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自开埠与滇越铁路通车对云南近代对外贸易格局的影响

2021-01-20 06:09
文山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蒙自进出口海关

于 欣

(云南大学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1)

近代中国社会经历由传统封建社会向近代转型的过程,期间以英国、法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了从中国大量掠夺自然资源和瓜分地方财政,将一整套西方海关管理体系移植到中国。蒙自海关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设置的。

蒙自在清末民初时期是云南省最大的对外贸易口岸。法国自1858 年至1883 年对越南进行了3 次侵略战争并完全征服越南后,为进一步扩大其在东南亚及中国的实际利益,法国于1883 年12 月至1885 年4 月发动中法战争并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其中,《中法越南边界通商章程》和《中法续议商务专条》中规定,蒙自被列为商业集聚地。后有中法《续议商务专条》,蒙自成为开埠通商口岸之一。1889 年蒙自海关正式运行。蒙自海关设立以后,很快成为云南省第一口岸,从1903年到1930 年间蒙自口岸进出口贸易份额占全省的78.48%,即使是最小年份的1915 年,也占有全省进口贸易份额的69.46%。[1]95

蒙自海关之所以成为云南第一海关,既是云南对外贸易目标市场从东南亚、南亚地区市场向欧美等世界市场的转向,也得益于云南第一条铁路——滇越铁路的开通。滇越铁路的修建缘起于1898 年4月中法两国达成的一项协议,清政府承认法国及法国公司在中国修建铁路的权力,并出让土地用于法方修建一条连接越南北部到云南府的铁路。滇越铁路全长859 公里,从越南北部边境的老街镇开始,途经南溪河谷连结云南。1901 年滇越铁路越南段开始动工,1903 年竣工通车;中国云南段1904 年开工,1910 年4 月1 日竣工,全线通车运营。

滇越铁路是云南第一条铁路,也是云南第一条现代交通道路。滇越铁路通车直接促进了云南本地的商品货物流通及人员流动,促进了沿线地区经济发展,沿线诸如昆明、宜良、开远、个旧等城市、市镇因滇越铁路通车而变得繁荣。虽然滇越铁路建设的初衷是用作法国殖民统治者实现打开中国西南地区大门、掠夺云南矿产资源、占领中国西南市场等政治与经济侵略目的的工具,但滇越铁路对云南现代工业的起步起到一定的积极支持作用。原本无法通过传统驮马及水路运输的重工业产品,得以通过滇越铁路从西方工业化国家运抵云南,开启了云南现代工业发展的帷幕,但滇越铁路开通后一段时间内进口的重工业品则更多是西方列强用于加速开采和掠夺云南本地自然资源的工具。

1 蒙自通商后云南对外贸易发展的转向及滇越铁路对进出口贸易的支撑

洪通往老挝或缅甸,三是经保山、腾冲通往缅甸。从商道历史发展来看,腾冲通往缅甸的这条滇西跨境通道,在很长的历史时期一直是云南最重要的对外通道,这条道路从滇西南的腾冲出境至缅甸,不仅可以连接老挝、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而且可连接印度、巴基斯坦等南亚国家和地区,商路辐射范围要大于另外两条。

20 世纪初,在英法殖民帝国占领中国市场的企图下,蒙自、思茅、腾冲被迫开埠通关,云南海外市场从面向东南亚、南亚开始转向了更大、更广阔的以欧洲国家为主要贸易对象的国际市场。经蒙自通往越南南部港口的道路,因运输距离短,承担了云南市场与世界市场对接的重任。在这条道路上,越南只是转口贸易中转站,出口商品经由越南海港转口香港,然后与欧美国家进行贸易,才是这条通道的主要使命。

当时世界市场,对云南有色金属矿产品十分青睐,以锡矿为主的矿产品出口成为云南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自1889 年蒙自开埠通商以来,这条道路就承担了云南主要出口商品大锡的出口运输重任。当然,这也得益于锡矿产地与这条道路的就近关系。锡矿产自蒙自毗邻的个旧,两地相距仅30 多公里。在滇越铁路未开通前,出口的大锡从蒙自海关办理相关出口手续以后,由马帮运到距离蒙自50 多公里的蛮耗,这是红河水运的一个码头,当时这里是蒙自海关的分关。出口的货物在此装船,然后经红河水道运往越南老街,然后通过法国在越南建的铁路转运至南部港口,再经货轮转运香港。从香港进入云南市场的商品亦通过相同的道路运往云南。这就是前述蒙自开关后,迅速成为云南第一关,其进出口总额占全省近80%的原因所在。

