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诊胸痛患者抢救的效果

2021-01-25 11:57张洋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95期
关键词:胸痛急诊科护士

张洋

(江苏张家港澳洋医院,江苏 张家港)

0 引言

胸痛的病因较为复杂,且胸部疼痛易涉及到多种疾病,如气胸、心包炎等,易引起胸痛的一系列疾病都有较高的死亡率、误诊率等,属急诊中较难处理的病症之一,同时由于胸痛症状一般发病较急,因此多于急诊科对胸痛患者进行急救措施,有效提升胸痛患者的生存几率,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1-2]。利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诊胸痛患者进行救治,能使患者得到更及时的救治,缩短抢救时间,有效提升患者整体的治疗效果。本研究旨在分析观察对急诊胸痛患者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抢救的效果,现将此次研究结果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30例急诊胸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观察组15例,女6例,男9例,年龄31~79岁,平均(60.18±8.72)岁和对照组15例,女7例,男8例,年龄30~80岁,平均(60.28±8.68)岁。研究选择的所有患者均自愿签字同意,并自愿纳入此次实验中,同时经由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对两组身体素质、年龄等基础资料通过应用统计学对比分析后显示,差异细微(P>0.05),可进行对比和讨论。

纳入标准:(1)根据《中国胸痛中心认证标准》中诊断标准[3],皆为急诊胸痛患者。

排除标准:(1)患者有肿瘤疾病;(2)患者有严重器质性疾病;(3)患者有精神病史。

1.2 方法

1.2.1 护理方法

对照组的患者均接受常规急诊护理流程,即护士对患者进行简单的分诊后,对其实施相应的抢救措施,并通过良好的沟通交流,帮助患者缓解不良情绪状态。观察组的患者均接受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其护理方法具体如下。

优化急诊护士综合能力:首先医院需对急诊科护士进行系统化培训,有效提升其综合能力,同时需将急诊护理流程作为重点培训内容,使护士熟知急诊护理流程,确保患者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同时在培训期间可对其实施急诊流程模拟化训练,如心肺复苏等,提升护士实际的急救护理能力,提升急诊科整体护士的专业技术。

建立风险管理制度:由于胸痛可能涉及到多种疾病,有一定的死亡率,因此需建立风险管理制度,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分析其可能存在的风险事件,经急诊科护士间的讨论分析后,为其制定风险管理方案,有效提升患者的生存机率,对有突发状况的患者为其实施相应的急救措施。

接诊护理:接诊后护士需根据患者具体的病情对其实施分诊治疗,并对患者的基本信息进行采集,使患者能得到更有针对性的救治。同时根据患者具体的发病原因进行分类,如心源性或非心源性胸痛,外伤性、非外伤性胸痛等,再对其实施相应的检查,如血常规检查、CT检查等,查明患者具体的病因。

急救护理:护士需根据患者具体发病情况对其实施相应的急救护理措施,如高危患者需及时将其送至抢救室,有呼吸问题的患者,需对其给予吸氧治疗等,经对不同病情、不同治疗阶段的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有效提升患者整体的治疗效果。

1.2.2 观察指标

(1)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急救情况,即包括患者的抢救时间、住院时间,以分析两种急诊护理方式对患者治疗情况的影响。

(2)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急救效果,即统计救治成功、出现不良事件、死亡等情况人数,救治成功即患者经急诊护理后转危为安,处于较稳定恢复状态,不良事件是指患者在急诊护理过程中出现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死亡即患者在急诊护理过程中抢救无效死亡。

1.2.3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的处理由软件SPSS 20.0执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急救情况的对比

在本研究中对两组患者急救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可得,观察组急救情况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如表1所示。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急救情况对比(±s)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急救情况对比(±s)

组别 例数 抢救时间(min) 住院时间(d)观察组 15 11.39±5.72 8.92±2.71对照组 15 17.89±5.83 12.01±2.75 t 3.082 3.100 P 0.005 0.004

2.2 两组患者急救效果的对比

在本研究中对两组患者急救效果进行对比分析,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可得,观察组急救效果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如表2所示。

表2 观察组和对照组急救效果对比[n(%)]

3 讨论

胸痛发病因素较多,同时部分因其胸痛病症的疾病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误诊率,因此需对胸痛患者采取及时的救治,通过急诊治疗方式,使胸痛患者能得到及时救治,有效提升患者的生存几率,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4-5]。

利用优化急诊护理方式对急诊胸痛患者进行救治,能缩短患者的抢救时间,提升患者整体的治疗效果,帮助患者尽快保持良好的恢复状态。而在优化急诊护理过程中,主要通过优化急诊护士综合能力、建立风险管理制度、接诊护理、急救护理这几方面对患者实施相应的急救措施,其中优化急诊护士综合能力主要是通过系统化培训,提升护士的专业技能,提升护士对急诊护理流程认识与了解,使其能在实际急救过程严格按照急诊护理流程对患者实施相应的急救措施[6-7]。建立风险管理制度主要是因为急诊胸痛患者有一定的死亡率,因此护士需根据其具体的病情为其制定风险方案,若患者出现突发事故,可根据此方案对其实施相应的急救措施。接诊护理则需护士对患者进行分诊治疗,根据患者病情轻重,对其实施不同的救治措施,同时需根据其不同的发病原因对其实施不同的治疗方案。急救护理则主要是针对有呼吸问题、高危等状况的患者,护士根据其具体发病情况为其实施不同的护理。在裴晶等[8]的研究中,接受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急诊胸痛患者,其急救情况和急救效果都更好,即经此急救方式,患者能在较短时间内保持较平稳的恢复状态,转危为安,提升患者整体的治疗效果,同本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对急诊胸痛患者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措施,能有效缩短患者的抢救时间和住院时间,提升患者的急救效果,提升患者的生存几率。

猜你喜欢
胸痛急诊科护士
超声技能提升对急诊科住院医师能力提高的影响
最美护士
精益A3管理工具在提高STEMI患者绕行急诊科直达导管室的应用与探讨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急诊科护士分层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经常性胸痛,你了解过吗?
有些胸痛会猝死
胸痛未必都是心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