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模式下企业发展的金融现象研究

2021-01-29 10:33中国人民银行西宁中心支行翟旭
商展经济 2021年20期
关键词:经济

中国人民银行西宁中心支行 翟旭

1 共享经济模式下的行业现状

1.1 共享平台化趋势日益明显,企业纷纷线上化

共享经济模式的出现逐渐改变了以往的经营销售模式,共享经济模式的本质在于共享二字,共享强调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不一定通过购买获得物品或服务的所有权,重点在于通过付出比较少的价值获得所需的使用权,而在供需双方的背后,需要第三方中介的加入,为供需双方建立互信的平台,在这样的背景下,第三方共享经济平台应运而生,借助时代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成熟,迎合时代的需求。不同行业的企业纷纷从线下转移到线上,几乎涵盖消费者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适应市场化与个性化的需求,平台应用逐渐丰富化,满足消费者方方面面的需求。

1.2 产品逐渐呈私人订制化,更加注重个性化需求

共享经济模式下的企业逐步线上化,消费者往往通过不同网络平台的应用或者其他线上途径就可以轻松搜索到具有相同功能的商品,与之对应的商家或者生产厂家会有很多,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不同企业之间竞争的激烈程度。随着对内改革以及对外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虽然共享经济的作用是不同个体通过第三方平台的搭建实现了共享,但是共享不意味着统一化和标准化。在共享经济模式下,商家数量不断增加,不断聚集到第三方交易平台,对于消费者而言,有了更多交易购买的选择权,不再局限于单一供应渠道的供应商,消费者逐渐追求产品的差异化、私人定制化趋势日益明显,更加注重对于个性的追求,需求层次有了一定改变。

1.3 共享平台一般提供金融服务,并附有延期

共享经济模式下的运营平台在具有大量的商家或者个体入驻以后,往往底层逻辑就是通过收取一定的中间费用获得经济利益。随着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商家入驻数量的快速增长,线上交易势必会涉及线上的金融交易,在这个过程中,不同共享经济模式下的平台往往都会开通金融服务功能,伴随着金融服务功能的延伸,不同的交易平台会产生出不同的延期支付功能,起到了一定刺激消费的功能和资金融通的作用。

1.4 共享平台数据化,依靠数据进行营销

共享经济模式下的经济主体和客体,也就是线上的商家和消费者聚集到第三方交易平台上进行交易,在这个过程中,交易平台往往需要交易双方进行信息的注册,而信息的聚集就会形成大数据的一部分,商家往往利用这些历史的或者动态的数据进行分析,对不同消费主体爱好推送不同的商品,进行商品营销,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市场的开发利用,同时存在一定的风险因素。

1.5 共享平台前期投入较大,后期逐渐趋于垄断化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大潮中,资本的力量得到了充分的彰显,在竞争对手前期居多的情况下,不同共享经济模式下的平台往往通过不同的途径获得投资,进而在获得资金以后开展激烈的市场角逐与竞争。在初创时期,会伴随着大量的资本投入,甚至不惜亏本进行市场扩张,从而扩大市场占有率,这种现象在共享经济模式下的网约车平台比较明显。资本的前期无序扩张与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质量的提高,往往会造成后期的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存在一定的差异,并且后期随着竞争对手的减少,垄断化趋势明显。

2 共享经济模式下的投资行为分析

2.1 投资主体个体化明显,启动资金少量化

每一个投资者个体都有自身特点,在经济共享化程度较低的情况下,需要投资主体的投入量比较大,对投资主体有比较严格的要求。随着共享经济的发展和互联网技术与信息安全技术的支撑,在共享经济模式下进入第三方平台往往需要的资金量比较少,合格的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或者有相关资质的法人都可以进入相关平台。

2.2 投资进入门槛较低,趋于平民化

共享经济模式下的相关平台,其进入门槛往往比较低,依托互联网的技术支撑,在一些比较落后,特别是在一些有资源但是没有销售渠道的地区,可以通过相关互联网平台进行特色宣传,打造特色品牌,让产品“走出去”,实现致富增收的效应,打破了销售的地区隔阂。在一些资源丰富并具有特色的地区,可以借助相关平台,对本地区的特色产品加大相应的特色宣传,特别是对本地区的代表性产品,加大宣传力度,打造特色品牌形象,打造地区品牌,让特色“走出去”,拓宽销路,提高产品知名度。对于偏远地区的特色农产品和相关中小微企业,加大对农产品和企业特色产品的线上推广力度,打造知名度,借助互联网与物流快递高效精准运输的力量,将特色农产品拓宽销路,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提升农户的收入水平和中小微企业的发展水平,实现产品的信息互通与实物流通,助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3 可投资种类较多,边际效应比较明显

依托共享经济模式下的相关平台,在各种不同的分类标准下往往聚集着各色各样的商品,每一种商品又有不同品牌和功能的市场化细分,可供中小投资者选择的投资产品种类比较繁多,并且边际效应比较明显。一种商品的投资量过多就会造成这种商品的供应过剩,供给势必大于相应的需求,导致需求效应下降,造成一定的产能过剩。

3 共享经济模式下的筹资行为分析

3.1 筹资渠道多元化,筹资模式多样化

在共享经济模式下,项目本身的意义变得越来越大,好的项目对于投资者而言,会具有更大的吸引力,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速度的提高,共享经济模式下的经济主体,在进行金融筹融资的过程中往往会面临更多的选择,筹融资渠道已经摆脱了单纯向金融机构进行的长期借款融资,更多的相关企业选择上市募股集资,不但获得了股东的股份投入,而且利用了财务杠杆效应获得了债务融资,在保持相应资本成本最优化的情况下,获得了最优的资本结构。

