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无损检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6)2020年年度报告

2021-01-26 09:53丁杰
无损检测 2021年1期
关键词:宣贯国际标准国家标准

1 标准体系建设

无损标委根据《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的总体要求,深刻认识标准化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客观规律,以建设无损检测领域高质量标准体系为目标,明确标准化工作方向,坚持标准与无损检测产业发展相结合、标准与质量提升相结合、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相结合和国内标准与国际标准相结合的原则,开展标准研制工作,标准体系不断充实和完善。

无损标委按照国家标准委和机械工业标准化主管部门2020年标准化工作的部署要求,围绕推动装备制造业工业基础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加快完善了工业基础重点领域标准体系,推动质量安全标准与国际标准基本接轨,大幅提升了装备制造业标准整体水平,不断优化了推荐性标准体系结构,使标准体系不断充实和完善。无损标委重点支持以下方向的标准制定和修订:无损检测领域国家重点科研项目推荐性标准的制定和修订;无损检测领域基础公益类推荐性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对口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国际标准转化;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支撑和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无损检测领域国家和机械行业标准外文版;无损检测领域国际标准提案和立项;现有无损检测领域国家和机械行业标准整合修订。

2020年由无损标委负责归口的国内标准总数为208项,其中国家标准169项,行业标准39项,具体见表1。标准清单见附录A。

表1 无损检测标委会归口管理的标准

2 标准制定和修订工作情况

2.1 标准计划项目申报

2020年向国标委申报了6项国家标准计划项目(5项制定,1项修订),4项国家标准或国家标准计划外文版。2020年向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申报了3项机械行业计划项目(3项修订)。具体申报项目见表2。

表2 2020年项目计划申报

2.2 标准计划下达

2019山东济宁年会后,当年年底国家标准委批准下达5项国家标准计划。2020年国家标准委批准下达13项国家标准计划,工信部批准下达2项机械行业标准计划。2019年和2020年下达的部分标准计划如表3所示。

表3 2019年部分和2020年下达的标准计划

表3(续)

2.3 在研标准计划项目进展

按照国标委文件要求,标准计划项目下达后,标准工作组应按规定时间(18个月或24个月)内完成起草、征求意见、审查和报批。根据国家标准委和工信部规定,完成率低的标委会将暂停批准新的计划项目。

无损标委在研标准计划项目累积共有32项(29项国标计划、1项修改单和2项机械行标计划),12项处于报批状态,5项处于征求意见状态,15项处于起草阶段。32项在研标准计划进展如表4所示(表4中,起草阶段表示尚未完成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阶段表示正在公开征求意见;审查阶段表示已完成送审稿等待审查;报批阶段表示已经过审查但未完成报批稿;批准阶段表示已向主管部门提交报批稿等待批准发布)。

表4 32项在研标准计划进展

2.4 标准征求意见

2020年,无损标委逐项在全国无损检测标委会网站和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各项标准征求意见信息,无损标委合计向社会发布了15项标准征求意见,具体如表5所示。

表5 2020年15项标准征求意见

2.5 标准审查

2020年1月~10月,标准审查改为函审和线上视频会议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在函审结束后,秘书处结合项目组提交的函审意见处理表再适时组织各位委员召开线上视频会议审定标准送审稿。

2020年9月9日,秘书处发起4项国家标准俄文版函审,目前还处于函审期间,计划12月完成报批。2020年9月23日,秘书处在上海召开了4项国家标准英文版审查会议,审查中未出现重大翻译质量问题,12月完成报批。

2020年11月25~27日,无损标委在江苏省苏州市召开2020年国家标准审查会,审查了10项国家标准,12月完成报批。

2.6 标准报批

2020年应完成21项标准报批,具体如表6所示。

表6 2020年标准报批

表6(续)

2.7 标准发布和废止

2020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标准委发布了24项由无损标委归口管理的国家标准,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3项由无损标委归口管理的机械行业标准,具体如表7所示。2020年,暂无与无损标委相关的标准废止公告。

表7 2020年标准发布

3 国际标准化工作

3.1 概况

无损标委对口ISO/TC 135(国际标准化组织无损检测技术委员会)及其8个分技术委员会。在ISO/TC 135及其各SC中,中国都是P成员,代表国家标准委(SAC)行使投票权和提案权。

