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C 法同时测定紫菀中三种绿原酸类物质的含量

2021-01-20 06:09李斐然郭伟娜史学礼
文山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紫菀绿原根茎

王 蓉,李斐然,郭伟娜*,史学礼

(1.安徽省中医药科学院 亳州中医药研究所,安徽 亳州 236800;2. 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 合肥 230031;3. 亳州市食品药品检验中心,安徽 亳州 236800)

中药紫菀为菊科植物Aster tataricus L.F.的干燥根和根茎[1]。多生长于潮湿的阴坡、草地、河边、沼泽等地方,海拔400 ~2 000 m,别名:青菀、紫倩、小辫、返魂草[2]。据统计全世界约有250 种,广泛分布于亚洲,北美洲,欧洲,其中中国约有近百种,主要产地有安徽,河北,河南,甘肃,东北,内蒙古,山西,陕西及甘肃南部等地[3]。紫菀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是中医治疗咳喘的常用中药[4],临床常切厚片生用或蜜炙后应用[5]。紫菀用途广泛,国内已有三百多年的栽培史,药材资源非常丰富。现代研究表明紫菀中化学成分较多,主要含有三萜及其苷类、甾醇类、蒽醌类、肽类及黄酮类[3-6]。三萜类成分主要有紫菀酮[7]、表木栓醇、木犀草素等,皆有止咳、化痰、平喘的功效。黄酮类成分是抗炎镇痛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8],山奈酚和槲皮素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9],并且在抑制溶血和免疫调节方面也有较好的作用[10]。绿原酸具有抗过敏、抗氧化、预防心血管疾病、抗肿瘤、抗菌、促进糖类和脂质代谢等作用。香豆素类物质具有抗HIV、抗炎等多种药理活性[11-12]。此外紫菀尚具抗病毒、利尿等药理作用。

目前紫菀常用的含量测定方法是高效液相色谱法,鲜有超高效液相色谱的报道。超高效液相色谱具有迅速高效的优点,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法建立测定紫菀中绿原酸类物质含量的方法,为紫菀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更高效的途径。并采用此方法对紫菀的根、根茎、芽三个不同部位的绿原酸,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B 的含量进行比较,为紫菀的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电子分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型号XPE26);Waters Acquity 超高效液相色谱仪,Acquity UPLC BEH C18 色 谱 柱 ;700VED 型 数 控 超 声 清 洗 器(100 W,25 kHz,合肥金尼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1 mL、5 mL、10 mL 移液管,100 mL 溶量瓶,量筒,德国Brand 公司,均检定为 A 级[13]。

1.2 试药

绿原酸(批号:wkq19010201,四川省维克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异绿原酸A(批号:18121001,成都普菲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异绿原酸B(批号:17121201,成都普菲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甲醇、乙腈、0.1%磷酸为色谱醇,纯化水等。

实验药材来自亳州不同地区,有亳州市十九里马寨村、谯东区铜关村,经安徽中医药大学方成武教授鉴定为紫菀(Aster tataricus L.f),采挖时间为2019 年3 月17 日。

2 方法

2.1 方法

2.1.1 对照品溶液的配制

分别称取绿原酸、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B 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分别加甲醇溶解制成每1 mL含绿原酸0.046 30 mg 、异绿原酸A 0.045 41 mg、异绿原酸B 0.014 30 mg 的对照品溶液,即得。

2.1.2 供试品溶液的配制

将新鲜的紫菀药材洗净后进行分类,可得到紫菀根茎、紫菀根、紫菀芽(母根)3 个药用部分,用烘箱进行烘干,粉碎后再过四号筛,可得3 个紫菀根茎、紫菀根、紫菀芽(母根)的样品粉末,取各样品粉末约1 g,精密称定,至具塞的锥形瓶中,精密量取甲醇50 mL,称重,超声处理30 min,放冷后称重,用甲醇补足后摇匀,用0.22 μm 微孔滤膜滤过,取续滤液,得100%甲醇提取供试品溶液。再取各样品粉末约1 g,加80%甲醇50 mL,按上述相同的方法进行操作,即得80%甲醇提取供试品溶液。

2.1.3 色谱条件

色谱柱:Acquity UPLC BEH C18 色谱柱(2.1 mm 50 mm,1.7 μm);流动相A 为乙腈,B 相为0.1%磷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30 nm;流量:0.20 M/min;柱温:30 ℃ ;进样量:1 μL。色谱图见图1。

图 1 供试品(A)、混合对照品(B)UPLC图

2.2 结果

2.2.1 线性关系的考察

精密量取3 种对照品溶液1、5、10、20、100 mL于100 mL 量瓶中,分别用甲醇稀释至刻度,制得各对照品系列质量浓度,按照2.3 项下色谱条件测定。以绿原酸、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B 进样量为纵坐标(y),对应峰面积为横坐标(x),分别绘制曲线,得到回归线方程分别为:绿原酸y=0.0002x+4E-15(r=1)、异绿原酸Ay=8E-0.5x+0.0948(r=0.9997)、异绿原酸By=7E-0.5x(r=1)。结果表明绿原酸、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B 进样量分别在0.463~46.3 mg、0.4541 ~45.41 mg、0.1430 ~14.30 mg 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2.2.2 精密度试验

