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落地 优化作业 减轻负担

2021-01-27 18:59唐玲玲
求知导刊 2021年50期
关键词:双减政策作业设计双减

摘 要: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在巩固知识、拓展教学内容方面发挥着其他各个环节教学活动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通过对以往的小学英语作业设计进行调研,笔者发现,其中存在作业形式单一、内容单调等问题。这样的作业阻碍了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双减”政策的落地,给教师进行作业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落实“双减政策”并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基础上对作业进行优化设计,是教师要思考的重要问题。文章对“双减”背景下优化小学英语课后作业设计的具体方法和策略进行阐述,以期为提升英语作业设计质量、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词:小学英语;作业设计;双减政策;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50-0020-03

作者简介:唐玲玲(1985.11—),女,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丰利镇丰利小学,中小学一级教师。

引 言

“双减”背景下,如何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和学习压力的基础上对作业进行优化设计,成为教师关注的重要问题。尤其英语学科,其本身的教学形式灵活多样,因而将英语作业设计从传统的以书面作业为主的“一刀切式”中解脱出来显得十分重要。为此,小学英语教师应积极探究“双减”政策下对作业进行优化设计的具体方法和策略,以此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强化英语学习效果,将作业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

一、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现状

作业不仅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课堂教学的拓展和延伸。然而,当前的小学英语作业设计中,作业内容过于单调,作业形式僵化,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去甚远,同时作业形式过于强调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单一的作业形式设计不仅不利于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激发,还会阻碍学生听说读写综合技能的培养,难以将巩固学生学习成果的作用发挥出来,因而教师优化课后作业设计很有必要。

二、“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作业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作业设计应遵循差异性、适度性、趣味性和多样性的原则。

具体来说,差异性原则是指教师以学生的学习水平为基础,设计难易程度和数量不同的作业,满足不同学习水平学生的作业需求,使他们自主完成作业,达成预期的作业效果。

适度性原则是指教师在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及认知特点的基础上,围绕基本教学内容和目标,设计一些難易适度、符合学情且贴近生活的作业。同时,教师进行作业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学生做作业可能花费的时间、精力,避免作业过多令学生产生疲劳心态和厌倦心理。

趣味性原则是指教师在充分认识到兴趣是学生学习的长久动力这一点的基础上,注重设计富有趣味性且具有探索性质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在兴趣和好奇心的驱使下高质量地完成课后作业,在获得满足感和自信心的同时逐步提升自身的英语学习能力。

多样性原则是指在优化传统书面式作业设计形式的基础上,教师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出发,设计多种类型的作业,如听说类作业、表演类作业、实践类作业等,让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的英语综合素质和技能,并使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

三、“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的策略

(一)布置分层英语作业,实现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驱动每一个学生获得发展的“法宝”。忽视学生的学习差异,是传统作业设计最大的不足,也是阻碍学生发展的最大障碍。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设计英语作业,可以减少作业数量,提高作业质量。

1.根据学生分层情况布置难易程度不同的作业

难易程度不同的作业是作业分层的具体体现,能够满足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的作业需求。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不同,因而他们要完成的作业难度是不同的。在分层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教师早已根据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按照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水平等,将他们划分为了不同的层级。学生的分层结果是布置分层作业的基础[1]。

例如,在完成Unit 1 Our school subjects的教学后,教师以学生的分层情况为依据,设计不同难度的作业内容:(1)抄写本单元的单词; (2)联系实际情况,将课程名称写下来,与教材中的课程名称结合在一起,建构课程体系;(3)用简答的语言介绍本校有哪些课程,说明自己喜欢的课程。上述作业都是围绕词汇而设计的。第一项作业以抄写为主,较为简单,符合学困生的学习情况,便于他们在抄写过程中记住词汇,夯实英语学习基础;第二项作业以搜集和抄写为主,具有一定难度,符合中等生的学习情况,便于他们通过完成作业,丰富词汇储备,夯实英语学习基础,同时锻炼搜集能力;第三项作业以搜集和应用为主,难度较大,符合学优生的学习情况,便于他们应用所学和搜集的英语词汇进行写作,加深对词汇的理解,同时锻炼语言应用能力。

2.尊重学生情况,鼓励自选作业内容

作业数量是影响学生做作业兴趣的主要因素。学困生与学优生相比,能接受的作业数量是不同的。教师在设计分层作业后,可以在尊重学生们的学习情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学习情况选择不同作业,使学生可以通过完成有限数量的作业,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同时锻炼自主学习能力[2]。

例如,在完成Unit 2 Our animal friends的教学后,教师设计了书面作业、听说作业等不同类型的作业,且不同类型的作业数量是不同的。书面作业有十个填单词题、十个选择题和三个写句子题。教师鼓励学生们自主选择这些作业。学困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了十个单词题和四个选择题;中等生选择了十个单词题、七个选择题和一个句子题;学优生选择全部问题。如此一来,作业数量契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便于减轻他们的作业负担,使他们通过完成作业实现不同程度的发展。

