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适应体育教师专业化演变与再思考

2021-01-28 22:12彭续文
四川体育科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残疾人专业化体育教师

彭续文,曹 烃

新时代中国适应体育教师专业化演变与再思考

彭续文,曹 烃

江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江西 南昌,330000。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对习近平新时代体育思想背景下中国适应体育教师专业化的演变与再思考进行分析,阐述了我国适应体育教师专业化进程及相关法规与政策的重要节点信息。主要结论:新时代体育思想背景下适应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我国适应体育的新发展趋势;社会大众缺乏对适应体育及教师的认识和理解、适应体育教育制度制定有待完善、特殊学校缺乏对适应体育教师的鼓励与支持、适应体育教师自身缺乏内在动力是阻碍我国适应体育教师专业化进程主要因素。建议:我国适应体育教师专业化进程需健全适应体育教育的认知系统、建立适应体育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完善适应体育教师职前教育模式、改善适应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模式。

适应体育教师;新时代;专业化;演变;思考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战略思想,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下一个新时代征程。党的十九大报告把该思想写入党章,以及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把该思想写入宪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由“八个确定”和“十四个坚持”构成,结合理论和实践系统地回答了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未来发展道路[1]。新时代的中国特色道路发展,适应体育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同样也需要进入新时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已有70余年,我国适应体育发展仅40年左右时间。19世纪80年代,与适应体育有关的残疾人体育的文献首次出现在中国,标志着适应体育逐渐被我国研究学者所关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开始引进成熟的适应体育概念和相关理论体系,并且逐步在不同层面与领域进行初步的理论研究。但适应体育基础理论体系仍然处于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理论框架的初级阶段,然而社会各界人士逐渐认识到适应体育对特殊人群发展身心健康活动具有重要积极作用,对适应体育发展的关注度不断提高。随着适应体育在世界范围影响扩大,国内许多学者逐渐开始关注适应体育领域的研究工作,这推动了适应体育的发展。因此,要以我国国情为基础,适当地创新适合自己国家国情的适应体育理论研究体系。

1 我国适应体育的发展进程

1.1 适应体育发展的萌芽期(2002年以前)

国际适应体育的发展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而我国特殊体育教师的教育已有140年左右。我国特殊体育教师的教育要追溯到19世纪中后期,随着西方列强侵入我国开始,西方的传教士是最早尝试建立了特殊学校——瞽叟同文馆。学馆组织残疾学生参加体育课,体育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游戏、体操、户外锻炼、武术、踢球、荡千秋等活动。1944年,介于社会环境的变化,伤残人士的增加,为了满足特殊体育教师的需求开始增设培训班,其中体育课程的培养方案就涉及到了特殊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但是依然没有专门的机构或部门培养特殊体育教师,主要是通过自我的摸索。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特殊教育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专家学者对残疾人体育教育的意义有了新的认知。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院校开始开设特殊体育教育本科、硕士、博士研究生专业,标志着适应体育研究的开端,实现了我国高等院校的适应体育专业的零突破,但我国适应体育研究仍然处于萌芽状态[2]。

1.2 适应体育发展的关注期(2003-2010年)

我国适应体育经过萌芽期的发展,适应体育在学科建设、理论规划上有着巨大的突破。国内学者开始计划筹办体育科学大会、各主题分会、讲座,开设适应体育教师培训班,培训班主要是各个高等院校的教师、学生以及特殊学校体育教师,积极参与适应体育学科建设工作[3]。与此同时,我国举行首个大型残疾人体育学术专场会议取得圆满成功,更是吸引了许多学者开始关注并从事该领域的研究工作。随着特奥会、残奥会等国际、国内大型赛事不断呈现在人民大众眼前,适应体育逐渐引起了广大民众的重视,同时高等院校顺应了时代的潮流,积极开展相关事宜体育的研究,积极推动了适应体育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我国适应体育学科发展进入关注期。

1.3 适应体育的快速发展期(2011年至今)

随着我国适应体育逐渐被社会大众所接受,适应体育学科基础建设同样被重视,我国高等体育院校逐渐开设特殊体育教育专业,设置了适应体育研究方向[4]。从2001年天津体育学院开设了特殊体育教育专业发展,已有6所高等体育院校和师范院校相继开设了特殊体育教育专业,福建师范大学主要是培养适应体育方向的硕士、博士研究生,适应体育专业人才在高等院校中逐渐形成规模培养[5]。2011-2019年期间是我国适应体育上升发展阶段,我国在政策法规上逐渐加大对适应体育教师发展力度,国家逐步重视残疾人享受体育活动的基本权益,保障残疾人接受教育的权利,2010年教育局、财政局统一部署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项目”,将特殊体育教师和健身指导员的培养共同纳入其中。受国际适应体育发展的影响,未来我国适应体育研究应该向教育学、心理学、医学等跨学科的方式加强合作,深入研究残疾人群与科学技术领域研究运动特征,帮助残疾人群恢复运动机能的能力,重视适应体育学科理论的研究与学科体系的建立。

