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南北地域文化在当代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2021-01-27 11:54
大众文艺 2020年16期
关键词:燕赵楚文化楚辞

(武昌首义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湖北武汉 430064)

一、地域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精神文明建设就是通过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提高百姓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养。地域文化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格活跃的时代。源远流长、个性鲜明,传承至今仍发挥重要作用的文化传统。

先秦时期在中华土地上,不同的社会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资源风水、人文精神、政治经济情况,孕育了个性独特的地域文化。在当前文化多元化、国际化的大趋势下,面对欧美日韩强大的文化软实力的输出,我国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需认真思考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化过程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二、齐鲁文化的产生与发展

1.齐鲁文化的起源

其中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之精魄的齐鲁文化,诞生于黄河流域。齐鲁文化是一个十分完整的文化体系,政治文化的融合主要由齐国的实用主义,兵家的辩证法文化和鲁国的儒家文化所主导。齐鲁文化风格大相径庭,但在更深层次上,它们是相同的,源于相同的根基和完整的文化体系。春秋时期,鲁国有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而齐国汲取了当地原住民的文化并加以发展。两种传统并且古老的文化存在着差异,相对来说,齐文化尚功利,鲁文化尊伦理;齐文化强调改革,而鲁文化重视传统。两国文化逐步融合,形成具有丰富历史意义的齐鲁文化[1]。

西周以来,以各个重要的诸侯国为中心,逐渐形成了个性独特的区域文化。在众多的区域文化中,鲁国的文化居于一种领先的,重要的地位。第一,鲁国的区域文化早已经是中华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第二,在区域文化的研究中,孔子在此讲学,周游诸国传播儒家学说,齐和鲁在地理上相邻,在文化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就先秦的两国文化而言,两者有着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本质上,崇尚周礼,重视教化,道德正直,贞守节操都是两个人的共同风俗习惯。

2.齐鲁文化在当代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体现

齐鲁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表现出自强不息,重视经济,崇尚人本,天下为公,诚信友爱,仁者爱人的基本精神,对当今政治和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挖掘齐鲁文化的潜在价值,提升齐鲁文化的对当今的影响力,有助于齐鲁文化在当代展现新的文化面貌。

三、吴越文化的由来与形成

春秋时期形成的吴越文化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一种地方文化。在今天主要体现在江苏浙江皖南一带。在春秋战国时期,吴、越两国逐渐融入了持续不断的战争,形成了东南沿海地区非常独特的文化-吴越文化的原型。

早期吴越民众有尚武风气,永嘉南渡后士族文化的特质改变了吴越文化的审美取向,注入了“士族精神、书生气质”,并慢慢地成为中国文化中精致典雅的代表。

因为江浙自古人才辈出,江南地区战争较少,传统的文化遗产得以保存,鱼米之乡适合人居住、繁衍,使江浙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准备了充足的动力且出现了很多的世家和书香门第。滋养下形成了开拓进取、经世致用、冷静机敏、外柔内刚的人文传统。

吴越文化对当代该地区的基础教育建设和经济文化建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该地区的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提供了优秀历史文化底蕴,无论是提升经济实力还是人文社会,都十分重视人在生产过程中的创造力,着重强调人的因素。吴越文化使长三角地区的社会结构和民风习俗发生了重大变化,如今,层出不穷的人才为该地区各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燕赵文化的由来与形成

燕赵之地处于少数民族居住的蒙古高原与松辽平原,也就是今天的京津冀和山西一带。该地处北方游牧民族和中原农耕民族的过渡地带,自古以来战乱不断。使得这一方民众在长期生存在战争当中,常常靠个人的力量和民间的力量解决问题,于是尚武的特性也就慢慢形成了。古人每每提及燕赵风骨,其核心就是慷慨悲歌、任勇尚侠这八个字。“自古燕赵多感慨悲歌之士”源出韩愈《送董邵南序》开篇第一句。荆轲孤身刺秦王,豫让斩衣三跃都是燕赵地区的悲情英雄。

自古燕赵西部山峦沟壑,土壤贫瘠;平原的土质常受到黄河的侵蚀,农业生产困难,且战乱频繁,所以,直到秦汉时期,燕赵的农业依旧发展迟缓。燕赵人为了生存和发展,在与自然环境进行长期斗争中,形成了敦厚朴实、艰苦奋斗的性格特征。

燕赵文化为现代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丰富的资源借鉴,其中燕赵文化中的“信义精神”,在燕赵文化的“信义精神”中,对待朋友的原则与现代社会不同。但其诚实守信的原则,是构建“诚信社会”的重要思想之一[3]。

