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大力实施粮改饲助力农民脱贫致富

2021-01-28 11:41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中国畜牧业 2020年19期
关键词:饲草料广西壮族自治区台账

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2016年启动粮改饲试点工作以来,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部署,按照农业农村部的工作要求,稳步推进粮改饲试点工作,有效促进了广西壮族自治区草牧业发展和农民增产增收。

一、主要工作成效

4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从2016年的2个试点县增加到2020年的15个试点县,共获得中央粮改饲项目资金补贴9274万元。截至2020年9月25日,共调减籽粒玉米种植面积40.01万亩,收储饲草料110.11万吨,基本完成各年度任务计划,取得了较好成效。

1.种植结构调整成效明显。通过近年来对实施粮改饲的政策宣传推广引导,项目县广大干部群众传统种植观念发生了明显转变,种草和养畜的积极性进一步高涨。如种植户主动由种植籽粒玉米转为种植全株青贮玉米,养殖户由饲喂青饲草向青贮玉米、青贮牧草等种养模式转变,有效促进了“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协调发展。

2.种养结合模式逐步兴起。鼓励支持规模养殖企业(场)、饲草料专业加工厂、种植专业合作社和种养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采取“养殖场户/专业收贮企业+专业种植合作社(专业种植大户、专业种植企业)”“养殖场户/专业收贮企业+贫困户”“养殖场户/专业收贮企业+流转土地自种”等多种种养(收)结合模式,促进了农牧结合、种养加一体化和一二三产业的融合,既推动了“种植—青贮—饲喂—有机肥料—饲草”种养生态循环模式紧密结合,又促进了畜禽养殖粪污的资源化利用,使之成为养殖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3.项目效益显著提升。粮改饲有力拉动了牛羊规模养殖场户、饲草收贮企业和种植农户共同参与的项目,各方收益都显著提升,实现了种养双赢。一是种植效益提高明显。通过收集的数据信息分析,种植青贮玉米一年亩产约6吨,按300元/吨收购,收入约1800元,种植籽粒玉米一年亩产约850千克,按市场1.8元/千克计算,收入约1530元,种植青贮玉米比籽粒玉米增收约270元,增收约17.65%。二是养殖效益显著提高。据测算,300千克的肉牛,每天需饲喂青贮饲料25千克(成本0.5元/千克),精饲料2.4千克(成本2.4元/千克),饲料总费用为18.26元,如利用全株青贮玉米饲养肉牛,可减少饲喂0.5千克精料,能节约开支1.2元,每头牛每天饲料成本能下降6.57%,养殖效益显著提高。

4.助推产业精准扶贫。各项目县在开展扶贫攻坚工作中,把粮改饲作为产业扶贫的重要措施之一,将有条件参与粮改饲项目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优先纳入补助对象范围,采取“养殖场户/专业收贮企业+基地+农户(贫困户)”“养殖场户/专业收贮企业+农户(贫困户)”等模式,引导企业、养殖场户与贫困户建立饲草料收贮一体化利益共享机制,助推当地脱贫攻坚工作。

二、主要经验做法

1.强化组织领导。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了以厅党组成员、分管副厅长任组长的粮改饲工作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负责统筹部署全区粮改饲工作,同时把粮改饲工作列入年度重点工作和目标考核任务。各项目县成立以政府分管副县长为组长、县农牧部门领导为副组长的项目领导小组和项目实施工作组,负责协调解决粮改饲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和组织实施工作。

2.细化工作措施。为抓好工作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及时将任务分解到各项目县,并明确各项目县严格按照《关于做好粮改饲实施工作的通知》开展工作。项目各试点县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自治区还制定了《广西壮族自治区2019年粮改饲工作实施方案》,明确项目试点目标、任务、标准、措施。

3.强化监督管理。严格执行项目管理制度,项目建设承诺书管理制度、项目建设报告制度,同时加强项目实施监督,区、市、县农牧部门组织督查组,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督导检查。

4.加强宣传推广和培训。充分利用网络、电视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粮改饲项目,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每年举办粮改饲工作技术培训班,进行政策宣传、经验交流和技术培训。

