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致病因素与肿瘤预防》课程“雨课堂”在线教学初探

2021-01-26 01:41曹文波何佳佳许晓梦谢紫腾杨胜利莫赛军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20年5期
关键词:弹幕肺炎因素

曹文波,何佳佳,寇 晨,许晓梦,谢紫腾,杨胜利,莫赛军

(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雨课堂”是清华大学与学堂在线共同研发的一种智慧教学工具,功能实现基于幻灯片和微信,通过两者的完美结合达到教与学的最终目的[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导致全国学校延期开学,根据教育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指导意见,《致病因素与肿瘤预防》教研组利用“雨课堂”实施了在线教学,统筹安排相关的教学计划。《致病因素与肿瘤预防》是我校面向非临床医学专业(如医药卫生、文科、理科、工科、艺术、体育专业等)的全日制本科生开设的素质教育课程,目前选课人数为88人。该课程以我国高发肿瘤为例,系统介绍了呼吸系统肿瘤(肺癌等)、消化系统肿瘤(食管癌、胃癌、肝癌等)、生殖系统肿瘤(前列腺癌、乳腺癌、宫颈癌等)、循环系统肿瘤(白血病和淋巴瘤)等的致病因素,并以此为基础针对性介绍上述肿瘤的三级预防措施。为了更好保证和提高在线教学效率、教学质量,教研组在优化教学内容的同时,采用了提前发布视频预习内容、开启实时弹幕、设置形成性评价机制等教学方案。本文就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雨课堂”在《致病因素与肿瘤预防》课程在线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并进行了相关问题的调查。

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致病因素与肿瘤预防》课程“雨课堂”教学内容的改革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肆虐的过程中,《致病因素与肿瘤预防》课程决定采用“雨课堂”进行在线教学。为了紧密联系实际,我们在课程教学中加入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相关的内容。譬如在讲述肿瘤病因的病毒因素预防时,同时给学生讲解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三要素(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并给学生讲授目前采取的防治措施与三要素之间关系,针对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防的良好效果,提示如果积极采取措施,如避免接触致癌因素、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及配合临床科学治疗,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能得到有效控制,适时加深学生对肿瘤三级预防的理解;另外,在讲述肺癌与肺炎症状的异同时,增加了一般肺炎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区别等内容,帮助学生更好认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做好防护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

此外,《致病因素与肿瘤预防》课程讲授内容涉及到肿瘤发生发展、致癌因子的致癌效应等许多专业知识;虽然选修该课程的同学不乏有对此课程感兴趣者,但如果专业知识过多和过于深奥,不仅占据大量课堂时间,学生也会因难以理解而丧失学习兴趣。“雨课堂”在线预习视频发布功能极大弥补了这方面的缺陷。譬如肿瘤增殖、凋亡的调控机制等方面的内容专业性较强,我们利用“雨课堂”在课前发布了相关视频。学生经过短短几分钟的认真预习,基本上掌握了该部分内容。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88.64%的学生认为预习视频对自身理解课程有关专业方面的内容学习有极大的帮助(图1)。通过“雨课堂”,教师还可以实时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反馈适当调整课堂讲授内容,极大便利了教师对于课堂教学内容的把握。经调查,所有学生对于本课程授课内容安排较满意(图1)。

2 “雨课堂”教学有利于《致病因素与肿瘤预防》课程开展形成性评价

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评价,目的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更好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及时发现教和学过程中的问题[3]。《致病因素与肿瘤预防》课程利用“雨课堂”的试题推送功能,结合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设计切合知识点和同学们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推送。如在发布肿瘤细胞增殖机制的预习视频后,我们推送了多选题[以下对细胞周期与肿瘤关系的阐述正确的是:A:Cyclin过度表达促进肿瘤发生和发展;B:抑制CDK的表达可抑制肿瘤增殖;C:抑制CKI的表达可抑制肿瘤增殖;D:细胞周期调控异常往往导致肿瘤发生(正确选项A、B、D)],一方面检测学生对于预习内容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答疑解惑,对于预习中的疑难点进行解析。此外,在课堂讲授肿瘤与癌的异同时,以单选题[以下对于肿瘤描述正确的是:A:一种慢性病;B:肿瘤=癌;C:肿瘤患者必死无疑;D:肿瘤都会转移(正确选项A)]为例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肿瘤和癌的概念和基本特征。诸如此类,通过该方式不仅能了解学生对知识的课前预习情况,还能在课中实时查看系统统计的学生答题的结果,了解答题状况和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情况,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同时促进学生成长、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4-5]。本研究调查结果表明:90.91%的学生认为本课程授课中问题的设置合理,而且78.41%学生觉得答题情况更能反映学生对本课程知识的实际掌握程度(图1)。除此之外,课后我们会根据上课的重点推送思考题,让学生随时可以提交作业,教师可以随时审阅并反馈给学生,比传统课堂的教学评价更为便利。

