祝福等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公德意识。

(三)家务劳动,享受幸福。各学校倡导家校劳动合力,共促劳动教育。从点滴小事开始,提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大人的事情帮着做。学生参与家务劳动,融入家庭亲情,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理解劳动光荣,体会劳动真知,感受生活幸福,珍惜当下美好生活。

(四)假期实践,丰富体验。在寒暑假,各学校倡议学生积极参与丰富多样的劳动实践活动,而且通过日记、征文等形式记录了自己的劳动体验,使得学生对劳动有了更新的认识。

今年政协会上我做了《加强劳动教育,培养时代新人》,得到了与会领导的高度认可。

三、做活做亮“第三课堂”

“第三课堂”就是鼓励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大课堂,在体验锻炼磨砺中自主成长,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闭环,为学生健康成长护航。

一是传承红色文化课程。我们结合我区的文化特点,我们开发《大美横山》的课程,“大美横山” 课程是我校校本“绿色课程”的深化跨越和创新发展,是我校坚持立德树人,从学校实际出发,汲取地域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实现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深度融合,形成旨在培育学生家国情怀、浸润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而构建的“厚德横山、博雅横山、活力横山、尚美横山和勤劳横山”的综合性课程。

二是系统化开展红色研学实践活动。我们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红色研学活动(横山区文化馆、图书馆、波罗古堡、延安),将思政课从校内辐射延伸到校外,发挥“第三课堂”的思政教育功能。

总之,通过“三个课堂”体系的构建,给出了我校“双减”的新方法、新途径,同时也助推我校优质发展。

作者简介:高娟,1975.12,女,汉族,陕西榆林人,本科,教师,研究方向:教育教学

猜你喜欢
三个课堂横山劳动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横山谷子产业发展探析
红楼遗梦在常州
浅谈横山农村公路养护对策
热爱劳动
高校学生党校“三个课堂”育人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实践能力教育与三个课堂有机整合的实践探索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有效利用“三个课堂”,促进信息技术教学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