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红色旅游发展研究

2021-01-28 08:55张军谋
社科纵横 2021年3期
关键词:红色旅游纪念馆甘肃省

张军谋

(兰州文理学院旅游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00)

一、前言

红色旅游是指利用中国共产党在人民革命和战争过程中形成的具有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内涵的事物和现象,组织接待游客开展缅怀学习革命先烈事迹,颂扬革命精神的参观游览活动。红色旅游是借助红色文化旅游资源,把红色人文景观与绿色自然景观相结合,把爱国主义教育与旅游业发展相结合的新型主题旅游形式。红色旅游功能价值多样,具有观光价值、历史价值、文化价值、教育价值等。发展红色旅游,对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培育民族情感,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国的红色旅游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1.1960年以前,以各种政治学习、政治活动、政治会议旅游为主;2.1960 年—1994 年,进入初步规模化发展阶段,仍以政治学习、政治活动、政治会议和公费接待为主,在这一时期,红色旅游景区概念产生;3.1995 年—2004 年,红色旅游进入市场化运作阶段,全国各地以红色教育为主题的红色旅游参观、学习等活动开始举行,社会对红色旅游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关注度大幅度提升;4.2005 年至今,红色旅游进入全方位发展阶段,红色旅游产品趋向综合化、多元化开发,红色旅游市场进一步扩大,游客对红色旅游需求个性化需求开始出现,并有大幅增长的趋势。红色旅游商品开始与互联网、云计算等结合,智慧化趋势逐渐显现。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我国红色旅游逐渐探索出一系列较为成熟的发展模式:原址观光模式,即依托革命旧址的各种历史文化极丰富的革命遗迹,建设成为以观光为主的旅游目的地。常见于历史价值较高,不适宜过多开发的文物或红色文化遗址。(如5A景区遵义会议旧址);红绿结合模式,即将红色文化精神融入到生态旅游产品体系里面,实现“红色搭台、绿色唱戏”,增加红色旅游吸引力,多见于自然资源较好、生态环境优越的地区(如井冈山旅游风景区);红古结合模式,即在文化兴旅的大环境下,充分挖掘与红色景区伴生的地方民俗文化、民族文化(如瑞金红色旅游景区);综合开发模式,即在红色观光和参与体验有机结合的基础上,多业态产品综合开发的模式,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结合自然资源和民俗文化资源,配套开发文化体验、生态休闲等体验项目,增加景区的吸引力和游客驻留时长(如庆阳市华池县南梁镇)。以上四种模式是目前我国红色旅游市场开发较为主流的四大模式[1]。与其他旅游业态相比,红色旅游具有典型的学习性、故事性、参与性等特征,是我国新的历史时期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红色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业态,在区域旅游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打造红色旅游产品,塑造红色旅游形象,也成为提升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2]。