滇越铁路的开通,货运规模大、货运成本低、不受气候条件限制、且可减少货物运输的交通工具转换等诸多优势迅速显现出来,大大提高了云南对外贸易规模,体现了现代交通在发展贸易方面的重大作用。

对比蒙自海关和思茅海关的关税收入①,可以很明显地看到滇越铁路在拉动对外贸易发展的作用。据1895 年《续议商务专条附章》第三条规定,思茅被指定为对法越开放贸易的口岸之一。1897 年2 月,思茅海关开放。从1897 年开始才有关税记录信息,见表1。

历史上云南有三条主要的对外通商通道,一是经开远、蒙自通往越南,二是经思茅(今普洱)、景

表1 蒙自海关和思茅海关关税额对比单位:海关两

从表1 可以看到,蒙自海关关税一直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开埠通商以后,关税的增长更是进入迅猛发展的阶段,1902-1911 年这10 年间,较前5 年呈现出成倍增长的特点。而思茅海关自从开埠通商以来,一直处于低水平徘徊不前的态势。

《近代云南海关十年报告译编》一书中,还有一组数据值得关注,那就是蒙自海关和腾越海关进出口贸易货值的数据,这组数据并不全面,蒙自海关只有1892-1901 年的数据,而腾越海关则缺前面这10 年数据,有1903-1911 年数据。本文摘其部分年份数据见表2。

表2 蒙自海关与腾越海关进出口商品总额比较单位:海关两

从表2 可以看到,蒙自海关在通商以后进出口的货值每年均呈现出大幅度增长,在1901 年以前的进出口货值总量,与10 年后腾越海关的进出口货值相比较,都高出较大幅度。

表3 蒙自海关、腾越海关与思茅海关进出口商品总额比较[3]单位:国币千元

由表3 可见,蒙自通商后,蒙自跨境通道作为云南最重要的对外商道,相较于腾越海关及思茅海关的年进出口量,蒙自海关的年进出口量有着较为明显的数量优势。滇越铁路的开通,进一步加强了蒙自海关作为云南省最重要通商口岸的地位,从而进一步扩大了蒙自海关的进出口量并巩固其云南最大口岸的地位。滇越铁路开通前后蒙自海关进出口量的明显提升也直接反映出滇越铁路对于云南省通关商品流动性的极大提高,同时蒙自海关进出口量的明显提升也间接反映出滇越铁路的开通对云南近代社会对外开放作出重要贡献。

2 滇越铁路通车前后蒙自海关进出口商品结构分析

滇越铁路在促进对云南对外贸易方面的贡献,还可以通过蒙自海关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分析来进行了解。

2.1 云南出口商品变化情况

蒙自海关于1889 年8 月24 日正式开关,至1910 年滇越铁路连通法属越南与云南昆明,其间为21 年。在1889 年至1891 年间,蒙自海关大宗商品中大锡占有绝对的优势地位。除去鸦片,蒙自口岸离埠商品中80%货值出自大锡,最高时甚至高达95%,其他所有出口商品合计往往还不如大锡出口值的三分之一。[1]164具体而言,1889 年蒙自海关出口大锡4 232 担,1890 年蒙自海关出口大锡22 121担,1891 年蒙自海关出口大锡29 167 担。同期税收1889 年3 174 两、1890 年16 590 两、1891 年21 875 两。得益于滇越铁路的开通,大锡的出口量激增。直接从1903 年的4.1 万担增加至滇越铁路开通后的10.2 万担。进一步加强了大锡在云南对外贸易出口中作为大宗商品的地位。

相对于传统驮马运输,滇越铁路的开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道路运输能力,对于大锡之类粗重货物的流通性得到质的改变。铁路这一现代交通运输工具,也大大降低了大锡的运输成本,使云南大锡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得到提高,这是滇越铁路开通对云南大锡出口所产生的直接影响。

滇越铁路的开通,还从供给的角度间接影响了大锡的出口。滇越铁路的开通,使得原本无法通过驮马或河运运输的大锡矿砂冲洗、熔铸和冶炼等大型工业设备得以通过滇越铁路运抵云南,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云南本地大锡的产量,提升了大锡在整条横跨云南和西方资本主义殖民地的原料及工业产业链上的供给量。

