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2020热词

2021-01-26 11:57何强兰月盈康鸿博王佳樱韦雨歆
大学生 2021年1期
关键词:推荐人后浪工人

何强 兰月盈 康鸿博 王佳樱 韦雨歆

云端青年

推荐人:何强(上海)

疫情发生后,很多东西离我们逐渐遥远,我们正在经历一段“云端生活”。

我清晰地记得那一天,我独自一人守候在腾讯会议系统,茕茕孑立,心中忐忑不安。离上课只有一分钟了,这偌大的腾讯课堂里没有同学,也没有老师,这难道就是某种神秘力量几分钟后我才发现,大家在雨课堂。在学校走错教室就算了,上网课我也可以!不仅如此,同一位老师,同一个客户端,同一种尴尬,我打了腹稿、草稿、电子稿,久经沉默、运筹帷幄,在课堂上来了一场一鸣惊人的发言。哦,原来下一节才是我的课。

在史上最长寒假,我艰难地翻过“床头山”,穿行了“客厅大裂谷”,来到了“厨房美食小镇”大饱口福,随后一头栽进了“沙发游乐场”,拿出最新款“任意门”手机,跨越大半个中国,爬过八达岭长城,沉醉于上海外滩的繁华夜色,一览“桂林山水甲天下”。我跨过高山和大海,穿过人山人海,终究还是对大明湖、千佛山、趵突泉念念不忘!

常在家中坐,如何不被家人嫌弃成为了一门高深的学问。自从爸妈加入了“云端”队列,即使仅一道房门的距离,也挡不住来自“热心网友”无微不至的关爱。“云叫起床”“云叫吃饭”“云监督”成了有仪式感的事情。每到中午,母亲总会打电话来询问“饭否”“学习否”。经常还没下课,电话已经打来,这时讲课声与电话声交叠宛如“双声道”般奇妙。偶尔询问的内容也会变为“你去找找某某某东西”,我便化身为工具人——“寻找物品小能手”。

这就是我,一个“云端青年”的“云”生活。

社交距离

推荐人: 兰月盈(杭州师范大学)

2020上半年很多学校没有开学,都在上网课,对于保持社交距离没什么特别的感觉。到了下半年几乎所有的学校都开学了,那时候我就切身体会到了什么叫作保持社交距离。

首先是就餐方面,学校提供了两种就餐模式,一种是网上订餐,送到宿舍楼下;另一种是食堂就餐,但是限定人流量。食堂就餐的时候,每桌只能坐两个人,而且是同面朝向。学校为了保持这样的座位安排,将餐桌一边的椅子用绳子绑在桌腿旁,以防随意挪位。每次我和舍友肩并肩坐着吃饭的时候,总是有一种奇怪的感觉,聊天的时候好像对着对面的空气在讲话。

其次是预约出行。体能测试需要预约;进入超市需要预约,结账需要保持一米距离;进出校门需要预约扫码;图书馆需要预约。于是在学校超市门口、体育场、图书馆门口总能看到这样一幅画面:一群学生先举起手机扫码,后低头开始填预约的表格,然后再进入相关场合。

还有课堂上课,教室里的每张桌子上都有一张二维码,扫码入座,人与人之间隔一个位置。原来一张桌子可以坐三个人,大家都挤在一块儿,扎堆坐在后面。现在一张长桌两个人,整个教室从头到尾没有空位,整整齐齐,老师一眼看去就知道人有没有到。

很多人说学校就这么大,去哪都要预约,去哪都要排队,还要保持社交距离,真的很麻烦。对我来说,反倒觉得是一件好事,新的社交距离形成的时候,新的秩序也在建立,起码预约和排队让校园生活变得更有序文明啦。

后浪

推荐人: 康鸿博(中国人民警察大学)

2020年五四青年节之际,B站发布了“献给新一代的演讲”——《后浪》,犹如给青年的一封信。一石激起千层浪,站在各个立场的讨论与争辩层出不穷。关于“后浪”的舆论发酵至今,成为年度网络热词之一。“后浪”代指生活品质优越,令人艳羡的青年群体。但经过一年时间的沉淀,我相信每个人在自己心中给“后浪”下的定义绝不会如此狭窄,至少我们不会轻易否认自己就是时代长河中的一股不可忽视的后浪。

