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问题分析与技巧点拨

2021-01-18 23:33康静
科学与生活 2021年31期
关键词:命题作文选材审题

康静

摘要:作文在中考语文试卷中所占比例大,作文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结合宁夏中考作文试题的特点和作文教学实际情况,正确分析作文中存在的问题,给与学生技巧点拨,让学生灵活的掌握写作技巧,来努力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关键字:中考作文  问题分析  技巧点拨

我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已十余年,连续5年参加宁夏中考作文阅卷,我深切地体会到学生的写作能力有限,写不出令人欣喜和称赞的好作文,即使有也是凤毛菱角。主要表现在学生不会审题,拿上题目盲从,不假思索的匆忙动笔,脱离中心或不能紧扣中心,语言不经典,结构不精巧,书写不规范,为得高分大打折扣。下面针对这些现象,我将从中考作文问题分析与技巧点拨两方面来谈谈中考作文这个话题。

一、中考作文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在备战中考中,学生在写作时,常常会走入一些误区,导致作文得不到高分。常见失分原因有:审题不清、语言平乏、立意肤浅、情感失真、书写不规范等。具体分析如下:

1、审题不清,扣题不紧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要想拟写富有新意的题目,审题是关键。认真审题,显得尤为重要。中考作文的写作时间相对比较短,许多学生给写作留的时间也不是很充裕,审题粗心大意、急于求成,审题时不能明辨题目主次,导致把握不住重点。如:《那一次¬¬,我真 ------》这一半命题作文。从审题的角度说,学生先补写完整题目如“高兴”、“感动”、“开心”、“后悔”等表示情感的词语,然后抓住“那一次”来写自己的那一次印象深刻的经历。但是学生忘记不补写题目,或写几次经历、或补写题目不恰当、或抓不住情感叙事等等问题,这显然是学生在审题时,审题不清所造成的。

2、立意不深,缺乏点睛

大部分学生体现自己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立意高远。但个别学生局限在自己无病呻吟的“痛”“苦”“怜”中,不能传达正确的情感,还有个别学生抄袭试卷“阅读”部分的文章材料,立意不够深刻,就事论事。如:“我品尝了的滋味”,在补充题目時要考虑立意方向,学生补充的内容为:成长、生活、青春、成功、失败等词语,写作内容大而空。有的学生补充题目层次太浅,如:葡萄,这样的立意,没有更深更好的教育意义,尤其是在作文结尾处缺少点睛之笔,不能很好的深化文章主题。

3、忽略结构,层次不清

学生在安排结构时主次不分,平均用力,有的作文开头浓墨重彩,后面无尾而止;有的存在详略处理不当的问题,对主题表达带来直接影响,造成中心不突出,表达有偏差。有的学生喜欢一段到底,将表现不同内容的文字挤在同一段落里,导致段落篇幅庞大,内容也不够清晰,影响阅读。

4、缺少细节,情感缺失

细节的展示,让老师能读到学生的心灵世界,部分学生将自己所要叙述的内容进行罗列,比如与爱为伴,文章想从父母、老师、朋友的爱来构思,只要安排好详和略记叙实例即可,而学生从父母、老师、朋友三方面,没有具体事例,泛泛而谈,缺少细节内容,读来空洞,更谈不上真情实感。

5、求稳求平,没有亮点

学生在写作中注意了语言的修饰,采用了常见的成语或修辞手法增加语句的生动性和活泼性。但也有部分学生平时阅读不够,没有做到读写结合,使得语言干瘪乏味,缺少生动感、平淡无奇,缺少亮点,让人深切地感受到学生胸无点墨,怎能让笔下的文字妙笔生花?怎能得高分呢?

6、选材陈旧,毫无新意

内容空洞无物或低幼化。学生选材范围很狭窄,除了家庭、校园生活,很少联系社会生活来选材,千篇一律的选材,读来陈旧毫无新颖之感。“腹有诗书气自华”自然流露就会缺失,更让我们感觉到学生素材贫乏,积累的好词好句太少,所写作文没有真实可感的具体内容,没有自己的思想,更看不到当代中学生的青春风采。

7、书写较乱,影响得分

看得出卷面整洁,基本功较好的学生得分高,仍有考生随心所欲,敷衍潦草,乱涂乱改,卷面模糊,严重影响了卷面得分。

二、写作技巧点拨

综观宁夏近5年的中考作文,命题作文一年(2017),半命题作文四年(2014、2015、2016、2018)。无论命题作文还是半命题作文,都有一段提示语,将提示语与题目相结合,加以理解和分析,不仅为学生减少了审题的障碍,而且还为学生立意和选材提供了方便。教师应根据新课标的目标要求,扎实开展作文训练,避免训练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努力提高作文教学的实效性。