2 我国适应体育的相关法规与政策发展

2.1 适应体育发展初期

国家以基本大法的形式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国家部门在1951年颁布的《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中首次规定了设立特殊学校,以及对各类特殊群体进行分班实施特殊教育学习,意味着我国首次将特殊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中,第一次在政策中规定特殊人群享有受教育的权利[6]。随后颁发的法规政策中明确了特殊教育教师的培养计划,即《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89年关于发展特殊教育的若干意见》等法律法规中明确规定了残疾人群受教育的权利和基本的生活和教育。这些法律政策做出了针对特殊教育教师的政策,同时各地政府要在5年之内积极创造条件建立起特殊教师培训机构,机构形式可以是多样化模式进行建设,可以设立特殊教育师范学校,也可以在普通中专师范、特殊学校以及其他特殊学校设立特殊教育班。

2.2 适应体育发展活跃期

国家深刻认识到残疾人群将来要受教育的发展趋势,为此适应体育学科专业的发展需要提供详细的法律支持。在199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条例中规定:国家有计划的支持残疾人群享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同时支持部分高等师范院校开设特殊教育专业,为各地培训特殊教育专业的专项人才。1992年发布行政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中要求各单位采取有效措施发展师范教育,并支持同其他高校合作组织义务教育培养师资。199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教育条例》中强调发展残疾人群教育事业,全面普及特殊教育方针,加强开展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等,并且对残疾人的残疾类别和接受能力进行细则化、规范化,同时要发挥出普通教育机构的教育资源在特殊教育中的作用[7]。在残疾人教育的专项法规《残疾人教育条例》中进一步保障残疾人群平等受教育的权利,以及对特殊教育的培训计划作出了详细规定。

2.3 适应体育发展稳定期

国家详细制定了残疾人的教育权利。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和《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以及《第一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与《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等都与建设特殊教育教师培训相关的政策文件;2010年教育部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2017年修改了的《残疾人教育条例》,2017教育部等7部门关于印发《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以及“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项目”(简称“国培计划”)等法规政策中强调了要加强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具体实施措施,如建立特殊教育教师专业证书、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增设特殊教育专业、开设特殊教育学科课程。这些法律与政策文件的实施保障了我国适应体育教师教育专业化培养方向,各级政府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制定出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适应体育教育办法与细节,助力适应体育快速发展进程。

3 影响我国适应体育教师专业化进程的因素分析

3.1 社会大众缺乏对适应体育及教师的认识和理解

发展适应体育教师离不开社会大环境对适应体育教育的理解与帮助,但适应体育教育与社会文化大背景不相容,受到社会和文化环境的限制,才导致特殊教育与特殊体育不融合。(1)残疾人参加社会体育活动的机会比正常人少之又少,①是缺失残疾群体的体育设施,而且社会大众普遍不接受残疾人进行体育活动的态度,对残疾人群进行体育教育的实施,直接影响了国家对适应体育教师教育计划实施一系列的政策文件。②社会大众对适应体育教育的专业知识不了解,各个高校培养适应体育教师时理论与实践脱离,造成这种社会现象主要是适应体育教育学科定位混乱;(2)对适应体育教师专业化培养不够了解。总之,适应体育教师的教育主要受到社会民众的不理解,想要改变这种社会与文化环境对适应体育教师教育专业化的现状,就要加强社会大众对适应体育教师教育专业的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

