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辰倭乱时期移居明朝的朝鲜流民考

2021-01-24 07:06朴现圭马元杰
东疆学刊 2021年1期

[韩]朴现圭 马元杰

[关键词]壬辰倭乱;明军;朝鲜流民;移居中国

[中图分类号] D5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007(2021)01-064-07

纵观朝鲜民族的中国移居史,因山水相邻的地理因素与活跃的人文交流,自然衍生出了不少重大的移民事件。例如,因丁卯胡乱、丙子胡乱,众多朝鲜民众被迫流亡至清朝。再如,20世纪初期,不堪忍受日本帝国主义的残酷压迫,不少朝鲜民众移居至中国东北,进而演变为中国境内的朝鲜民族。而16世纪末在朝鲜半岛发生的,持续七年之久的壬辰倭乱则是其中的一个小分水岭,它导致朝鲜半岛民众死伤无数,战争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伤害,即使得以幸存的难民亦是流离失所,饥寒交迫。明军驻扎在朝鲜半岛时,将许多难民收容于军营中,之后每当撤兵时,便将一部分难民以同行的形式带入中国,这就形成了壬辰倭乱时期移居至中国的朝鲜流民。

关于壬辰倭乱的研究在国内外已相当活跃。仅在对明关系这一领域,包括在明朝参战背景、军事活动、文化交流、朝鲜认识等方面的研究已硕果累累,但是对于移居至中国的朝鲜流民的相关研究并不多见。虽有学者对壬辰倭乱时期投靠明军的朝鲜难民进行了相关分析和研究,但至今未找到以中国朝鲜流民為研究对象的专门论述,即使是在探讨朝鲜族移居史的中国相关著作中亦未提及壬辰倭乱时期的朝鲜流民。

据笔者调查,在国内外的古代文献中,有不少壬辰倭乱时期移居中国的朝鲜流民相关资料,尤其是使行录(又称燕行录)中记载了很多使行者与朝鲜流民会面的内容,并较详实地记述了中国的赣鲜流民状况。为此,本文拟以移居中国的朝鲜流民为中心进行论述。首先,本文将呈现散见于国内外古代文献中中国朝鲜流民的相关事例;其次,本文就流民的居住地、活动、思想意识等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朝鲜朝流民移居明朝的背景与状况

壬辰倭乱是朝鲜朝与明朝联军在朝鲜半岛对阵日军的一场国际战争。1592年(明万历二十年),由日军单方面入侵朝鲜半岛而爆发,随后明朝派出大军支援朝鲜朝,战争随即扩大为涉及东亚三国的大规模战争。战事持续七年之久,东亚三国在人力、物力方面均有重大损失。其中,对于激战场所所在的朝鲜半岛而言,其损失程度更是达到几乎需重建国家基础的程度。

壬辰倭乱爆发后,根据朝鲜朝的援兵邀请,以明朝祖承训率3000余名士兵赶来为起点,大规模明军陆续进驻朝鲜半岛。战争最为激烈时,兵力就号称10万之众。1598年(明万历二十六年)壬辰倭乱结束后,为防日军再侵,明朝继续将一部分兵力驻扎在朝鲜半岛,直至1600年(明万历二十八年)才全部撤回。壬辰倭乱,以及大量明军在朝鲜半岛的长期驻守,对朝鲜朝的政治、社会、文化、经济等领域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随着战争扩散至朝鲜半岛全境,大量朝鲜朝民众家破人亡,流离失所。他们虽到处求乞,但迫于战乱与严重的饥荒,彼此间无法相助,因此饿死者甚多。朝鲜朝为了救济这些难民而设置了赈济仓,甚至想从明军的军粮中借出一部分口粮,可面对庞大的难民群体,当时的救济粮可谓杯水车薪。难民们为了活命,为了躲避饥饿,只好纷纷投靠明军。当然,这其中有些人的确是投靠者,但也有一些是为了自己的私利。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朝鲜朝出现了大量投靠明军的难民。

当时明军军营的军粮调拨较为顺畅。为了战争的胜利,明朝将山东粮食大量运至朝鲜半岛,朝鲜朝亦对明军所用军粮保证优先运送。明军将领出于救济难民、便于活动、增强军力等方面的考虑,接收了大量朝鲜朝难民。明军各军营的投靠者人数众多,其中刘綎军营中的朝鲜朝难民近一万多人。1593年(万历二十一年) -1594年(万历二十二年),由于灾荒不断,一万多名庆尚道、全罗道人投靠刘綎阵营,并以打零工谋生。②随着投靠明军人数的增多,由此而来的副作用也日益凸显。一些人谎称自己是明军,或一边当男仆,一边扰乱百姓们的正常生活,甚至引发掠夺财物、猥亵妇女。