精密吸取2.1 项下3 种对照品溶液,按2.3 项下色谱条件采用标准对照法进行测定,重复测定6 次,进样量1 μL。结果绿原酸、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B 的RSD 值分别为1.09%(n=6)、0.82%(n=6)、1.53%(n=6),结果表明精密度良好。

2.2.3 稳定性试验

取上述供试品溶液,分别于0,3,6,12,24 h测定绿原酸、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B 的峰面积,进样量1 μL,结果相应3 种成分峰面积的RSD 值分别为1.46%(n=6)、1.28%(n=6)、2.01%(n=6),表明供试品溶液在24 h 内稳定性较好。

2.2.4 重复性试验

取同一批紫菀样品6 份,精密称定,分别按2.2项下的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按2.3 项下色谱条件采用外标一点法测定,进样量1 μL,结果样品中绿原酸、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B 的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0.036 0,0.006 5,0.001 1 ,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62%,1.05%,1.00%

2.2.5 加样回收试验

取已知含量的紫菀样品,共6 份,各约1 g,精密称定,分别精密加入绿原酸对照品溶液(4.63 μg/mL)、异绿原酸A 对照品溶液(4.541 μg/mL)、异绿原酸B 对照品溶液(1.430 μg/mL),加入甲醇补足至100 mL,按2.2 项的方法操作,制得供试品溶液,按2.3 项下色谱条件采用标准对照法进行测定,进样量1 μL ,试验测得绿原酸回收率为98.7%(RSD=1.68%), 异 绿 原 酸A 的 回 收 率 为96.6%(RSD=1.04%),异绿原酸B 的回收率为97.14%(RSD=0.98%)。

2.2.1 紫苑地下不同部位不同浓度甲醇提取液各种绿源酸含量

表1 紫菀地下不同部位、不同浓度甲醇提取液各种绿厚酸含量比较

根据实验结果发现,紫菀根、紫菀根茎、紫菀芽(母根)中,根茎中绿原酸类的含量最高。紫菀根中所含绿原酸、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B 的量在三者中最低。采用甲醇、80%甲醇溶液分别提取紫菀地下不同部位,运用比较法可以得出,把甲醇作为提取溶剂更具有优势。因为提取效率更高,样品干扰少,使得测定结果更加准确和明了。

2.2.7 检测波长的确定

通过对绿原酸、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B 三种成分紫外吸收曲线的分析比较,可以得出紫菀药材不同部位中绿原酸、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B 均在330nm 左右有较高的紫外可见吸收,使得检测更加方便、检测结果更加准确,各成分色谱峰分离的更加分散,没有集中在一块,实验结果更加明显和突出。

2.2.8 流动相的确定

对多种流动相进行了尝试,其中包括甲醇-磷酸溶液、甲醇-甲酸溶液、乙腈-磷酸溶液、乙腈-甲酸溶液等流动相系统。实验发现以乙腈-磷酸溶液流动相,可以使绿原酸、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B 各成分的峰形和分离度良好,最终选择乙腈-磷酸溶液为流动相。

2.2.9 提取溶剂与提取方法的确定

此次试验分别采用80%甲醇、100%甲醇溶液配制供试品溶液。并对超声提取与加热回流两种提取方法进行了考察,经过测定之后得出,用100%甲醇配制的供试品溶液中绿原酸、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B 的含量比用80%甲醇配制的供试品溶液的含量高。实验还发现不同提取方法对所测含量的影响不大,但超声提取相对简单、方便、快捷、节约时间,因此选用100%甲醇为溶剂超声提取紫菀药材。

2.2.10 浓度的确定

参照图2 的光谱图,各成分的吸光度大致都在0.2 ~0.7 范围之内。所以使用此浓度更加合适,各成分的色谱峰分离度满足色谱系统试验要求。在此浓度下进行实验,使测定的数据更加合理和准确,最终的结论更加具有说服力和可信度。

3 结论

首先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同时测定绿原酸、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B 含量的方法,方法简单方便、快速高效、分离度较好、灵敏度高,而且应用范围广泛,适应性较好,从供试品色谱图中可以看出精密度、稳定性、线性关系、重复性、加样回收率的测定都符合实验要求,各成分的峰形均比较良好,峰面积与浓度成正比例。其次实验测定了紫菀不同地下部位三种绿原酸类物质的含量,发现紫菀地下不同部位绿原酸类物质的含量存在差异,其中紫菀根茎中绿原酸类的含量最高。芽(母根)中绿原酸类物质的总含量介于根与根茎之间,但根据药典芽属于非入药部位。目前未见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紫菀中各成分的含量,超高效液相色谱法为紫菀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有效的可靠地分析方法,对进一步研究紫菀的各种成分的含量差异,充分发掘其新的药用价值具有一定的意义,期望通过更深入的研究促进紫菀各部位合理使用。

猜你喜欢
紫菀绿原根茎
基于DNA条形码鉴别缘毛紫菀及狭苞紫菀
蓝玉簪龙胆
不同银花类药材提取的绿原酸含量研究
润肺、通二便的紫菀
从狗尾巴草到蝈蝈笼
HPLC法同时测定细叶亚菊中绿原酸和异绿原酸A的含量
培育流翔高钙根茎类蔬菜实用技术
不同甜叶菊品种叶中绿原酸类成分的比较研究
止咳通便话紫菀
紫菀亦是通便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