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照“形式”,让语言和思维融合发展

2021-01-20 04:33占桔林
教育界·下旬 2021年12期
关键词:融合发展形式思维

【摘要】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阅读教学不能只满足于知晓文本的“内容”,也不能止步于领会文本的“涵义”,还应进一步观照语言表达的“形式”,有效促进学生语言和思维的融合发展,彰显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

【关键词】形式;语言;思维;融合发展

作者简介:占桔林(1982.08 -),女,浙江省杭州钱塘区听涛小学,一级教师,主要研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内容人人看得见,涵义只有有心人得之,而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个秘密。” 歌德谈论艺术的这句至理名言,其实对语文教学也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阅读教学不能只满足于知晓文本“内容”,也不能止步于领会文本“涵义”,还应关注表达“形式”,实现学生语言和思维的融合发展。

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在“组块教学”研究中提出了“以发展学生的言语智能为核心”的教学主张,认为“发展学生的言语智能是语文学科的独当之任”。薛老师的教学主张抓住了语文课程的本质。

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语言和思维处于发展关键期。那么如何在这个时期有效促进学生语言和思维的融合发展呢?笔者以为,观照表达形式,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的遣词用语、谋篇布局、写作手法,是有效的切入点和抓手。下面以小学高年级小说阅读教学为例,谈谈具体的策略。

一、观照“形式”,体会人物描写的精彩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课文《景阳冈》选自古典小说《水浒传》第二十三回,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写了喝酒、上冈、打虎和下冈四个情节,其中打虎部分无疑是整个故事情节的高潮,通过一系列动作描写,生动刻画了武松胆大心细、力大无穷、身手不凡的英雄好汉形象。复述“武松打虎”这个情节,评价武松这一人物形象,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为有效达成教学目标,笔者进行了如下的教学设计。

首先,让学生细读课文中描写武松打虎的语段,一边读一边想象打虎的画面。

接着,出示一组打乱顺序的连环画(图1),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正确排序,并引导学生概括梳理出武松打虎的三个阶段:防守——僵持——反攻。

然后,让学生再次细读文本,圈出武松打虎的关键动词,完成动作流程图(图2),根据动作流程图思

考与讨论:作者写武松打虎,为什么要用那么多文字描写老虎?教师引导学生明确:老虎的表现可以反衬武松的勇武和机智,更能显示武松打虎的精彩。

最后,让学生借助动作流程图,用自己的话详细复述武松打虎的情节。其要求和步骤:(1)抓住关键动作,不看课文而尽量用自己的话来讲述;(2)可以与同桌合作,分角色复述,一人复述武松的角色,一人复述老虎的角色;(3)可以适当地加上动作、语气和神态,增强复述时的表现力;(4)再次出示排好顺序的连环画(图3),让学生配上生动的解说。

这样的教学设计,教师可以聚焦语言表达的“形式”,运用连环画的直观形象和简洁明了的流程图搭建学生的学习“支架”,引导学生聚焦关键词语,品味语言文字的精彩,这让课堂充满浓浓的“语文味”,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语言和思维的融合,发展学生的言语智慧。

二、观照“形式”,领略故事情节的曲折

优秀的文学作品在谋篇布局上往往别具匠心,或体现在写作材料的组织取舍方面,或体现在记叙内容的疏密详略方面,或体现在行文线索的明暗交织方面,或体现在文章结构的布局安排方面。小学高年级的阅读教学,可以借助思维导图的阅读支架,引导学生领略文章谋篇布局的特点。

课文《刷子李》选自冯骥才创作的小小说中的经典名篇。在语言表达形式上,这篇课文有两大鲜明特点:一是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二是跌宕起伏而又出人意料的故事情节。教学时,笔者借助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探究曹小三的心理变化过程,并绘制曹小三对师傅的相信指数曲线图,感受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体会侧面描写烘托人物形象的精妙绝伦,领略小小说的文体特点,初步掌握小小说的阅读策略。以下是笔者的教学实施过程:

师:刚才我们通过品读,感受到了刷子李的技艺高超。这篇课文要写的是刷子李,可是我们发现,文中还有一个人物——曹小三,写得也很具体。为什么要写曹小三呢?

师:请大家默读课文,画出描写曹小三的有关句子。想一想,曹小三的心理活动发生了怎样的起伏变化?通过个体研读,小组合作,集体交流,完成思维导图(图4)。

师:这篇文章的主角是谁?(刷子李)那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么长的篇幅来写曹小三的心理变化呢?引导学生体会两点:一是刻画曹小三的心理活动,使小说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二是对曹小三心理变化的侧面描写,烘托了刷子李的技艺高超,令人印象深刻。

该教学设计借助思维导图这个支架,形象、直观地呈现了课文的故事情节发展变化过程,引导学生发现故事的一波三折,体悟曹小三的心理活动,可以更深入地品味人物形象,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与探究精神,真正实现了学生语言和思维的融合发展。

三、观照“形式”,体会小说主题的深刻

《在柏林》是一篇經典的微型小说,讲述了在一列从柏林驶出的火车的车厢里,一位神志不清的老妇人不断地大声数着“一、二、三”,两度遭到两个小姑娘的嘲笑,当一位头发花白的准备上前线的预备役老兵道出真相时,车厢里陷入一片死寂。小说篇幅非常短小,寥寥三百多字,却深刻地反映了一个表现战争灾难的宏大主题,以小见大显然是这篇微型小说运用得最成功的写作手法。教师如何抓住小说“以小见大”这一创作形式的特点,引导学生体会战争带来的深重灾难呢?请看下面的教学设计。