驻扎在朝鲜半岛的明军人数随战事状况而增减频繁。在战况激烈时,明朝便大规模扩大兵力;战事缓和时,明朝则将部分兵力撤回。明军撤回时,很多朝鲜朝投靠者跟随明军跨过了鸭绿江。1594年(万历二十二年) 10月,刘綎军营的朝鲜朝投靠者达560余人。1600年(万历二十八年)7月,吴宗道撤兵回国时,其船舶内载有朝鲜朝投靠者100余人。此外,还有明军主动带走朝鲜人的事例。1593年(万历二十一年)8月撤兵时,明军将汉阳本土女子乔装成男子后,带至明朝。

对于投靠明军的民众,朝鲜朝统治者的心情可谓错综复杂。暂且不论朝鲜朝朝廷的统治力,在战况日益激烈的背景下,由于人力不足而无法及时填补所需军人的局面令人担心,甚至一些投靠者中还有许多实战经验丰富的战士。对此,朝鲜朝朝廷请求明军遣返投靠者、给予特典等。例如,对于从明军阵营自行退出的公私贱民,朝鲜朝将其贱民身份转为良人;对于良人,授予其禁军军衔;对于男仆,则赏屯田。并将这些人统一配属至都监,教授开炮、刺杀等技术后编入军队,制定法律保护这些人,以防原主人收回。与此同时,朝鲜朝还为给妇女们提供安稳生活采取了诸多措施。

此外,朝鲜朝朝廷亦致力于防止投靠者随明军迁入中国。出于事先防范的目的,朝鲜朝出台了多种特典,诱使朝鲜朝百姓不越境,并将相关政策告知明军首脑,发去咨文望明军禁止投靠者同行。朝鲜朝还在临津江、大同江、清川江、鸭绿江等渡江地区配置专属官员,搜查投靠者。若搜出人数不足30人时,官员将被问罪;相反,搜查人数多者将论功行赏。然而,因投靠者个人的处境以及明军的漠视,朝鲜朝的这些努力收效甚微。绝大多数投靠者在朝鲜朝境内早已家破人亡,身处水深火热之中,他们为了躲避饥饿而投靠明朝军队。这些人若是脱离明朝军队,生存将难以得到保证。因此,在明军撤出时,很多人自愿随军迁入中国。当时明军统帅也认为,将这些投靠者带到明朝后,可作为家丁或士兵,所以对朝鲜朝廷的要求也未给予积极的配合。

二、朝鲜朝流民移居明朝的原因及其地域分布

纵观这些朝鲜朝流民迁入中国的过程,大部分是出于自救的无奈之举。在壬辰倭乱时期,宣祖不堪日军势如破竹的入侵而离开汉阳,蒙尘义州,甚至曾考虑过经鸭绿江进入中国的方案。朝鲜朝百姓亦为躲避战乱而大量涌入国王所在的朝鲜半岛西北地区,以至在西北地区,官僚与难民随处可见,生存环境极其恶劣。此外,由于灾荒连年,谷物产量低下,谷物运送通道也因战乱几近瘫痪,即便是贵为朝廷大臣也到了勉强糊口的地步,更不用提难民们的疾苦。笔者推测,这其中的一些人也许是为了免于饿死的,出于自救而经鸭绿江迁入中国的辽东地区。

然而,除了上文提到的主动跟随明军进入中国的朝鲜朝流民外,也有一些受到强压或蛊惑而被动迁移的案例。居住在南京的柳大春曾言自己被明军引诱至中国。普慈寺僧侣也曾说他自己在鸭绿江周边时,被明军强制迁入中原。此外,进驻朝鲜半岛海域的明朝船舶上一定载有朝鲜人。因为朝鲜半岛的南海岸作为多岛海域,船只若要在此行进,则需和通晓相关水路的朝鲜朝船员同行。加之,在与日本水军激战中,明军死伤者甚众,急需运行军船的水手。因此,一些在明朝水军军船上的朝鲜朝人很可能主动或被动地被带到中国。例如,曾作为明军之格军的宝城人禹福在战争结束后本想回到家乡,但明军不许,直到船只抵達中国浙江海域时,才被允许下船。