ISO/TC 135与外部机构有以下3种联系:遵守维也纳协议,ISO/TC 135同CEN/TC 138技术合作;ISO内部和IEC相关联的技术委员会,ISO/CASCO(合格评定)。

ISO/TC (11个):ISO/TC 11(锅炉及压力容器),ISO/TC 17(钢),ISO/TC 20(航空与航天器),ISO/TC 26(铜及铜合金),ISO/TC 44(焊接及相关工艺), ISO/TC 58(气瓶), ISO/TC 67(石油和天然气工业用材料、设备和海上结构), ISO/TC 79(轻金属及其合金),ISO/TC 107(金属及其无机涂层), ISO/TC 112(真空技术), ISO/TC 119(粉末冶金), ISO/TC 261(增材制造)。

SC(2个):ISO/TC 85/SC 6(反应堆技术), ISO/TC 108/SC 5(机器的条件监控诊断)。

IEC/TC(1):IEC/TC 87(超声)。

相关联的其他组织:A类包括ICNDT(世界无损检测委员会)和IIW(国际焊接学会);B类包括EC(欧洲委员会), IAEA(国际原子能机构)和WCO(世界海关组织)。

2020年,ISO/TC 135归口标准共有97项,除SC3、SC5和SC8有发布标准或者制定和修订标准数量变化外,其他6个SC标准数量未发生变化。ISO/TC 135归口标准分布如表8所示。

表8 ISO/TC 135归口标准分布

3.2 国际标准转化情况

2017年9月28日,国家标准委办公室下达“国家标准委办公室关于印发《装备制造业重点领域国际标准转化工作计划》的通知”(标委办工一【2017】169号)。无损标委属于装备制造业重点领域中的工业“四基”领域,在2017~2020年拟合计转化28项无损检测国际标准(按2016年统计)。转化项目分3年完成,2017年拟转化5项,2018年拟转化11项,2019年拟转化12项,2020年无转化项目。

在通知明确的28项转化项目中,5项已由其他TC完成转化,3项已申报但和其他TC有交叉暂缓下达项目,1项因对应ISO标准启动修订暂缓申报,其余19项均下达计划。

3.3 国际标准制定、修订和发布

截至2020年12月9日,ISO/TC 135正在制定和修订的标准共有9项[见表9,其中NP为新项目建议;AWI为新项目立项;WD为工作组草案(讨论稿);CD为委员会草案(征求意见稿);DIS为国际标准草案(送审稿);FDIS为国际标准草案最终稿(投票稿)]。2020年ISO/TC 135新发布6项标准(含修订项目),如表10所示。

表9 ISO/TC 135正在制定和修订的标准

表10 ISO/TC 135新发布6项标准(含修订项目)

3.4 国际标准草案投票

截至2020年12月9日,秘书处参加ISO/TC 135国际标准化工作投票共25次,其中新工作项目提案(NP)2次,委员会草案(CD)2次,国际标准草案(DIS)1次,国际标准最终草案(FDIS)5次,国际标准复审(SR)10次,内部投票(CIB)5次。

3.5 国际标准提案和计划项目

2020年,秘书处向ISO/TC 135/SC8 提交1项ISO标准提案,成功立项,目前处于NP阶段。2019年分别向ISO/TC 135/SC3、SC8和SC9提交5项ISO标准提案,3项顺利立项。所有中国项目计划均在有序推进中,具体见表11。

表11 中国主导提出的ISO/TC 135项目计划进展

3.6 国际标准工作会议

因全球新冠疫情的影响,2020年3月12日,ISO中央秘书处发布公告,取消6月30日之前ISO所有线下会议。为此,ISO/TC 135决定推迟原定6月12~15日在韩国首尔召开的ISO/TC 135及其SC年会。今年ISO/TC 135及其SC会议均为网络会议。秘书处组织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上海材料研究所、北京理工大学、厦门大学、艾因蒂克检测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生产企业的10名中国无损检测专家代表参加各项会议。