3.2 适应体育教育制度制定有待完善

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特殊教育学生达12.35万人,特殊教育学校有2152所,特殊教育专职教师有5.87万人,增长4.78%[8],而我国高等院校只培养400人左右的特殊体育专业人才,能够从特殊体育教师工作的人才更少。我国对适应体育教师的需求量逐年增加,为了弥补适应体育教师的缺失,不得已由没有特殊体育经验的教师来兼任体育课,这种现象不仅仅是在特殊学校里面,在偏远山区的普通学校也是经常发生的事。特殊学校呈现这种现象主要原因是适应体育学科的顶层设计制度的不完善,缺乏高校特殊专业的专业化教师,针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不明确,特殊体育课程繁杂,等问题凸显。我国特殊体育教育是由教育学、心理学、医学、康复学、体育学等多学科交叉的专业,尽管在理论学术研究上对特殊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作出了解释,但是只是提供参考,最主要是国家层面尚未制定出适应体育教育的专业标准。据了解,大部分教师只能通过听课、观摩或者请教有经验的教师传授经验的方式进行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有些教师只能自掏腰包参加社会有关健身指导员或残疾人竞技体育来获得相关的知识和经验。

3.3 特殊学校缺乏对适应体育教师的鼓励与支持

特殊学校的教师专业化发展受学校内部环境的影响,学校对教师专业化的提升有着重大的责任,学校领导应该全力支持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并进行思想和实际上的支持与激励作用[9]。适应体育教师考核上主要是以工作年限和教学成果为主要条件之一,有些学校会把教师进修的活动作为加分项,导致教师进修成为升职晋升的“垫脚石”,主要是我国针对适应体育教师教育进修培训计划的缺失,再加上适应体育教师的缺乏,很多其他专业的教师兼任体育课,导致在进修学习内容往往是本专业,进修的内容并没有相关特殊体育教学内容;同时外在因素是有些学校缺乏体育教学场所,缺乏特殊体育教学专门的器材设施,导致适应体育教师无法完成设置的教学内容,只能根据已有的器材来调整体育教学,这些外在的不利因素影响了特殊学校的正常教学,必然影响适应体育教师专业化进程。

3.4 适应体育教师自身缺乏内在动力

在社会大环境中,不管国家层面对适应体育制度设计,对适应体育学科建设,还是特殊学校对适应体育教师的鼓励与帮助,适应体育教师无论受多么艰难的外在因素[10],只有不断提升适应体育教师自身的专业化素养,才能对特殊教育事业起到作用,才能帮助残疾儿童能在校园里健康、快乐。那么防碍自我发展的原因:(1)是体育课的教学评价迷茫,体育教师面对身体残缺的学生,只需要帮助他们进行一些简单的体育动作或游戏,体育教学的好与坏并没有太大的要求,只要能够保障学生的教学安全就算是完成教学任务;(2)是体育教师每周的教学任务繁重,因为适应体育教师还要从事其他科目的教学任务,有些特殊学校以学生安全为主,体育课程安排较少,有的学校甚至取消了体育课程,在基层特殊学校普遍存在的现状;(3)是缺乏职业认同感,由于社会大众对于特殊教育工作的不理解以及学校对体育课程的不重视,造成教师自身对此职业的不自信,缺乏成就感;(4)是适应体育教师的加薪与晋升难度大,尽管国家一直在强调教师工资不得低于当地公务员工作,也针对特殊教育教师发放补贴,但总的来说经济待遇并不高。这一系列的现实难题也是社会大众对适应体育教师偏见之一。

4 我国适应体育教师专业化的思考

4.1 健全我国适应体育教育的认知系统

特殊教育教师师资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了特殊儿童正常教学的质量,适应体育教师是保障特殊儿童能够正常进行身体活动,国家需要建设一支高质量、专业水平高的专职体育特殊教师队伍[11]。现阶段,需要国家完善法律、法规、制度等保障特殊体育教育走向专业化道路;需要社会大众用包容的方式建设特殊体育教育;需要特殊学校鼓励与支持适应体育教师职业;需要适应体育教师完善自身的职业素养,通过国家、社会、学校及个人相互之间的协调配合,促进我国适应体育教师向专业化进程发展。

国家层面看,适应体育教育发展是一项艰巨长远的工作,适应体育教师专业化向科学健康的方向发展需要国家在法律法规和政策上保驾护航,优秀的师资队伍的建设需要政府强大的后盾支持着,需要政府努力完善在特殊教育领域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政策保护,各省政府部门加大力度落实各项政策。

社会层面看,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与认可适应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是最大动力,但我国适应体育发展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影响与制约。因此,我国需要改变这一社会大环境,要在法律规定中强调残疾人参与体育活动的重要性,并逐渐对特殊儿童和普通儿童实现教育融合,从小就接受人人平等的思想,增强他们对残疾儿童的认识,改善特殊儿童对他们的恐惧,重新对特殊儿童的认识,加强社会大众对特殊人群接受特殊体育教育的价值与意义,从思想根源上解决对特殊人群认知的一系列问题。

