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透明细胞肾细胞癌肺部转移的临床病理分析

2021-01-26 01:41黄清洁贺佳子李文才陈壬寅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20年5期
关键词:免疫组化原发性阳性率

李 莉,黄清洁,贺佳子,李文才,陈壬寅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肿瘤病理重点实验室,河南 郑州 450052)

肾细胞癌是泌尿系统较常见的肿瘤,也是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1]。新确诊的肾细胞癌中部分患者在就诊时就已发现远处转移[2],而进行过根治术患者中仍有部分患者出现远处转移[3]。肾细胞癌最常见的转移位置是肺部。本文通过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6例原发性透明细胞肾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肺部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提高对原发性CCRCC肺部转移的认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6例原发性CCRCC肺部转移患者的肺穿刺标本。入组前CCRCC术后患者9例,肾脏占位5例,肺部结节首发2例。其中男12例,女4例,男女比例为31。患者年龄35~72岁,中位年龄58.4岁。3例有吸烟史,均为男性。均无肿瘤家族史。9例有多源性肿瘤史。病理检查证实,13例肺部出现多发转移,3例单发转移。临床表现:15例患者以肺部症状为首发表现,包括呼吸困难、喘息、咳嗽、咯血、胸痛等,1例患者首发症状为腹部不适。影像学特点:16例患者均经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发现肺部结节,其中13例为多发、3例为单发。见表1、图1。

图1 原发性CCRCC肺转移患者CT示肺部结节

表1 16例原发性CCRCC肺部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

1.2 标本处理方法所有组织标本经质量分数4%多聚甲醛溶液固定,石蜡包埋,4 μm厚连续切片,然后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S-P法染色,并进行镜下观察。免疫组化S-P法所用抗体包括CK、Vimentin、CD10、CA9、Ki-67、PAX-8、PAX-2、EMA、CK7、RCC、TFE-3等。

1.3 病理结果肉眼观察大体形态:原发性CCRCC呈实性,位于肾皮质。典型的原发性CCRCC大体为球形,自肾皮质呈圆形突出。肿瘤与周围肾组织界限清楚,形成推压式边界和假包膜。典型病例因肿瘤细胞内富于脂质而呈金黄色,高级别肿瘤含脂质和糖原较少,并因有出血和坏死而呈多彩状。

HE染色结果:低倍镜下:原发性CCRCC形态多样,最常见的是泡巢状和腺泡状结构。肿瘤组织中有小薄壁血管构成的网状间隔,这一特点有助于诊断。泡巢状结构中无腔,但在腺泡状结构中央有一圆形腔,其内充以淡染嗜酸性浆液或红细胞,泡巢状和腺泡状结构可以扩张形成大小不一囊腔。偶见肿瘤组织中出现小管结构。高倍镜下:大多数原发性CCRCC肿瘤细胞呈多角形或呈立方形。肿瘤细胞的细胞质内有脂质和糖原,在常规制片过程中脂质和糖原溶解,使细胞质变得透明,细胞膜清楚。许多原发性CCRCC中含有少量嗜酸性细胞,这在高分化肿瘤和坏死及出血附近尤为常见。在保存及处理良好标本中,肿瘤细胞的细胞核呈圆形,大小一致,染色质细颗粒状,均匀分布,根据不同分级,可见大小不等的核仁,偶见细胞核大而无核仁或出现奇异核。见图2。

图2 CCRCC患者HE染色图片(A:×100,B: ×200,C:×100)

免疫组化染色结果:CK阳性率88.89%(8/9),Vimentin阳性率100.00%(10/10),CD10阳性率93.33%(14/15),CA9阳性率100.00%(8/8),Ki-67阳性率100.00%(15/15例),PAX-8阳性率100.00%(14/14),PAX-2阳性率75.00%(3/4),EMA阳性率100.00%(5/5),CK7阳性率0.00%(8/8),RCC阳性率30.00%(3/10例),TFE-3阳性率40.000%(2/5)。见图3。

图3 CCRCC患者HE染色和免疫组化S-P染色图片

2 讨论

肾细胞癌是来源于肾实质泌尿小管上皮系统的恶性肿瘤[1]。相关文献[2]表明,肾细胞癌发病相关因素有吸烟、肿瘤家族史等。本研究纳入的16例原发性CCRCC肺部转移患者中有3例男性患者有吸烟史,但均无肿瘤家族史。

我国肾细胞癌发病率自35岁后开始上升,30岁以后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3]。本研究纳入的16例原发性CCRCC肺部转移患者年龄范围为35~72岁,男女比例为31。

肾细胞癌早期常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大多是健康体检时发现的。国外文献[4]报道,肾细胞癌的肺部表现包括转移性疾病,包括支气管内、胸膜、实质或淋巴结转移,胸腔积液或血胸,肺栓塞和肿瘤栓塞是肾细胞癌的另一常见表现。我们发现15例患者是以肺部症状为首发表现,如呼吸困难、喘息、咳嗽、咯血、胸痛等,1例首发症状为腹部不适。这提示原发性CCRCC肺部转移以肺部首发症状较常见。本研究纳入的原发性CCRCC肺部转移与文献报道的肾细胞癌肺部临床表现略有不同。

