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廊坊”视域下 高职院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2021-01-29 19:42廊坊燕京职业技术学院赵鹏董倩冯少玲王东方
商展经济 2021年17期
关键词:廊坊应用型院校

廊坊燕京职业技术学院 赵鹏 董倩 冯少玲 王东方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是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主阵地。应用型人才是企业一线的专业技术人才,应用型人才不仅要具有较高的动手能力,还要具有创新思维、综合素质高、知识面丰富等特质。对于新时代高职院校来说,要探寻出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学生在学校的学习过程中,既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以适应当今复杂的经济局面。

1 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猛发展,主要依靠中低端产品获取利润,处于产业链下游,若长期按照这样的粗放式发展,会使中国在环境、能源等方面面临困难,经济将不能持续发展。因此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中国建成创造强国。若完成这样的目标,就要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需要应用型创新人才的不断培养。高职院校主要以培养适用于企业一线的技能型人才为主,实用性强,是廊坊地区未来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力量。特别是在企业新型“学徒制”全面实施的背景下,应用型创新人才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时代要求高职院校需要培养出创新人才。创新人才的培养,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又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高职院校要着眼于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合理地调整专业设置,满足企业创新型人才的需要,也为学校发展赢得机遇。同时,培养创新型人才,可以有效地帮助大学生创业,也是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途径,进而有效解决就业难的社会问题,促进廊坊地区经济发展。

2 廊坊高职院校培养创新人才的现状

2.1 创新人才培养理念缺乏科学性

把“立德树人”作为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职人才培养方案中,是创新教育的拓展。从调查情况来看,廊坊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缺乏科学的培养理念。目前,高职教育重视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而忽略了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学生虽然接受了创新创业教育,但社会责任感弱,缺乏创新素养,如创业思想、意识、技能等。学生因缺乏心理准备,在创业失败时容易失去信心,最终会影响创业计划的完成。有部分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认识不够全面,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就是就业培训,没有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没有真正的理解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没有把创新创业教育渗透到日常教学的全过程。创新创业教育主题,没有很好地与企业结合,在对学生培训过程中,依然存在重知识、轻实践的问题,学生的实践能力差。在高职院校培养方案中,没有把创新创业理念很好地融入教学体系中,不能与当代社会进行接轨。其实,创新创业教育主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不是简单地让学生们去创业,应该将专业特点与创新创业有机结合,塑造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2.2 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水平有待提高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创新创业作为新型教育列入日常教学计划中。创新创业课程是一门综合学科,包括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这就要求创新创业教师具有多学科背景。创新创业课程更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不仅要求任课教师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还要有丰富的职业和工作经历。但是,有创业经验的专业老师不多,现任创业老师大多是担任其他课程的兼职老师,缺乏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理念,只专注于教材的相关知识,而弱化创新能力的培养,没有将专业课程和创新创业课程很好地结合,不能很好地将理论联系实际,不能把理论转化为实践。同时,校内创新创业实践实施不够完善,重视度较低,对学生的实践还是停留在执行层面上,学生学习没有兴趣,不能达到真正的效果。有的院校虽然聘任企业人员担任创新创业课程的导师,但是外聘老师没有经过系统培训,又缺乏专业知识,不能把授课任务与专业理论很好地结合,很难胜任教学任务。因此,提高创新创业课程老师的教学能力势在必行。

2.3 创新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不完善

创新型人才培养评价是对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进行价值判断,需要科学系统的收集相关资料。目的是找出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提出整改措施,促进高职教育更好地发展。长期以来,廊坊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是以政府行政部门评估为主导的,缺少企业等社会力量的参与。当前人才质量评价是按照统一的标准对创新人才培养质量进行评价的,忽视了创新人才培养的多样性和灵活性,评价标准更多地关注学生成绩的高低,而对创新素质、创新思维等关注较少。当前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评价制度不完善、评价经验不足以及理论方面欠缺,导致评价结果失去科学性和准确性。同时,评价人员没有熟练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不具备专业的评价技术,不熟悉创新理论和知识。此外,由于各种主观和客观因素,也会导致评价结果失真。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的开设是为了激发学生们的创业兴趣,帮助学生解决创业的困难,让学生乐观接受生活的挑战,进而实现全面发展。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标准是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能够激发创新灵感。调查发现,廊坊高职院校虽然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但是教学效果的评价机制不完善,没有规范性的评价标准,最终导致创新创业成果的滞后。

