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人文问题研究:关系演变及其价值意义

2021-01-31 07:50弓晓星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人文人类科学

◎弓晓星

(朔州市科学技术馆,山西朔州 036000)

一、科学与人文的关系厘定:对立或互补

何谓科学?何谓人文?科学是一种系统化的知识的总称,更具体地说就是关于世界存在的运行规则。人文则是表征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文化、艺术、哲学、历史等皆属人文范畴之内。科学和人文属于不同社会范畴,二者关系争论也一直经久不衰。“科学主要有两个根源。首先是技术传统,它将实际经验与技能一代代传下来,使之不断发展。其次是精神传统,它把人类的理想和思想传下来并发扬光大。”[1]这也就是说,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首先进入人类发展的第一个活动就是与自然打交道的生产活动,这是技术传统产生的基础。这一过程是科学实用化的转变,这也与马克思的劳动是改变世界第一支点的观点相印证。技术的不断发展壮大之后,人们有了更多的可支配时间去从事除劳动以外的活动,精神生活才有了发展的空间,精神传统是在对世界的认识过程中产生的,是对人性奥秘揭示的一种思想活动的展现。或许,人们可以从中窥探在早期起源的时候,人文更多的是紧随科学发展之后的,在对自然研究的同时转向人的精神世界的探索。

然则,在社会历史车辙进入到近代时期,科学和人文关系又呈现一种对立的势态。由于二者缺乏必要的交流沟通,因而会对彼此产生一种误解,而这种误解的深化也就自然地会引发一些不利社会发展后果。科学的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都会对社会带了负面的影响,科学乐观主义会把视域聚焦于对正价值的渴望,认为所有问题皆可以通过科学进步来改善,因而容易陷入一种盲目的乐观主义;而科学悲观主义会把科学发展过程中弊端效应放大,把原罪效应附加于科学本身之上。无可厚非,科学技术化的确推动了社会变迁和生产力的进步,在当今世界的竞争中占有无法或缺的地位,“科技实力决定着世界政治经济力量对比的变化,也决定着各国各民族的前途命运。”[2]但是科学也曾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尤其是人文元素的缺席加剧了这种事态,比如信仰和敬畏的丧失,无休止地攫取自然资源,而这表现在人的自身之上就是一种异化的状态。

同时,科学和人文的对立必然导致功利主义负面效应的蔓延。科学进步使人们在追求利益最大化地推动人的解放,但是却容易滋生重视功利的利己主义。其直接影响就是科学取向功利化,而与人文的交融越发疏远,人文也将被科学排挤孤立,沦为科学的随从。科学意义是在转向技术化层面上呈现出来的,真正地去了解和研究科学是在社会实践和应用中,观其现实利弊效应,勘得其中正误之别。科学和人文地日益远离和陌生,异化现象也愈加普遍,技术革新渗入人的各方各面,当然非人文因素也随着而来。二者相轻乃至相互敌视都会造成各种矛盾、阻碍社会正常发展。其实,在科学高速发展进程中人文元素一直都存在。以一种微妙的形式影响科学发展。科学依靠逻辑推演和实验研究建立了庞大的知识体系,这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成果,人文则是通过价值观来规范和指导人们的行为,以及对社会的反思。二者作用不同,作为对立的范畴乃是错误认知。或者说人文从未缺席,只是被处于一种相对弱势的地位,改变其作用方式。科学带来的翻天覆地变化需要人文的思考批判,在科学盲目乐观的时候,人文依然保持着批判的态度以保证科学在正确的方向发展进步。

互补,或者说交融才是真正的科学人文地关系。在异化的过程不乏对其科学本身的思考,这种思考实质是如何使科学与人文更好地互补,给予科学一种理性指导。这种交融互补催生了一种科学人文主义思潮,这种思潮对于科学和人文关系是一种新的定位。它兼具科学和人文两种关怀,重建一种新的科学人文观念,诸如它不仅重视科学的实际功能,同时赋予人文的文化功能,可以导人向善,潜移默化影响并作用于科学发展。科学和人文的双轨发展转向并轨进步的变现还在于更为看重科学的人文精神,强调二者的相同方面,进而追求一致性的目的性。科学人文化、人文科学化是通过两者间的交融互补的结果,也只有通过二者相互发展才能推进中国各方面发展的进程。不置可否,人文的作用不会像科学那样以直接的、显著的方式表现出来,但内在世界观和精神力量的影响可谓宏远微妙,不可言传。人文之功不可忽视也不容抹灭,任何时代人文都如同明灯指示前进的方向,人文地位也暗涵人的地位,归根结底,只有对人的重视才会有更深刻的发展。