肾细胞癌转移较早,部分患者在确诊就已发现转移。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是肺部[5]。部分肾细胞癌在根治术后仍会发生远处转移。本研究纳入的16例原发性CCRCC肺部转移患者中9例发生在肾细胞癌根治术后,5例同时发现肾脏占位,2例以肺部结节首发。

本研究纳入的16例患者中13例CT显示双肺多发小结节,3例显示单侧小结节。肺部转移大多表现为双侧多发的肺部小结节,也可表现为单侧肺部结节。原发性肺癌的典型CT特征是短毛刺、分叶、胸膜凹陷等[6]。而原发性CCRCC肺部转移的CT多见边界清楚。

病理诊断对确定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治疗结局和转归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7]。在病理诊断中,除了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免疫组化技术也是病理科医师常用的诊断技术之一。本研究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如下:CK阳性率88.89%(8/9),Vimentin阳性率100.00%(10/10),CD10阳性率93.33%(14/15),CA9阳性率100.00%(8/8),Ki-67阳性率100.00%(15/15例),PAX-8阳性率100.00%(14/14),PAX-2阳性率75.00%(3/4),EMA阳性率100.00%(5/5),CK7阳性率0.00%(8/8),RCC阳性率30.00%(3/10例),TFE-3阳性率40.00%(2/5)。与国外有关文献[8]结果相似。

A: CK阳性(×100),B: Vimentin阳性(×100),C: CD10阳性(×200),D: CA9阳性(×100),E: Ki-67阳性(×100),F: PAX-8阳性(×100),G: PAX-2阳性(×100),H: EMA阳性(×100),I: CK7阴性(×100),G: RCC阴性(×100),K: TFE-3阴性(×100)

肺部原发性肿瘤中,具有透明细胞形态学表型:1)肺鳞癌透明细胞亚型主要是由细胞质透亮的细胞构成,但肺鳞癌透明细胞亚型免疫组化结果为P63阳性、P40阳性、PAX-8阴性、RCC阴性[9];2)具有透明细胞形态的肺腺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TTF-1、PAX-8阴性、CK7部分阳性、RCC阴性[10]。原发性CCRCC肺部转移的病理形态学特征、免疫表型与肾细胞癌一致:PAX8、RCC均阳性,而P63、P40、TTF-1、CK7均阴性[11];3)肺透明细胞肿瘤是肺部原发的一种较罕见的良性肿瘤,容易与肺部具有透明细胞特征的原发性癌或转移癌相混淆[12]。肺透明细胞肿瘤是可能起源于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的良性肿瘤,由含有大量糖原、有丰富的透明或嗜酸性细胞质的细胞组成。透明细胞肿瘤一般无临床症状,多被偶然发现。肿瘤直径通常约2 cm。界限清楚,呈孤立性,切面红褐色。透明细胞肿瘤由界限清楚、有丰富的透明或嗜酸性细胞质的圆形或卵圆形细胞组成。细胞核大小轻度不等,核仁可能明显,但核分裂相通常缺乏,坏死极少出现。薄壁窦样血管是特征性的。由于细胞质糖原丰富,通常有强的淀粉敏感的PAS阳性反应。肺透明细胞肿瘤特异性表达HMB-45,电镜检查显示大量游离的和有被膜包裹的糖原颗粒。肺透明细胞肿瘤与原发性CCRCC肺部转移的鉴别依据是:肺透明细胞肿瘤缺乏细胞的不典型性,肿瘤内呈现薄壁血窦样血管,S-100、HMB45阳性,CK阴性,TTF-1、CK7阳性[13]。原发性CCRCC肺部转移细胞质内可能含有糖原,但显示细胞的不典型性或伴有肿瘤性坏死和上皮标记阳性。本研究纳入的16例原发性CCRCC肺部转移中有2例患者S-100阴性。

原发性CCRCC高级别肿瘤中肿瘤细胞形态多样,有些细胞类似在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中所见的巨细胞,但CCRCC高级别肿瘤可以在肉瘤样区域见到的梭形细胞。CCRCC通常CK、CAM5.2和EMA阳性,CA-9也常呈弥漫膜阳性。CD10细胞膜呈阳性,CK7一般呈阴性。而这些指标在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呈阴性,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MB-45和SMA呈阳性。因此,免疫组化表型可以作为原发性CCRCC肺部转移和肺部原发性透明细胞癌鉴别诊断的确诊指标。

总之,原发性CCRCC术后极少发生肺部转移,原发性CCRCC肺部转移以肺部症状首发较常见,大多表现为双侧多发的肺部小结节,也可表现为单侧肺部结节。另外,原发性CCRCC的首选治疗方案是手术切除原发部位和转移部位病灶。目前发生转移的肾细胞癌治疗的亮点是肿瘤免疫治疗[14],同时靶向药物的治疗也有了进展[15]。随着新药物的引入和个性化的治疗,肾细胞癌转移性疾病的治疗效果会有更大的进展。

猜你喜欢
免疫组化原发性阳性率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AFP、CA19-9、CEA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
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对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率的影响
抗核抗体谱IgG 检测在自身免疫疾病中的应用分析
免疫组化病理技术及质量控制方式的研究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枯骨逢春饮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婴幼儿原始黏液样间叶性肿瘤一例及文献复习
结直肠癌组织中SOX9与RUNX1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外伤导致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与血巨核细胞体外扩散的相关性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