3 廊坊高职院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对策

3.1 树立以人为本的创新人才培养理念

高职院校要以“立德树人”,作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培养健全人格,让学生能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高职教育的关键是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让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在进行人才培养时要以学生为本,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首要目标。要把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与区域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实现高职人才的培养与市场发展需求相结合。通过创新创业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改变传统思维,可以把自主创业作为未来就业选择。学生要结合自身的专业特点和兴趣专长,由过去被动就业,转变为主动创业,带动别人就业,最终实现人生价值。创新创业教师要树立新时代教育理念,努力探寻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重点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将创新创业教育与学生就业密切联系,以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3.2 实施多元化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实施校企合作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依托企业运营平台,对专业课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企业和学校可以合作开发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根据学校实际和廊坊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创新创业、专项技能等不同的专业建设,使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创业训练、创业分析等,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并以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专业需求为出发点,调整现有的创新创业实践课程,不断完善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让学生在实训中提高创新能力。可以依托区域经济发展情况,完善创新创业实践课程体系,积极发挥校企合作的引领作用。能够满足校企合作单位对于高技能人才的需求,真正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切实将学校教学、企业培训、学生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构成“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根据专业的不同,对所学课程进行合理的设计。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企业和学校可以合作开发创新创业课程,学生通过打卡计时学习,最后进行线上考试。多元化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仅仅局限于校企合作,还可以探索学校与政府、教师的协作。学校可以邀请政府人员等共同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争取政府对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支持,逐步形成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3.3 提高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水平

高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为确保这一目标的顺利实现,必须打造优秀的师资团队。优秀的企业员工可以到学校进行兼职教学,指导学生实践;同时,学校也要派遣优秀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了解最新行业知识,提高业务能力。还要不定时对教师培养机制进行修改完善,对教师实行动态管理,定期进行换岗交流,确保专业教师都能对企业一线岗位十分熟悉。企业导师也要对课堂的理论知识熟练掌握,并要求在实践教学中融入理论知识,促进双师共建成功实现。校企双方的师资可以根据协定定期交流和学习,做到优势互补和相互学习,进行经验总结,使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不断提升。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例如大学生沙盘大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电子设计大赛、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大赛等技能竞赛活动。参加竞赛可以培养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以致用、拓展学生的知识空间,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目的;同时,通过教师参与竞赛指导,也能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能力。只有不断的进行创新创业实践,才能打造一支卓越的应用型教师团队。

3.4 建立多元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高职创新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是加强教学管控、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科学的评价标准,应囊括社会、企业、学校和学生在内的多元化的教学质量考核与评价标准,是提高创新人才质量的关键所在。首先,应充分发挥教学管理部门在教学质量评价中的主体作用。通过开展观摩课、教师互评、学生评教、学生座谈等形式对教师教学做出客观、全面的评价。其次,组建多元化的教学督导组,学院设立督导小组,校外基地聘请兼职督导,形成校企联合督导组。对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要素进行教学质量督导,采用过程监控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开展专项教学检查。再次,对于校企合作共建师资队伍,引进企业评价标准,采用灵活的评价方式,使教学质量评价具备科学性。最后,还可以借助政府、家长、社区等外部评价主体,多元化的评价主体使评价结果更加公正合理。多元化的人才质量评价体系是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的保障,推进创新培养与专业培养的有效融合,培养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总之,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是艰巨的系统性工程,高职院校要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契机,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构建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健全人才培养评价机制,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高职人才培养体系,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为企业培养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猜你喜欢
廊坊应用型院校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廊坊分行
廊坊专场(二)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园林生态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今夜我们与廊坊相爱
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教学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