3.2 筹资的成本往往比较高,注重资金的运行效率

在共享经济模式下的企业运营往往面临比较复杂的外部市场竞争环境,虽然在相关企业发展的初始阶段,一般会获得相应投资机构的投资,但是这些投资机构有一部分是风险投资机构,目的在于获得相应的经济利益,投资机构的必要报酬率比较高,往往高于银行同期相关的长期贷款利率,一定程度上增加相关企业进行资本融资的筹资成本。资本的运行周转率越高,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企业的资本利用率较高,有利于企业获得相应的经济利益。

4 共享经济模式下的运营行为分析

4.1 运营模式个体化,平台轻资产化

共享经济模式下的经济运营主体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经营主体,相关主体的范围得到了一定的扩大。共享经济模式下的运营平台往往不需要投入大量的固定资产,这样一来,相关平台的固定成本支出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相应的减少,轻装上阵。在资产轻量化的运营模式下,运营平台的利润来源更加注重业务量的增加,相应增加了业务量的杠杆作用。随着共享经济模式下的资产运营的分散化和轻量化,固定资产逐步分散到了注册经营者上,共享经济运营平台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中介的牵线搭桥作用,便利了信息的共享和资源的互通。

4.2 注重商品的使用权,保持所有权不变

互联网的出现促进了新兴经济模式的不断涌现,传统的经济模式往往强调对商品的所有权,只有拥有所有权的东西才可以使用,共享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在商品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在共享经济模式下,保持使用权不变的情况下,借助相关配套平台的作用,商品的供给方出让商品的使用权,商品的需求方通过第三方共享平台,获得相应的信息选择合适的供应方,增加了消费者对于自己所需商品的选择范围,不再局限于一个地点或者一个地区,从而获得商品的使用权,实现了资源在不同使用者之间的优化配置。在一定程度上闲置的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提高了相应资源的利用效率和闲置资本的充分流通。

4.3 平台数据化运营,存在一定的风险

在共享经济模式下的运营主体,运营数据信息往往被收集起来,形成大数据的一部分,相关的数据汇集在一起,会形成一定的数据分析效应。相关的共享经济平台借助大数据的应用,对相应的消费行为进行分析,在一定的程度上促进了相关推送等功能的发挥,但是也不排除相关数据的泄露风险,对消费者的相关合法权益形成一定的伤害。

4.4 平台运营不断改进,服务与时俱进

共享经济模式下的相关平台在互联网推动下,不断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以市场化为导向,以消费者需求为引领,借鉴先进经验,不断改进建设初期及在运营中存在的不足,改进落后与缺陷。不仅局限于运营过程中的表面现象,还善于从表面现象抓住问题的本质,提升服务水平,不断适应线上经营的时代性,不断改进创新,促进平台运营不断向前迈进,服务与时俱进。

4.5 平台覆盖范围较广,行业较多

共享经济模式下的相关平台,在运营过程中的覆盖范围比较广,覆盖面不但涉及发达地区,而且包括不发达地区,不仅包括城市,还包括乡村。包罗的行业比较多,从整体上而言,基本包括第一二三产业,并且第三产业的线上化数量在不断增加,其中农业的线上化销售也逐渐兴起。借助相关平台的运营和快递工具的运输,促进了相关产品线上销售渠道的拓宽,促进了农业的现代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的增收和产品在不同地域之间的流通。

5 结语

通过对共享经济模式下的各种企业分析,包括对投资行为、筹资行为和经营行为等分析,在共享经济模式下的投融资与经营行为,都与传统模式有了很大的区别,不仅仅体现在线上与线下的区别,还体现在特色化方面,个体化和数据化比较明显,资金的投资与融资渠道比较多样化,强调对相关资产使用权的共享,既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加速了相应资金的周转,又提高了闲置物品的使用率,使资源借助第三方共享平台的作用实现互通有无,提高了相关资源的流动性。但是平台在运营过程中依靠大数据的力量,存在相应的数据泄露风险,需要加大安全投入力度,无论是从硬件上还是从软件上,亦或是从其他方面都要强化风险意识、维护信息安全。相关的共享经济平台应严格制定相应的平台制度,从相关共享经济平台的进入到运营再到管理,都要严格把关。在平台的进入阶段,应加大对商家的审核力度,不但要进行线上审核,而且要进行线下实地考察和审核,确保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在运行过程中还要制定相应的运行规范制度和奖惩制度,既保障资金安全,又规范经营,营造良好的共享经济环境。共享经济模式下的相关平台从宏观上来讲起到了资源调配的作用,将资源的有无与余缺形成相应的供求关系,借助大数据和互联网的力量进行相关信息的匹配,通过物流的助力将资源在供求双方之间进行传递,实现了资源的余缺调配。从微观上来讲,解决了相关资源的闲置问题和附加值问题,不但可以使相关闲置的物品得到相应的利用,而且可以使一部分非闲置物品增加附加值。作为新兴事物,共享经济模式下的企业发展投资活动、筹资活动和运营活动既存在比较成熟的方面,又存在一定的不足。总之,应该扬长避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促进相关投资活动、筹资活动和运营活动的规范化,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搞活一座城,搞好“夜经济”
夜经济 十人谈 激荡另一种美
经济下行不等同于经济停滞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虚拟经济、实体经济孰轻孰重? 中国经济亟需强化“脱虚入实”
分享经济是个啥
分享经济能给民营经济带来什么好处?
拥抱新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