1、准确审题,扣题写作

审题就是抽丝剥茧,重点分析题眼。抓住命题中的一些关键字或词,尤其是修饰和限制的词语,这些词语不仅对写作范围起着限制的作用,也是文章特殊要求的标志。认真审题,仔细分析,也就抓住了文章要突出的中心。为了降低中考作文的难度,往往在题目前面都会加一段提示性的语言,如:当你面对“礼物”这个词语时,涌现在你脑海的或许是一段故事、一份感动、一句鼓励……请你以“最好的礼物”为题写一篇600字的作文。在审题的时候,我们就要关注提示语中的“一段故事”、“一份感动”这几个关键词语,或多或少地为学生指出了写作内容和提示了选材的范围。准确的把握题眼,围绕中心来写作,一般不会有太大的失误。

2、深刻立意,超出一般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在看腻了四平八稳的立意之后,那些新颖独到的立意能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为此,在教学中,要提醒学生:同样的题材,可以写出立意相差甚远的不同作文。立意应遵循“求新,求真,求深”的原则,追求“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境界。如:“我品尝了的滋味”这一命题,有的学生补题为“我品尝葡萄的滋味”,从食欲味觉的角度写葡萄的滋味就显得太俗,如果将“葡萄的滋味”与人物建立联系,如每到冬天父亲每年都要将葡萄树埋在地下,春天将它从地里挖出来搭架,讲述父亲与葡萄树的故事,那时我品尝到的葡萄的滋味就不同了,也许是辛劳、是父爱、是责任、是对生命的呵护,立意就不同寻常了。

3、独创视角,认真选材

只有六百字左右,我们不可能什么内容都写,只能选择那些能突出中心主旨的材料来写,而且所选的材料尽量少而精;只能选择那些别人有我没有,别人无而我有的新颖独特的材料来写,尽量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如:“青春岁月”,这个题目,要求学生从小处着手,来回忆往事,写一写家庭故事、写一写真挚的友情、追逐的梦想等方面。只有以自己独特的视角,选择典型的材料来构思作文,我们才会欣赏到优秀的作文。

4、精心布局,独具匠心

在构思文章结构时,光设计好结构的整体性还是不够的,还需要精心布局结构。段落要分明,层次清晰,注意过渡和照应,安排好详略,布局协调,精心设计开头和结尾,采用题记、后记、小标题等方法来巧妙构思,需要做到凤头、猪肚、豹尾,显示出作文的整体性。教师在指导写作时,应引导学生向书本学习,如学习《邓稼先》可以用小标题的形式写;学习《傅雷家书》可以用书信的形式写;学习《春》可以用整齐地段式结构来写景等等。

5、感受生活,体验情感

叶圣陶说过:“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之不尽。”作文所叙述的事情,一定要真实可信,符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有着自己的情感体验,不然,就会陷入感情虚假的泥沼。成功的细节描写往往能够达到“一瞬传情,一目传神”的艺术境界,令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注重细节描写,如我们学过的朱自清的文章《背影》中父亲买橘子的细节描写、《老王》一文中对老王的外貌描写语段、《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中人物的描写等,都是绝好的练习素材,让学生从课文中感受细节刻画,让人物形象更鲜活,让学生再次感受生活,达到情感的渲染,何乐而不为呢。

6、美化语言,表达灵动

语言精美,表达灵动,用真情打动读者。在写作时,可用典雅,笔墨传神;可妙用修辞,句式生辉;可引用诗文,底蕴添香;可方式多样,摇曳多姿;可用流行语,增添情韵。在考场上,使自己作文的语言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往往也是夺人眼球的一条重要途径。因为个性越是鲜明,越能使自己的作文别具一格,从而在众多的作文中脱颖而出。

7、狠抓书写,培养习惯

书写干净整洁,思后再写,必需要改时想好再改,不要一而再再而三的改;書写能美观的要美观,不能美观的要尽量做到工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在学生的书写方面有所作为,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所以教师要狠抓学生的书写,不是“狠”在一时三刻,也不是“狠”在一两个学期,而是要“狠”在整个初中三年,采取多种措施,督促学生练字,强调学生书写要规范、工整、美观,更重要的是不写错别字。

8、字数要够,篇幅要满

中考作文写作要求中明确指出“不少于600字”,可见,字数是写作的硬性要求,也是基本要求。一般来说,试卷给的卷面多是800字左右,对于写作能力强的学生,写到700字左右,留下最后几两行即可,对于写作能力弱的学生,只要超出600字即可。因此在考场写作时务必完成要求的字数。

总之,生活中不是缺少“风景线”,而是缺少发现“风景线”的眼睛。作文教学要想方设法扬长避短,给予学生更多更好的作文指导,

让学生能够灵活掌握写作技巧,关注生活,诵读经典,拓展视野,陶冶情操,写出更多文质俱佳的好文章。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

2、李凌岚.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困境分析及对策研究2015(3)

3、梁军.浅谈如何开展初中作文高效教学作文成功之路2017(5)

猜你喜欢
命题作文选材审题
精审题,明立意,读懂童话
我爱你,妹妹
初三
分析找出题目限制之外的范围,开拓思维,广泛选材
初三
准确审题正确列式精确验证
七分审题三分做
再三审题,由表及里
选材“碰头”好热闹
命题作文“过程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