但是,部分学生缺乏自选作业的意识。此时,教师要发挥教学引导作用,就作业数量对学生提出要求,如学优生完成全部作业,中等生完成80%作业,学困生完成60%作业。

(二)适量布置书面作业,加深知识记忆

作业设计倡导创新化发展的背景下,教师不能摒弃传统的以巩固学生基础知识的书面作业,而应在保留传统作业形式的基础上对作业内容进行改进和创新。一般来说,书面作业包括旨在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作业、提升学生综合技能的拔高型作业以及围绕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延伸的综合型作业等。在改进和优化小学英语课后作业设计环节,教师应从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出发,设计一些新颖的书面作业,在促进学生掌握和记忆所学知识的同时提升其做作业的热情,将优化作业设计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例如,在完成Unit 4 I can play basketball的教学后,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形式和内容多样的书面课后作业。首先,教师给学生设计一些简单的与本课所学基础知识有关的作业,如学生通过反复默写的方式背诵本课的单词jump、skate、swim等。然后,教师设计难度有所提升的、针对本课所学语法知识点的课后作业,如关于“Can you...?”这一句型的单选题,让学生通过做题的方式掌握这一句型的问法、答语等相关用法。除此之外,教师还可针对本课内容设计一些拓展性作业,如让学生利用本课学到的主要句型写一写自己或他人能做或不能做的运动项目,让学生在锻炼自身写作能力的同时,逐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如此优化设计传统的书面作业,不仅能够使学生巩固并完善课堂所学知识内容,还能够提升作业质量,增强学生完成作业的效果。

(三)合理设计听说作业,提升表达能力

听说与读写一样,在英语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是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应掌握的基本技能。教师在教学中应摒弃以往以提升学生应试能力为目标、围绕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而设计的单调作业形式,通过设计听说类作业逐步锻炼和提升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如今,课堂教学活动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朝着信息化的方向迈进,利用信息化资源辅助听说教学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小学英语教师应注重对听说类作业进行合理、巧妙设计,让学生在利用音频、视频进行听说练习的过程中逐步提升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为促进学生英语综合素养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例如,译林版教材中的Cartoon time板块是锻炼学生听说能力的重要内容。教师可以利用这一板块的听力资源,引导学生进行听说练习。首先,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结束前将该板块的听力内容以资源共享的形式分享给学生,让学生利用电子设备在课下自行听相关内容的录音,使其并在听的过程中注重模仿录音中发音的语音、语调,反复聆听后进行模仿练习,在掌握正确语音、语调的基础上逐步提升发音的准确性。其次,教师还可让学生以同桌或小组为单位对其中的对话类内容进行合作性练习。以Unit 2 A new student的教学为例,本课的Cartoon time版块介绍了Bobby和Sam在操场上玩耍的情景,其中涉及二者对话。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听说练习环节以同桌或小组为单位练习本课的对话内容,或根据对话内容自主创编对话,并在后面的free talk课堂教学环节生动地表现出来,而教师对学生的发音、表达方式等进行综合评价。教师巧妙设计听说练习内容,让学生在运用英语积极表达自我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了英语的魅力,达到了锻炼语言能力、提升英语综合素养的教学目的。

(四)设置个性化课后作业,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个性化、创意型作业是指在充分把握教学内容和学生身心发展特征的基础上,从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角度出发设计的多元化作业。学生群体是由有着鲜明个性的个体组成的。他们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新奇、有趣的事物,并对英语学习有着自身独特的见解。经过一段时间的英语学习后,他们已经具备基本的英语学习基础和经验。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在对课后作业进行优化设计时应从促进学生创新发展的角度出发,设计个性化、充满创意的多元化作业,促进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实践认知能力的培养以及智力和思维的开发,提升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以Unit 7 Chinese festivals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以此为主题制作手抄报,并在手抄报上画出与某一节日有关的场景,如春节放鞭炮、吃饺子的情境。然后,教师让学生用本课所学的相关知识标注出与该节日有关的活动、节日的特殊食物等相关内容。比如,在介绍春节的手抄报上写上如下内容“The Spring Festival is Chinese New Year. It always comes in January or February. People usually eat dumplings on this day.”。同时,为了增强学生对中外节日文化差异的认识,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以同样的方式对英语国家的一些重大节日进行详细介绍,并将其和中国节日进行对比,以展现二者的差异,感受不同国家的人们在庆祝重要节日方面所展现出来的异同,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这样的课后作业可以使学生的动手能力、绘画能力和想象力得到有效锻炼,还可以将英语教学内容和作业设计的丰富多样化特征充分展现出来,英语课堂学习因此变得更加生动有趣、灵动鲜活。

教师还可以给学生设计实践性较强的情景表演类课后作业。以Unit 4 Seeing the doctor的教學为例,本课主要介绍了一些看病时经常用到的交际用语,如何用英语表达自己身体的不舒服、不同的病情,以及针对不同病情医生给出的建议。在针对本课内容进行作业设计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情境表演活动,即给学生设置表演类课后作业,让学生分别扮演医生以及有着不同病情的病人,合作编写剧本、对话并进行自行排练。在编写剧本和对话的过程中,学生要把本课所学的语言知识点运用进来,并且在表演过程中要根据不同人物的病情将人物特点表演出来。通过惟妙惟肖的表演,学生既体会到学习英语的乐趣,也加深了对知识点的记忆。这种实践性和趣味性较强的课后作业极大地转变了英语学习在学生心中枯燥的印象,也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的兴趣。

结 语

总之,“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英语作业设计应“减负不减效”。教师要遵循以学生为主体、多元化设计的原则,对课后作业进行精心设计,充分发挥课后作业为学生学习服务的优势,促进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沈晓红.小学英语有效作业设计及评价[J].科学大众,2019(01):22-23.

冯艳红.小学英语有效作业设计及评价[J].学周刊,2019(03):25-26.

猜你喜欢
双减政策作业设计双减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