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

2021-01-25 11:57周南帆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95期
关键词:阑尾开腹阑尾炎

周南帆

(宿迁市第三医院,江苏 宿迁)

0 引言

急性阑尾炎属于外科急腹症,发病迅速,病情多变,患者可表现出右下腹疼痛、呕吐、恶心、厌食、嗜中性粒和白细胞水平增高等症状,且会诱发腹腔脓肿、静脉炎、阑尾坏疽穿孔、内外瘘、腹膜炎等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1]。笔者将15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并与开腹手术相比,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遴选3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均2016年3月至2020年2月我院收治,纳入标准:(1)患者均表现出高热、腹部剧烈疼痛、白细胞数增多等症状,并经确诊;(2)均获患者知情同意,并得到医院伦理委员的准许。排除标准:(1)阑尾炎症病灶附近存在脓肿者;(2)合并心肺血管疾病、肝肾疾病、造血系统疾病者;(3)哺乳或妊娠期女性;(4)中转至开腹手术者。基于数字随机法分为治疗组(n=15)和对照组(n=15),男性人数分别为9例、8例,女性人数分别6例、7例,年龄分别为(44.46±8.14)岁、(42.20±7.83)岁。两组的临床资料均可比(P>0.05)。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行腹腔镜手术:患者经全麻后取仰卧位,排空膀胱,于脐上缘做一长约1 cm的切口,刺入气腹针以建立人工气腹。置入腹腔镜,评估患者病情,之后于反麦氏点、脐与耻骨结节中点分别做1 cm、0.5 cm切口,置放Trocar、手术器械等,吸出腹腔中的脓液,将粘连组织分离后寻找阑尾。将阑尾从根部以超声刀离断后,对阑尾末端进行结扎,最后覆盖上大网膜,将阑尾取出,将腹腔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后缝合切口。对照组行开腹手术:患者经全麻或硬膜外麻醉后取平卧位,于麦氏部位或腹直肌做一长约6 cm的切口,吸干净腹腔积液后切除阑尾,将腹腔用甲硝唑冲洗干净,之后缝合切口。比较两组手术时间等观察指标;应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估患者术后不同时期的疼痛情况,分值越高,疼痛越剧烈;并记录术后并发症。

1.3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的处理由软件SPSS 21.0执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以P<0.05为准,说明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指标分析

治疗组的手术时间为(40.17±9.65)min,术中出血量为(8.92±3.77)mL,术后排气时间为(10.33±7.49)h,下床活动时间为(8.45±1.81)h,住院时间为(5.63±2.58)d,比之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观察指标分析(±s)

表1 观察指标分析(±s)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术后排气时间(h) 下床活动时间(h) 住院时间(d)治疗组 15 40.17±9.65 8.92±3.77 10.33±7.49 8.45±1.81 5.63±2.58对照组 15 58.24±11.39 16.54±5.98 20.16±8.86 16.94±2.42 7.91±3.02 t 4.6880 4.1750 3.2815 10.8807 2.2232 P<0.001 <0.001 <0.005 <0.001 0.043

2.2 术后疼痛情况分析

治疗组术后24 h的VAS评分为(2.36±0.58)分,术后48 h的 VAS评分为(1.91±0.46)分,术后 72 h的VAS评分为(1.25±0.17)分,比之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2.3 并发症分析

与对照组相比,应用腹腔镜手术的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虽为0,但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429,P=0.1432),见表 3。

3 讨论

阑尾是一种直径约0.6 cm、长约7.5 cm、位于回肠和盲肠之间的细长盲管,当阑尾管腔因受到阻塞时压力会增加,血液无法正常流通,加之肠道病原菌侵袭,从而诱发炎症[2-3]。该病可分为两种类型:急性阑尾炎和慢性阑尾炎,前者有转移性右下腹痛,常有固定压痛点[4];后者常由治疗不彻底的急性阑尾炎转变而来,腹痛较轻,但会反复发作,诱因包括剧烈运动、暴饮暴食等[5]。绝大多数阑尾炎应早期(指阑尾炎还处于管腔阻塞或仅有充血水肿时)施行手术切除,此时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少,如化脓坏疽或穿孔后再手术,不但操作困难,且术后并发症明显增加,术前及术后应用抗生素,可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6-7]。传统开腹手术虽可改善病症,但需切除阑尾,术野也不开阔,术后需长时间禁食,易出现肠粘连、切口感染等并发症[8]。

表2 术后疼痛情况分析(±s, 分)

表3 并发症分析[n(%)]

本研究分析比较了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腹腔镜手术属于微创术式,具有如下优势:(1)术野宽阔清晰,可增加手术安全度、准确度[9];(2)术中可探查腹腔、盆腔,有助于发现和处理微小病灶以及排除其他病变,降低误诊几率,不会被患者体型、阑尾位置所影响[10];(3)术中使用套管,可使切口皮肤不再接触到阑尾和腔内脓液,避免发生切口感染,且不会挤压和牵拉切口,利于切口愈合[11];(4)切口小,无需缝合切口也可痊愈,术后感染几率低,不会遗留明显疤痕,符合患者爱美需求[12];(5)手术耗时少,可减少腹腔中脏器接触空气的时间,且不会损伤生殖功能,利于患者术后迅速康复[13-14]。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手术时间等观察指标以及治疗后不同时期的VAS评分比之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些结果证实腹腔镜手术的效果颇优。

综上所述,腹腔镜手术可有效治疗急性阑尾炎,可减少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加快患者康复速度,减轻术后疼痛,避免发生并发症,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阑尾开腹阑尾炎
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在老年复杂性阑尾炎诊断中应用
阑尾真的无用吗?
阑尾炎能自愈吗?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改良直肠前切除术治疗成人重度直肠脱垂的对比研究
腹腔镜与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对比研究
腹腔镜与开腹直肠前切除术的近期疗效对比分析
根部穿孔性阑尾炎的腹腔镜治疗策略
腹茧症合并急性阑尾炎并腹股沟斜疝1例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3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