3 “雨课堂”在线教学更利于提高学生对《致病因素与肿瘤预防》课程的学习兴趣

互动是课堂教学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互动缺乏造成课堂学习氛围淡薄;同时,稍微专业的术语可能就导致学生丧失听课的积极性,久而久之,教师本身也会缺乏上课的动力[6-7]。《致病因素与肿瘤预防》课程班级人数为88人,属于大班授课。传统教学的中大班授课通常具有师生课堂互动少、课堂气氛不活跃等弊端[8]。虽然课堂问题的设置和技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帮助学生培养了学的主动性,但对于一门校选课来说,远远不够,“雨课堂”的弹幕功能很好解决了传统大班教学的弊端。从进化心理学角度,弹幕具有即时性和互动性的特点,满足了现在学生共同关注和讨论同一个话题的需要[9]。通过弹幕,学生不仅可以释放情绪,迅速建立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信任,也可以满足被关注的需求,在摆脱无聊及获得认同感和存在感的同时,增加了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在学生群体中的归属心理[10]。通过弹幕,学生对于课程中老师提出的问题能各抒已见,不再担心其他同学的注视;另外,教师也可以实时关注弹幕内容,对于与课程相关的内容可以实时解答,这也正是在线课程的优势之一。如绪论章节中,学生通过“雨课堂”发送弹幕计547条,其中除去和老师打招呼的36条和与课堂内容无关的94条外,其余417条均与课堂内容讨论相关,签到87人,其中67人参与弹幕发送,有8人课后留言认为“是目前最有趣的一节课,很实用,听课的时候把父母叫上”。这说明在《致病因素与肿瘤预防》课堂教学过程中“雨课堂”教学手段调动了学生参与的主动性,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增强了教学效果[11-12]。

4 “雨课堂”给《致病因素与肿瘤预防》课程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新形势下,我们利用“雨课堂”随时随地发布预习内容、实时开启弹幕、较易开展形成性评价等优点[13],不仅能使教师更好开展教学,还能最大限度提高学生肿瘤预防知识水平,使肿瘤预防理念深入学生心里,这也是本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虽然“雨课堂”的应用为《致病因素与肿瘤预防》课程发展带来机遇,但也存在某些不利方面。譬如在线“雨课堂”只需学生扫二维码进入课堂就可签到出勤,但在上课过程中也同样会出现传统课程“身在曹营心在汉”式的“逃课”现象[14],而且,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在线课程数量较多,学生会有浮躁情绪,这对达到教学目的十分不利。同时,大部分同学觉得授课内容精彩、比较吸引人,因此,对授课教师的课堂艺术和课堂内容安排提出更高挑战(图1)。此外,弹幕和试题推送是“雨课堂”的特色,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推进教学过程和了解学生听课状况。但是从课堂教学实践分析,弹幕过多会出现刷屏现象,导致一些与当时教学内容相关的弹幕不能被授课教师及时发现,有可能影响学生听课情绪(图1)。据统计,并非每名学生都积极参与了弹幕和问题回答的推送过程,每节课弹幕发送、回答问题积极的学生名单大致相同,如何调动绝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15]。与有些学生课堂上基本“不动声色”不同,有学生一节课发送弹幕达81条,因此,如何组织学生有序推送弹幕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图1 《致病因素与肿瘤预防》课程“雨课堂”在线教学相关问题问卷调查结果

5 结语

相比传统课堂教学,本课程采用“雨课堂”教学手段能够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并有效推动了课程的改进,但是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为课程未来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未来,如何将现代教学手段和技术与传统教学相结合,有效推进《致病因素与肿瘤预防》课程的进一步发展,值得我们教学团队不断探索。

猜你喜欢
弹幕肺炎因素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四)
腹部胀气的饮食因素
四大因素致牛肉价小幅回落
犊牛肺炎巧防治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小知识
“弹幕”防御大师
一分钟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搞笑弹幕一箩筐
拜托了,弹幕君
当四大名著遇上弹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