然而可惜的是滇越铁路的开通并没有改变蒙自海关出口商品的结构变化。滇越铁路开通后云南全省大锡出口值依旧占到出口总值的85.6%,其余出口商品都为钨矿砂、生牛皮、猪鬃、熟皮及药材等原材料[4],一直到1937 年大锡依旧占到出口总值的75.98%[3]181。因同时期蒙自海关出口量占云南全省出口量的约94%,同时期云南全省出口情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反映云南省经蒙自海关出口的商品情况。滇越铁路的开通并没有使得蒙自海关出现占较大出口比重的工业加工品,其出口商品种类依旧以原材料为主。开埠之后,云南对外贸易开始处于全国对外贸易格局中前沿的位置,对外贸易快速发展,从而加强了云南与世界市场的联系,但其发展水平依然较低,在全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中并不突出,而且还是以单一资源输出主导下的畸形发展的对外贸易[5]。滇越铁路的开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没有明显推动云南本地产业的升级,也没有引起蒙自海关出口商品的结构变化,这直接说明了滇越铁路修建的根本目的是延伸法属越南在云南省内的势力范围、加速对云南省自然资源的掠夺,而非是促进云南本地出口商品结构的升级。

2.2 云南进口商品的变化

进口方面,蒙自海关进口商品虽然种类繁多,但历年进口最大宗商品当属棉纱,棉纱的进口量常年超过蒙自海关进口货值的一半以上,呈现为单一商品垄断进口的情形。

蒙自海关从1889 年至1890 年间进口货物货值低于出口货物货值,呈现出贸易顺差态势。这说明,在通关前,经蒙自向越南方向出口的商品,仅仅是满足滇越两个区域市场之间的互通有无的互补性贸易。因越南市场规模较小,云南对越贸易呈现出顺差态势。

自1891 年蒙自通关后,面向西方国家的对外贸易得以拓展,蒙自海关进口货值便大于出口货值,贸易差额由起初的顺差变为逆差。大量来自于香港和越南北部的棉纺织品及来自日本的火柴和美国的煤油等工业化产品使得在这一阶段的蒙自海关出现了贸易逆差。例如在1901 年的灰衫进口数相较于1892 年上涨4 倍多,白衫和32 洋标布的进口数也在这一时期翻倍,10 号印度棉纱、日本棉布等进口量也成倍数增长。这是马帮+水运时代的贸易情况,从蒙自海关紧扣的商品已经呈现出明显增长。

滇越铁路通车之后,便利的交通运输使面纱的运输成本大大降低,国外棉纱的运输成本高的问题得到了解决,棉纱的进口量大大增长。云南进口棉纱主要来源于印度、日本和越南,还有从香港转口的国产纱,其中经由蒙自海关进口的主要为日本纱和越南纱。1910 年进口日本纱1 175 公担,进口越南纱12 752 公担,而同期合计进口68 622 公担,经由蒙自海关的进口量约占同期进口值20.29%。至1914 年,进口日本纱8 113 公担,进口越南纱21 809 公担,而期合计进口95 756 公担[6]191。经由蒙自海关的棉纱进口量已上升至约占同期进口值31.25%。如果单看日本纱的进口量在四年间膨胀了6.9 倍,越南纱进口量膨胀了1.7 倍。

从进口商品结构来看,在滇越铁路开通之前,棉纱的进口一直是印度棉纱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1897-1909 年间,英属印度纱进口量总和为721 898公担,同期云南进口日本纱总和为23 351 公担,约为同期进口印度棉纱量的1/30,同期云南进口法属越南纱总和为28 833 公担约为同期进口印度棉纱量的1/25[6]150。总体来讲在这一期间,经由蒙自口岸的日本纱和法属越南纱占进口棉纱总量的6.7%。可见,在这一时期云南的棉纱市场为印度棉纱所品垄断。

滇越铁路开通后,进口日本纱及进口法属越南纱的比例由1910 年的占全省同期棉纱进口总值的20.29%,提升至1914 年的31.25%。可以看出滇越铁路的开通在极大的拓展了蒙自进出口货物运量的同时,还直接的改变了云南进口棉纱被印度垄断市场的现实。而印度作为英属殖民地,印度棉纱的真正主人是英国。这一贸易格局被打破,意味着滇越铁路的开通直接导致云南近代对外开放的重心从英国向法国转移。当然,这并没有能够达到驱逐英国的市场份额的目标,只是表明,近代云南进口大宗商品由英国单一垄断的局面被打破,形成了英法寡头垄断云南市场的局面。