3.6.1 ISO/TC 135/SC9/WG9网络会议

2020年6月9日,ISO/TC 135/ SC9/WG9举行了第1次工作组会议。来自中国、日本、德国、美国、奥地利等5个国家的专家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主要对标准ISO/AWI 24543 Non-destructive testing-Acoustic emission testing-Verification of the receiving sensitivity spectra of piezoelectric acoustic emission sensors进行讨论。ISO/AWI 24543进入WD阶段,并且在6月30日召开了一次为CD阶段准备的AHG会议。计划在2020年12月10日召开ISO/TC 135/ SC9/WG9下一次工作组会议。中国参会代表2名。

3.6.2 ISO/TC 135/SC3/WG5网络会议

2020年6月23日,ISO/TC 135/ SC9/WG5举行第6次工作组会议。来自中国、德国、荷兰等3个国家的专家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对标准ISO/NP 24647 Non-destructive testing-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robotic ultrasonic testing进行了讨论,该提案是由中国提出的标准。会议对标准中的技术内容和编辑问题进行了讨论和修改。会议对标准ISO/FDIS 22232系列标准的进程进行了介绍。ISO/FDIS 22232-2投票将于2020年6月25日开始,每个成员国专家可提出关于ISO/FDIS 22232-2的建议。会议决定下次网络会议于2020年9月9日召开。中国参会代表6名。

3.6.3 ISO/TC 135/SC9/WG9 AHG会议

2020年6月30日,ISO/TC 135/ SC9/WG9举行AHG会议。来自中国、日本、德国等3个国家的专家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主要对标准ISO/WD 24543 Non-destructive testing-Acoustic emission testing-Verification of the receiving sensitivity spectra of piezoelectric acoustic emission sensors进行了讨论。会议对标准中的技术问题和编辑问题进行了讨论和修改,并形成了最新的WD文件。中国参会代表2名。

3.6.4 ISO/TC 135/SC3/WG5网络会议

2020年9月9日,ISO/TC 135/ SC3/WG5举行工作组会议。来自中国、德国等2个国家的专家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对标准ISO/NP 24647 Non-destructive testing-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robotic ultrasonic testing进行了讨论。会议对标准中的技术内容和编辑问题进行讨论和修改。中国参会代表6名。

3.6.5 ISO/TC 135/SC7 网络会议

2020年9月22~24日,ISO/TC 135/SC7举行第22次工作会议。24个国家的专家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对ISO 18490 投票结果进行评价,对ISO 9712草案稿进行了讨论和修改。中国参会代表1名。

3.6.4 ISO/TC 135/SC3/WG5网络会议

2020年12月2日,ISO/TC 135/ SC3/WG5举行工作组会议。来自中国、德国、荷兰、法国等4个国家的专家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对标准ISO/NP 24647 Non-destructive testing-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robotic ultrasonic testing进行讨论。会议对标准中的技术内容和编辑问题进行了讨论和修改。中国参会代表4名。

4 标准化基础工作

2020年1月,国家标准委发布征集新一届委员通知。七届无损标委会成立换届工作小组,接收了来自各个行业无损检测专家的委员报名信息。2020年6月,国家标准委发布新一届委员组成名单公示。2020年9月,国家标准委下达第8届全国无损检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6)组成方案,第8届全国无损检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予以成立。第8届无损标委共计61名委员,外企委员2人,分别来自国内机械、航天、特种设备、航空、水利电力(含电网)、民用核电、交通运输、船舶、兵器、冶金、核技术等行业,同时覆盖国有企业、科研院所、民营企业、大专院校、中外合资、中外合作或外方控股企业和检测及认证机构。新一届委员呈现行业分布广、学历高、年龄低、女性委员数量增加等特点。

2020年3月5日,国家标准委秘书处印发《关于充分发挥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作用助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通知》。无损标委积极响应通知要求,从4月份开始每月至少1期进行线上公益标准宣贯会。

2020年3月10日,国家标准委印发《2020年全国标准化工作要点》。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十四五”谋篇布局之年。加强标准体系建设,提升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推动工业基础标准体系建设。持续开展增材制造标准领航行动,研制专用材料、工艺和设备、测试方法等标准。进一步完善国家标准样品体系。积极采用国际标准,推动先进适用国家标准在我国转化应用,加强国际标准转化试验验证,提高国际标准转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积极争取科技计划对技术标准研制和应用示范的支持,健全重大科技计划项目中标准快速立项的机制。推进技术委员会考核常态化制度化。进一步发挥标准在质量基础设施中的主线作用,推进标准与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协同发展,通过NQI的集成应用强化标准的有效实施。鼓励标准化技术组织和机构围绕企业复工复产提供标准化咨询等标准技术服务。加强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