二、甘肃省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甘肃省是一片红色的热土,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从早起的中国革命开始,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再到解放战争,在漫长的革命岁月中,形成了极其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截至2019年,甘肃省有革命旧址483 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 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5 处)。建成国家红色旅游A 级景区15 处(其中4A 级景区6处、3A 级景区9 处)。近年来,甘肃省依托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和良好的区位和交通条件,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红色旅游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红色旅游产品逐步丰富,形成了以“红军长征”“陕甘宁边区”“西路军血战河西”三大板块为主体的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格局,这些红色旅游资源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成为今天甘肃省开发红色旅游的宝贵财富,也使甘肃省成为名副其实的革命圣地。当前,甘肃省红色旅游产业规模和市场规模已经开始形成,成为甘肃省旅游产业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甘肃省旅游产业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在红色旅游发展方面,当前甘肃省红色旅游发展理念和思路日益明晰,经过多年不断的发展,甘肃省红色旅游产业的地位逐步提高,红色旅游产业体系初步形成,红色旅游产品开发逐步走向成熟,其主题更加明确,覆盖面更加广泛,内涵更加丰富,甘肃省在我国已经树立起了全新的红色旅游形象。目前甘肃省形成了30 多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包括一批极富盛名的红色旅游景区,如白银市会宁县红军长征会师旧址;甘南州迭部县腊子口战役遗址;陇南市宕昌县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定西市岷县“岷州会议”纪念馆,通渭县榜罗镇革命遗址;兰州市城关区八路军驻兰州办事处旧址,七里河区兰州战役纪念馆;张掖市高台县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烈士陵园纪念馆等。当前,甘肃省打造了60 多个红色旅游景区(点),形成6 个红色旅游主题:1.“长征丰碑”(会宁会师旧址、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两当兵变旧址、红军一条街、腊子口战役纪念碑、茨日那毛泽东旧居、俄界会议旧址、榜罗镇会议纪念馆、武山强渡渭河纪念馆、天水大革命纪念馆);2. 红色沃土”(八路军驻兰办事处、兰州战役纪念馆、张一悟纪念馆、静宁界石铺红军长征纪念馆、南梁革命纪念馆、山城堡战斗纪念馆、泾川吴焕先烈士纪念馆);3.“浴血河西”(高台西路军纪念馆、红军营、毛泽东像章纪念馆、骆驼城、山丹路易·艾黎纪念馆、石窝会议旧址、古浪战役纪念馆);4.“时代楷模”(八步沙林场、玉门石油老城、铁人王进喜纪念馆、人防工程、老一井、红田园、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敦煌研究院);5.“脱贫攻坚”(庄浪梯田、关山朝那湫、渭源元古堆村、山楂小镇);6.“生态文明”(民勤防沙治沙展览馆、天祝冰沟河、陇南阳坝、花桥村、文县碧口古镇、铁楼乡白马藏寨、合作当周草原、尕海湿地、尕秀民族村、阿万苍湿地、山丹军马场、张掖湿地公园)。据统计,截至2020 年,甘肃省红色旅游景区共计接待旅游人数已突破4000 万人次,红色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00 亿元以上,其中甘肃省红色旅游增长速度要高于甘肃省旅游业增长的平均速度。红色旅游在甘肃省推动文旅融合、弘扬爱国主义教育、强化红色旅游教育功能、促进红色旅游脱贫攻坚,带动乡村振兴、推广红色旅游线路产品、推进红色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成为助推新时期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三、甘肃省红色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资源规划开发缺少整合

甘肃省东西地域狭长,从最东部的庆阳南梁到西部的玉门油田,再到最南的陇南两当,空间跨度达到1000 多公里,红色旅游资源空间布局极为分散。各个红色景区自成体系,独立发展,缺少总体规划和统一协调发展,在甘肃省红色旅游产业体系内部的不同景区之间也缺乏必要的优势互补和合作。甘肃省境内红色旅游景区规划的衔接不畅和各个红色景区分散的经营格局使红色旅游发展始终难以产生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导致甘肃省红色旅游产业难以形成发展合力,其竞争力始终不强,吸引力一直不高。在这种红色旅游产业开发模式下,甘肃省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优势并没有有效转化为当地的经济发展优势和产业发展优势,甘肃省红色旅游资源规划开发过程中“散而弱”的现状严重阻碍了红色旅游产业从量变向质变的飞跃,导致甘肃省红色旅游发展长期处于低水平均衡发展格局[3]。

(二)产品形态单一

伴随着我国第三次消费升级,国内红色旅游市场对红色旅游产品的需求也变得多元化,传统的红色旅游产品已经难以满足红色旅游消费者对红色旅游产品的丰富需求。但甘肃省红色旅游产品多为革命旧址、革命纪念馆等,各处的红色旅游资源同质化现象严重,各种红色旅游产品雷同,缺少异质性和互补性。各类红色旅游资源展示手段单一,红色旅游产品陈列宣传内容和方式趋同,展呈方式落后,主题创新不够,对游客的吸引力不强。同时,甘肃省有限的红色旅游产品形态难以满足游客全方位、多层次的红色旅游需求。以陈列和参观为主的旅游产品展示方式造成旅游者对红色旅游产品只能远观,而不能近距离或零距离去体验。