特殊学校层面看,特殊学校的建设是由上层领导进行的决策,所以特殊学校领导对特殊教育的支持起到了关键作用。特殊学校领导需要了解适应体育对特殊儿童的作用,领导与体育教师相互合作、协调,一起为特殊儿童探讨体育教学中提供更多创造性的新教法,这对学生和教师都是一个质的提升,同时全力支持和保障适应体育教师的进修工作,解决后顾之忧,为适应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12]。

个人层面看,适应体育教师的自我成长最终向教师职业化和个人专业化方向发展,可想而知,适应体育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能力素养对适应体育教学起到了重要作用。

现阶段,我国职后教师培训制度还不断完善,教师进修的机会逐渐增多,但是还是要根据自身学校的实际情况不断的探索和研究,因材施教,不断的进行教学反思,制订符合学校特殊儿童的实际情况的教学计划。适应体育教师专业化进程中需要建立自己专业的组织,积极参与特殊教育资格证的推行,为政府提供有效的决策等,同时参加教育学科的学术会议交流和出版专业刊物,学习其他有优秀经验的学科专业,提升自身专业和职业化发展。

总之,适应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受到国家法律政策、社会人文环境、特殊学校建设以及教师个人自身素养等综合制约,探讨出符合我国特殊儿童实际情况的适应体育教育。

4.2 建立我国适应体育教师资格认证制度

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改革,教师资格证制度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要求。从国际教育观来看,教师资格认证制度采取区分科目和等级的形式是未来发展新趋势。我国应该明确对普通教师资格证和特殊教育资格证实施单独学科分类的方式认证,重点强调适应体育教师资格认证制度设计,注重适应体育教师资格鉴定程序[13]。在适应体育教师资格证书认证中,要求申请者必须学习适应体育教育的专业课程,课程测试通过之后,安排申请者进行适应体育教学实践,才能获得适应体育教师资格证书。

资格鉴定是实施适应体育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种最重要的环节,资格鉴定主要包括认定机构、程序、专业、学历及能力。

(1)认定机构:我国针对不同类别的教师资格证书认定会不同,高级中学以上的都是由省级部门认定,高级中学以下由市一级的教体局部门认定。我国参与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认证人数相对较少,应由省一级政府单位进行统一是比较符合实际情况,主要是便于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认定和管理。

(2)程序:现阶段,无论是从事哪个专业、学历的教师资格认定程序,都要进行统一报名、笔试和面试的程序。报名申请的考生根据自身学历的要求报考合适的分类,笔试会根据考试报考了学科进行统一出题,面试是根据考生所选的学科进行试讲,考官分数最终在网上公布成绩。目前,以这种形式的考核形式对于刻板,考生应该需要加入教学实习科目,检验考生的实际教学能力,这是检验考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唯一标准。

(3)专业:需要获取特殊体育教师资格认证的教师,必须是从事体育教学或特殊体育教学专业的教师,他们两者只是教育的对象有所不同,但都能相互转化。所以,申请特殊体育教师资格证书的考生只能是体育教育或特殊体育教师专业的毕业生或在职体育教师。

(4)学历:我国大部分适应体育教师学历达到了大专及以上学历,实现适应体育教师专业化目标需要把学历定位在本科及以上,这符合特殊体育教师高学历发展趋势。

(5)能力:提升申请者的适应体育教育专业能力的要求,规定适应体育专业学生完成课程规定的基本知识、能力、技能以及教学实践等课程。

目前,我国尚未进行适应体育教师专业化标准设计,适应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只能通过完成特殊体育课程,完成必修课程的学分以及教学实习等部分。从国际范围内看,制定适应体育教师专业化标准是发展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必经之路,需要理论与实践并行,提高适应体育教师准入标准,有理想、有目标、有计划地实现适应体育教师资格认证制度。

4.3 完善我国适应体育教师职前教育模式

职前教育是教师在任教之前接受正规教育的形式,现代教师教育制度在国际社会上都是普遍存在的。适应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未来大趋势,我国在适应体育教师专业化进程中须重视适应体育教师职前教育的培养[14]。

4.3.1 建设适应体育教育基础课程 适应体育教育课程的实施是基于适应体育课程标准而实施的,现代高等院校对特殊体育教育的专业核心课程认知异同,在专业核心课程设置上具有差异性。因此,深入基层特殊学校研究适应体育学科环境中存在的疑难杂症,研究合适各类特殊儿童的体育教学活动,作为适应体育教师培养的核心课程的研究基础。