那么,明朝将领对于带朝鲜朝投靠者迁入中国一事持何立场呢?其中一些明将事先主动制定了同行计划,亦对同行者采取了放任的态度。据笔者推测,因当时中国辽东地区人口稀少,确实需要操作军船的水手,故积极响应了带走投靠者一事。明将刘綎麾下有暹罗兵、缅国兵、小天竺兵等外籍士兵。为了日后组成朝鲜兵、日本兵,明将便积极带领投靠者迁入中国。刘綎再次出兵支援朝鲜半岛时,他麾下的朝鲜士兵有300余人。之后在出兵辽东时,咸安籍的赵贵祥、日本籍的赵么子曾作为军官参与战斗。

上文提到朝鲜朝朝廷对于本国人流向中国非常担忧,并为此采取了很多政策和措施,但是收效甚微。例如,1599年(万历二十六年)朝鲜朝朝廷得知吴宗道军营中有投靠者后请求刷还,对此,吴宗道与守令一同进行调查,将投靠者送还至朝鲜朝。但是,次年,吴宗道军营中仍有要迁入中国的赣鲜赣投靠者100余人。后来当熊綎弼弹劾吴宗道时,便指控他的军营中有朝鲜人家丁。由此可知,吴宗道虽应朝鲜朝的请求刷还了一部分投靠者,但为了扩充家丁,他仍将一部分朝鲜人带到了中国。也就是说,吴宗道并没有完全配合朝鲜朝的政策和请求。

当然,也有一些明朝将领会以人道主义立场对待投靠者。1593年(万历二十一年)9月,李如松麾下参将方时辉在义州带十岁孩童去拜访朝鲜朝官员郑琢。方时辉说他自己在平壤战役之时,发现了这个流离失所的孩童,深感可怜便将其带到军营养育。但他即将回国,无法照料孩子,希望郑琢能够替他找到新的监护人。也许方时辉在跨过鸭绿江前,为了这个孩子的将来而决定将其留在朝鲜半岛。但是大多数明军选择了将孩子们带入中国。例如,明将李登云带领14岁的玉春,万世德则将包括10岁的李天付在内的郑彦方、朴季章等3名孩童带入中国。

虽然很难对壬辰倭乱时期迁入中原的朝鲜流民人数进行精确统计,但笔者认为至少有数千人。据李恒福的记录,1593年(万历二十一年)-1594年(万历二十三年),明将刘綎驻扎在朝鲜半岛两南地区时,投靠的朝鲜朝民众达数百人,并且这些人在他回国时,也一同渡江进入中国。李恒福甚至认为居住在辽宁和广宁一带的朝鲜朝男女近一半都是在壬辰倭乱时迁入的。①朝鲜朝使臣郑晔也曾提到在辽东地区以乞食为生的朝鲜人众多,并且山海关内外居住着许多黄海道、庆尚道籍的朝鲜朝人。在杏山的李天付也曾言道朝鲜流民于各镇、各家无处不在,尤其在广宁一带甚多。身居广宁的张晚生等人又言,在广宁流民中,仅参军的人数就达到了100余人。身居南京的柳大春称,南京地区的朝鲜朝流民超过300人。

从地域分布上来看,据笔者调查,朝鲜朝流民生活过的地区有辽阳、千山、镇江、广宁、高平、杏山、山海关、通州、南京、扬州、登州、杭州、江西、四川等地。当然或许也有可能曾居住在其他地区,但因现存资料有限,无法考证。广宁城的西部聚居着朝鲜人,东部聚居着少数倭奴。若将上述地区标点在地图上,可发现朝鲜朝流民主要集中在山海关以北的辽东地区。究其原因,辽东地区不仅与朝鲜半岛相邻,又是朝鲜与明朝之间的交通要道,除了这些地理因素外,还因该地区历来生活着许多朝鲜籍居民,且为明朝防御北方民族入侵的军事要地。辽东地区有许多像宁远伯李成梁一样从明初开始相继移居而来的朝鲜朝籍人士,而他们在接收故国流民一事上应不会有反感。纵观壬辰倭乱初期明朝陆军的成员,驻扎在离朝鲜半岛相近的辽东地区的军人数量最多,其中又以朝鲜籍提督李如松及其率领的士兵为主力。明军撤兵后,许多陆军转移到辽东地区驻守。当时为了压制以努尔哈赤为主的后金势力,辽东军部不得不强化此处的兵力。由此跟随明军迁入的朝鲜朝流民也自然地聚集在辽东地区。