综上所述,科学和人文关系厘定是一项关系到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二者偏离或是相轻都会产生不良的后果。正确方式是以一种辩证思维去审视二者,科学是在实践活动中追求真的原则,人文是关注“尊重人性”的美的意识。将二者结合起来既要遵循科学原则本身的内在要求,追求世界的“真”,另一方面要坚持“尊重人性”的“美”,科学有人文关怀才是和谐发展,人文有科学渗透才是价值彰显。科学和人文的关系是随着社会变迁和改革中一步步地完善和发展的,因此“发展”目光看待它们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和韬光养晦的战略。尤其是在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去审视、挖掘它以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和社会发展。

二、科学和人文关系重构:共生性

纵观科学和人文关系的历史考量,不难发现二者分歧根源莫不是只重其一而未能兼顾全面。又因为人文的作用方式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形式,时常被忽略,因此肃清问题症结,并对症下药才是解决科学人文之间冲突的重要手段。科学技术化发展有其利弊,“我们一定要认识到,古往今来,很多技术都是‘双刃剑’,一方面可以造福社会、造福人民,另一方面也可以被一些人用来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民众利益”[3]。

当前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种技术应用渗透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社会生产力提升和生活水平的改善都印证了科学强大的影响力。尤其是人工智能(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开发和应用已优势初现,自然也开始承载了人们对未来社会发展的美好期望。AI的实质是将人的智能研究和理解应用到机器上,模拟或者扩展人的智能的一种新的科学技术。以日常生活为例,当扫地机器人、虚拟个人助理、视频游戏等技术应用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休闲娱乐,给人们带来极大的便利。首先,AI的开发利用可以带来巨大的商业利益。比如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和节约资本,智能设备会在无人使用的情况下自动进入休眠或者关机状态。其次,AI重塑社会分工,减少人力资源浪费。一些机器人的使用可以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力的消耗。而科学技术化的转变的根本出发点就是提高生产力和为了人的解放,但是AI发展又带来一些让人担忧的问题。一方面,AI入驻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必然是对人类的一次淘汰。因为AI应用和普及将会剥夺一些人的工作机会,引起社会结构的变化,而那些未能跟上这种浪潮的人将面临失业的风险。另一方面,AI的伦理问题也是重要考虑的议题。AI是否可以作为道德能动者(moral agent)?AI如何看待机器与自身?道德标准是否适用于AI?AI毕竟不是“真正的人”“AI要具备意向性的自我意识最重要的是实现意识机制模拟”[4]。无法在情感、思绪方面做到完美模拟,尤其是把社会性因素考虑在内时,AI的弊病就愈加明显了。人类意识不仅在产生基质上不同于AI构成,更重要的是人的意识出现是受生理、心理、社会等多因素影响的,具有其不可分割的完整性。AI的编程语言并未能包容思想、感情、情绪等,AI模拟只能是部分的、机械的。退一步讲,如果AI真正具备了自我意识,那么又该如何控制AI的感情呢?人性该如何权衡和复制?种种矛盾的调和需要科学和人文的双重助力,二者最终都是为人而服务,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源动力,精神和文化的提升会影响科学进步,科学发展也势必左右人文提升。

首先,科学和人文的根源是统一于共同体之中的。从根源上来说,二者产生于人的实践之中,实践是把人与自然、社会、自身联系起来的中介,也是构建这一共同体的基石。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石,是对于具有现实能动性人的考察之后所给出的定义,人通过实践与自然交往、与社会交往,在这些关系建立过程中体现人的本质。“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的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5]“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5]习近平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的本质定义进一步发挥,指出:“人,本质上就是文化的人,而不是‘物化’的人;是能动的、全面的人,而不是‘僵化’的、‘单向度’的人。”[6]从上面的论述中可以看出,人的本质是基于一种主观能动性的实践来考察的,这表现在通过实践锻炼和激发人的创造和创新,这为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语境下的科学与人文问题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实践是联通自然界和社会历史的纽带,这也是科学和人文起源的基础。先从自然界上讲,人类第一个所处的环境是自然界,科学和人文最先是在和自然界打交道的时候建立起来的,从这个层面上说,自然影响也一直渗透在二者发展之中。在早期人对自然是抱有敬畏之心,中国哲学的主线就是“天人之学”,“天道自然”“仁者与万物一体”等思想都是反映自然对人类思想的影响,更为鲜明的例子是由原始图腾产生的宗教或道德形式就是自然与文化相关最佳说明的例子。在此过程中的工具发明和技术积累,诸如早期造纸、印刷、火药等都是科学技术的起源之一。从社会历史层面来说,科学作为主要的社会变革主要力量,其发展也是在对自然、世界的认识和改造中完成的。对自然研究而出现各种具体的自然科学,经过不断完善发展,人们对于科学的认识和理解的高度也在不断提升,这其中有担忧也有反思。尤其是20世纪的一系列的科学进步重构人们对有世界和自然的认识,科技发展源于各个社会组织的通力合作,人文方面进步是社会交往发展。因此,科学和人文的根源是相互交织,共存于共同体之中的。“科技是人类精神的成就而非单纯物质技术的成品,是人类文化的独特成果;因而,在科技的知识体系及其运用的过程中,充满着人类的价值判断,诸如:在人类认知、探索、改造客观世界中表现出来的科学信念价值判断、事实解释价值判断、科学预见价值判断以及认识价值判断和审美价值判断等。而所有这些,都是人文价值的核心内容。”[7]