第一板块:聊聊战争,讨论经验世界。回顾单元语文要素:阅读小说要通过情节、环境来读懂人物形象。如果要写一篇表现战争主题的小说,根据阅读或观影经验,你会怎样设计环境、情节和人物这三个小说的要素?谈话交流中归纳出三个关键词:战场、战斗、战士。

第二板块:细读文本,交流阅读感受。细细品味这篇小说,在自己最受触动的地方做批注,交流分享阅读感受。绝大多数学生选择了预备役老兵道出事实真相的那段话:

“小姐,”他说,“当我告诉你们这位可怜夫人就是我的妻子时,你们大概不会再笑了。我们刚刚失去了三个儿子,他们是在战争中死去的。现在轮到我自己上前线了。在我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啊!”

在学生交流感受后,教师补充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资料,帮助学生理解战争给人们带来的重大灾难。

第三板块:梳理细节,完成课堂学习单。出示课堂学习单(见表1),让学生再次走进文本,梳理细节,完成学习单,然后交流反馈(表中第三列内容为交流反馈后补充完善的)。

第四板块:聚焦写法,体会小说主题。“横向对比看表格,你有什么发现?或者你有什么疑惑?纵向对比看表格,你有什么发现?或者你有什么疑惑?这篇小说为什么要通过如此‘不一样’的环境、情节和人物来表现战争灾难的主题?”教师利用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发现文本表达的深意,使学生了解和归纳文章中运用的“以小见大”写法。

以上教學设计,教师紧扣微型小说“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利用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的思考层层深入,挖掘文本表达深意,体现微型小说结构与写法上的独特性,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刻体会文章所表现的主题。

四、观照“形式”,习得语言表达的经验

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理解与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所以教师必须让学生习得语言表达的经验。读写迁移是获得语言表达经验最行之有效的途径,其关键在于如何创设有效的语境,怎样实现读写的迁移。

六年级上册课文《穷人》是列夫·托尔斯泰的短篇小说,塑造了渔夫、渔夫的妻子桑娜、邻居西蒙等穷人形象,而渔夫的妻子桑娜是小说中着力塑造的一个主要人物形象。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描写的是桑娜把邻居西蒙两个幼小的孩子抱过来之后的心理活动: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细细品味这段文字,体现了桑娜的忐忑不安、激动、紧张、担心、害怕、自责、后悔、坦然等一系列矛盾复杂的心情。桑娜既放心不下邻居西蒙的两个孩子,又不忍心为丈夫增加沉重的生活负担,因此她感到忐忑不安,心情十分复杂。这种看似杂乱无章的心理活动,恰好表现了桑娜内心的柔软与善良。

桑娜的邻居西蒙是小说中塑造的另一个穷人形象,但是文中只描写了她去世时的场景和外貌,她生前的言行、心理,文中只字未提,而通过留白为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显然,这是作者在创作小说时有意为之的艺术表现手法。针对文本表达形式上的这个鲜明特点,笔者在教学时设计了如下学习活动。

学习活动一:体会桑娜忐忑不安的心理活动。引导学生通过批注式阅读,体会桑娜的一系列复杂心情,感受桑娜善良的品质。

学习活动二:发现作者描写桑娜心理活动的形式。作者是如何把桑娜忐忑不安的心理活动具体生动地描写出来的呢?你发现了哪些语言表达的特点?交流中引导学生发现:(1)心理活动的杂乱无章,毫无逻辑;(2)大量使用了省略号、问号和感叹号。

学习活动三:展开合理想象,推想西蒙临死前的心理活动。西蒙临死之前,内心一定十分纠结、挣扎。面对两个年幼的孩子,她的心情是怎样的?她会想些什么呢?

学习活动四:模仿作者描写桑娜心理活动的方法,试写一段关于西蒙去世前的心理活动的文字。写好后进行交流反馈。以下是学生写的一个片段:

西蒙躺在床上,已经奄奄一息。她知道自己即将走到生命的尽头,只是放心不下两个可怜的孩子:“唉,我可怜的孩子!我死了,你们怎么办呢?……去求求邻居桑娜吧,只有把你们托付给桑娜,才是唯一的办法了!……不,不行!……桑娜自己已经有五个孩子,她的日子已经够艰难的了!如果再把你们托付给她,这不是雪上加霜吗?我怎么可以向她提出这样的要求呢?……可是,我就要死去了,我可怜的孩子,我怎么忍心把你们抛下啊?……如果没有人照顾你们,你们都会被活活饿死的!……我该怎么办?我可怜的孩子!……”西蒙使出最后的力气,脱下自己的衣服,裹在两个孩子的身上,又解下自己的旧头巾,裹住了两个孩子的小脚。她的手垂了下去……

以上教学过程中,学生由读到写,从“读懂”语句的意思到“习得”语段的表达特点,再进一步聚焦到“用”,使学生获得语言表达的经验,实现语言与思维的深度融合。

语言与思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思维常常需要借助语言进行,语文学习的过程本质上也是借助语言文字进行思维的过程。语言总是离不开思维,没有思维含量的语文学习是没有“生命力”的。实现语言与思维的融合发展,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使命。观照文本的表达形式,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的遣词用语,理清谋篇布局,明确写作手法,是实现学生语言与思维融合发展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融合发展形式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经济新常态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与发展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