滇越铁路开通对云南重工业成品的进口产生了较大影响。在马帮贸易阶段,受制于运输,贸易规模有限,特别是大型机械等重工业产品因交通的限制几乎无法进口。滇越铁路开通之后,铁路运输消除了以往小船、驮马对于单位货物重量运输限制的瓶颈。如之前受制于帆船单位极限运力4 吨及驼马运输单位运力150 斤限制而无法运输的重工业成品,如今得以通过铁路运输进入云南,诸如昆明的近代自来水处理设施和管道系统、蒙自周边的锡矿开采机器等都通过滇越铁路输送进云南。这些重工业制成品进入云南,开启了云南近现代化发展的新篇章。如1915 年筹建、1918 年正式开机售水的云南自来水厂,所有的机器和配件都通过滇越铁路从欧洲进口,其电机是德国西门子公司产品,水泵则从法国SS 公司进口。

以上分析表明,滇越铁路的通车并没有从根本上打破云南本地通过蒙自海关向外出口物的构成,只是通过运力方面的提升了货物出口量。对于进口货物方面,滇越铁路的开通通过提升国外轻工业制品的数量及种类极大程度的丰富了云南本地的商品市场,但同时也限制了本地的轻工业发展。滇越铁路在进口货物方面最大的贡献是从根本上打破了以往驮马及水路运输无法有效运输重工业品的瓶颈,伴随滇越铁路而来的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重工业品在这一时期有条件进入云南,直接推动了云南的近代化进程。

3 滇越铁路通车后对进出口商品物流的影响

自从1889 年蒙自开埠通商以来,蒙自成为云南省重要的重要进出口通商口岸。云南经蒙自的进出口商品或经过广西、广州转香港,或经越南转香港。主要通过两条交通通道,一条是:昆明—宜良—盘溪—开远—蒙自—个旧—越南北部—香港—其他国家和地区。另一条是:昆明—宜良—盘溪—开远—蒙自—个旧—文山—富宁—广西—广州—香港—其他国家和地区。

在滇越铁路开通前,这两条道路都需要马帮和船运结合的方式进行进出口商品的运输。从蒙自经广西到广州,路途行程时间颇长。1889 年,受命于法国政府前来云南开埠通商的蒙自海关职员3 人,从广州启程,通过走西江水路至百色,再由百色乘轿到达蒙自,自广州启程至蒙自,全程共103 天。[2]1与之相类似的,由蒙自向广州通往香港也需通过船运和驮马交替运输,如此长距离的马帮驮运和船运,非常耗费时间和人力。通常而言,数量较大且笨重的进出口商品,不会选择这条商道运输,而是经由越南转口贸易。故有所谓“滇南所产铜、铅、铁、锡、鸦片烟,取道红河出洋;各项洋货,又取道红河入滇,愈行愈熟,已成通衢。”[7]18之说。经蒙自通往越南北部的运输通道,同样通过驮马和红河船运混合运输方式或者是单纯通过驮马进行货物运输。云南的主要出口货物锡矿,主产地为个旧,出口量巨大的锡矿,均由马帮从个旧运至蛮耗,由蛮耗经水路运往越南,再由越南进行转口贸易。

在滇越铁路尚未开通前,驮马运输量和船运吨位量都随着外贸的增长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自1892-1901 年,驮马运输总量(包含进口、出口及转口)由1892 年的103 955 头单向增加为1901 年的234 629 头,驮马数量的单向增加同样可以看作是蒙自海关通行陆路货物运力的单向增加。航运方面,由1892 年的1882 只船总吨位5 666 吨单向增加为1901 年的10 549 只船及吨位28 197 吨,同样意味着蒙自海关通行的水路运输运力的单向增加。

1910 年滇越铁路通车时,蒙自海关与越南北部相连的货运通道已基本由铁路运输替代以往的驮马运输及红河航运。1908 年,由于部分滇越铁路已经修通,当时的驮马运力已经下跌至139 575 头。到1911 年滇越铁路完全开通近一年后,蒙自海关驮马运力直接下降至24 头。同样,1908 年部分修通的滇越铁路也使得船运吨位下降至24 274 吨,到1911年滇越铁路完全运行一年时红河航路运输已下降至3 357 吨。

正如时任蒙自海关税务司官员谭安的记述:“铁路通车引起地方的一个重大变化是对骡马和帆船运输的排挤……几乎不需要更多令人信服的证据来说明1909 年蒙自—碧色寨铁路开通和1910 年火车抵达云南府所带来的直接影响,也正是从那时起蒙自海关在上述两地设立分关。”[2]39可以讲滇越铁路的开通对于蒙自海关进出口货物的物流线路的影响是直接的,并且在铁路开通仅仅一年之内便完成了对于传统驮马陆路运输的完全替代并发挥了对于绝大部分航运的替代作用。