我是警察大学的一名学生,在我眼中,“后浪”不仅仅局限于会跳伞、玩Cosplay、喜欢汉服、摄影和潜水的年轻人,更包括如我这般身着藏蓝、头顶国徽的年轻人民卫士。复杂多变的刑侦勘查、冰冷刺骨的武装泅渡、浩如烟海的法律条文、硝烟弥漫的射击靶场,这些是我们的“游乐场”,更是我们以“后浪”自居的底气和依托。

有人说《后浪》的演讲充满了“爹味”,好像一位中老年人拍了拍我们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孩子,干得不错。”面对这种态度,我们表现出了极大的反感和抵制。作为这个社会的新生一代,我们欣然接受长辈给予的致敬,我们也认可“后浪”的称谓。但与此同时,我们更要说:“年轻人,拒绝被代言!”这恰恰是这一代年轻人成长的表现:我们有着自己的思考方式,有着自己诠释未来的权力,更有著属于我们自己的时代。“后浪”可以被理解出不同含义,但年轻一代不可被定义,不能被束缚。

我们以“后浪”自居,便是把自己放置在一条传承自无数先辈的奔涌河流之中。在这条河流上,浪潮振聋发聩,浪花丰富多彩,“后浪”绝不仅仅指那些天之骄子,更包括无数在平凡的岗位上奉献青春、拼搏奋进的年轻一代;“后浪”也绝不仅仅局限于前浪所赞扬、期盼的模样,她更有无限的、未知的可能,等待着我们自己去探索。

内卷

推荐人: 王佳樱(同济大学)

这学期,在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的小组实践中,我第一次听说了“内卷”这个词。当时,我们组正在准备“大学生,你为什么焦虑”的主题汇报,我们事先分发并回收了一个有关大学生焦虑程度及其原因的问卷。

在问卷中,我们了解到了各个年级同学陷入焦虑的原因:大一是因为刚刚踏入校园,面临各种抉择和迷茫;大二的专业任务加重,学业和人际难以平衡;大三主要是关注准备考研、出国,还是工作的不确定性问题;大四则是面临着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对社会环境的悲观看法。

当我和组员讨论问卷结果时,有一个女生提到最近在社交网络火到不行的词,叫“内卷”。这个词最早火遍网络是因一张图——在清华学堂路,有一位清华学生边骑自行车边看电脑,被人拍到后戏称为“清华卷王”。她说,在她身边也会有这样的情况,比如当她信心满满地完成自己的期末论文时,却看到同学在朋友圈晒出的万字截图,顿时醍醐灌顶,促使她熬夜提升了自己的论文字数。

在我看来,“内卷”这个词仿佛也暗合了今年另一个非常火的词:“时间管理大师”。整个2020年,由于“焦虑”而带来的一系列后果都是避无可避的话题。新冠肺炎疫情给所有人心中带来一场“地震”,互联网世界大量信息喷涌而出,大家多多少少都会在心理上受到一些影响。疫情造成的线下招聘活动取消、招聘需求冷淡等等,很多让本身面临着学习、就业、人际等方面焦虑的毕业生们更为焦虑。

前几天和好久没见的朋友一起聚餐时,免不了提到的话题便是“卷”。我有一位在测绘专业就读大四的好友说:“真的没办法,现在卷得太厉害了,大家都在竞争,压力都很大,也很焦虑。我也不想卷,但我不卷,就没法在这种大环境下获得一个稍微好点的成绩,就会被更卷的人所淘汰。”

听到他说的话,心中还是不免很有感触,很多朋友都有类似的想法,包括我自己。毕竟生活压力滚滚而来,尽管自己有时会感到身心疲乏,但也得马不停蹄地鞭策自己“坚持、坚持、再坚持”。无论如何,我们都希望自己和身边人能够留意自己的身心状态,注意劳逸结合。

报复性消费

推荐人:孙博涵(苏州大学) 

这个双十二,我下了四次单,一共买了53本书。

这是一次略微超出我日常需求的计划外消费。本来只是因为有一本书碰巧写文章的时候要用到,就逛了一下网上书城,没想到发现今年双十二的活动比往年都要给力。以往的年终特惠,不过是满300减50,而今年则是在半价特惠的基础上,直接满300减100。许多原本因为价格高昂只能放在购物车里吃灰的书,在这次活动中的价格竟然只有原来的4折甚至3折,这怎么能不让人心动?

经过一整晚的比较和凑单,把最后一批书的尾款结完的我长舒一口气。而当我得意洋洋地向我的朋友们炫耀我的战果时,他们的反应出奇的一致:一次买50多本书,你是不是疯了?你看得完吗?

