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贵的遵守

2021-01-27 21:04张勇
山东国资 2021年6期
关键词:南子小牛犊卫灵公

■ 张勇

两千年前的孔子曾总结过自己的教训:“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孔子获得的教训至今仍有价值。自古至今,言行不一,说一套,做一套,乃是一些人的常态。正因如此,那些言行一致、说到做到的人是非常难得的,在没人监督、没人看得到的时候,依然遵守自己规则的更加可贵。

春秋时期某天半夜,卫灵公跟南子坐在一块闲谈,听见王宫外面的马路上,一辆马车由远及近快速驶来,马蹄踏在石板路上发出嗒嗒的声音,坐马车的人呢,似乎是有什么急事,赶车赶得很急速,从车轮跟路面接触震动发出的声音,可以推断车上可能只坐着一个人。马车很快就驶到王宫门外,稍稍停顿一下又响了起来,马蹄声也不像刚才那么急促了,车上的人显然已经下了车,牵马缓缓步行。马车走过王宫大门以后,重新又恢复了以往较为深重的响声,想是马车的主人又回到了车上,疾驶而去。卫灵公对南子说:“车上坐的人一定是蘧伯玉。”第二天找人一问,果然不错。南子问卫灵公是怎么知道的,卫灵公说:“依照规定,坐车的人经过王宫门外是要下车步行的,当时是深更半夜,路上连一个行人也没有,除了蘧伯玉谁还肯守这个规矩?只有蘧伯玉这样的君子才会这样做的。”

考察一个人,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特别是在别人看不到的时候,看他如何行事。

《三国志》记载:时苗一生清白,临财不苟,疾恶如仇。东汉末年,他到寿春任县令。为官赴任时,乘坐自家黄牛拉的牛车而来。等卸任返乡时,拉车的母牛生了一头小牛犊,临行前,他把小牛犊拴在县衙门前,群吏说:“六畜不识父,自当随母。”劝他把小牛犊带走,时苗执意不肯,把小牛犊交给了当地百姓,说:“我来时只有一头母牛,没有小牛,这头小牛是吃寿春的草,喝寿春的水长大的,它应该属于你们,让它给老百姓出点力,这是我的一点心意。”

历史常常惊人的相似。明朝大清官海瑞一日办完公事回来顺道探访一位朋友,走到岔路口,便脱下官服,换上便服;走下官轿,坐上事先准备在路口的私家轿子,才去见朋友。从岔路口到朋友家只有半里多路,海瑞硬是不肯坐官轿往来。

胡适去英国时,正逢第一次世界大战停战纪念日。纪念方式是撞钟,听到钟声的人要停下手头工作,静默1分钟。胡适看到一个漆匠提着油漆登梯子上墙,这时钟声响起,漆匠一手扶梯,一手提着漆桶,停在梯子中间,低头默祷。过了1分钟,他才提着油漆,继续工作。这种不欺暗室的自觉让胡适震惊。

1886年,为庆祝美国独立100周年,法国人送给美国一件珍贵的礼物:自由女神像。雕像落成40多年后的一天,美国一位剧作家乘直升机看到了“女神”全貌,他清楚地看到了雕刻精美的女神像,就连她头饰的做工都十分精美,没有丝毫瑕疵。在建造自由女神像时,雕刻家不会想到几十年后人类会发明直升机,可他们并没有因当时的人们看不到,就忽视了对自由女神像头顶的雕刻。这种不因当时条件的局限而欺瞒世人的做法,让这位剧作家震惊。

在那些圆滑世故之人的眼中,这些遵守者都是不懂变通的人。然而,您是否想过,不肯变通,不媚时宜,才保证了公信力的权威。无论做人还是做官,与时俱进固然重要,但总还应该有一点坚守不变的东西。以史鉴今,正是那些遵守者,立德立功立言,用他们的不变通,撑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

猜你喜欢
南子小牛犊卫灵公
记忆旅行者
孔子见南子一场双赢的赴约
亡夫转世
弥子瑕是对是错?
亡夫转世
不欺暗室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牧人和丢失的牛
呼噜噜和胖嘟嘟
南子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