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学前教育中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

2021-01-27 08:28杨小龙
求知导刊 2021年50期
关键词:语言能力学前教育幼儿

摘 要: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与沟通的重要媒介,而其表达与运用具有一定的原则性和技巧性。幼儿在语言的认知能力、模仿能力、使用能力等方面皆有较大的进步空间。良好的语言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教师应基于幼儿语言表达的实际情况,采用一定的教学策略,为幼儿创设适宜的语言学习情境,让幼儿多读、多练、多交流、多表达,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表达习惯。文章将从多个角度出发,对学前教育中幼儿的语言能力培养展开探究。

关键词:学前教育;幼儿;语言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50-0005-03

作者简介:杨小龙(1979.10—),男,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常家河镇幼儿园,中小学高级教师,本科学历。

引 言

三岁左右的幼儿尚未形成完整的语言感知及表达系统,而随着幼儿对周围环境事物的接触加深,其语言思维也是在不断地变化着。由此可见,环境直接影响着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幼儿教师是幼儿学习的引导者、启蒙者。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首先,教师要细致地观察幼儿的语言学习状态,掌握幼儿学习的差异性;其次,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和丰富的教学活动,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提升[1]。

一、培养幼儿语言能力的重要意义

幼儿正处于发展关键时期,他们的可塑性比较强,且更容易接受新鲜的事物。教师应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寻求契机,引导幼儿进行语言学习。幼儿具有极强的模仿能力、适应能力、创造能力,所以,教师对其进行语言思维的训练,对其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具有可行性和重要价值[2]。

幼儿语言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其学习能力的强弱。较强的语言能力能使幼儿在各种交际场合中受欢迎,获得更多表現自己的机会。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能够拉近幼儿与他人之间的距离,也能够增加幼儿的自信心,使幼儿在语言交流中收获快乐,获得满足感。

拥有清晰的思维,不仅有利于幼儿进行交流,还有利于培养幼儿的探索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幼儿将自身的所见所闻通过语言较好地表达出来,可以锻炼自身的思维分析能力;若能将自己接收到的信息或自身引发的联想通过语言有效地传递给他人,那么说明幼儿能够将语言表达能力转化成语言分析、处理能力。可想而知,语言能力对幼儿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是决定幼儿人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学前教育中幼儿语言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停滞不前,幼儿的语言思维得不到发展

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多数幼儿教师认为学前教育就是纯粹的“带孩子”,而忽略学前教育本身的意义,在对幼儿的行为引导上、思维方式的启发上也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大多数时间只是在机械化地重复操作“带孩子”的流程。这种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幼儿的成长空间、自由发展空间,将幼儿教学变得单一古板、枯燥乏味,同时错过了幼儿语言能力培养的最佳时期,导致有些幼儿语言能力不足,不敢交流和表达,更为遗憾的是这很有可能成为幼儿一生的语言习惯[3]。

(二)课堂情境单一,幼儿无兴趣可言

幼儿天真烂漫、充满生机,活力无限。反观当下的幼儿课堂,部分幼儿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思想守旧,毫无创新可言。教师对知识的传播还是以讲授为主,然而幼儿本身还处于语言能力的发展时期,理解上还有所欠缺,因而教师的讲授法对其而言根本就不具备吸引力,反而还会降低幼儿的学习热情,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幼儿教师作为幼儿教学中的引领者,对幼儿的学习具有重要影响。

(三)教师教学过程中教学评价的缺失

幼儿的认知尚浅,理解能力较弱,因此简单明了的语言、直截了当的交流表达对于幼儿来说更容易接受。且大部分幼儿的内心是脆弱敏感的,加上初次步入校园,适应环境以及学习皆是幼儿们面临的巨大挑战。而幼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往往会忽视幼儿内心的真实情感,用统一、公式化的管理方式对幼儿进行训练,因此教师的教学评价千篇一律,毫无针对性可言。中肯的教育评价对幼儿而言有着一定的指示性作用和激励性作用。研究人员指出,教学评价是学生的精神食粮。教师的肯定及鼓励能极大地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同时总结性的教育评价能帮助幼儿建立起整体的认知,从而保证教师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学前教育中幼儿语言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创设情境,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氛围