他们都说,我这是典型的“报复性消费”。一看就是遇上疫情,啥也没买,眼看着年底了,就把积压一年的满满当当的购物车一扫而空。

我想反驳,却又无力反驳。究竟是什么驱使我一次性大批量购买我暂时用不到的东西,我也不知道。虽然我每年都会花很多钱买书,但是一次买50多本,的确是人生第一次。高力度的折扣固然是一方面,但更深层的原因,可能真的是2020年上半年的疫情把我憋坏了。蜗居一地,书对我来说,就是弹药与食粮,没有新的知识获取,每天只能依靠网络接触世界,让我觉得很不自在。

虽然是计划外消费,但这次买书并没有超出我的消费能力范围。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同时,还为拉动内需做了点小小的贡献。对这次略显冲动的“报复性消费”,我不后悔。

乘风破浪

推荐人:吕婷婷(中国计量大学) 

我的微博置顶,是我微博点赞最多的一条。它发布于2020年8月份《乘风破浪的姐姐》第五次公演舞台节目播出的当天,内容是:霏姐,你听到五公(《乘风破浪的姐姐》第五次公演)那个你上场前喊破音的女孩子了吗?那就是在家看的我!王~霏~霏(破音)!

这条微博到目前为止已经点赞过千了,而且还被王霏霏代言的卡姿兰官方翻牌,寄给我一套王霏霏同款唇釉礼盒套组,里面一共十支唇釉,每支单价接近200元。这份幸运,让我的室友们羡慕不已。但身为一个工作一年后毅然辞职读研的女生,我只是觉得我和王霏霏很像而已,在任何年纪任何境遇下都不愿意放弃自己的梦想。

又或者说,我只是觉得自己和《乘风破浪的姐姐》这档节目里每个姐姐都很像而已。

虽然我还没有像她们一样人到中年,但一年的工作经历,已然让我看到了女性在职场上的不易。我开始不自觉地去思考自己的未来,直至最后做出了辞职读研的决定。这与姐姐们何其相似,明明已经在娱乐圈拥有一席之地,却仍旧愿意尝试跳出舒適区,找寻另一个未曾遇见的自我。

这大概就是《乘风破浪的姐姐》这档节目让我看到的东西。勇气、毅力、果敢、魅力,这些曾经无数次加之于男性身上的荣耀,当代女性也同样值得拥有。这早已不是一个男性在外乘风破浪,女性只能作为附属乖乖在家的年代,这是一个女性要么与伴侣共经风雨,要么独自披荆斩浪的年代。

哪怕前路多艰险,也要继续走下去,迈开脚步,抬头挺胸,乘风破浪。

我要裂开了 

推荐人: 刘美周(西北大学)

2020年9月,我不假思索地辞掉了大学的人事代理工作,为了稳定的编制或“铁饭碗”,我来到一所中学任职。10月中旬,我们班级在第一次月考中出点了状况,教导主任打电话给我:“你麻利过来学部办公室一趟。”正在食堂的我,放下碗筷,急忙小跑过去。随后了解到,我们班有学生考试上厕所,口袋装着手机。按照学校以往规定:初次拿手机的回家反省一周,二次再犯直接开除学籍。这时学校书记过来在我耳边说:“这娃是我亲侄子,你看着办。”95后遭遇70后领导,裂了。

“大裂”三六九,“小裂”经常有。有次班会我跟学生说:低头学习,抬头做人,才能让自己“牛”一下。恰逢有个男生睡觉,我说你也给咱牛一下,他真的直接学牛叫;班会课上我看到吹泡泡糖的娃,让他上台吹10个,他毅然决然走到讲台说:“老师,你下去,让我来!”得意忘形的表情让我瞬间裂了。年轻胆大的00后让我时而炸裂,时而复合!

虽然问题一样没少,总是尴尬地笑着说“我要裂开了 ”,好像还挺治愈的样子。是的,可以裂,可以哭,可以诧异,可以发泄,甚至可以消失——最要紧的,裂完记得回来。

打工人

推荐人:韦雨歆(中央民族大学) 

2020年末一大波打工人文案席卷网络。“早安,打工人”“你好,打工人”“加油,打工人”“打工人,不辛苦”“打工人,天天被吊打”。给朋友发个信息、在朋友圈刷一下存在感,先要气势磅礴地敲出“打工人”来开场。

“打工人”到底是什么梗?为什么突然就火了?