居住在江浙地区的朝鲜朝流民与中国中南部的明军,尤其与水军有着紧密的关联。李大梃曾跟随率领福建士兵的福营游击将军许国威迁入中国。文应曾跟随率领南直水兵游击将军梁天胤进入中国。禹福曾成为明军进驻湖南的船舶上的水手,且在中国首次下船时的地点即浙江。后来,居住在江苏地区的一些流民迁移到山东半岛北端的港口登州,成为了水手或军人。曾经生活在扬州的文应在登州成为操作使行船舶的水夫,南京的高汉老在登州成为了一名军人。

至于与朝鲜半岛相距甚远的四川地区,与刘綎的活动区域有着密切的关联。刘綎与其父龚显(后易姓为刘)就是从四川逐渐成长为将军的。壬辰倭乱时,刘綎曾率领四川、贵州士兵进驻朝鲜半岛,回国时带领许多朝鲜朝投靠者迁入中国。在这些投靠者中,有一部分人留在了辽东,另有一些人则移居到了四川。赵贵祥、赵么子就是与刘綎一同进入四川的,后来成为了将军。

二、朝鲜朝流民迁入中国后的生活及思想状态

(一)朝鲜朝流民在中国的生活状况

迁入中国的朝鲜朝流民的生活最初都比较艰难,甚至一些流民过着流浪乞食的悲惨生活。到过辽东的郑晔曾说,许多朝鲜朝流民在街头流浪、乞讨,还有一些流民在中国人家庭打零工,尤其当明军将领的家丁者居多。居住在三流河的韩银玉在中国当地的一户人家打著零工,辽阳的玉春和杏山的李天付分别成为了辽东都司李登云、备御麻承宗的家丁。这些家丁大多数集中在明朝将军的家中,偶尔也有少数人像吴宗道的家丁一样,会参与到商品交易之中。

为了在无亲无故的中国生存下去,朝鲜朝流民们不得不忍受艰难的境遇与难熬的冷落。而为了从这种境遇中摆脱出来,他们付出了超乎常人的努力。一些流民舍弃原来的职业,找到了新的工作。担任过明将许国威通事的李大梃在迁入杭州后,成为了制作帽子的匠人。因杭州和朝鲜半岛相隔遥远,与朝鲜几乎没有交流,因此笔者认为李大梃不得不放下翻译业务,另寻他业谋生。在山海关外,还有流民靠做生意赚了很多钱。当然,还有一些流民为了挤进中国社会的上层,不仅付出了巨大努力,还从事着极度危险的职业。其中,能够迅速提升身份地位的捷径便是成为军人。军人这一职业虽然有生命危险,但至少能解决温饱,而且根据个人的能力,还有机会提升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如果在战争中全力以赴抵御外侵,战功显赫,则可得到相应的奖赏。尤其是若晋升为军官,统率士兵,那么之前所受到的各种蔑视与不公待遇,便可烟消云散。就此而言,远到高丽朝流民高仙芝,近到宁远伯李成梁父子都是很好的例证。高仙芝是亡国高丽朝流民之子,因此曾饱受身份歧视,但他成为一名军人后展现出了卓越的统军能力,最终进入了唐朝最高将军之列。朝鲜半岛出身的李成梁父子,久经沙场,战功赫赫,官至辽东总兵,成为了辽宁军部的重要人物。或许因迁入中国的朝鲜流民早已经历了太多的苦难,他们不畏艰险、提升身份的觉悟高于常人。所以,成为军人的朝鲜朝流民非常多,仅广宁地区就有100余人。其他有名有姓者还有金季男、李昌立、张晚生、黄石连、金彦容、崔用晦、高汉老、权鹤、刘用、赵贵祥等人。值得一提的是,朝鲜人士兵也不乏晋升为军官者。据现存文献来看,朝鲜朝流民中最为出众的应数崔用晦。崔用晦曾任甘州参将,率领士兵3000。参将是负责防守边防的一个城或堡的将军。壬辰倭乱时参战的明朝参将或游击将军率领的士兵数少则一千余人,多则数千。再有,韩福成为辽东韩氏的养子后,承袭了千总的爵位。赵贵祥与四川王族之女成婚,并晋升为率领400余名士兵的四川把总。张晚生在战斗中立功后,成为了率领50名士兵的旗长。朝鲜朝流民在明朝军队中的发展,除了他们自身的努力外,明朝将领们对于将朝鲜朝流民编入军队一事非常关注,例如刘綎就非常重视自己麾下的朝鲜朝士兵。而之所以如此,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明军军营中本来就有不少朝鲜半岛出身并在壬辰倭乱时期作为援兵的将领。明初开始有许多朝鲜人移居辽东,其中的大多数人都成为了军人。明朝洪武年间移居而来的朝鲜半岛出身的李成梁父子便是代表人物。李成梁在其子李如松出兵朝鲜半岛时,曾言道,他们的祖先来自朝鲜半岛。驻守在辽东的将领中有许多李成梁父子的部下或在壬辰倭乱时期曾参战的人,因此明朝军队对于朝鲜半岛士兵来说并不陌生。