4.3.2 改进教学实习模式 实习是职前教育阶段中有着重要地位的环节,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强学生的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技能的形式。高等院校需要改进以往教学实习中的思维模式,打破固定实习的教学中的方式方法;我国有些学校实行导师负责制度,学生在校期间可以跟随导师的课题组进行外出实地实践的机会,这种边学习边实践的模式值得其他高校模仿和创新;我们也可以借鉴欧美国家的教育实习经验,他们采用学期分段培养模式,即学生需要在大1、大2期间内到普通中小学、特殊学校或机构进行为期2学期的体育教育实践,大3期间需要在运动俱乐部、儿童青少年培训中心、特殊教育学校等机构完成至少2周的适应体育活动实践,完成学校规定任务并与学校或机构教师交流总结经验,最后1个学期组织学生进行毕业答辩、毕业会考,主要目的是为了检验学生经过3年的适应体育专业学习是否具备了适应体育人才的知识、技能与能力的基本条件。因此,要更加注重适应体育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学以致用,提高学生在适应体育专业的知识技能与实践之间相互转化运用。

4.3.3 扩增特殊体育方向专业 我国适应体育教师教育培养模式从单一向多元化,最后向开放的培养模式改革,教育理念从非专业性到专业性的转变,教师人数从数量上逐渐向质量上转变,这是国际适应体育教师教育改革的趋势。我国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文件中支持特殊体育开展多渠道、多模式、开放式的职前培养[15]。为了解决我国适应体育教师数量与质量的急缺等问题,国家层面应在政策方面给与学校、学生在政策上扶持,同时应鼓励各类院校现设立适应体育教育专业,激励更多的学生报考适应体育教育专业。

4.3.4 建设适应体育教学资源 目前来看,我国对适应体育教师的紧缺,其中一部分来源于开设特殊体育专业的院校不仅师资力量存在问题,还在特殊体育资源配置上硬和软资源存在问题,在建设硬资源上则需要学校领导重视适应体育教学资源的建设。我国在特殊体育教育方面的学术研究成果比较少,因此,可以联合国内外特殊体育方向的专家学者进行教材编写,引进国外先进的教材和学术论文等进行汇编成适合我国国情的教材与资料,同时扩大特殊体育方向的交流平台,让年轻的学生或学者有机会去接触新鲜事物,如学术会议、讲座、沙龙等活动,共同为国家的特殊体育教育做出贡献。

4.3.5 多模式职前教育培养 我国特殊体育教育的主要培养学制是国家统一规定的4年学制本科和研究生3年学制层次,课程模块主要是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3部分组成。培养学制上要结合学生的特点提供多种选择方案,即本科生可实行“3+1”或“2+2”培养模式;研究生层次可实行“4+2”培养模式,鉴于学生在本科阶段主要学习特殊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后,通过报名、学校筛选、批准后,方可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与此同时,对于本科和研究生层次的特殊体育教育课程模块进行改革,设置出灵活性更强的课程,既要考虑学生的不同知识结构、兴趣爱好,还要考虑学生毕业以后选择合适的教学岗位进行课程配置,主要能在短时间内迅速解决现阶段人才短缺的问题,所以需要加快课程设置研究,科学合理进行课程木块配置。另外,根据各个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特殊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入职特殊学校可享受一定特定待遇。

4.4 改善我国适应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模式

继续教育是提高教师质量专业化水平的重要培训方式之一,能为我国教师整体教育上升一个高度,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依然出现许多问题。因此,我国学者不断的探索继续教育新模式,有校地合作模式、校本教师模式、教培研一体化模式[16]。

4.4.1 校地合作模式 校地合作模式双方都要参与当中,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明确[17];而地方教育部门负责联系好当地的特殊学校提供教学场所、学生等资源,政府部门需要在两者之间做好服务工作,把高等院校与特殊教育学校的合作平台搭建完善,相互合作,以达到双方实施校地合作模式的目的。同时这个模式可以结合“3+1”或“2+2”培养模式,与当地政府建立长期的合作模式,学生可以在校期间按照教学计划,按学期到当地的特殊学校进行体育教学实践,也可以以学校为中心,可以长期了解特殊儿童的特性,也有利于实习生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使双方主体都可以得到提升。每个学期的教学实习作为最后实习成绩的考核方式之一,这不仅可以减少实习的经费,还可以解决理论与实际相背离的现象。