商品运输成本是物流管理的重要内容。在滇越铁路开通之前,经蒙自海关的传统货物运输大体上可分为马帮驮马运输和水路航运。相较于滇越铁路,这两种传统的运输方式一方面运输效率较差,运输速度和货物运输量都不尽人意,单位运输效率较低、运输成本较高。另一方面,由于云南当时的社会背景(社会治安差、匪患较多)等因素,货物运输途中常常会遭遇土匪抢劫,一旦出现这类问题,其沉没成本也往往让商人损失惨重。以陆路运输来看,传统的驮马运输从蛮耗到蒙自运价在每头1 市两到1.9 市两不等,每头驮马的运力在65 斤左右。相较于航运的遇险风险,传统驮马陆路运输则主要蓄力运力小、长距离运输缓慢等造成了运输成本居高不下,并且还存在诸如匪患等,可能造成巨大沉没成本的风险。

滇越铁路开通后,从越南海防到昆明的每吨运费仅为越南币二十七元一角六仙[7]81。一方面是较低的货运成本,另一方面是滇越铁路在时间成本上也有巨大的节约。据《新纂云南通志》载:“自海防以至昆明,共计车站三十有六,计第一日自海防至河内,只需三小时……第二日自河内至老街,晨七时开,下午五时到……第三日自河口至阿迷,晨六时开,下午七时到……第四日自阿迷至云南省城,晨六时开,下午五时到”[8]。由此可见,自越南海防到中国昆明的普通列车即可在4 日之内抵达,时间成本大大节约。不仅如此,与航运相比较,铁路运输不受季节影响也很少受恶劣天气影响,可全年全天侯通行,在防范沿线土匪抢劫等方面亦有优势,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和运输风险,对促进对外贸易的效应是非常显著的。

4 结语

应该看到,蒙自开埠通关和滇越铁路的修建,这是法国殖民统治者妄图打开中国西南地区大门,掠夺云南矿产资源,占领中国西南市场这一经济侵略目的下的结果,表明中国晚清时期国力日衰、政府无能、中国日益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正是法国殖民主义的这一经济侵略目标,使蒙自这一通商口岸开埠以及滇越铁路的建成,对云南的对外贸易格局产生了巨大影响:蒙自口岸成为云南三大通商口岸中最重要的口岸,其进出口总额占据了云南省进出口总额7 成以上的份额。这意味着,云南对外贸易的重心从传统的面向东南亚南亚市场转向了更为广阔的西方发达国家为主体的世界市场。滇越铁路通车后,蒙自海关出口商品结构没有明显变化,这说明滇越铁路本身只是西方帝国主义势力之间相互竞争和加速对云南自然资源掠夺的工具而修建的,滇越铁路的开通并没有促使云南省内明显的产业升级。出口商品在很长时间内依旧是以工业原材料为主。但是进口商品的商品结构发生的改变有其特别意义,以棉纱为主的轻工业产品市场占主导份额,表明中国西南棉纱市场从英国导向转向了法国导向,滇越铁路作为英法势力在云南地区竞争的工具为法国在向云南省内倾销工业品带来了较大优势。虽然重工业产品在进口商品中占有一定份额,但在滇越铁路开通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仅有一部分重工业品被进口用于推动云南的近代化进程,更多的重工业品进口的最初目的仅仅是加速对于云南省内自然资源的开采,虽然滇越铁路的开通通过提升国外轻工业制品的数量及种类极大程度的丰富了云南本地的商品市场,但同时也限制了本地的轻工业发展,使得云南本地出口商品长时间停留在工业原材料阶段。

注释:

① 蒙自海关和思茅关的关税收入数据主要来自《近代云南海关十年报告译编》(许新民、康春华译著,云南人民出版社2018 年)。本文主要以这本书中的数据进行分析,下文若无特别说明,数据均来自该书。

猜你喜欢
蒙自进出口海关
今年上半年我国化肥进出口双双下降
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应用人性化手术室护理干预的效果
进出口经理人
《进出口经理人》征订
超级杂交稻蒙自示范基地开始移栽
释疑解惑
关于未纳入海关统计的货物贸易收支统计研究
外贸企业海关合规重点提示
毕业一起去旅行:云南蒙自市
2017年2月热带作物及其成品进出口情况(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