其二,明朝边防地区需要大量的士兵。中国辽东地区自古以来就与北方少数民族战事不断,特别是在后金日益强盛后,更是硝烟四起。后金以“七大恨”为名,加紧进攻辽东,且在萨尔浒战役取得大胜。在这一局势下,明朝为了驱除后金、守住辽东,迫切需要通过增强兵力以强化军事。在这期间,有许多定居在辽东的朝鲜朝流民入伍,成为了军人。此外,为了防备后金跨越渤海湾实施海上入侵,同时也为了支援驻守在辽东沿海的本国士兵,明朝军部将登州定为海上前哨的基地。在辽东陆路受阻后,登州一直作为连接朝鲜半岛与明朝两国海上交通的港口,因此需要能够操作船舶、熟悉朝水路的朝鲜人水手。不过,配属于登州军部的朝鲜人人数少于辽东军部。

其三,朝鲜朝流民中的许多人适合当军人。在壬辰倭乱时投靠明军的朝鲜朝流民中,有不少人通过参战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或有开炮、搏杀经验的人和擅于使用武器的人。例如,居住在辽阳的朝鲜望族出身的教师曾向辽东人教授骑马射箭之术。

明朝将领深知朝鲜朝士兵的优秀品质。明朝总兵们曾言道在每次的军事考核中,朝鲜人常得第一,且在外国兵中,唯朝鲜朝士兵有许多可用之才,这是北方其他民族所不及的。在明将刘幺廷曾参与的顺天战役中,斩获敌方首级最多的士兵是归化到明军的朝鲜朝士兵。不仅如此,相比于四川兵,朝鲜兵在判断形势、应战等方面更加出色。

(二)中国朝鲜朝流民的思想与情感

朝鲜朝流民迁入中国之后,生活和发展各有不同,但是大多数流民对于故国有着深深的乡愁。张晚生、黄石连、金彦容、郑彦方、朴季章等人都曾对朝鲜朝使节吐露过回乡的意愿。升任甘州参将的崔用晦,取字东丘,常常表态日后若故国发生战乱,誓将率先冲锋,由此可见他真切的思乡之情。千总韩福曾坦言,自己虽思乡迫切,但作为韩氏养子,已成明朝之人,无法回乡。军人出身的赵贵祥、高汉老则主动拜访并盛情款待了朝鲜朝使节。在普慈寺修禅的僧侣在谈到自己思乡心切时,曾潸然泪下。但是在表达回乡意愿方面,其强弱程度因人而异。

首先,是入境过程的差异。相比于自愿迁入中原的朝鲜朝流民,被动迁入中原的朝鲜朝流民回乡意愿更加迫切。在明军强压下迁入中国的禹福在浙江下船后,怀着誓必回乡的执念,通过陆路行至山海关外。此外,在明军引诱下迁入南京的柳大春曾托本国漂流人捎去谚文书信,表达了自己欲回到故国的强烈意愿。

其次,是职业的有无和满意度。以乞食或打零工为生的流民,普遍持有与其在异国受苦,不如回到本国的想法。在中国人家打零工的韩银玉,还有在山海关外见过李德馨的朝鲜朝流民等就是典型的例证。相比之下,拥有军人等职业的人回乡意愿则很弱。他们认为,即使回到本国,也很难得到现在这种待遇。家丁李天付、军人张晚生、黄石连、金彦容等人当时都在中国过着稳定的生活。特别是在山海关外做生意的那位朝鲜人积累了很多财富,因此过着富裕的生活,也许因此他便搁置了回乡的意愿。

再次,是亲族的有无。生活在外地的人们通常在父母健在时,会有回乡的意愿。反之,若父母已故,会对回乡一事犹豫不决。朝鲜朝流民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曾在战乱中失去了双亲。他们即使有过回乡的想法,但又想到远在故乡的父母已逝,便打消了这一念头。辽阳的玉春、高平的田春之所以不愿意回到本国,理由之一便是父母早已不在了。另一方面,即使父母已故,但若兄弟还健在,回乡的意愿则稍有不同。曾表达过回乡意愿的禹福,虽父母已不在世,但仍有兄弟健在。