2020年5月29日,国家标准委印发《关于利用标准云课平台进一步做好国家宣贯工作的通知》。各个标委会组织完成国家标准宣贯视频的录制,并通过标准云课平台上传国家标准宣贯视频,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性服务。无损标委已启动宣贯视频制作的工作,2020年标准发布的起草工作组基本完成标准宣贯的PPT材料,下一步组织录制宣贯视频。

2020年8月,参加全国增材标委主办的《增材制造标准领航行动计划(20202022年)推进会》暨增材制造国家标准制定和修订工作协调会。标准管理司领导出席会议,与增材制造TC相关的无损标会、钢标委、模具标会、有色标委等合计12个TC秘书处派员参加。会上解读《行动计划》,研讨《行动计划》落实方案,研究增材制造国家标准制定和修订工作协调方案。会议创新增材制造标准制定工作机制,推动增材制造专用材料、设备、检测等产业链上下游相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作协同,建立交叉融合项目联合提出、联合归口、联合制定的工作机制,标准制定同步考虑检测和认证需求。

2020年9月参加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宁波分院牵头的“无损检验检测机构认可关键技术研究”CNAS科研项目。

5 标准会议和活动情况

5.1 主办的会议和活动

2020年年初新冠疫情突发,各个标委会的会议和活动均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为了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秘书处关于充分发挥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作用助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通知》,充分发挥技术委员会在人才、技术等方面优势助力复工复产,加快标准转换应用,加强标准化支撑服务。无损标委会从4月开始每月至少1期,以网络直播方式举办无损检测标准线上公益宣贯会,同时报名并参加标准宣贯会的前80名代表均会快递收到由承办单位赠送的标准文本。目前举办的7场无损检测线上公益宣贯会合计报名人数达608人次,具体见表12。

表12 无损检测标准宣贯会

表12(续)

5.2 参加的会议

2020年秘书处合计参加5次会议和培训,具体见表13。

表13 参加的会议

6 标准复审工作情况

6.1 国家标准复审工作情况

根据国家标准委2017年《装备制造业重点领域国际标准转化工作计划》通知安排,2020年对GB/T 30564-2014 《无损检测 无损检测人员培训机构指南》完成复审修订。2020年8月申报修订计划。

6.2 行业标准复审工作情况

2020年4月10~30日,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开展行业标准复审工作的通知,秘书处提交全体委员对24项本标委会对归口管理的推荐性机械行业标准(均为2017年及更早年份发布的24项推荐性机械行业标准)进行复审。以着力提升行业标准的科学性、适应性和先进性,逐步推动行业标准向政府职责范围的公益类标准转变为复审原则,结合委员反馈的复审意见,向上级主管部门报送复审结论。报送的复审建议见表14。

表14 24项机械行业标准复审建议

7 标准化技术服务情况

2020年9月6~11日,和海南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局合作,参与了2020年海南省建设工作质量安全监督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工作,重点介绍了无损检测技术应用和标准制定和修订进展情况。参训人员达300人。

2020年4月至今,每月至少主办一场标准线上公益宣贯会。目前举办的7场无损检测线上公益宣贯会合计报名人数达608人次。

8 2020年无损标委优秀委员和优秀工作者

为激发创先活力、营造争先氛围,经研究决定对2020年全国无损检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优秀委员和优秀工作者进行表彰。名单见表15和表16。

表15 2020年优秀委员

表16 2020年优秀工作者

猜你喜欢
宣贯国际标准国家标准
GB/T 34611—2017《硬质聚氨酯喷涂聚乙烯缠绕预制直埋保温管》录播宣贯
GB/T 38942—2020《压力管道规范 公用管道》录播宣贯(7)
国际标准ISO 22992-2:2020正式发布
山东宣贯GB175《通用硅酸盐水泥》强制性国家标准
近期发布的相关国家标准(2019年12月10日)
近期发布的相关国家标准(2019年12月31日)
近期发布的相关国家标准(2020年03月06日)
近期发布的相关国家标准(2020年03月31日)
我国参与编制多项光伏逆变器国际标准
我国专家制定首项缓释肥料国际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