在社会群体中,幼儿尚处在成长发展的阶段中,需要外界的关心和爱护。在学前教育中,幼儿教师应采用较为温和的引导方式,而非是激烈的,带有压迫性的。良好的课堂情境能使幼儿较快地融入课堂教学。温馨和谐的教学氛围能使幼儿身心愉悦,有效提升幼儿的语言水平。

教师应以幼儿的认知为教学的主体内容,站在幼儿的思维角度,为其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从而较好地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师可结合教材,基于学情,利用情境教学法,为幼儿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氛围。教师根据幼儿的学习生活,可将教学情境大致分为以下三个部分:校园情境、家庭情境、公共场所情境。

在幼儿园情境中,教师要让幼儿体会到幼儿园生活的行为规则,了解幼儿园的主要构成,同时学会运用正确的言语表达。如在遇到教师时,幼儿要说:“老师好!”遇到同学时,幼儿要说:“同学,你好!”幼儿对他人有所求时,要学会有礼貌地询问他人的意见,如“同学,我的彩笔忘记带了,你能借我用一下吗?”同时在受到他人的帮助时,幼儿要说:“谢谢!”还有在与他人不小心发生小摩擦时,幼儿要学会及时地道歉,说:“对不起!”教师通过设置校园情境,让幼儿了解并掌握基本的校园语言,使其在情境中反复训练强化,以达到熟练使用语言的目的。

家庭是幼儿成长中最重要的场所之一,家长在家庭中要通过言语表达来促进幼儿情商的发展,让幼儿深切体会到来自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爱,并使其学会运用语言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和尊重。在日常生活中,幼儿要正确地表达出自己的内心想法,并征求父母的意见。例如,幼儿想要看动画片、玩玩具时,要说:“妈妈,我现在可不可以玩玩具、看看动画片?”幼儿想要出去玩耍时,要说:“我想要去好朋友家玩耍,妈妈你能不能带我过去?”当爸爸妈妈说:“宝贝,我爱你!”幼儿要回应道:“爸爸、妈妈,我也很爱你们!”当遇见家中的长辈时,幼儿要学会主动地问好,而不是不理不睬。在家庭情境中,家长要让幼儿明白家庭是一个整体,不能以自我为中心,有任何的想法都要学会与大人商量。这样,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就提升了语言水平。

在公共场所情境中,幼儿的语言能力训练又被推向了一个新高度,幼儿要学会在不同的场合使用恰当的语言进行得体的表达。如在商场、图书馆、公园等场所,幼儿要使用的语言各不相同。幼儿在各个公共场所中与他人进行交流、沟通,既是对幼儿的挑战,又是幼儿的机遇,能够促使其突破自我,深化自我!

(二)培养幼儿的语言兴趣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兴趣直接决定了幼儿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幼儿天性好奇,兴趣爱好广泛。因此,教师对幼儿的兴趣激发、培养相对容易,只需找到合适的媒介,成功地引起幼儿的关注。教师只有激发幼儿的语言学习兴趣,才能更好地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教师在培养幼儿的语言兴趣过程中,可将幼儿的兴趣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直接兴趣侧重于让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语言教学活动,主动习得语言,而间接兴趣的侧重点则是巩固,促使语言学习成为幼儿的主要兴趣之一。

例如,幼儿教师在语言教学过程中,可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播放一些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动画片,如《宝宝巴士》《小猪佩奇》《超级宝贝JOJO》等。这些都能很好地反映幼儿语言表达的规律特点。《宝宝巴士》中的“礼貌歌”联系生活实际,以生活中的现象为依据,为幼儿们做出言语表达的示范。

精彩纷呈、趣味横生的动画片对于幼儿来说有着不可抵挡的诱惑力,能够有效激发幼儿兴趣,使其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从而产生学习语言的动机。但是,直接兴趣的持续时间短暂,教师只是通过动画片的形式暂时地引起了幼儿对语言学习的关注。对此,教师应善于抓住契机,在幼儿兴趣浓厚时,通过教学活动使幼儿的直接兴趣转化为间接兴趣,将幼儿对语言学习的兴趣内化为需求。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宝宝巴士》中的“礼貌歌”,带领幼儿一起学唱,根据歌曲的内容编排动作,使幼儿在活动中熟记儿歌内容,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促进幼儿语言学习兴趣的发展,提升幼儿的语言水平。

