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背景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

2021-01-30 19:37唐建业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1年15期
关键词:高中化学化学互联网+

唐建业

(四川省眉山中学校 620010)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效教学手段进入了高中化学的教学课堂,大大提升了课堂教学的质量.而这也就意味着教师们要逐渐接受并熟练使用这些较为新颖的教学模式,并且及时优化自身的教学观念,进而全力打造多元化的高中化学课堂,以便充分提高学生们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互联网+”行动计划是结合现时代社会发展状况的产物,因此在新时代高考的背景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及时融入“互联网+”的元素,进而促使学生们不仅可以牢牢掌握基础的高中化学知识,更是可以帮助学生逐渐掌握学习方法,有效培养学生们的探究学习能力.此外,教育与生活也是有着密切联系的,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要能够有效将两者结合起来,一方面有助于引导学生们在生活中贯彻落实绿色化学的概念,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应用能力,最终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科学养成.

一、借助多媒体技术教学,构建教学情境

高中化学知识本身有着抽象、枯燥、复杂等特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借助多媒体技术等教学辅助设备来形象直观地展示知识,有效帮助学生更加清楚明了地理解和吸收化学知识.以往的高中化学课堂上只能依赖教师的口述和板书,教学效率极低,随着信息技术手段在课堂上的出现,教师可以构建问题教学情境,让学生们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逐渐深入对知识的掌握,同时也有效培养了学生们的化学思维,可谓是一举两得.

例如,教师在教学“氧化还原反应”的内容时,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开展情境教学,从而让学生们可以迅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依据,即化合价的升降.首先,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回忆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等四种基本化学反应类型,促使学生进入知识情境,进而逐步引出氧化还原反应,帮助学生理解氧化剂、还原剂等概念,同时掌握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原子之间的电子转移三者间的联系,进而便可以从本质上探究和学习氧化还原反应.

二、引入微课视频教学,丰富课堂内容

信息技术的普及,让高中化学教师们拥有了新的授课方式.教师可以通过在互联网科学合理地获取微课视频资源来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和内容,进而在原本单调的文字内容上添加视频、动画、图片、声音等内容,充分激发学生们的学习欲望.此外,教师通过微课视频教学还可以让学生感受不同教师的新鲜的教学方式,这在很多时候也可以促使学生们进行高效率的学习,而最终的结果都是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高中化学知识.

例如,教师讲“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这个章节时,就可以引入微课视频教学,让学生们充分认知存在自然界中的各种元素,从而使得授课内容更加的丰富多彩.首先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硅、氯、硫、氮等元素在现实生活中是如何生产的视频,让学生们了解人类获取资源的来源,之后教师就可以结合课本上的知识展示更多的视频内容,将枯燥的课本知识转化为生动的学习内容,让学生们可以直观了解这些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以便形成一张完善的知识网络,最终实现知识的全面吸收.

三、开展线上实验教学,提升认知体验

实验是高中化学知识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很多知识都是来源于化学实验现象和结果的归纳总结,但是由于部分化学实验存在一定的污染性和危险性,所以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开展线上实验,进而不仅可以降低对环境和学生身体的损害,也可以充分加强学生们的认知体验.除此之外,线上实验教学教师还可以录制为视频,配有专门的讲解,这样一来也极大方便学生在课后对实验反复学习探究,最终熟练掌握实验的技巧.

例如,教师在教学“金属的化学性质”这一节时,就会涉及到验证实验,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线上实验,既达到了帮助学生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也有效践行了绿色实验的理念,从而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认知体验.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所以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亲身设计、完成化学实验,学生经历对知识的思考过程才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高中化学知识的核心原理,从而有效提升自身的化学成绩.

四、构建网络知识平台,促进师生互动

网络知识平台是一种较为新颖的教学方式,教师通过互联网创设网络社区,学生和教师共同在其中进行线上学习,这样一来学生就能随时随地在当中提出自己的疑问,教师及时在线解疑答惑,大大保证了学习效率的提高.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在社区中建立分享专区,教师可以将日常的课件上传到其中供学生们随时下载学习,学生也可以将自己的高效学习技巧和经验分享供大家借鉴,进而在促进师生互动的过程中也有效提成了学生对高中化学知识学习的程度.

例如,教师在创建网络知识平台以后就可以及时获取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的疑问,一方面可以及时针对学生的具体问题进行解答,另一方面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中的大数据版块综合分析学生们对知识的掌握状况,从而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进度,制定更加符合学生认知能力的教学模式.另外,教师也可以有效引导学生完成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并且可以随时检查学生们的状态,实现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这样一样充分利用信息及时的便捷性带动了学习的高效性,促使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情绪更加热烈.

五、树立绿色化学观念,加强素质教育

随着化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也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对此教师有必要及时帮助学生树立绿色化学观念,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养成良好的保护环境的习惯.学生长期处于紧张的学习状态中,对一些社会新闻了解的较少,这时教师就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向学生们展示更多与化学密切相关的课外内容,从而逐步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

例如,教师在教学“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这一节时,就可以在向学生介绍课本知识以外,利用信息技术向学生普及更多关于环境保护的绿色化学概念,从而达到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本节课主要讲述了煤、石油、天然气等物质的综合利用,并由此引出爱护环境的理念,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在网络上搜集能源消耗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了解煤、天然气、石油是人类能源的主要来源,同时这些化石燃料也属于不可再生能源,人们不仅越用越少,还会在生产利用的过程中对现有的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也因此学生们学习绿色化学知识的根本目的是探究化石燃料对环境和人类损伤更小的利用办法以及更加清洁的能源.

综合上述,“互联网+”行动计划使得高中化学教学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师要善于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来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们充分感受化学知识学习的兴趣,这样一来便可以大大提升学生们日常的学习效率.除此之外,在现时代素质教育模式下,教师要格外注重依托于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创新,要能够保障学生们在课堂上学到更多对他们学习和生活有着促进作用的知识,要让学生学有所成,最终才能真正达到学以致用.

猜你喜欢
高中化学化学互联网+
对比实验控制变量法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高中化学微型实验教学策略探讨
守恒法在高中化学解题中的应用探析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