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牡丹汤加减对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湿热瘀结型疼痛患者的临床观察

2021-01-25 11:57于永超朱维平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95期
关键词:原发性肝功能牡丹

于永超,朱维平

(1.青岛大学基础医学院 中西医结合中心,山东 青岛;2.山东省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山东 青岛)

0 引言

随着环境污染与生活压力的增大,恶性肿瘤的发生率也逐渐升高。原发性肝癌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患者的生命带来极为严重的威胁。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最多的国家之一,因此肝癌患者的数量也极多。对于肝癌患者,大多采用手术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而TACE就是对肝癌患者治疗的手术方法之一[1]。通常进行该手术治疗后的患者大多数会出现湿热瘀结型疼痛。本次研究采用大黄牡丹汤加减对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湿热瘀结型疼痛患者治疗,并对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60例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湿热瘀结型疼痛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30例,男性13例,女性 17例,年龄 38~72岁,平均(51.23±3.68)岁,病程2~7年,平均(4.25±2.13)年;对照组患者30例,男性14例,女性 16例,年龄 35~76岁,平均(51.59±3.75)岁,病程 2~8年,平均(4.37±2.21)年。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符合西医原发性肝癌诊断标准,行TACE手术治疗者;②术后疼痛且符合中医湿热瘀结证型标准者;③治疗前4周内未接受过其他抗肿瘤药物治疗;④KPS评分≥60分者;⑤预计生存期3个月以上;⑥自愿接受本方法治疗;⑦釆用Child-Pugh肝功能改良分级法,肝功能评价为A或B。

排除标准:①临床诊断或分期不明确者;②合并有严重内科疾患或伴有感染者;③治疗前已知对化疗药物或研究药物过敏者;④神智不清,智力障碍者,精神病患者;⑤肝肾功严重不全者;⑥生命体征不平稳者;⑦不能依照研究方案实施者;⑧为肝转移性癌患者或合并多种癌患者。

本次研究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慎重研究,最终对本次研究表示同意。所有患者及家属对本次研究过程、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意义进行充分了解,并在经过深思熟虑后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参与本次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镇痛治疗,采用泰勒宁(氨酚羟考酮片)(生产厂家:马林克罗制药有限公司,规格:盐酸羟考酮5 mg:对乙酰氨基酚325 mg×10片)对患者进行口服治疗,患者每6小时服用1片,必要时加用。

在对照组患者常规西药镇痛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患者联合大黄牡丹汤进行镇痛治疗。采用大黄牡丹汤对患者进行口服治疗:大黄20 g、牡丹皮20 g、冬瓜子30 g、金银花60 g、白芷12 g、防风15 g、陈皮15 g、白芍 20 g、蒲公英20 g、连翘15 g、紫花地丁15 g、天葵子15 g、野菊花15 g、鸡血藤30 g、炒枳壳15 g、茵陈 15 g、青蒿 20 g、醋鳖甲 30 g、生地 30 g、知母 9 g、桑白皮59 g、地骨皮15 g、玄参20 g、淡竹叶15 g、干姜9 g、细辛3 g、甘草 15 g、川牛膝 30 g、全蝎 10 g、炒地龙 15 g、桂枝 30 g,将以上药物用清水浸湿并泡制30 min,随后采用自动煎药机进行煎药,1剂/d,将水煎至300 mL后,分早晚服用[2]。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7 d内疼痛发作次数以及治疗后NRS评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与第7天的KPS评分。

两组患者对比术后第1天与第7天的AFP、肝功能、凝血机制变化。

两组患者对比临床疗效。分为显效、有效、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将实验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7 d内疼痛次数及NRS评分

两组疼痛次数及NRS评分对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对比疼痛次数及NRS评分(±s)

表1 两组患者对比疼痛次数及NRS评分(±s)

组别 n 疼痛次数 NRS评分观察组 30 13.84±4.29 2.26±3.27对照组 30 28.31±7.52 4.53±2.15 t 9.154 2.757 P 0.000 0.008

2.2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与第7天的KPS评分

两组KPS评分对比,术后第1天,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第7天,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对比术后第1天与第7天的KPS评分(±s, 分)

2.3 两组患者对比术后第1天与第7天的AFP、肝功能、凝血机制变化

两组AFP、肝功能、凝血机制变化对比,第1天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第 7天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 3、表 4、表 5。

表3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与第7天的AFP、肝功能(±s)

表3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与第7天的AFP、肝功能(±s)

组别 n 第1天第7天AFP(µg/L) 肝功能(分) AFP(µg/L) 肝功能(分)观察组 30 31.12±1.27 8.31±2.13 24.23±1.27 4.32±1.03对照组 30 31.58±1.13 8.42±2.18 26.69±1.05 6.57±1.27 t 1.482 0.198 8.177 7.537 P 0.144 0.844 0.000 0.000

表4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血机制变化(±s)

表4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血机制变化(±s)

组别 n Pt(s) TT(s) APTT(s) FIB(g/L)观察组 30 11.53±1.23 17.93±3.24 51.72±6.95 3.47±0.82对照组 30 11.64±1.57 18.33±3.17 52.92±7.88 3.53±0.61 t 0.302 0.483 0.860 0.322 P 0.764 0.631 0.393 0.749

表5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第7天血机制变化(±s)

表5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第7天血机制变化(±s)

组别 n Pt(s) TT(s) APTT(s) FIB(g/L)观察组 30 21.92±7.12 38.45±7.98 26.23±3.27 1.53±0.94对照组 30 16.84±6.23 29.26±6.52 21.27±3.05 2.93±0.71 t 2.941 4.885 6.075 6.509 P 0.005 0.000 0.000 0.000

2.4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治疗效果对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6。

表6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

3 讨论

通过对原发性肝癌行TACE患者的临床研究得知,患者在经过手术治疗后,极易产生强烈的肝脏区域疼痛的情况,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在临床中,对TACE术后患者通常采用药物镇痛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止痛治疗[3]。但是这种方式可能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不良反应,甚至可能造成患者药物上瘾的情况发生,因此,不可对患者进行长期使用,但是若不对患者进行药物止痛治疗,则会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与身体健康[4]。

因此,本次研究针对TACE术后患者采用大黄牡丹汤对患者进行疼痛治疗,并取得以下研究结果:疼痛次数及NRS评分对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KPS评分对比,术后第1天,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第7天,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AFP、肝功能、凝血机制变化对比,第1天,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第7天,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效果对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因此,我们认为,大黄牡丹汤对患者各项指标都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能够对患者凝血机制进行调节,同时提高对患者的镇痛效果。

综上所述,大黄牡丹汤对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湿热瘀结型疼痛患者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原发性肝功能牡丹
肝功能报告单解读
AFP、CA19-9、CEA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
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AFP、CEA、CA-199、CA-125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新冠患者合并肝功能损害较普遍
“三不够”牡丹节
赏牡丹
南国牡丹
肝功能不好的病人,用药应注意什么?
绿牡丹
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在原发性甲亢外科治疗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