最后是妻儿的有无。从古至今,人们常说为妻儿而活。即使身在异国,若已有家室,也很难舍弃家庭所在的国家而回到自己的故国。广宁的郑彦方、朴季章在迁入中国后成家立业,他们虽满怀乡愁,但念及妻儿,于是放弃了回乡的想法。还有,曾见过玉春和田春的李馨郁坦言他们念及妻儿而毫无回乡的意愿。

那么,在中国遇见流民的朝鲜朝使节持何立场呢?每当与朝鲜流民会面,朝鲜朝使节都会先详细了解相关情况,并将所闻记录下来,甚而向朝廷上奏状启。若流民有回国意愿,朝鲜朝使节都尽力成全。在当时,朝鲜朝使节若欲让流民同行,需要征得相关部门的同意。使行路线中的栅门、辽阳、广宁、山海关、北京等地设有专门处理朝鲜朝使行业务的明朝官员。使臣赵翊在山海关遇见吐露回国意愿的义州女子后,立即派遣驿官向山海关主事禀报并得到批准。但在次日,由于主事改变主意,不许该女子同行。对此,赵翊曾深感愤懑。使臣李馨郁在通州见过流民姜连后,认为他回乡意愿强烈,将他带到了北京的使臣住所玉河馆,且将此事禀报礼部,得到了许可。

明朝礼部对朝鲜朝使节带领流民回国一事的態度较为宽松。当李馨郁禀报意欲带走姜连时,礼部在同意之余也向他传达了唯恐姜连在途中有逃走的忧虑。结果,姜连在鞍山盗走了上通使尹庆龙的行囊。礼部通过先前的事例,早已了解到随行的一些流民相继出逃的弊端。与之相反,雇朝鲜朝流民为家丁的主人家并不希望自己的家丁回到故国。南京的柳大春虽希望自己能够与济州漂流人一同回国,但因主人不同意,最终未能达成所愿。尤其是在山海关外见过李德馨的朝鲜流民在主人家不同意其回国的情况下,与同村的其他朝鲜流民一同策划并实施了逃跑计划。

四、结论

由东亚三国参战并在朝鲜半岛爆发的壬辰倭乱,让朝鲜半岛百姓陷于水深火热之中。他们在长期的战乱中失去了亲人,且不得不背井离乡到处流浪、乞食,其生活苦不堪言。流民中的一些人为了生存大多或自行越境、或投靠明军,以同行的方式迁入中国。壬辰倭乱时迁入中国的赣鲜朝流民人数虽不及丙子胡乱时期、日本帝国主义殖民时期,但在朝鲜半岛民众的中国移居史上同样是重要的一个小分水岭。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的朝鲜朝流民形态与被侵略军俘虏的被虏人形态不同,是在当时战争的友邦国之间形成的。

进驻朝鲜半岛的明军出于救济难民、便于活动、增强军力等多重考虑,接收了大量朝鲜朝难民。朝鲜朝难民投靠明军部队的理由大多是为了解决饥饿之苦,但也有一些人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利,加入到明军撤兵队列而迁入中国的。还有少数人是在强压或引诱下被动迁移的。朝鲜朝朝廷出于管理本国人和增强兵力的目的,先是不断诱使流民走出明军军营,后则向明军将领请求协助禁止朝鲜朝流民迁入中国,并在渡江地区设置专门的官员进行搜查。但这一切因投靠者个人的情况与明军的消极协助而未能见效。

迁入中国的朝鲜朝流民的生活大多比较艰难,主要以流浪乞食、做明朝人家的家丁或当以边防地区的军人为生,偶尔也有人发挥自己的特长,从事买卖、做帽子、理发等工作。其中,很多人选择成为军人,因为他们将军人视作提升身份地位的捷径。这也与急需在边防地区增强兵力的明朝军部的利害关系不谋而合。明朝边防的将领们普遍认为朝鲜人英勇善战,因此经常将朝鲜人提拔为军官。同时,朝鲜朝流民虽对故国满怀乡愁,但在回国意愿方面,受入境过程的自发性与被动性、在故国有无亲族、在中国有无职业及满意度、有无妻儿等个人因素的影响,表现出了极大的差异。

[责任编辑 张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