三、典型经验

1.多点发力,促进结构调整、产业发展。都安瑶族自治县素有“九分石头一分土”,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7亩。该县为了有效破除深度贫困地区发展瓶颈,大力发展“贷牛(羊)还牛(羊)”产业项目,全力推进粮改饲。都安瑶族自治县投入资金1000万元,在19个乡镇新建或扩建粮改饲加工中心,目前已全部投入生产使用,实现县有加工基地、乡有加工厂、村有加工点,有效解决粮改饲收割运输加工难等问题,优化了饲草料供应渠道,为牛羊产业提供充足优质的饲草料。

2.大力开展甘蔗间套种青饲玉米工作。龙州县引导非“双高”蔗地、香蕉地种植全株玉米,鼓励农户在甘蔗地、坚果地套种豆科类作物及全株玉米等牛羊青饲料,同时龙州县还印发了《龙州县2020年甘蔗间套种青饲玉米工作方案》,完成了3800亩的青饲玉米套种面积,已在上降乡等9个乡镇签订种植协议,计划种植青饲玉米10000亩以上,预计可收贮全株玉米30000吨以上。

四、存在的问题

1.部分项目县对粮改饲工作启动不及时。部分项目县没有及时召开布置实施主体粮改饲项目工作会,不及时跟踪督促指导,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工作进度。

2.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机械化程度低。受喀斯特地貌自然条件及收贮条件基础薄弱影响,青贮玉米、甘蔗尾叶、牧草收获加工劳动强度大,青贮设施陈旧老化,机械化程度不高,生产效率低,加上收获季节雨水多,洪涝灾害时有发生,种植的饲草料受到浸泡,直接影响了收贮质量和速度。

3.台账管理、工作监管有待进一步加强。台账收集管理不够重视,影响项目验收和资金核拨。一是项目实施主体认为项目台账佐证材料要求过于复杂烦琐,台账资料收集困难,提交的台账资料不够全面,影响项目验收;二是项目管理部门工作监管不到位,深入到实施主体现场指导少,影响收贮工作顺利开展。

4.项目资金拨付缓慢。一是县(区)农牧主管部门未能及时分期分批对项目实施主体进行台账资料核验,并拨付补助资金,影响企业对收贮工作的积极性。二是个别项目县已完成验收,但县财政将专项项目资金用于其他方面支付,未能专款专用,导致目前还未拨付给实施主体。

5.品种选择有待进一步优化。目前,广西壮族自治区项目县没有针对选择适合本区域气候的青贮玉米品种种植,现阶段使用的青贮玉米品种产量低,效益不明显。由于实施粮改饲项目种植青贮玉米的品种参差不齐,加上农户不重视种植管理技术以及受自然条件因素影响,产量低,达不到预期收贮效果,影响项目实施。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1.加强对粮改饲工作的领导。继续按照项目实施方案等文件抓好工作落实,进一步督促项目县对收贮主体的指导工作,提高思想认识。

2.加强项目的督查和指导。一是加强对企业收贮台账收集和管理进行指导。二是加强对种植、养殖和饲草料收贮技术指导。三是加强对项目县的督查指导。

3.加大宣传力度。继续多渠道宣传粮改饲政策和重要意义,以引起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社会的关注,提高养殖企业与群众粮改饲积极性。

4.加快项目资金的拨付力度。督促项目县尽快对饲草料收贮量分批核验,分阶段拨付项目资金,督促已验收完的项目县完成项目资金拨付,及时解决实施主体资金周转缓慢的问题,提高实施主体积极性。

5.加强优良全株青贮玉米品种种植推广。在项目县宣传推广适合本地区气候种植的优良全株青贮玉米品种,最大化提高种植效益,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6.加强信息管理和报送。加强项目进度信息管理,及时了解各项目县实施中的动态进度情况,并采取应对措施,确保项目按时按量按质完成。

猜你喜欢
饲草料广西壮族自治区台账
叶立东:村支书的“新台账”
中指办领导听取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工作汇报
反刍动物饲草料蛋白质营养价值评估
饲草料资源的利用途径
饲草料加工调制方法及今后发展建议
浅谈发展饲草料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工作落实,一本台账起什么作用?
靖边规范基层党建工作台账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危朝安到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视察工作
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举办古籍保护知识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