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与金融管理专业教育融合的问题研究

2021-01-29 21:36汤筱娴
上海商业 2021年5期
关键词:金融管理专业课专业课程

汤筱娴

前言

“课程思政”是指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课程中充分地发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这些内容来汲取学生的价值观,最终实现了大学道德建设目标的教育理念。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在道德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金融行业因其独有的敏感性,从业人员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品格与金钱观、价值观更是维护金融行业健康发展的关键。

一、金融管理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一)金融管理专业中“立德树人”的职业要求

作为实现中国伟大复兴梦想的新生力量,青年学生的价值取向非常重要,甚至决定着整个未来社会的价值取向。对于处于价值塑造阶段的年轻学生来说,强大的价值图将指导他们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并提高他们的思想和政治素质,以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思维方式审视问题。 “课程思想政治”是实现价值映射,在专业课程中充分发现思想政治成分,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整个教育过程中,让学生完成三观的塑造,并在生命体验中达到自身综合素养的提升。

(二)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

高校金融管理专业学生作为将来从事金融和监管金融工作的人员,担负着国家金融安全的重任,其思想政治水平对金融行业发展和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金融管理专业中开展课程思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作为金融从业者,金融管理专业的学生必须具有道德观念和职业操守,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信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以抵制各种诱惑,忠于自己的义务并成为具有法律资格的金融工作者。其次,课程思想政治提高了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效果,帮助学生了解财务管理专业的实用性和重要性,有助于改进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方法。

二、课程思政与金融管理专业教育融合中出现的问题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孤岛化”现象

在有些高校的思政教学中,并没有将思政理论有效地融入金融管理专业,在课堂教学上仍是“孤立化”的。科学的“课程思政”体系要通过在专业课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开展有价值、目标引领作用的通识课来强化金融管理专业课中融入思政的思政功能。在金融管理专业课程中实施课程培训具有其他课程所没有的优势。从时长上讲,专业课程是大学生的主修课程,时间较长,占总课程时间的八成以上。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他们比思想政治理论和普通课程更加注重学习专业课,更加注重课堂学习,在专业课中融入思政教育会取得更好的课堂效果。

(二)金融管理专业课程教师思政意识与能力不足

在实际教学中发现,部分专业课教师尤其是金融管理专业课程教师缺乏课程思政的意识,他们认为,在学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有很多。意识形态和政治理论课,辅导员与学生的对话,甚至是学校环境都可以为学生提供思想政治教育,但他们的专业课较少,并且仅限于专业教室。专业课程时间不应再用来解释国家政策和其他内容。还有个别教师的教育能力不强。一些教师意识到课程教学,但是课程教学能力不足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1]。

(三)金融管理专业课程中的“思政”资源挖掘不充分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在专业课上接受的最多的思政教育就是爱国主义教育,在金融管理专业应该培养的法制教育、工匠精神以及良好的价值观等涉及较少。因此,金融管理专业课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课程“思政”意识,提高课程思政的能力,充分探索学生的身心特征,课程设计遵循“以生为本”教育理念,并结合专业学科特征,以及结合近期重大事件的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三、课程思政与金融管理专业教育融合优化策略

(一)影视新闻导入法

专业课教师可运用影视导入法进行“课程思政”教学。这种教育理念的引入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习兴趣,澄清学习目标,塑造学习动机,并采用了教师在新的教育内容或教育活动开始时就设置问题情境的教学方法。在“课程思政”教学中可使用影视导入法,教师不仅应选择与在课堂上学到的专业知识有关的视频片段,而且还应将思想和政治教育的要素包括在内。这可使学生对视觉和听觉产生强烈的感官刺激,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允许他们在观看视频时了解他们的专业知识并巧妙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2]。

(二)案例教学法

在专业课中运用相关的真实案例可以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最直接的情感震撼,选择代表性案例,在课堂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析和讨论,进而达到加深学生对知识理解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首先,专业课教师在“课程思政”教学中使用案例分析法时,应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其次,教师应选择贴近大学生生活的、近年来发生的真实案例作为案例进行教学。金融管理专业需要学生具有严谨、细心、善于钻研的“工匠精神”,可选用真实的案例,使学生养成一个金融人所需要的职业精神[3]。

(三)实践教学法

目前,大多数大学生多为95后、00后,他们生在互联网以及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年代,具有活跃的思维能力和较强的实践能力。专业课程的老师使用现实世界中的经验方法来教授“课程思政”,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实施“课程思政”教育时,教师可以使学生参与实践,帮助将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并让学生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逐步将抽象的静态知识转变为充满活力的理性知识。学生不仅发展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表现出他们的实践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结协作能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四)增加课外活动,提升思政教育教学效果

金融管理专业课教育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熟悉金融管理专业课术语和表达的外国工业知识,并依靠课堂来发展这种能力,因为它可以帮助他们获得在特定情况下有效沟通和解决金融管理专业课问题的能力。由于时间和空间不足,学生应相应增加实际锻炼的机会。现代学生生活在一个高科技的新时代,从小就接触互联网,学习方法已经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变。单靠普通的课堂教学是无法取得令人满意的教育效果的。教师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模型,重视在线互动,并使用在线平台来提高金融管理专业课思想和政治教育的及时性。

结语

高校院校不仅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将其作为人才成长的摇篮,而且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金融管理专业拥有广泛的受众,隐性的教育功能在课程的思想和政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金融管理课程思政教学将在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为实现中国梦想和实现伟大复兴的人才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金融管理专业课专业课程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信息化建设在金融管理中应用刍议
中职《医护英语》与专业课的结合教学探索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课程为例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金融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
试析金融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
论述金融管理信息化的创新与应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