其次,科学和人文的理念是与生态文明殊途同归。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和自然关系由激进转向缓和、由征服转向尊重的一种智慧,在经历了近代的征服自然理念之后,人类和自然紧张程度开始缓解,也最终认识到这种攫取自然资源的强盗思维导致了一种强权思维,因此人们相信这种思维合理地引导、通过最激进、最戏剧化的主观转向,可以作为征服世界的存在的来源。今天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不可阻挡地和加速地增长统治着世界,许多文化价值和传统被破坏或淡化,如此多的自然资源被消灭或减少:危险来自对自然科学技术的过度滥用的工业文明。如何避免或者解决这些问题呢?其实这是一些很简单不过的问题,就是坚持生态文明的理念,“核心在于尊重和遵循自然法则”。解决复杂的和生活世界和科学领域之间的矛盾,一个建议是将回归“自然”,简言之,是一个“道法自然”生活世界。从具体性日常小事做起进入了大规模概念抽象和理想化的领域,这似乎是文明本身固有的和基本的建议。另一个则是对于当代科技发展因势利导更好地服务于人们的现实生活。倡导绿色生活,人们更应该把当前科技发展看作是一个思想解放诱因,适应科技复杂性、微妙性,接受其合理性,必须借助新技术来改造自己,摆脱古老的非理性恐惧和侵略,并增强人们的思维能力。由上所述可以得出科学和人文的根本理念都是要求遵循自然本性,可以说这与生态文明根本要义不谋而合。

最后,科学和人文的目的都是为了“人的本质”的实现。科学是构成人的本质的一项重要因素,人文是为了更好地理解人的本质、构建价值体系。纵观人类发展历史,科学和人文的融合、分离、再融合的发展中,人在此过程中逐步完善和实现自身。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之初,主要打交道的就是为人类生存提供物质资源供给的自然界,认识自然界的这一重要使命也就伴随着科学的产生。关于对人的本质认识也就暗含在科学中,这个时候的科学和人文与人的本质是一种朴素的交融存在。毕竟人和自然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存在,因此科学发展之后人们开始征服自然界以及被自然界反噬等不友好的影响也是有常有出现。其实,历史已经证明一条真理:人文发展和繁荣也将极大推动科学的进度。“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含自然科学一样:将是一门科学。”[8]科学是探索世界的活动,寻求真理,以建立起知识体系,窥其科学和人文的本质都是旨在推动人的本质实现。科学和人文虽有本质不同,但二者是具有共生性,科学是知识又是人类实现自身的精神成果,人文内含于科学同时又推动科学进步,归根结底,一切都是为人的本质实现而服务的。

综上所述,人文虽不能向科学一样可以获得立竿见影的经济效益,但却可以为科学发展构建一种逻辑坐标体系,规范科学发展。“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关心怎样组织人的劳动和产品分配这样一些尚未解决的重大问题,用以保证我们科学思想的成果造福人类,而不致成为祸害。”[9]双方之间信任的因素是必不可少的,人和自然之间、科学和人文之间都应和谐发展,这是人类存在的基石,同时也是当今国力竞争的核心力量。