其次,树立新的人文精神是要使人们具有更全面的判断力和价值取向,高尚的乐趣和情感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继承燕赵文化的这些优良传统,对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五、三晋文化的产生与发展

1.三晋文化的起源

三晋文化始于中华大地的西北地区,大致位于今天的山西省地区。春秋时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形成了战国时期的三晋,并之后由于战略位置的重要性,各国间错综复杂的政治、军事矛盾的焦点纠结于此,战国时期成为中原逐鹿的必争之地,所以在此交汇形成了具有丰富地域文化特色,内涵丰富,渊源古老,具有强大影响力,并在华夏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三晋文化。

晋位于黄河流域文化的中心,黄河流域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所以三晋文化也包含了华夏文明最为重要的落叶归根,认祖归宗的根祖文化。该文化也在传播中成了儒家学说中的主流内涵。

2.三晋文化特点

在三晋文化的历史发展中,有三个思想特点十分显著:开放,务实,求新。

开放:“虽楚有才,尽晋实时用之”反应的就是晋文公时期,对于外来人才吸收接纳,包容信任,使得晋国迅速强大起来。

务实: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力排众议,学习和引进匈奴的作战方法,使晋成为当时的军事强国。

求新:晋国“启以夏政、疆以戎索”,促进了法家的兴起,并重视纵横家和兵家的思想对当时变法治世,富国强兵起到了重要作用。

现代三晋地区还有陈醋,窑洞,剪纸等文化特色。

以上三晋文化所持有的开放务实求新的精神态势,作为山西古代的优秀的文化传统,不仅在当时曾产生过深远的历史影响,就是对我们今天的精神文明建设也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六、荆楚文化的产生与发展

1.荆楚文化的起源

荆楚文化是周朝时期长江中游地区人民所创造的具有自身特征的一种文化。起初并不受中原王朝承认,面对中原王朝,荆楚还吸收了先进的中原文化,为自身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从春秋起,楚国迅速强盛起来,到了楚庄王时,楚国成为南方大国。楚人不断和南方各民族融合,继续吸收中原文化,并广泛利用土著文化的积极因素,形成具有地区和民族特色的楚文化。

2.荆楚文化的代表

荆楚文化是独树一帜的,楚辞被誉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以屈原创造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楚辞”是荆楚文化的奇葩。“楚辞”是战国末期屈原和其他楚国诗人根据楚人民间语言和民歌创作的诗载体是荆楚诗词典范。作为楚辞的开创者,屈原的代表作《离骚》,是一篇带有自述性质的长篇抒情诗,后人经常使用“骚”或“离骚”代替楚辞。

同样,楚辞与楚的民俗密不可分。在江汉水乡,民间巫术传播开来,民间习俗崇尚歌舞。这些因素都是楚辞得以产生的基础。今天的荆楚诗词正是“楚辞”的继承和发展,也是荆楚文化的精华。道家者对于楚文化的发展有深刻的影响,老庄哲学为其代表,为中国哲学史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3.荆楚文化在当代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荆楚文化的发源地在湖北,是古代楚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从现代精神物质文化的角度去审视楚文化精神:楚国从周初南方的子男之国建国,以“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精神,春秋时称霸中原,战国时期成为七雄之一。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实践中,楚人以其勤劳、智慧、勇敢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民族精神。

荆楚文化的精神特质是时代的产物,也是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具体展现,是当今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精神遗产,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资源[2]。

七、地域文化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影响

历史和现实的经验表明,文化建设要稳定发展和积累创新。为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认真解决继承与发展之间的关系[4]。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对各地域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发扬其优秀精神品质,把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良好地结合在一起,在新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创新,从而把精神文明建设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土壤上,区域文化百花齐放,文化传统的传承与发展遍及全国各地。这些不同的地域文化汇集之长,承中华文化之绪,创造和发展了富有地域文化传统的多种艺术形式[5]。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将取决于人类文明中的新贡献;重塑伟大的文明,则取决于文明发展和繁荣文化的能力,取决于我们能否实现新的文化复兴。

猜你喜欢
燕赵楚文化楚辞
“互联网+”背景下燕赵文化的传播研究
《翻译美学视角下的楚辞英译研究》评介
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设计作品
湘楚文化之杨家将与太极起源
荆楚文化 漆器之美——项目式美术课程设计的探究学习
《楚辞》中“饮食”类动词语义场分布浅析
楚文化在当代公共艺术创作中的体现
慷慨悲歌话燕赵
唐五代佛典音义引《楚辞章句》校勘举例
以《诗》释《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