(三)营销方式缺少创新

从红色旅游消费市场的特征来看,红色旅游产品的消费群体往往具有特定性,其消费方式常常是定制性消费。据调研,当前甘肃省红色旅游消费市场也出现了明显的个性化发展趋势,各类定制性消费,如唱红歌、看红剧、坐红色专列等均成为红色旅游市场的新需求。而甘肃省红色旅游市场营销还采取常规的方式,在红色旅游市场营销过程中,常常偏重遵循一般旅游产品的市场营销规律,例如参加旅游交易会、广告推广、新闻策划等,而这些营销方法却完全忽略了红色旅游产品市场营销的特殊性,抓不住红色旅游重点客源市场,营销效率不高[4]。

四、甘肃省红色旅游发展的对策

(一)科学定位,制定红色旅游发展规划

在甘肃省红色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科学规划是甘肃省红色旅游产业发展的关键。要高瞻远瞩,加强甘肃省红色旅游资源规划开发的规划设计,以红色旅游资源为基础,以红色旅游市场为导向,制定出高起点、高品位、可持续的红色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同时,要整合甘肃省不同红色旅游景区的优质资源,将优质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化零为整,实现各个红色旅游景区优质资源的优势互补,使各个红色旅游景区形成合力发展的格局,有力推动甘肃省红色旅游产业的升级,提升红色旅游产业的竞争力。

(二)立足市场,打造丰富多样的红色旅游产品

在甘肃省打造红色旅游产品的过程中,应当以红色旅游市场为导向,培育红色旅游新形态,通过对当地红色旅游资源文化历史特征的分析,创新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模式,丰富红色旅游产品的形式和内容,将红色旅游资源与旅游过程中的不同环节有机结合,打造出具有红色历史故事性和感染力的旅游产品。要进一步提升甘肃省红色旅游产品的体验性,把甘肃省红色旅游市场打造成一个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重在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功能,且融合科技文化的红色文旅综合性产品,提高红色旅游产品的内涵和质量。同时,要面对日益细分的红色旅游市场,结合红色旅游市场需求,打造具有“个性化、品牌化、定制化”要素特征的红色旅游产品,突出红色旅游产品的层次性和适应性,提高对各个层次红色旅游目标市场的吸引力。

(三)转变观念,创新营销方式

甘肃省红色旅游景区往往集中分布在革命老区或贫困地区,在这些地区,通常市场观念不足,商业意识缺乏,经营理念落后保守。因此,在甘肃省红色旅游市场营销过程中,要注意转变观念,在做好红色旅游资源保护的基础上,创新营销方式,将党性教育、研学、演艺等有机融入到红色旅游产品之中,结合红色旅游产品消费市场的特定性,有针对性地加强同党团组织、机关单位、学校、企业等的联系,提供定制旅游服务,以旅游团体或个人为主导,进行红色旅游行程的个性化设计,减少中间环节,最大限度满足游客的旅游需求,从而提高红色旅游市场营销的绩效[5]。

五、结论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红色旅游已经成为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甘肃省红色旅游发展的时机已经成熟,红色旅游市场已经初步形成,甘肃省应当抓住机遇,充分发挥当地红色旅游资源的“比较优势”,将甘肃省红色旅游产品打造成为旅游体验丰富、经济带动性好、商业模式清晰、运营思路合理的红色文旅综合体。

猜你喜欢
红色旅游纪念馆甘肃省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甘肃省机械工程学会
甘肃省发布第1号总林长令
萧军纪念馆
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
沈南第一个党支部纪念馆
甘肃省天水市泰安县桥南初级中学
东征村:红色旅游助力脱贫换新颜
红色旅游
秋收起义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