三、科技和人文关系重构的价值意义

在建构世界的方式上,人文主要使用反思和评判的方法做出解释,这与以实证研究为范式的科学是截然不同的。人文在处理特殊问题时常使用想象和表征,通过语言和语境确定意义,这能帮助人们由感性到知性地建构一个有意义的解释。科学则是研究经验问题,在文献、实验和分析中得到数据,科学假说也是认识一种想象或事实的有力工具,一旦证实或证伪,都能为科学开辟道路或扫除错误。二者共同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人类发展所利用和服务的,因此认识到二者相互交融、和谐共生的关系对于现实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首先,有利于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在现当代社会发展中,由于科学的实用性和经济性等特点得到了大力的扶持,而人文带来的效益更多的是对人的内在世界潜移默化影响的,也因其太过“隐蔽”失去了作为社会价值的资格。虽然这种观点是偏激甚至是错误的,但却在社会历史中大肆流行开来,若由其放任主流势必造成不安或动荡的现象产生。以此为背景,认真反思和评判二者关系极为重要。不可否认的是,人文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科学发展,科学史也表明科学技术和人文是相互交融的。其一,科学崛起和人文觉醒应该是相得益彰。各种具体科学如物理、化学和医学等学科毫无疑问都对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产生重大推动和影响,这些毫无争议的成功事实使得科学合法性的社会地位被确立起来。人文的“理解”重建其精神世界,“理解”研究方法认为历史是最重要的,因为只有对历史地研究人类活动的历史特殊性将使人能够把握其本质的复杂性。针对一个广泛的领域,科学和人文相互补充、交融,缔造一个共同认可的方法去解释未知的现象。其二,“科学”存在创造生产力,人文指导生产力。科学创造生产力的变现是科学技术化的成果转化,同时将对数量的要求提升到对质量的监管。这有赖于人才资源的储备,掌握科学技术成为科技人才也就自然推动科研成果的产出。人才培养具备必要的人文素养是充要条件,创新的体系、环境和氛围和人文关怀是不可或缺和无可替代的。

其次,有利于民族繁荣兴盛。科学和人文交融互补、和谐共生,科学方法可以应用于社会科学领域。以归纳法为例示,它可以作为对一般社会规律研究的基础,引用自然科学研究目的是证明即使是这个领域的学科也可以遵循和改造自然和社会的一般规律。人类在自然与文化之间产生越来越多的交融现象,科学话语在人文学科缺席的情况下会产生物化严重的情况,甚至是浮夸或骗取之作;人文话语没有科学也就缺乏现在批判和反思的基础,导致泛泛而谈而不能具体分析。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民族团结和民族经济发展也遇到前所未有的良好时机,抓住机遇的同时也要大力做好民族团结。良好的政治风气、科学和人文和谐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这都是民族繁荣兴盛的有力保障。既兼顾大局又兼顾地方,促进全方面多范围和谐发展。保证民族关系健康友好发展,聚集更多更强的有生力量汇聚到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来,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大的历史使命。科学和人文和谐共生才能为社会和民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支持,新的世纪、新的机遇也伴随着新的挑战,这是对国家民族和社会发展的考验,科学和人文的和谐发展也将极其重要。“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既取决于自然科学发展水平,也取决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10]

再次,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日常生活质量。当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创造出很多新的产品,把人们从对自然的依赖和生存的威胁中拯救出来,这改变当代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方面,更主要的是人有了更多的可支配的自由时间实现人的本质。科学创造了大量生产力,物质生活得到改善,人们的关注点自然而然地转向更高的精神世界的追求。科学促进社会经济增长的同时也拉动了对人文精神的需求,科学不仅不会压制人文,而且是更有利于其发展,在追求真理的科学之路上也要有人文元素的参与,以制定相关规范或伦理原则规避不健康的、甚至是危害人类的行为。“我不担心机器有意识,我担心人类变成机器”,库克的话是有一定的道理的,若仅仅是科学技术发展,人们与其说创造了机器,不如说机器奴役了人。其实,人文研究就是阻止人们变成机器,在技术反思和批判中形成了多种人文学科,哲学、美学、宗教、伦理道德和艺术等等,科学解放人类四肢,人文武装人类大脑。生活质量的提升离不开科学和人文,都要严肃认真对待,不可偏废。物质文明完善需要科学支撑,道德修养提升则需要人文保障,因此倡导科学和人文并举,加速二者交融互补,向着和谐共生的方向挺进,这终将惠及每个人——全面自由的发展。

2020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提出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指出技术创新和人才创新和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技术创新是主体,人才创新是生产力发展的后备军,“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实施知识更新工程、技能提升行动,壮大高水平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11]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健全科技伦理体系是科学发展的制度保障。科学要快速发展需要人文的扶正,科学和人文关系应该是相互交融、和谐共生的,科学是立足于现实并探索真理的实际活动,人文是对现实做出反思的精神活动,存在的意义都是更好地处理现实矛盾。当今国际竞争激烈,谁能更好地发展,谁就能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科学就成为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但是这也要求让人文更好地发挥积极作用,以促进和规范科学发展。科学和人文相互协作,对国家、社会和人自身而言都是百利而无一害的,相信这对人类历史来说也是正确的抉择。因此,应大力倡导科学人文的交融性和共生性,坚决剔除不利于科学人文发展的因素存在,要足够重视人文的作用,回归人的本真状态,重视人文发展、重构科学人文关系,建立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的科学人文体系,更好使人们受益。

猜你喜欢
人文人类科学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人类第一杀手
点击科学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科学大爆炸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