(三)转变教学理念,增强幼儿教师的专业性

教师作为幼儿学习道路上的主要引导者,其自身的专业性直接决定了幼儿的学习水平。而在当下的幼儿语言教学中,部分幼儿教师的教学方法陈旧,单一刻板,并未对幼儿的语言学习进行较好的引导,而是以“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幼儿。在此种模式的教学下,幼儿的学习效果甚微。为了从根本上改变学前教育中幼儿的语言学习现状,较好地实现幼儿语言水平的提升,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研究分析,并对幼儿的学习情况进行摸查,关注幼儿群体中的差异性,尊重幼儿的需求,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将幼儿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例如,教师在开展语言教学活动前,可利用小组讨论模式与多位幼儿教师进行经验的交流分享,针对“幼儿的语言学习”提出问题、制订计划、策划方案,创建适合幼儿学习的课堂。此外,教师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职业,因而幼儿教师应善于利用互联网技术的优势条件,寻找适合自己的优质教学资源,如“名师讲堂”。教师可以通过观摩成功课堂教学案例来进行对自身教学的反思总结,给自己充电,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为幼儿提供优质的语言学习服务,做到教学相长,让幼儿的语言学习产生质的飞跃!

(四)建构游戏课堂,加深幼儿对语言的认知

游戏在幼儿心中的地位不容置喙,可以说是整个幼儿成长生活中的主旋律。教师要基于幼儿的学情分析,选择有效教学策略。游戏活动与幼儿的语言学习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学习和思维发展相辅相成。幼儿有强烈的表达欲望时,却因为语言表达能力与语言思维能力无法协调一致,就难以传递出其想要表达的语言信息。长此以往,幼儿的自信心会受到一定程度上的打击,而语言学习的热情也会大大地降低,导致其自身语言水平的停滞不前,给幼儿的心理造成不良影响,如幼儿变得不爱交流,有时甚至主动回避与他人的言语沟通。而游戏教学能让幼儿置身于一个较为轻松、有趣的学习环境中,顺其自然地加深对语言的认知,丰富自身的语言知识。

以“送南瓜”的游戲课堂教学为例,教师请3至5位幼儿进行角色扮演,分别扮演老奶奶、小朋友。教师先用“送南瓜”的儿歌进行课前导入。小朋友们挎着篮子给老奶奶送南瓜,当南瓜送到老奶奶面前时,小朋友们要说:“您好,老奶奶!这是您的南瓜,我们给您送过来了!”此时,扮演老奶奶的幼儿要说:“谢谢你们,小朋友!你们真是棒极了!”与此同时,小朋友们应该接着说:“不用谢,老奶奶,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整个游戏过程中的对话逻辑分明、思路清晰,幼儿们在游戏过程中锻炼了自身的语言学习能力,根据游戏情境能进行恰当合理地表达,学会正确地使用语言。

语言学习贯穿整个游戏过程,幼儿在游戏中训练自身的语言思维,加深对语言的认知。对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关注游戏对开发幼儿语言潜能的重要性,让幼儿在游戏实践中充分掌握语言技巧。

(五)选择交流话题,推动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语言的主要功能是交流和沟通,教师在幼儿语言教学中要选择恰当合理、贴近幼儿生活的教学主题,让幼儿能有话可说、有感可发。研究表明,幼儿更愿意主动亲近和自身年龄差距范围小的人。因此,教师选取贴合幼儿实际生活的话题,能促使幼儿之间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激发其语言表达兴趣。同时,教师在幼儿语言学习过程中要进行一定的指导,帮助幼儿建立更完善的语言思维系统,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结 语

幼儿的语言思维能力决定着幼儿情感、价值观、态度的走向。教师应关注幼儿的语言学习过程,观察并记录幼儿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案。此外,教师应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加强对幼儿的引导,帮助幼儿解决问题,提供更多的机会促进幼儿的语言学习。

[参考文献]

李晓丽.如何在学前教育中培养幼儿语言思维能力[J].好家长,2017(20):26-27.

徐强.如何在学前教育中培养幼儿语言思维能力[J].好家长,2019(38):212-213.

金光梅.学前教育如何培养幼儿语言思维能力[J].中华少年,2017(09):14-15.

猜你喜欢
语言能力学前教育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培养幼儿语言艺术的方法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英语微课”对高职国际合作项目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培养的探讨
幼儿画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