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莫西沙星治疗成人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

2021-01-25 11:57马康荣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95期
关键词:西沙阿奇霉素

马康荣

(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人民医院,江苏 淮安)

0 引言

肺炎支原体作为患者支原体肺炎发生的一种病原体,其一般不具备明显的症状表现,一些临床症状表现主要包括咳嗽、头痛、咽痛和发热等呼吸道症状[1]。大多数患者的体征与症状轻微,可自行痊愈,少数患者可进展为严重肺炎,甚至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等严重不良反应。根据相关临床报告指出,将莫西沙星治疗应用于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2]。其有助于患者临床症状及早改善,抑制机体炎症反应,提高其生活质量。但目前对此观点暂无统一定论,此类报告少之又少。在此次实验中,对研究组和参照组18例成人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展开观察和讨论,其目的在于探讨不同给药方案对于减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效果的差异性,现将此次研究结果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于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呼吸内科收治的成人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18例纳入讨论领域,通过简单随机法将入选对象分为两组,分别为参照组(n=9)与研究组(n=9),参照组中成人病患接受阿奇霉素治疗方式,研究组中成人病患接受莫西沙星治疗方式。研究组患者中女性4例,男性5例,年龄40~64岁,平均(52.42±5.73)岁。参照组患者中女性3例,男性6例,年龄40~65岁,平均(52.58±5.69)岁。经告知后所有成人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均自愿参与此次研究,并签署相关文件,同时医学伦理委员会对研究项目知情并予以相关支持。对两组临床表现、病史等基础资料通过应用统计学对比分析后显示,差异细微(P>0.05),可进行对比和讨论。

纳入标准:(1)患者均符合《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中[3]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相关诊断标准;(2)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者;(3)胸片检查明确存在肺部湿罗音、云雾状与片状阴影;(4)临床资料全面者;(5)未伴有严重的心、肝、肾功能不全者。

排除标准:(1)临床信息资料不全面者;(2)神经系统病变,无法配合完成研究者;(3)伴有严重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病症;(4)不愿意签署知情同意书者;(5)对本研究使用药物禁忌或过敏者;(6)患者存在失联风险。

1.2 方法

参照组(9例,采用阿奇霉素治疗方式),给予患者500 mg阿奇霉素(国药准字H20064320,浙江得恩德制药有限公司)混合于500 mL浓度为5%氯化钠注射液中进行静脉输注治疗,每日输注1次,连续输注5 d后改为口服阿奇霉素,每日口服1次,连续服用15 d。

研究组(9例,采用莫西沙星治疗方式),给予患者0.4 g盐酸莫西沙星注射液(国药准字H20130039,南京优科制药有限公司)进行静脉输注治疗,每日输注1次,连续输注5 d后改为口服莫西沙星片,每日口服1次,连续服用15 d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

1.3 观察指标

(1)通过统计患者的IL-6、IL-2、IFN-γ水平等对研究组与参照组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进行观察评价。分别采集两组患者清晨空腹血液3 mL,使用ELISA双抗体法对IL-6、IL-2、IFN-γ水平表达进行检测,具体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执行相关操作。

(2)通过统计患者治疗后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等对研究组与参照组的体征与症状改善时间进行观察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的处理由软件SPSS 20.0执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以P<0.05为准,说明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18例成人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的IL-6、IL-2、IFN-γ水平对比

经过对参照组和研究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进行观察评价,相较于参照组,研究组成人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治疗后的IL-6、IL-2、IFN-γ水平更低(P<0.05),详情如表1所示。

2.2 18例成人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的体征与症状改善时间对比

相较于参照组,研究组成人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治疗后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等体征与症状改善时间更短(P<0.05),详情如表2所示。

3 讨论

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较为多发的肺部疾病,该疾病的发病机制主要与感染病原肺炎支原体有关,肺炎支原体作为一种寄生于细胞外的寄生菌,其直径大小处于病毒与细菌之间,且生物结果较为特殊,能够黏附在宿主细胞膜上,也就无法被黏膜纤毛清除及吞噬细胞吞噬,不断吸取营养,促使代谢系统紊乱,释放大量的有毒物质,从而对宿主细胞造成损害[4]。

表1 参照组和研究组成人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对比(±s)

表1 参照组和研究组成人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对比(±s)

组别 例数 IL-2(ng/L) IL-6(pg/L) IFN-γ(ng/L)研究组 9 184.83±20.28 10.68±2.26 16.67±2.41参照组 9 241.56±26.31 14.61±2.35 21.23±2.63 t 5.123 3.616 3.835 P 0.001 0.002 0.002

表2 研究组和参照组成人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体征与症状改善时间对比(±s, d)

表2 研究组和参照组成人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体征与症状改善时间对比(±s, d)

组别 例数 退热时间 咳嗽消失时间 肺部啰音消失时间研究组 9 2.28±0.24 5.32±1.17 6.62±1.23参照组 9 4.67±0.48 7.81±1.25 8.45±1.31 t 13.361 4.363 3.055 P 0.001 0.001 0.008

随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及环境恶化加剧,使得近年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大多数患者的体征与症状轻微,可自行痊愈,少数患者可进展为严重肺炎,甚至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等严重不良反应。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病例数较多,但近些年来成人肺炎支原体肺炎也不在少数[5]。成人肺炎支原体肺炎若不能及时治疗,容易导致肺纤维化、胸腔积液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需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案。

阿奇霉素作为近几年来医学新研制的大环内脂类抗菌药物,具有稳定性强、高选择性等特点,在用药后可选择性的对病原体合成蛋白进行干扰,相比起以往临床常用的红霉素药物而言,阿奇霉素的化学结构更加稳定,并且抗菌谱广泛,药物半衰期长。但阿奇霉素的治疗时间长,易损伤患者肝功能,同时胃肠道反应明显,因而限制了该药物的使用[6]。

临床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莫西沙星治疗方式,其主要通过给予患者适量盐酸莫西沙星注射液进行静脉输注治疗,后改为口服莫西沙星片。莫西沙星作为一种新型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能够有效阻断肺炎病原体DNA修复、复制与转录,进而发挥抗菌效果,并且该药物不会与大环内酯类耐药菌交叉耐药,该药半衰期长,起效快,且安全性高,临床疗效确切。在此次研究中,相较于阿奇霉素治疗方式,成人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通过莫西沙星治疗后的IL-6、IL-2、IFN-γ水平更低,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等体征与症状改善时间更短,提示莫西沙星治疗的应用效果更佳,有助于缩短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减轻炎症反应,促进患者临床症状及早改善。在连广学[7]研究中也显示,将莫西沙星与孟鲁司特钠联用治疗应用于支原体肺炎患者的治疗中,也能够取得较好效果,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水平明显改善。其结果和本研究类似,有较高价值。

研究结果表明,莫西沙星治疗在此次实验中比阿奇霉素治疗的作用更佳,对于抑制患者机体炎症反应发作,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等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将其推广普及于相关肺炎支原体肺炎疾病的临床治疗工作中。

猜你喜欢
西沙阿奇霉素
阿奇霉素辅助治疗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
桑叶中1-脱氧野尻霉素的抗病毒作用研究进展
阿奇,出发
服阿奇霉素两个“不必”
核糖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