前有“打工仔”“打工妹”“社畜”“搬砖”等称谓,现有“打工人”。相较其他,“打工人”三个字,让人更有认同感和共鸣,它是指代奋斗、努力的新词汇,是不分性别、地域、年龄、职业、地位的一种笼统的群体代名词,它显得更有力、更自豪、更具责任感。

很多人这样定义和形容“打工人”:早起贪黑、努力工作;不幻想、有追求;敢自嘲、不卑微;有着坦然面对现实的豁达,也有拒绝向生活妥协的倔强。“搬砖”“社畜”丧得彻底,而“打工人”在一点儿丧之中,还有一点儿燃,给人一种认清了生活,却依然热爱生活,看透了打工,但仍奋力工作的励志感。我觉得这是平凡小人物的“英雄主义”。从传承来说,打工人是社畜的“变异梗”,但比“社畜”这个舶来词更接地气,第一时间就能让人明白,囊括的群体也更广。

所以,对毕了业出了校门就当个“打工人”这样的事实,我是欣然接受的。

小镇做题家

推荐人:王娜(山西)

在以成绩作为唯一标准的高考阶段,“小镇做题家”用成绩碾压了一众同学;当学业结束开始拼实操能力的时候,他们却开始反向被世界碾压。

其实我算是半个“小镇做题家”。因为我出身小镇、家境一般、父母全年无稳定工作。从小学起,妈妈就告诉我,“读书学习是你唯一的出路,你不好好讀书,以后就会和爸妈一样受苦。”妈妈这句话一直深深地刻在了我记忆的深处。我没有参加过中考,是以优异的成绩保送到了区里上最好的高中。然而,高中三年是我异常焦虑的三年。小学初中所用的“死磕式刷题”的学习方法,在高中阶段基本行不通。再加上班上思维活跃又全面发展的人才比比皆是,性格内向又兴趣单一的自己慢慢成为了“透明人”。最终,高考失利,读了一所普通大学。

不过,我的大学四年充实又热血。我没有把太多时间浪费在自怨自艾上,而是继续不忘初心努力“做题”。通过积极学习专业知识,我多次代表学校飞到省外名校参加比赛,曾荣获两次国奖及多种校内奖项。课余时间,我尝试过各种各样的兼职。在超市做80元一天的短促,在小饭馆当服务员(5元一小时),印象最深的是,在一个寒冬的凌晨5点爬起来去当了一天的群演。

我想,“小镇做题家”之所以能金榜题名,正是因为早早体会到了生活的不易,才能在该做题的年纪“好好做题”吧。

如今我正在努力备考研究生,希望逆风翻盘。我告诉自己:不管能否考上一流大学的研究生,都要有一颗未雨绸缪的心,抓住每一次实习机会,这样走出校园步入社会时,也许能少一些“小镇做题家”的焦虑与悲观吧。

凡尔赛文学

推荐人: 刘婧(运城学院)

虽然说“凡尔赛文学”讲究一定的说话技巧,先抑后扬或明贬暗褒,比如班里学霸总会说“这次考试没有发挥好,才95分。”或者身边的亲戚聚在一起唠家常时总说:“我家孩子一点也不用功,这不高考没考好,只上了一个普普通通的985。”这些话乍一听觉得是在抱怨,可细细品味,才发现其中暗藏玄机。

不可否认,“凡尔赛人”是需要具备一定的能力和真才实学的。就像最近我看综艺节目《令人心动的offer》第二季,其中一个实习生王骁就被称为“凡尔赛大师”,节目中,他讲几句话就会蹦出几句英文。前期常常将斯坦福挂在嘴边,用着印有斯坦福标志的水杯和挂绳。可是细细看下几期,发现他的英文能力确实有着扎实功底,可见,“凡尔赛文学”不是想“凡”就能“凡”的。

后来发现自己在很多时候或多或少也会“凡尔赛”一下。我也经常和朋友说到自己老爸又买了几个新镜头,每天乱花钱;或是说自己忙得焦头烂额,申请奖学金,准备入党材料等等。细细想一下,身边的人或多或少都说过类似的话,为了炫耀,其实是希望自己可以被别人关注到,或是寻求别人的认可,这也是一种很正常的心理诉求吧。

责任编辑:方丹敏

猜你喜欢
推荐人后浪工人
为了不吃预制菜,打工人有多努力
中国“后浪”
后浪,后浪
MQ-25:我就是后浪
后浪一浪浪大了
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特别推荐人
童迷欢乐岛
童迷欢乐岛
调配工人
基层关工人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