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郊区某镇2014—2019年脑卒中流行特征分析

2021-01-26 11:38蔡平利周月华施娟辉史东文杨曼青马小敏吴龙辉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020年6期
关键词:出血性分型死亡率

蔡平利,周月华,施娟辉,史东文,果 辉,杨曼青,马小敏,王 芳,吴龙辉

脑卒中(脑中风)是指急性脑血管病,是由各种血管性病因(包括出血和缺血)引起的急性发病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脑损伤或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主要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大类,通常指包括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在内的一组疾病。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及经济负担重的特点[1-2]。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心血管疾病是全球第一大死亡原因,脑卒中的高致死率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3]。我国脑卒中后存活患者在1,000万以上,其中65岁以下首次发生卒中的比例占到近50%。在幸存者中约四分之三的人留有不同程度的偏瘫等后遗症,部分病人丧失劳动能力和生活能力[2]。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通过上海市心脑血管防病点工作手册所规定的社区卫生信息系统收集发病日期为2014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现住址为上海市郊区某镇的脑卒中病例数据;同时收集病例的一般人口学信息,人口统计资料来源于上海市金山区统计年鉴。

1.2 脑卒中诊断标准

脑卒中包括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未分型卒中。

1.3 统计学方法

发病统计:脑卒中的期限定为急性发病后28 d,28 d内如有新发展或第二次急性发作均不另作登记;28 d后有新发展或急性发作则另登记一次。死亡统计以居民生命统计系统中直接死亡原因为脑卒中的死亡资料进行统计。

有关数据运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脑卒中发病率、和死亡率和病例构成等指标。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发病时间分布采用圆形分布法。

2 结果

2.1 发病死亡及变化趋势

2014—2019年上海市郊区某镇共报告脑卒中病例1,063例,年平均发病率在326.54~501.11/105之间,年平均发病率为407.40/105,各年发病数在142~212例,各年发病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4.90,P<0.05)。死亡病例数在6例(2018年)到78例(2016年),死亡率在13.80/105~184.37/105之间,各年死亡率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1.77,P<0.05)。见表1。

表1 2014—2019年上海市郊区某镇脑卒中发病死亡情况

2.2 各型脑卒中发病死亡情况

2014—2019年上海市郊区某镇脑卒中病例中缺血性卒中病例占总病例数的62.56%,未分型脑卒中病例占总病例数的29.35%,各型脑卒中发病率从高到低为脑栓塞、未分型脑卒中、脑出血。脑卒中死亡病例中未分型脑卒中占比为20.25%,各类型脑卒中死亡率从高到低为脑栓塞、未分型脑卒中、脑出血,与发病率顺位一致。见表2。

2.3 脑卒中首次发病与复发情况

2014—2019年上海市郊区某镇首次脑卒中发病率为246.82/105,复发脑卒中发病率为160.59/105。见表3。

2.4 圆形分布法分析

根据脑卒中分月病例数和圆形分布法计算公式,计算6年合计γ值,结果显示X=0.0141,Y=0.0208,γ=0.03,在第1象限。经Rayleigh检验,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Z=0.67,P>0.05),脑卒中发病均匀分布,不存在集中趋势。见表4。

表2 2014—2019年上海市郊区某镇脑卒中发病死亡情况

表3 2014—2019年上海市郊区某镇脑卒中发病次数期情况

表4 2014—2019年上海市郊区某镇脑卒中圆形分布法分析

3 讨论

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8显示,我国脑血管病防治工作初显成效,但脑卒中仍然是我国成人致死、致残的首位原因,并且随着社会老龄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居民不健康生活方式的流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普遍暴露,我国脑卒中疾病负担有爆发性增长的态势,并呈现低收入群体快速增长、性别和地域差异明显以及年轻化趋势[4]。

近10年全国脑卒中防治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脑卒中对国民的危害依然十分严峻。研究表明,2016年全球25岁以上成人终生罹患脑卒中风险约为25%,而国人风险最高,达到39.3%[5]。2017年,我国农村人群脑卒中死亡率为157.48/105[6]。上海市郊区某镇脑卒中死亡率低于全国,文献报道[7]脑卒中死亡率与医疗水平差异有关,在发达地区和国家,脑卒中病例就诊及时,而且康复护理水平有效,使脑卒中患者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救治,因而脑卒中死亡率低于全国水平。在上海医疗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居民健康意识较强、且交通顺利通畅的地区,利于病例的诊疗及康复[8]。

上海市郊区某镇出血性脑卒中死亡率低于缺血性脑卒中死亡率,且呈现与全球发展中国家出血性和缺血性脑卒中死亡率趋势一致,即出血性脑卒中死亡率呈现下降趋势,缺血性脑卒中死亡率为上升趋势[9]。这种情况的发生可能与脑卒中的发生机制一致。在脑卒中患者中血压变异增大,波动幅度增大,导致血压对血管的损伤增大,引发脑卒中的发生[10-11],且在高血压患者中收缩压变异增大者更容易导致出血性脑卒中[12]。高血压控制不良是导致脑卒中发病的主要病因,80%的脑卒中发生均与高血压相关,且在血压上升相同幅度的情况下,舒张压增加,会增加脑卒中发病风险[13-14]。

圆形分布法对于2014—2019年脑卒中发病时间进行分析显示脑卒中发病均匀分布,不存在集中趋势。这可能与脑卒中病例的发病与气压、气温、风速、相对湿度等气象因素有关,因而每月气象因素对发病人数的影响各有侧重而又表现形式不同。气象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寒冷的1月及昼夜温差较大的3、10月及高温的7、8月均高发脑卒中[15-16]。

脑卒中发病病因复杂,且我国具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有高血压患者、血脂异常者、超重和肥胖者、吸烟者均超过2亿,糖尿病患者近1亿,脑卒中高危人群庞大,患病风险亦会随之上升,导致患病率上升[1,17]。为了有效控制脑卒中发生,需要对于高危人群进行干预,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降低脑卒中发病风险,适当增加体力活动,避免久坐不动,避免过量饮酒。

虽然我国脑卒中的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为了降低脑卒中的患病率和死亡率,仍需采取各种有效的防控措施来预防脑卒中的发病风险:①加强脑卒中知识的防治知识的健康宣教,普及脑卒中基础预防知识,全面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②改善居民的生活方式,减少不健康行为,同时做好日常体育锻炼,增强居民体质;③针对高危人群进行脑卒中筛查,及时发现脑卒中高危人群和早期症状患者,积极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和治疗,降低脑卒中的发病风险;④完善和提高医疗机构的脑卒中诊疗水平和救治就成,减少脑卒中死亡及伤残风险,降低因脑卒中导致的社会经济负担[1];⑤加强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控制脑卒中高危因素,防止脑卒中的复发。

猜你喜欢
出血性分型死亡率
全面的健康生活方式显著降低糖尿病死亡率
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出血性痔疮患者的临床有效性研究
PAI-1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rt-PA静脉溶栓后出血性转化和血管再闭塞的相关性
走路可以降低死亡率
CT在早期预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不同临床分型的应用
春季养鸡这样降低死亡率
中医内科分型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
探讨磁共振增强减影技术在颅脑出血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新冠肺炎的死亡率为何难确定?
复杂分型面的分型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