4.4.2 校本教师模式 这种合作关系使强化特殊体育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的基本途径,高等教育院校为特殊学校的体育教师提供理论方面的培训,而特殊学校则为高等院校学生提供教学实习的场所,双方同力合作。特殊学校的整个学校的培训计划也是在大学、特殊学校和当地教育局的共同参与下共同推进的。特殊学校在接受实习生和派出教师进修都要进行管理,对适应体育教师进修的管理,特殊学校教师主要在理论层面上有所欠缺,在进修课程中增加这方面的培训,提高一些让其认识新课程的机会。校本教师培训综合模式主要任务是帮助特殊学校解决适应体育教师理论基础薄弱的情况,帮助高等院校实习生解决实践基础薄弱的现象,两者相互促进合作的新模式。

4.4.3 教培研一体化模式 特殊学校的硬件和软件设施已经基本装备完毕,最主要的是丰富的软件资源[18]。网络课程是把适应体育教育专业研究学者制作完成的教学案例、主题以及教学方法的方式呈现出来。近些年,网络直播课程逐渐在各个学校流行起来,适应体育教学专家通过直播平台进行实时直播的方式进行授课,学员还可以通过平台进行直播互动交流,这种利用网络信息的方式不仅给教师带来了方便,也为国家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1] 宇文利.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理论品质[J].人民论坛,2015(06):23~25.

[2] 曹 烃,王 健,刘 珍.中美特殊体育教师培养模式比较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6,50(08):76~81+86.

[3] 吴雪萍,金昌龙,周李莉.我国特殊体育教师专业化内涵探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03):72~75+80.

[4] 林 博,吴燕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设置特殊体育课程的探索——福建师范大学《特殊人群体育服务与管理》的个案研究[J].闽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0(04):98~104.

[5] 王 涛,侯晓晖.高等体育院校适应体育发展面临的问题及未来趋势[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4,30(02):98~104.

[6] 赵江晶. 国际法视野下残疾人受教育权的保护[D].陕西师范大学,2013.

[7] 马 宇. 我国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支持体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

[8] 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 http://www.moe.gov.cn/jyb_sjzl/sjzl_fztjgb/201907/t20190724_392041.html.2019.07.24.

[9] 赵巧云.河北省特殊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特殊教育,2009(06):38~43.

[10] 王 涛,侯晓晖,慕雯雯,等.从课程指向到融合共识:适应体育的史学考析与理性选择[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8,38(04):116~120.

[11] 吴雪萍,张建华.我国适应体育研究的发展特征与热点演变[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4,38(05):5~11.

[12] 王轶喆.我国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课程标准构建的思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7,34(05):637~640.

[13] 陈华卫.特殊体育相关问题辨析[J].体育学刊,2017,24(01):7~11.

[14] 舒 川,吴燕丹.我国适应体育学科建设的基本理论问题探析与展望[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5,39(05):1~5.

[15] 赵 海.美国特殊体育师资培养模式及其启示[J].中国特殊教育,2010(10):17~20.

[16] 陈 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继续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成人教育,2018,38(05):84~86.

[17] 杨光祥,杨 峰,屈建华.校地合作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8,37(02):269~271+275.

[18] 陈国民.教·研·训一体化是提升教科研效能的有效抓手[J].中国教育学刊,2019(06):101.

Evolution and Rethinking of the Adaptiv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Specialization in China in the New Era

PENG Xuwen, CAO Ting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 Nanchang Jiangxi, 330000, Chin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volution and rethinking of the adapt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Chin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Xi Jinping's new era sports thoughts by means of literature and logic analysis. It also expounds the important node information of China's adaptation to the professionaliz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and related regulations and policies. Main conclusions: Adapting to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ports thoughts in the new era is a new development trend of adapting to sports in China; the lack of understanding and understanding of sports and teachers for the public, the need to improve the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system, and the lack of special schools Adapting to the encouragement and support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and adapting to the lack of internal motiv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are the main factors that hinder China's adaptation to the professionaliz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Suggestion: China's adaptation to the professionalization process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needs to be well adapted to the cognitive system of physical education, establish a qualification system for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improve the pre-service education model for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and improve the continuing education model for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Adaptiv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New era; Specialization; Evolution; Thinking

G807.3

A

1007―6891(2021)01―0123―05

10.13932/j.cnki.sctykx.2021.01.26

2019-10-22

2019-12-24

猜你喜欢
残疾人专业化体育教师
生产专业化促进农户收益提升
促进幼儿园保育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策略
对幼儿园听评课专业化的思考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我骄傲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为残疾人筑一个“中国梦”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
体育教师应重视自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